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简论慧皎《高僧传》的学术价值
1
作者
周海平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5期70-73,共4页
南朝梁慧皎所撰《高僧传》是我国宗教传记文学的典范作品,是六朝众僧传中仅存的垂则后世的完整僧史。他的作品取得不凡成就,实有赖于他广博精深的学术修养。这在他的作品,尤其是论赞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个突出表现:一是对佛教史有独...
南朝梁慧皎所撰《高僧传》是我国宗教传记文学的典范作品,是六朝众僧传中仅存的垂则后世的完整僧史。他的作品取得不凡成就,实有赖于他广博精深的学术修养。这在他的作品,尤其是论赞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个突出表现:一是对佛教史有独到精湛的识见;二是对宗教有比较客观的态度和理性的认识;三是对有关佛教的许多问题有深识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传记文学
简论
南朝
六朝
典范
学术价值
《高僧传》
佛教史
宗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仰建构与历史书写——惠皎《高僧传》叙述意图分析
2
作者
周骅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4期107-121,156,157,共17页
南朝齐梁之际惠皎的《高僧传》较之早出的僧祐《出三藏记集》在取材上多有借鉴,但在叙述方法上却大有不同。在《高僧传》代表性篇目《鸠罗摩什传》中,惠皎记述了更多人物,借助人物间的对话、矛盾与冲突,展现了鸠罗摩什从小乘到大乘转变...
南朝齐梁之际惠皎的《高僧传》较之早出的僧祐《出三藏记集》在取材上多有借鉴,但在叙述方法上却大有不同。在《高僧传》代表性篇目《鸠罗摩什传》中,惠皎记述了更多人物,借助人物间的对话、矛盾与冲突,展现了鸠罗摩什从小乘到大乘转变的心路历程,再现了当时佛门内部不同思想交锋的情况。惠皎改变了早期僧传作品倚重史料收集,不重细节刻画的倾向。《高僧传》的记述,不仅在篇幅字数上有大量的增加,为高僧形象的"立体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高僧传》的文本在注重史料的同时,更具文学性。这种文学性的手法,并不是完全的故事虚构,而是通过冲突性的情节,对手形象的塑造,着力再现高僧的"精神本真",呈现时代的"内在精神"。惠皎自如地穿梭在文学与史学之间,一方面更好地贯彻作者弘法传教的著述意图,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佛教内部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慧皎突破了传统高僧传记的撰写观念,运用"出文入史"手法,着力探寻历史人物与时代思想背后之"真实",对后世高僧传记的撰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新的叙述方式,受到了中国传统"纪传体"史学观念与创作手法的影响,亦是佛教传记文学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皎
《高僧传》
信仰建构
历史书写
叙述意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析《高僧传》与《续高僧传》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之异同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海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6-90,共5页
梁慧皎的《高僧传》,以弘扬僧人的理想人格,达到传教护法为目的;道宣的《续高僧传》以弘通佛法要义为首任,重在"会正解而树言"。二者虽在写作过程中都具有史家的眼光和"实录"的精神,但在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上却存...
梁慧皎的《高僧传》,以弘扬僧人的理想人格,达到传教护法为目的;道宣的《续高僧传》以弘通佛法要义为首任,重在"会正解而树言"。二者虽在写作过程中都具有史家的眼光和"实录"的精神,但在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深入了解慧皎和道宣为僧人立传的意图和价值取向,从体例结构、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等维度探析二者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慧皎
《高僧传》
道宣
《续高僧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次公生平和崇尚“革新源于继承”理念
被引量:
1
4
作者
骆莹滨
赵凡尘
陈东林
《河南中医》
2016年第2期210-211,共2页
章次公先生治学严谨,务求实据真理,崇尚"革新源于继承,真知出自实践"理念。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学术思想,倡导科学发展中医、振兴民族文化。在上海,为振兴中医学术及培养众多中医后继人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章次公先生治学严谨,务求实据真理,崇尚"革新源于继承,真知出自实践"理念。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学术思想,倡导科学发展中医、振兴民族文化。在上海,为振兴中医学术及培养众多中医后继人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海派中医丁甘仁学术流派奠定了基础,为发扬我国传统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次公
“革新源于继承”
丁甘仁
曹颖甫
恽铁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仲的社会救助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长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管仲的社会救助思想以民本主义为思想基础。为了实现社会救助反贫困的目标,管仲提出君主应有"六兴之德",行"九惠之教"。另外,管仲重新规划行政区域、重视和发展农业、要求君主对民财取之有度、辩证地对待节俭与奢...
