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与迁移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雪红 聂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9,共7页
三十年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宁夏扶贫和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此同时,移民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政府而言,移民搬迁首要解决的就是移民迁移意愿与迁移行为不一致的问题。少数移民基于各种... 三十年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宁夏扶贫和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此同时,移民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政府而言,移民搬迁首要解决的就是移民迁移意愿与迁移行为不一致的问题。少数移民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搬迁,虽然最终实现了迁移行为,但始终与迁移意愿相左,这种"迫不得已"的迁移行为,对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移民二次搬迁或返迁原居地。正值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之际,基于实地调查,笔者对待迁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和已迁回族生态移民迁移行为进行分析,探究两者显著影响因素的异同,为进一步推动回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的产生,促使其迁移行为的最终实现,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回族 生态移民 迁移意愿 迁移行为
下载PDF
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记著名回族武术家马凤图家族 被引量:6
2
作者 蔡知忠 周岩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近百年来若干声名显赫的武术家族在继承、传播以及整理、发展传统武术方面 ,做出了显著贡献。本文从研究家族性的武术传承体系入手 ,探讨了人称中国“传统武术家族之最”的回族武术家马凤图一门的历史谱系、武术传承、马氏武艺的历史分... 近百年来若干声名显赫的武术家族在继承、传播以及整理、发展传统武术方面 ,做出了显著贡献。本文从研究家族性的武术传承体系入手 ,探讨了人称中国“传统武术家族之最”的回族武术家马凤图一门的历史谱系、武术传承、马氏武艺的历史分期及其在技术上和理论上的特色等。以一家一姓传承和弘扬一个独立的武学体系 ,延续了百年之久而不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通备武学 马氏家族
原文传递
“哲玛提”文化模式:理解回族社群文化的一种理论框架——以巍山回族“哲玛提”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桂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哲玛提"是回族穆斯林形成并赖以生存的基层社会组织,是人们理解回族社会的窗口。"哲玛提"文化模式并非否认回族社群的文化多样性,而意在提供一种准确把握回族社群宗教本质的理论框架,是从公民社会视角理解当代少... "哲玛提"是回族穆斯林形成并赖以生存的基层社会组织,是人们理解回族社会的窗口。"哲玛提"文化模式并非否认回族社群的文化多样性,而意在提供一种准确把握回族社群宗教本质的理论框架,是从公民社会视角理解当代少数民族宗教社群的尝试。笔者以云南巍山回族"哲玛提"为个案,基于穆斯林社群的世界同一性与地方异质性,发展与调适等理论前提,从认同边界、核心领域、行为模式、经济制度、体制保障五方面,对回族"哲玛提"社群文化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进行建构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玛提”文化模式 回族社群文化 巍山回族
下载PDF
我群意识的建构与解构——“华夏边缘”论述与回族族群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中复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7,共9页
自从"华夏边缘论"及其相关见解出现后,对于如何重新检视传统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以及如何看待华夏这个概念便引发许多讨论。本文即希望透过中国历史上回—穆斯林人群与当代回族的例子,藉由其分布于华夏核心与边缘... 自从"华夏边缘论"及其相关见解出现后,对于如何重新检视传统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以及如何看待华夏这个概念便引发许多讨论。本文即希望透过中国历史上回—穆斯林人群与当代回族的例子,藉由其分布于华夏核心与边缘的特殊存在事实,及其与汉族共享文化的同质性和自身有别于汉文化的伊斯兰的异质性特色,企图与"华夏边缘论"中相关的核心概念开展出另一种异例的对话与研究模式。一方面来作为对于扩大并补充该论述的参考,同时也让回族的族群文化现象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领域中得到更多且重要的定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边缘理论 族群性 华夏边缘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回族亡人忌日仪式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蕾 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回族亡人忌日仪式是回族宗教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能突出体现回族的地方性传统文化。亡人忌日仪式在回族群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回族 仪式 社会功能 象征意义
下载PDF
回族对基督教传教之信仰与文化抵抗——以清末民初的情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宛磊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7,共5页
晚清至20世纪50年代约一个多世纪里,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来华布道,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对回族的布道工作却意外地受到重挫。本文依据清末民初的《教务杂志》及《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等原始文献上传教士所刊登的文章,用传教士自己话语为依... 晚清至20世纪50年代约一个多世纪里,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来华布道,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对回族的布道工作却意外地受到重挫。本文依据清末民初的《教务杂志》及《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等原始文献上传教士所刊登的文章,用传教士自己话语为依据进行分析,可粗略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传教 回族 文化抵制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回族的国家意识与文化自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2-24,共3页
