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7型腺病毒Hexon蛋白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1
作者 方瑞康 肖妍 +5 位作者 李菁菁 金宁一 鲁会军 李一权 高旭 韩继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将人7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7,HAdV-7)六邻体蛋白(Hexon)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筛选不同时间、浓度、温度诱导下的最佳表达条件,并进行蛋白纯化研究。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Hexon目的基因,并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 目的将人7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7,HAdV-7)六邻体蛋白(Hexon)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筛选不同时间、浓度、温度诱导下的最佳表达条件,并进行蛋白纯化研究。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Hexon目的基因,并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Hexon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筛选蛋白表达条件,利用His标签镍离子蛋白纯化柱纯化蛋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可扩增出2805 bp Hexon目的片段,将Hexon目的基因成功克隆至pET30a(+)载体,转化至BL21(DE3),成功构建pET30a-Hexon重组蛋白;筛选出pET30a-Hexon重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为34℃、1 mmol/L诱导剂诱导8 h,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进行表达,通过His标签镍离子纯化柱可纯化出目的蛋白。结论成功表达pET30a-Hexon重组蛋白,筛选出最佳诱导条件并纯化出Hexon目的蛋白,为研究制备单克隆抗体及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型腺病毒 HEXON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原文传递
呼吸道腺病毒7型感染致凝血筛查指标变化及其对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军平 张明月 +3 位作者 郭丽娜 韩欣洁 马西栋 汪建新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5期413-417,425,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呼吸道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7, HAdV-7)感染造成凝血筛查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鉴别患者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日—2月21日我院参与救治的82例呼吸道HAd V-7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 目的 回顾性分析呼吸道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7, HAdV-7)感染造成凝血筛查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鉴别患者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日—2月21日我院参与救治的82例呼吸道HAd V-7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URI)组(42例),普通肺炎(common pneumonia, CP)组(30例)和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 SP)组(10例),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凝血筛查指标等。结果82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平均年龄为(18.8±1.5)岁。3组间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SP组较URI组和CP组均有明显延长(P均<0.05)。3组间D-二聚体(D-dimmer, 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SP组DD和FDP较URI组和CP组均有显著升高(P均<0.05)。TT在鉴别诊断URI和SP时,AUC为0.855(95%CI:0.741~0.968,P <0.05),在临界值为12.75 s时,其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60.4%;TT在鉴别诊断CP和SP时,AUC为0.853(95%CI:0.729~0.976,P <0.05),在临界值为12.95 s时,其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0.0%。DD在鉴别诊断URI和SP时,AUC为0.924(95%CI:0.849~1.000,P <0.05),在临界值为149.00μg/L时,其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6.5%;DD在鉴别CP和SP时,AUC为0.913(95%CI:0.822~1.000,P <0.05),在临界值为155.50μg/L时,其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2.4%。FDP在鉴别诊断URI和SP时,AUC为0.861(95%CI:0.755~0.993,P <0.05),在临界值为2.25 mg/L时,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1.9%;FDP在鉴别诊断CP和SP时,AUC为0.875(95%CI:0.757~0.993,P <0.05),在临界值为1.55 mg/L时,其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6.5%。结论 呼吸道HAdV-7感染可导致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出现紊乱。评估、监测凝血筛查指标特别是DD、FDP和TT,对早期识别呼吸道HAdV-7感染高危病例和预测疾病进展,及时干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7 上呼吸道感染 普通肺炎 重症肺炎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成人腺病毒7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张业婷 蔡冬平 任传路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826-829,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7型感染的临床特征,感染后炎症指标变化,为腺病毒感染的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所有暴露的524名成人,RT-PCR检测ADV核酸,连续监测30 d,对血常规、降钙素原和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成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7型感染的临床特征,感染后炎症指标变化,为腺病毒感染的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所有暴露的524名成人,RT-PCR检测ADV核酸,连续监测30 d,对血常规、降钙素原和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累计73例HAdV-7感染者,均为男性,年龄19~33岁。