管仲的社会救助思想以民本主义为思想基础。为了实现社会救助反贫困的目标,管仲提出君主应有"六兴之德",行"九惠之教"。另外,管仲重新规划行政区域、重视和发展农业、要求君主对民财取之有度、辩证地对待节俭与奢侈之间的关系等治国措施,也与社会救助关联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宏观的社会救助策略。管仲要求社会救助实现专职化、法制化、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特征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仲
社会救助
六兴之德
九惠之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慧皎《高僧传》的学术价值
1
作者
周海平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系
出处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5期70-73,共4页
文摘
南朝梁慧皎所撰《高僧传》是我国宗教传记文学的典范作品,是六朝众僧传中仅存的垂则后世的完整僧史。他的作品取得不凡成就,实有赖于他广博精深的学术修养。这在他的作品,尤其是论赞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个突出表现:一是对佛教史有独到精湛的识见;二是对宗教有比较客观的态度和理性的认识;三是对有关佛教的许多问题有深识灼见。
关键词
作品
传记文学
简论
南朝
六朝
典范
学术价值
《高僧传》
佛教史
宗教
Keywords
hui
jiao
Eminent
Monk's
Biography
academic
quality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B949.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仰建构与历史书写——惠皎《高僧传》叙述意图分析
2
作者
周骅
机构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4期107-121,156,157,共17页
文摘
南朝齐梁之际惠皎的《高僧传》较之早出的僧祐《出三藏记集》在取材上多有借鉴,但在叙述方法上却大有不同。在《高僧传》代表性篇目《鸠罗摩什传》中,惠皎记述了更多人物,借助人物间的对话、矛盾与冲突,展现了鸠罗摩什从小乘到大乘转变的心路历程,再现了当时佛门内部不同思想交锋的情况。惠皎改变了早期僧传作品倚重史料收集,不重细节刻画的倾向。《高僧传》的记述,不仅在篇幅字数上有大量的增加,为高僧形象的"立体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高僧传》的文本在注重史料的同时,更具文学性。这种文学性的手法,并不是完全的故事虚构,而是通过冲突性的情节,对手形象的塑造,着力再现高僧的"精神本真",呈现时代的"内在精神"。惠皎自如地穿梭在文学与史学之间,一方面更好地贯彻作者弘法传教的著述意图,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佛教内部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慧皎突破了传统高僧传记的撰写观念,运用"出文入史"手法,着力探寻历史人物与时代思想背后之"真实",对后世高僧传记的撰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新的叙述方式,受到了中国传统"纪传体"史学观念与创作手法的影响,亦是佛教传记文学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
惠皎
《高僧传》
信仰建构
历史书写
叙述意图
Keywords
hui
jiao
Lives
of
Eminent
Monks
Faith
Construction
Historical
Reproduction
Narrative
Intention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析《高僧传》与《续高僧传》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之异同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海明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6-90,共5页
文摘
梁慧皎的《高僧传》,以弘扬僧人的理想人格,达到传教护法为目的;道宣的《续高僧传》以弘通佛法要义为首任,重在"会正解而树言"。二者虽在写作过程中都具有史家的眼光和"实录"的精神,但在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深入了解慧皎和道宣为僧人立传的意图和价值取向,从体例结构、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等维度探析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
梁慧皎
《高僧传》
道宣
《续高僧传》
Keywords
Liang
hui
jiao
Gao
Seng
Zhuan
Dao
Xuan
Xu
Gao
Seng
Zhuan
分类号
F207.9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次公生平和崇尚“革新源于继承”理念
被引量:
1
4
作者
骆莹滨
赵凡尘
陈东林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16年第2期210-211,共2页
基金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编号:ZYSNXD-CC-HPGC-JD-003)
文摘
章次公先生治学严谨,务求实据真理,崇尚"革新源于继承,真知出自实践"理念。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学术思想,倡导科学发展中医、振兴民族文化。在上海,为振兴中医学术及培养众多中医后继人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海派中医丁甘仁学术流派奠定了基础,为发扬我国传统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章次公
“革新源于继承”
丁甘仁
曹颖甫
恽铁樵
Keywords
ZHANG
Ci-gong
Innovation
comes
from
inheritance
DENG
Gan-ren
CAO
Ying-fu
hui
Tie-
jiao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仲的社会救助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长勇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社会救助立法中的公平保障机制研究"(15CFXJ11)
2014年度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团队项目"社会保障法制完善与发展:以社会救助立法为中心"(IFYT14001)
文摘
管仲的社会救助思想以民本主义为思想基础。为了实现社会救助反贫困的目标,管仲提出君主应有"六兴之德",行"九惠之教"。另外,管仲重新规划行政区域、重视和发展农业、要求君主对民财取之有度、辩证地对待节俭与奢侈之间的关系等治国措施,也与社会救助关联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宏观的社会救助策略。管仲要求社会救助实现专职化、法制化、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特征和方向。
关键词
管仲
社会救助
六兴之德
九惠之教
Keywords
Guan
Zhong
social
assistance
Liu
Xing
Zhi
De
Jiu
hui
Zhi
jiao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简论慧皎《高僧传》的学术价值
周海平
《常熟高专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信仰建构与历史书写——惠皎《高僧传》叙述意图分析
周骅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析《高僧传》与《续高僧传》成书目的及作传理念之异同
杨海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章次公生平和崇尚“革新源于继承”理念
骆莹滨
赵凡尘
陈东林
《河南中医》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管仲的社会救助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李长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