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新探——《建设回民自治区》的意义及其史料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昆云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共9页
《建设回民自治区》这一尚不为人所知的重要史料,以其翔实的内容证明,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政策的第一次比较全面深入具体的论述可以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即1941年至1942年。本文在首次介绍抗战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珍本《建... 《建设回民自治区》这一尚不为人所知的重要史料,以其翔实的内容证明,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政策的第一次比较全面深入具体的论述可以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即1941年至1942年。本文在首次介绍抗战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珍本《建设回民自治区》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对这一文件的作者、成文的时间、内中的思想政策及其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回民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
下载PDF
回族地区失地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研究——以宁夏银川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苏东海 马鑫 《西北人口》 2007年第6期106-112,116,共8页
随着回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增多,失地农民在经济上、文化上、社会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融合问题日趋突出。能否使失地农民尽快与城市居民融合到一起,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问题,更是关系到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 随着回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增多,失地农民在经济上、文化上、社会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融合问题日趋突出。能否使失地农民尽快与城市居民融合到一起,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问题,更是关系到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作者在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回族地区失地农民与城市融合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地区 失地农民 城市融合
下载PDF
回族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教育程度的关系
3
作者 石红梅 马小红 何盛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文化教育程度的关系,以提高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通过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及血清CA125水平测查进行妇女病普查,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文化教育程度的关系,以提高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通过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及血清CA125水平测查进行妇女病普查,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的学历构成明显不同(2χ=113.273,P<0.01),且随着患者文化程度的增高其患病率也增高(r=0.5,P<0.01);两组间工作时间存在明显差异(2χ=10.957,P<0.05)。文化程度高、工作时间>8小时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妇女。结论回族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能与妇女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教育程度 回族地区 工作时间
下载PDF
开封市回族自治区建区历史的若干考证
4
作者 贾灵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96-98,共3页
建国初期,河南省按照中央要求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建立了多个民族自治区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其中多数构成现在民族区、乡(镇)的前身,是完整地分析和理解党在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样本。1953年5月成立于河南省省会的开封市回... 建国初期,河南省按照中央要求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建立了多个民族自治区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其中多数构成现在民族区、乡(镇)的前身,是完整地分析和理解党在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样本。1953年5月成立于河南省省会的开封市回族自治区,正是其典型代表之一,但其相关的文献记录却讹误颇多。特别是在该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及成立时间、行政区划和辖区人口、撤销变更的时间和依据等关键问题上多有出入。综合对比史志、论著、档案等不同文献来源可以有效厘清真相,还历史以精准的鲜活和应有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开封 回族自治区 历史考证
下载PDF
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 被引量:112
5
作者 周侃 樊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52,共14页
目前全国性贫困格局已基本消除,但欠发达地区的连片集中分布格局仍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分布格局与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耦合关系,划分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源环境约束类型;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案例,解析了欠发... 目前全国性贫困格局已基本消除,但欠发达地区的连片集中分布格局仍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分布格局与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耦合关系,划分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源环境约束类型;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案例,解析了欠发达地区区域总体承载力较弱、资源环境负荷超载、要素间变化响应敏感、承载力提升潜力受限以及超载后修复代价巨大的基本特征;阐释了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超载人口流动与迁移、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资源环境要素区际交互、大规模工程建设过程以及自然灾害突发与气候变暖等新兴因素的多重影响,并探讨了优化提升其总体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影响因素 欠发达地区 宁夏西海固地区 云南怒江州
原文传递
陕甘宁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9
6
作者 杨新 延军平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67-70,共4页
据陕甘宁地区 195 1~ 2 0 0 0年气温、降水记录 ,得出结论 ,整个陕甘宁地区都是增温区 ,全区增温线性倾向值为 0 .0 194℃ /a ,高于全球近百年的趋势 (0 .0 0 5℃ /a) ,低于全国其他地区 ,区内差异显著。降水线性倾向值分布自西向东增... 据陕甘宁地区 195 1~ 2 0 0 0年气温、降水记录 ,得出结论 ,整个陕甘宁地区都是增温区 ,全区增温线性倾向值为 0 .0 194℃ /a ,高于全球近百年的趋势 (0 .0 0 5℃ /a) ,低于全国其他地区 ,区内差异显著。降水线性倾向值分布自西向东增大 ,全区平均值为 - 1.0 75 9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暖干化 气候变化 时空特征 陕甘宁地区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71
7
作者 田玉军 李秀彬 +2 位作者 辛良杰 马国霞 李占明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9-377,共9页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趋势明显。于是劳动力资源成为农业生产决策的最关键因子;农户倾向于选择劳动生产率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促使部分劣质土地退出农业生产(即出现农地边际化)。论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利用统计数据和...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趋势明显。于是劳动力资源成为农业生产决策的最关键因子;农户倾向于选择劳动生产率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促使部分劣质土地退出农业生产(即出现农地边际化)。论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利用统计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来验证上述推断。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变化产生明显影响。具体为:①2003年以来,宁夏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作物(马铃薯、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作物(小麦)种植面积则缩小;②农地利用结构趋于单一化;③部分劣质土地退出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 农户响应 农地利用变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
原文传递
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以宁夏盐池为例 被引量:42
8
作者 乔锋 张克斌 +3 位作者 张生英 刘刚 李瑞 杨俊杰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288,共6页