国家意识提升与民族文化自觉是近现代以来回族发展的新气象,在抗日战争时期,回族更是以奋勇抗战、爱国爱教的实际行动体现出回族在近代民族国家条件下对民族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关系的深刻认识。回族的民族文化自觉也将回族引向现代民族发... 国家意识提升与民族文化自觉是近现代以来回族发展的新气象,在抗日战争时期,回族更是以奋勇抗战、爱国爱教的实际行动体现出回族在近代民族国家条件下对民族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关系的深刻认识。回族的民族文化自觉也将回族引向现代民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抗战 国家意识 民族自觉
下载PDF
回族穆斯林“尔德”节日文化探析
8
作者 李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回族因信仰伊斯兰教所形成的节日习俗具有显著的特点和重要功能,以回族穆斯林两大"尔德"节日为例,它们均展现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来源和内容以及节日特点和功能。
关键词 回族穆斯林 尔德节 伊斯兰文化 功能 特点
下载PDF
西宁回民话的引语标记“说着”、“说”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安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356,共14页
西宁回民话缀接于广义引语之后的轻声词"说着"、"说",是与本土方言SOV语序倾向相和谐的后置从属语标注式的引语助词,与广见于亚洲大陆SOV黏着语中的引语标记属于同一类型。这种异源性引语标记当是在阿尔泰系语言、... 西宁回民话缀接于广义引语之后的轻声词"说着"、"说",是与本土方言SOV语序倾向相和谐的后置从属语标注式的引语助词,与广见于亚洲大陆SOV黏着语中的引语标记属于同一类型。这种异源性引语标记当是在阿尔泰系语言、主要是蒙古语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两词分别是早期引语动词"说"的连接式和陈述式语法化、凝固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回民话 引语标记 引语助词 语序类型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融合与区隔:穆斯林旅游移民在三亚回族村的社会适应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九霞 黄凯洁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9,共9页
本文研究了穆斯林旅游移民群体在三亚回族村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表明,这些移民由于与当地居民具有相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同时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认知,其社会适应表现为融合与区隔相互交织的状态。本文案例丰富了消费型旅游移民... 本文研究了穆斯林旅游移民群体在三亚回族村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表明,这些移民由于与当地居民具有相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同时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认知,其社会适应表现为融合与区隔相互交织的状态。本文案例丰富了消费型旅游移民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回族 穆斯林旅游移民 社会适应 融合 区隔
原文传递
云南回族向东南亚的迁徙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继德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6,共11页
约从明末清初开始,由于战争、起义及逃避政治改革等诸多原因,云南回族穆斯林曾先后多次由开辟已久的西南丝路通道迁入缅甸、泰国北部等地,并进而形成两个定居境外的回族穆斯林派生族群———"潘塞人"和"秦和人"穆... 约从明末清初开始,由于战争、起义及逃避政治改革等诸多原因,云南回族穆斯林曾先后多次由开辟已久的西南丝路通道迁入缅甸、泰国北部等地,并进而形成两个定居境外的回族穆斯林派生族群———"潘塞人"和"秦和人"穆斯林。本文运用历史学、宗教人类学、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潘塞人"、"秦和人"的迁徙历史、社会结构、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云南回族迁徙东南亚的历史脉络,为回族学跨境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回族 潘塞人 秦和人 迁徙 称谓
原文传递
回族老字号品牌形象进化路径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保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35-40,共6页
品牌形象的形成是企业与消费者不断互动沟通的产物。回族老字号企业,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的它们,在参与现代市场竞争中,宜从打造公司形象、提升产品与服务形象、注重品牌社群建设等方面促进品牌形象进化。
关键词 回族老字号 品牌形象 品牌忠诚
下载PDF
宁夏西海固回族刺绣传统工艺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38-42,共5页
宁夏西海固的回族民间刺绣习俗源远流长,工艺独特,种类多样。近年来,回族刺绣在向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传统工艺面临萎缩甚至失传的危机。为保护和传承此项工艺,发挥回族民间刺绣非遗传承人"传帮带"作用,培育刺绣新人;... 宁夏西海固的回族民间刺绣习俗源远流长,工艺独特,种类多样。近年来,回族刺绣在向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传统工艺面临萎缩甚至失传的危机。为保护和传承此项工艺,发挥回族民间刺绣非遗传承人"传帮带"作用,培育刺绣新人;将回族刺绣工艺引入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进行教育传承;回族刺绣民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等举措应得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固 回族刺绣 传统工艺
下载PDF
汉语“爸爸”词源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宛磊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7-100,共4页