临床症状以发热(100.0%)、咽痛(68.5%)为主。感染组白细胞计数、PCT升高,总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第6天WBC达最高值,第3天PCT达最高值,第3、6、9天总CD3^(+)T细胞、CD3^(+)CD4^(+)T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逐渐降低(P<0.05)。结论HAdV-7感染发病急,以发热、咽痛症状为主,WBC、PCT、淋巴细胞亚群随病情发展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感染 人腺病毒7 降钙素原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成人腺病毒B组7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乃春 李文刚 +4 位作者 陈勇 涂波 谢杨新 陈威巍 赵敏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成人腺病毒B组7型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总结规律,提高诊治水平,便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控制疫情.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01例成人腺病毒B组7型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记录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 目的 通过对成人腺病毒B组7型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总结规律,提高诊治水平,便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控制疫情.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01例成人腺病毒B组7型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记录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影像学表现等临床资料,并采集咽拭子,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查找病原体.结果 疫情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份.301例患者中,男277例,女24例,年龄15~29岁,平均年龄为(19.1±1.9)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均有居住于同一宿舍或同一餐厅就餐等密切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100.0%)、咳嗽(70.4%)、咳痰(48.2%)、咽痛(47.8%),部分病例伴头痛、头晕、畏寒、乏力等.主要体征为咽部充血(62.5%),其次为扁桃体增大(43.5%)、咽部淋巴滤泡增生(26.6%),部分患者扁桃体表面被覆白色分泌物.75例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以轻症肺炎为主,伴或不伴周围渗出性病变和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显示,99.0%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偏高或正常,54.2%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80.7%单核细胞升高,67.1%淋巴细胞比例降低,42.2%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平均病程为(6.6±2.9)d.利巴韦林辅以热毒宁静脉滴注,同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结论 成人腺病毒B组7型传染性强,群体流行,冬季高发.感染者多数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和咽痛,病程短.经过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7 成人 聚合酶链反应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儿童腺病毒肺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洁 陈曦 +3 位作者 谭新睿 刘东海 李杏芳 张星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9-75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腺病毒肺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9月7例腺病毒肺炎并发HLH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11个月至5岁,其中2岁以下5例,男性5例,均无基础疾病。患儿均以持续高热伴咳嗽住院,热峰在39~4... 目的探讨儿童腺病毒肺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9月7例腺病毒肺炎并发HLH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11个月至5岁,其中2岁以下5例,男性5例,均无基础疾病。患儿均以持续高热伴咳嗽住院,热峰在39~41℃之间。随着疾病进展,出现肝大7例,脾大6例。血常规两系或三系减少,伴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吞噬血细胞现象6例。肺部影像学提示肺炎改变。7例均经病原学宏基因检测鉴定为人腺病毒7型感染,同时HLH基因检测无异常,确诊为继发性HLH。7例均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地塞米松+依托泊苷化疗4例,单用地塞米松3例,血浆置换4例。死亡2例,好转出院5例。与5例存活患儿相比,2例死亡病例血常规中三系降低更明显,CRP、PCT、SF、LDH升高更明显。结论腺病毒肺炎并发HLH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外周血出现进行性两系或三系降低及肝脾肿大等其他器官系统受累。CRP、PCT、SF、LDH显著升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肺炎 噬血细胞综合征 人类腺病毒7 儿童
下载PDF
儿童人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3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颖 陈红卫 +3 位作者 胡若晖 黄珮琪 杜慧 陆小霞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人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在武汉儿童医院确诊的36例人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儿童为研究对象(混合感染组),回顾性分析3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目的总结儿童人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在武汉儿童医院确诊的36例人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儿童为研究对象(混合感染组),回顾性分析3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并选取同期住院的94例单纯人腺病毒7型感染肺炎患儿作为单纯感染组。