基于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建立了TM影像尺度下的盐池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盐池县1989年和2003年2个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池县2003年低覆盖度植被明显减少,较1989年减少了1 41... 基于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建立了TM影像尺度下的盐池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盐池县1989年和2003年2个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池县2003年低覆盖度植被明显减少,较1989年减少了1 412.52 km2,中等植被盖度较1989年明显增加,为4 672.46 km2。中等植被覆盖度、高植被覆盖度在全县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期间,植被覆盖等级未变化面积为3 692.32km2,主要由中等植被覆盖度构成。植被退化面积为608.61 km2,而植被恢复面积达到3 310.13 km2,是退化面积的5.4倍。并进一步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NDVI) 农牧交错带 荒漠化 遥感 TM影像 盐池 宁夏
原文传递
旅游系统规划的实施途径与案例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有效形式和方法使规划过程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旅游系统规划途径即是朝这一方向所做的努力。本文指出旅游规划实质上是旅游系统规划 :规划必须考虑整个旅游系统的运...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有效形式和方法使规划过程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旅游系统规划途径即是朝这一方向所做的努力。本文指出旅游规划实质上是旅游系统规划 :规划必须考虑整个旅游系统的运行 ,着眼于规划对象的整体优化 ,要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各层面和整体上来考虑。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简要阐述了旅游系统规划的总体思想模型、系统规划要素和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划 旅游系统规划 产业定位 综合分析 优化
下载PDF
宁夏贺家口子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1
10
作者 申旭辉 田勤俭 +3 位作者 丁国瑜 韦开波 陈正位 柴炽章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对宁夏贺家口子新生代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并重点标定了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地层的年代。结合相应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研究 ,获得了该剖面构造事件序列信息。认为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原 -同心弧形构造束地区... 对宁夏贺家口子新生代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并重点标定了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地层的年代。结合相应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相研究 ,获得了该剖面构造事件序列信息。认为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原 -同心弧形构造束地区强烈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开始于 10MaBP左右 ,并经历了多个变形阶段。贺家口子剖面所揭示出来的这种构造变形特征 ,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具有区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贺家口子 新生代 磁性地层 构造事件 沉积相 地层序列
下载PDF
基于PSR-TOPSIS模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磊 郭灿 李慧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土地整体生态状况呈好转趋势,但仍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土地生态环境较恶劣,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受损,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废气、废水及固废的控制与处理、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研究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区域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响应政策的不连续性却加剧了土地生态的不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从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产业优化升级和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PSR-TOPSIS模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农户生计分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曲朦 赵凯 周升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11-1922,共12页
本文基于河南、宁夏两省873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利用DEA和Tobit模型,从测算农户小麦生产效率入手,分析了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农户生计分化在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期在现阶段农户不断分化... 本文基于河南、宁夏两省873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利用DEA和Tobit模型,从测算农户小麦生产效率入手,分析了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农户生计分化在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期在现阶段农户不断分化的现实背景下,为完善耕地流转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显示:①耕地转入通过土地规模效应正向影响小麦生产规模效率,进而提升小麦生产综合效率;耕地转出通过要素溢出正向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而提升小麦生产综合效率。②农户生计分化在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在农户生计分化的调节作用下,耕地转入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的正向影响减弱,耕地转出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的正向影响增强。③耕地转入面积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倒U型"影响,在流转规模分别到达46.277亩和37.125亩之后,耕地转入面积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由正转为负;耕地转出面积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表现为直接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了完善耕地流转市场,加强农户非农技能培训,以及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分化 耕地流转 小麦生产综合效率 规模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河南 宁夏
原文传递
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余美 芮孝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9,94,共6页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主要内容有:植物耐盐性及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研究,盐碱地水盐动态及灌排管理研究,劣质水灌溉研究,以及水利工程和其他改良措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区今后盐碱地改良研究工作...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主要内容有:植物耐盐性及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研究,盐碱地水盐动态及灌排管理研究,劣质水灌溉研究,以及水利工程和其他改良措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区今后盐碱地改良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地改良 宁夏回族自治区 综述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杨越 哈斯 +4 位作者 杜会石 孙保平 赵岩 赵瑞 孙百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以宁夏盐池县1989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6期TM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方法提取各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盐池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以宁夏盐池县1989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6期TM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方法提取各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盐池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89—2009年间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域面积小幅波动变化;研究期内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面积的增加起到主导作用;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草地居于主导地位,贡献率为49.8%~60.4%,林地的贡献比例持续增加,致使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格局发生良性转变;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宁夏盐池县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苏胜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7-374,共8页