汉语"爸爸"一词广泛应用,对其词源考证有一定意义。从历史文献入手,可显示其来龙去脉。结果证明"爸爸"这个迭声词进入汉语系统,来自阿拉伯语"巴巴",一个对男性长者的尊称词。结论是,回回先民进入中国,与... 汉语"爸爸"一词广泛应用,对其词源考证有一定意义。从历史文献入手,可显示其来龙去脉。结果证明"爸爸"这个迭声词进入汉语系统,来自阿拉伯语"巴巴",一个对男性长者的尊称词。结论是,回回先民进入中国,与汉族社会交流,将该词传入;至今,其意思的表达,仍有历史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爸爸 巴巴 回回先民
下载PDF
民国中期传教士布道河南回族述评--基于英文季刊Friends of Moslems(1927-1944) 被引量:1
15
作者 宛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52-157,共6页
Friends of Moslems(《友穆》)季刊是民国期间西方传教士布道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机关刊物,英文版刊行。以该刊为资料来源对民国中期传教士布道河南回族进行全面梳理和述评,可了解河南回族的一般状况,以及传教士布道河南回族的历程和困难,... Friends of Moslems(《友穆》)季刊是民国期间西方传教士布道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机关刊物,英文版刊行。以该刊为资料来源对民国中期传教士布道河南回族进行全面梳理和述评,可了解河南回族的一般状况,以及传教士布道河南回族的历程和困难,并可从一些案例的分析中得出布道是否成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ENDS of Moslems季刊 传教士 河南回族
下载PDF
从“区域”到“整体”:回族史研究的历史人类学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沙彦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前,回族历史研究主要存在三种取向:一是受传统史学研究的影响,研究材料主要依赖于文献资料,缺乏对民间资料的重视;二是受回族分布格局的影响,区域性特点鲜明;三是受学科的影响,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文化的地域性和区域历史的特殊性,是... 目前,回族历史研究主要存在三种取向:一是受传统史学研究的影响,研究材料主要依赖于文献资料,缺乏对民间资料的重视;二是受回族分布格局的影响,区域性特点鲜明;三是受学科的影响,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文化的地域性和区域历史的特殊性,是回族历史研究不能忽视的两个方面。突出区域文化在回族历史研究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回族区域历史"文本"书写的同时,注重回族史研究的整体建构,是回族历史研究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历史 区域历史 整体建构
下载PDF
论20世纪上半叶日本研究回族的殖民主义特征
17
作者 鲁忠慧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4-38,共5页
本文从日本研究调查中国回回穆斯林的历史背景及其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人员的身份和其研究立场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世纪初至二战日本投降期间,日本在调查研究我国回回穆斯林方面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殖民主义特征。
关键词 日本 回回穆斯林研究 殖民主义 特征
下载PDF
明清回族进士与回族人口空间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路伟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99-105,共7页
明清回族进士与回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为显著。除个别地区外,回族进士的空间分布状态大体可以反映回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回族进士与回族人口在空间集中度和平滑度上的差异,主要是分省取士的学额分配制度造成的。
关键词 回族进士 GIS空间分布 学额
下载PDF
从元明回回的礼俗之变看汉文伊斯兰教著译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桂萍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共9页
从保留至今的回族家谱、墓志、清真寺碑文、正史、地方志及教内外学者有关伊斯兰教的研究资料看,元明时期回回社会内部的文化变迁及礼俗之变,是明代中后期汉文伊斯兰教著译即"汉克塔布"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明清时期穆斯林精... 从保留至今的回族家谱、墓志、清真寺碑文、正史、地方志及教内外学者有关伊斯兰教的研究资料看,元明时期回回社会内部的文化变迁及礼俗之变,是明代中后期汉文伊斯兰教著译即"汉克塔布"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明清时期穆斯林精英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用汉文阐释伊斯兰教义、教法以及伊斯兰哲学思想和苏非思想,旨在构建中国伊斯兰思想体系,促进伊斯兰教与儒学在哲学层面上更好地相互理解。应当说,"汉克塔布"既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产物,又是中国穆斯林应对本土社会文化挑战的思想回应和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回回 礼俗之变 “汉克塔布”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回族社团与共和政体构建
20
作者 丁明俊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12,共8页
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国及提出"五族共和",激发了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许多社团组织曾发起争取国大代表、参议员、立法委员回族名额活动,积极参与共和政体构建。特别是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中国伊斯兰教青年会、中国回教协会在... 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国及提出"五族共和",激发了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许多社团组织曾发起争取国大代表、参议员、立法委员回族名额活动,积极参与共和政体构建。特别是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中国伊斯兰教青年会、中国回教协会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起了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回族社团 国大代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