采用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混合感染组患儿中,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7.2%)、咳嗽(100.0%),且多表现为高热,平均体温为40.0℃,热峰约4次/d,平均热程11 d;重症肺炎率高(86.1%),与单纯感染组(6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5);可合并心肌损害(55.5%)、心力衰竭(16.7%)、肝功能损害(25.0%)、消化道出血(5.5%)、中毒性脑病(11.0%)、噬血细胞综合征(16.7%)、闭塞性细支气管炎(50.0%)等并发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237.84(108.59,606.36)ng/L]、IL-10[31.44(12.13,69.60)ng/L]、干扰素γ[(102.85±92.23)ng/L]均明显升高,其中IL-6、IL-10与单纯感染组[148.35(57.43,390.82);19.67(10.96,35.35)]比较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84、-2.077,均P<0.05)。混合感染组肺实变(50.0%)及胸腔积液(38.9%)均较常见,且胸腔积液发生率较单纯感染组(19.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4,P<0.05)。结论儿童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多为重症肺炎,可能与细胞因子风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7 肺炎支原体 混合感染 细胞因子风暴 肺炎 儿童
原文传递
经游泳池水传播的腺病毒毒株血清型及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秀娟 田会方 +3 位作者 徐保红 赵冬 潘琢 蒋瑞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研究经游泳池水传播的腺病毒毒株血清型及基因特征。方法对采用呼吸道病毒多重PCR法检测阳性的16份咽试子样品进行了腺病毒3型、7型及21型的特异性PCR检测,并对其中3份标本进行了腺病毒六联体(hexon)基因和纤毛(fiber)基因的全序列... 目的研究经游泳池水传播的腺病毒毒株血清型及基因特征。方法对采用呼吸道病毒多重PCR法检测阳性的16份咽试子样品进行了腺病毒3型、7型及21型的特异性PCR检测,并对其中3份标本进行了腺病毒六联体(hexon)基因和纤毛(fiber)基因的全序列测定,将测定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公开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绘制进化树。结果 16份腺病毒阳性样品均为腺病毒7型;3份样品间hexon基因和fiber基因核酸序列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同时,该3份标本的hexon基因和fiber基因核酸序列与引起我国陕西省婴儿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暴发的腺病毒毒株的核酸序列完全一致,并未发现明显的基因变异情况。结论本起经游泳池水传播的腺病毒暴发是由腺病毒7型引起,hexon基因和fiber基因的核酸序列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7 游泳池 六联体基因 纤毛基因 变异
原文传递
人腺病毒7型感染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巍 段亚丽 +4 位作者 张萌 陈祥鹏 许黎黎 朱云 谢正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13-121,共9页
目的探讨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于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AdV-7对于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的感染;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dV-7感染对于IL-1β的激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 目的探讨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于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AdV-7对于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的感染;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dV-7感染对于IL-1β的激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对于NLRP3、pro-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内NLRP3、pro-IL-1β的表达及上清中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dV-7可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WB显示HAdV-7感染诱导细胞内pro-IL-1β蛋白表达上调,ELISA检测表明HAdV-7感染可诱导IL-1β的分泌表达(MOI=0.5,P=0.0008)。使用Ac-YVDK-cmk抑制caspase-1表达后,HAdV-7感染上清中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025);HAdV-7感染caspase-1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同样被显著抑制(P=0.0191)。荧光定量PCR检测HAdV-7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 mRNA表达上调(NLRP3:P=0.0004;pro-IL-1β:P=0.0007),同时WB显示HAdV-7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蛋白表达上调;使用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处理细胞,可抑制HAdV-7感染的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P=0.0027);HAdV-7感染NLRP3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189)。分别使用TLR2、TLR4、TLR7/9信号传导抑制剂,抑制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TLR4信号传导,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P=0.0122);使用ROS抑制剂、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或抑制K+外流,分别处理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组织蛋白酶B(P=0.0292),或抑制K+外流时(KCl,P=0.0022;Glibenclamide,P=0.0275),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结论HAdV-7感染THP-1细胞激活NLRP3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第一信号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传导,第二信号主要通过半通道模型介导K+外流的和溶酶体破坏模型释放组织蛋白酶B的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7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TLR4 组织蛋白酶B
原文传递
人腺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 谭丙绣 +3 位作者 侯喆 贾雷立 李利忠 赵瑾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37-40,共4页
人腺病毒(HAdVs)主要通过飞沫、粪口途径或接触污染物传播。自被发现以来,世界各地一直暴发由其引发的严重的相关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军营中暴发频率较其他场所更高。针对HAdVs暴发流行,仍然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疫苗是降低HAdVs感染最有... 人腺病毒(HAdVs)主要通过飞沫、粪口途径或接触污染物传播。自被发现以来,世界各地一直暴发由其引发的严重的相关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军营中暴发频率较其他场所更高。针对HAdVs暴发流行,仍然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疫苗是降低HAdVs感染最有效的措施。美国最早开始研究腺病毒疫苗,也是现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持有口服活疫苗的国家。目前我国还未有腺病毒疫苗上市。本文针对HAdVs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疫苗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4型 人腺病毒7 口服疫苗 重组疫苗
下载PDF
沉默A549细胞中的CD46和DSG2可抑制人3型和7型腺病毒的侵入及IL-8的释放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中英 付扬喜 +3 位作者 任洛 陈诗懿 刘恩梅 臧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4-1350,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受体CD46、桥粒芯蛋白(DSG2)对人3型腺病毒(HAdV-3)和7型腺病毒(HAdV-7)的侵入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A549细胞中CD46、DSG2的表达。实验分为HAdV-3组、HAdV-3+siRNA-NC组(siRNA无关序列对照组)、HA... 目的探讨沉默受体CD46、桥粒芯蛋白(DSG2)对人3型腺病毒(HAdV-3)和7型腺病毒(HAdV-7)的侵入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A549细胞中CD46、DSG2的表达。实验分为HAdV-3组、HAdV-3+siRNA-NC组(siRNA无关序列对照组)、HAdV-3+siRNA-CD46组(转染siRNA-CD46)、HAdV-3+siRNA-DSG2组(转染siRNA-DSG2);HAdV-7组、HAdV-7+siRNA-NC组(siRNA无关序列对照组)、HAdV-7+siRNA-CD46组(转染siRNA-CD46)、HAdV-7+siRNA-DSG2组(转染siRNA-DSG2)。HAdV-3、7感染A549细胞后0.5、2 h,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腺病毒与受体CD46、DSG2结合水平;体外转染siRNA-CD46、siRNA-DSG2后不同时间点,qRT-PCR技术检测HAdV-3、7拷贝数,ELISA检测转染后IL-8表达情况。结果腺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0.5、2 h,HAdV-3、7与其受体CD46、DSG2结合共定位;腺病毒入胞后,随时间延长,病毒拷贝数增加,转染siRNA-CD46后2、6、12、24 h,HAdV+siRNA-CD46组的病毒拷贝数较HAdV组降低(HAdV-3+siRNA-CD46 vs HAdV-3:6 h,P<0.05;12、24 h,P<0.0001;2 h,降低趋势无统计学差异;HAdV-7+siRNA-CD46 vs HAdV-7:2 h,P<0.01;6 h,P<0.001;12、24 h,P<0.0001)。转染siRNA-DSG2后2、6、12、24 h,同样明显降低了病毒载量(HAdV-3+siRNA-DSG2 vs HAdV-3,HAdV-7+siRNA-DSG2 vs HAdV-7,P<0.0001)。HAdV-3、7感染A549细胞后,炎症因子IL-8释放增多(P<0.0001),沉默CD46和DSG2的表达后2、6 h,炎症因子IL-8水平降低(P<0.0001)。结论HAdV-3、7与其受体CD46、DSG2结合后入胞,病毒拷贝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沉默CD46、DSG2后,抑制HAdV-3、7型腺病毒的侵入及IL-8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3型腺病毒 7型腺病毒 CD46 桥粒芯蛋白
下载PDF
腺病毒7型河南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重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学勇 王海霞 +2 位作者 许玉玲 聂轶飞 许汴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4-807,共4页
目的了解腺病毒7型河南分离株(hAdV35/Henan/2010)全基因特征及与其他腺病毒之间的进化重组关系。方法设计39对全长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河南分离株腺病毒全序列,用DNASTAR中的SeqMan拼接全序,运用BioEdit进行序列剪齐,运用Mega4.... 目的了解腺病毒7型河南分离株(hAdV35/Henan/2010)全基因特征及与其他腺病毒之间的进化重组关系。方法设计39对全长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河南分离株腺病毒全序列,用DNASTAR中的SeqMan拼接全序,运用BioEdit进行序列剪齐,运用Mega4.0分析基因组编码蛋白hexon、fiber、E4和penton区域氨基酸与核苷酸的同源性,并与其他腺病毒序列绘制进化树,运用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重组分析。结果 hAdV35/Henan/2010基因组全长35 234bp,与其他腺病毒相比,基因组氨基酸和核苷酸同源性为68.0%-99.8%和46.5%-99.5%。不同编码区hexon、fiber、E4和penton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2.4%-95.4%、74.1%-97.0%、55.7%-92.7%和69.9%-99.3%。进化树分析显示河南分离株与腺病毒7型疫苗株同属一支,与腺病毒3型进化分支最近,Bootsacn分析显示与B亚属腺病毒在多个区域发生重组,尤其与腺病毒3在hexon区域高度重组。结论 hAdV35/Henan/2010与B族腺病毒亲缘关系较近,与hAdV3在hexon区域存在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7 基因进化树 重组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人腺病毒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钊 杨彤 +5 位作者 聂意军 劳金泉 陈柳娟 蓝秋慧 覃婷婷 黄献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99-102,11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人腺病毒7(HAdV-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HAdV-7型肺炎患儿,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分... 目的探讨儿童人腺病毒7(HAdV-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HAdV-7型肺炎患儿,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分析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预后不良组发热≥38.5℃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于预后良好组,胸腔积液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RP(OR=1.314)、LDH(OR=1.018)、PCT(OR=7.268)、AST(OR=1.148)、胸腔积液(OR=31.406)是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方程为Y=-43.761+0.273×CRP+0.018×LDH+1.983×PCT+0.138×AST+3.447×胸腔积液。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9(95%CI:0.950~1.000),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95.4%,约登指数为0.887,截断值0.360。结论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与CRP、LDH、PCT、AST、胸腔积液有关,以此构建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儿童HAdV-7型肺炎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7 肺炎 预后不良 预测模型 儿童
下载PDF
HAdV-7感染诱导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中英 魏建华 +3 位作者 任洛 陈诗懿 刘恩梅 臧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46-2156,共11页
目的探究人7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肺泡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肿瘤性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正常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HPAEpiC),感染HAdV-7(24、48、72 h)后,CCK-8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电子透... 目的探究人7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肺泡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肿瘤性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正常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HPAEpiC),感染HAdV-7(24、48、72 h)后,CCK-8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胞内线粒体形态,活性氧(ROS)探针、脂质过氧化物(MD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ROS和MDA水平,胞内亚铁离子荧光探针观察胞内Fe^(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通路中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HAdV-7滴鼻感染CD46人源化小鼠后,普鲁士蓝染色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的铁沉积和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内外予铁死亡抑制剂后,CCK-8检测HAdV-7感染肺泡上皮细胞后细胞活性变化,HE染色观察HAdV-7感染CD46人源化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改变。结果HAdV-7感染导致A549、HPAEpiC细胞活性降低,细胞线粒体出现体积缩小,线粒体嵴减少等铁死亡特征性改变,HAdV-7组感染后48、72 h 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后48 h的MD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HPAEpiC细胞感染后胞内铁离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T-q PCR结果显示,HAdV-7感染降低了两种细胞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也称为xCT)(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P<0.05)、膜铁转运蛋白(SLC40A1)(P<0.05)、铁蛋白重链1(FTH1)(A549:72 h,P<0.01;HPAEpiC:48、72 h,P<0.01)等基因的表达,而上调了铁调素(HAMP)基因的表达(A549:72 h,P<0.01;HPAEpiC:P<0.05)。HPAEpiC细胞感染后xCT和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HAdV-7感染CD46人源化小鼠后,肺组织铁染色加深,而xCT(P<0.05)和Gpx4(P<0.01)表达显著下调。予以铁死亡抑制剂,DFO能够抑制HAdV-7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死亡(HPAEpiC:P<0.01),Fer-1抑制细胞死亡的作用更明显(A549:P<0.05;HPAEpiC:P<0.01)。此外,Fer-1能够明显改善HAdV-7感染CD46人源化小鼠肺损伤状态。结论HA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型腺病毒 肺泡上皮细胞 铁死亡
下载PDF
Ⅲa基因缺失的人7型腺病毒载体系统的建立
14
作者 王洋 王永进 +3 位作者 侯文哲 郭小娟 郑贵森 邹小辉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73,共9页
为了获得既能高效扩增外源基因,又不产生复制型子代病毒的腺病毒载体,我们构建了一个Ⅲa基因缺失的单周期腺病毒载体。本研究在前期已构建的E3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7型腺病毒载体pK-Ad7E3GFP基础上进行。首先设计引物扩增包含氨苄... 为了获得既能高效扩增外源基因,又不产生复制型子代病毒的腺病毒载体,我们构建了一个Ⅲa基因缺失的单周期腺病毒载体。本研究在前期已构建的E3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7型腺病毒载体pK-Ad7E3GFP基础上进行。首先设计引物扩增包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质粒复制起点的AMP-ORI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sc I将pK-Ad7E3GFP切割为29.1kb与7.7kb的大小片段,其中,7.7kb小片段与AMP-ORI片段组装,获得第一个中间质粒pA-Ad7E3GAscI;经重叠延伸PCR、酶切、DNA组装等方法,将pA-Ad7E3GAscI上的Ⅲa基因进行删除,获得第二个中间质粒pA-AscDⅢa;经Pme I酶切的pA-AscDⅢa与上述29.1kb大片段经DNA组装后,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pK-Ad7DⅢaE3GFP。同时,构建携带Ⅲ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TPL-Ⅲa,转染293细胞,经G418筛选构建细胞系293-Ⅲa。结果发现,经Pme I线性化的pK-Ad7DⅢaE3GFP质粒转染293-Ⅲa细胞,7d后可见荧光聚集,且逐渐增大,表明重组腺病毒Ad7DⅢaE3GFP拯救成功;提取病毒基因组进行PCR鉴定,结果与预期相符;细胞培养上清经负染后,在电镜下可见腺病毒典型的正二十面体形态,培养细胞中也可见病毒呈晶格排列;以上结果均表明Ad7DⅢaE3GFP拯救成功。本研究成功建立了Ⅲa基因缺失的单周期人7型腺病毒载体系统,为该载体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a基因 7型腺病毒载体 单周期载体 DNA组装 病毒拯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