为了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方法以及耦合度模型对宁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耦合协调水平以及耦合度演化趋势进行了综合... 为了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方法以及耦合度模型对宁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耦合协调水平以及耦合度演化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宁夏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耦合协调指数由0.3225上升至0.5962,说明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不断缓和,趋向于协调发展;剪刀差呈先减后增的“U”型变化趋势,说明两系统发展差异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态势;宁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介于(45°,90°],说明两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而耦合度整体呈上升态势,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基于耦合模型所建立的耦合协调度,较好地反映了宁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交互胁迫的耦合发展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宁夏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规律,促进宁夏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耦合度模型 剪刀差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喜刚 杨波 +2 位作者 郭成瑾 张丽荣 沈瑞清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9-619,共11页
为明确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2015-2018年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吴忠市、中卫市和石嘴山市4个市12个区县采集马铃薯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和基于rDNA-ITS与EF-1α序列... 为明确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2015-2018年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吴忠市、中卫市和石嘴山市4个市12个区县采集马铃薯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和基于rDNA-ITS与EF-1α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经组织分离法共获得真菌菌株347株,其中230株镰刀菌属真菌菌株引起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这些镰刀菌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 solani、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这5种镰刀菌分别为67、29、50、39和45株,分离频率分别为29.13%、12.61%、21.73%、16.95%和19.56%;这5种镰刀菌的致病性有差异,其中接骨木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发病率分别为91.81%和99.99%,病情指数分别为69.56和82.23,均高于其它3种镰刀菌,是引起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马铃薯 镰刀菌根腐病 分子鉴定 致病性
原文传递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24
17
作者 程静 黄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2-389,共8页
为了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ESV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基于2009-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ESV评估模型、SPSS以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ESV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为了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ESV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基于2009-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ESV评估模型、SPSS以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ESV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草地和耕地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动态度变化较大,其余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度较小;(2)ESV总价值逐年下降,由2009年的902.58亿元下降至2017年的890.6亿元,空间上呈现出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各单项服务价值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是导致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减少的主要原因;(3)ESV时空差异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密度、城市化率以及人均GDP和境内外旅游收入;(4)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ESV变化率与城镇化率、人均GDP以及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且高-高和低-高集聚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而高-低集聚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生态用地面积的减少是ESV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和维护生态用地,控制城镇用地扩张是提升研究区ESV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变 驱动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宁夏紫花苜蓿叶部病害调查和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8
18
作者 商文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1992年至1995年,对宁夏人工栽培的紫花苜蓿叶部病害种类、发生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夏现发生花叶病、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霜霉病、灰星病、锈病、斑枯病、轮纹病、轮斑病、霉斑病共11种叶病,其中霉斑病... 1992年至1995年,对宁夏人工栽培的紫花苜蓿叶部病害种类、发生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夏现发生花叶病、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霜霉病、灰星病、锈病、斑枯病、轮纹病、轮斑病、霉斑病共11种叶病,其中霉斑病(Cercosporamedicaginis)、炭疽病(Colletotrichumtrifoli)、灰星病(Pleosphaerulinabriosiana)和轮斑病(Stemphyliumbotryosum)为宁夏病害新记录。在各种病害中花叶病、霜霉病、炭疽病和斑枯病危害重、分布广,应进行防治,锈病和褐斑病流行潜在的危险大,应予以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病病害 宁夏回族自治区 病原菌 鉴定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丽 宋小龙 卜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8-284,共7页
为了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时序演变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探讨其驱动机制对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推进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DPSIR模型构架指标体系... 为了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时序演变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探讨其驱动机制对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推进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DPSIR模型构架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研究区2009—2018年旅游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旅游生态安全贴近度由2009年的0.423增加至2018年的0.517,旅游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其安全等级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就不同子系统而言,驱动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压力系统、影响系统和响应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发现,不同因素对旅游生态安全影响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关键影响因子数量减少,单一因素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增加。而旅游空间密度高、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响应能力不足是宁夏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依据旅游生态系统承载力,合理把控游客数量,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高系统响应能力是提升和改善研究区旅游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旅游生态安全 地理探测器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贾科利 张俊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共5页
利用1978年MSS、1987年、1996年及2007年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快速增加,沙地面积减少了281 6... 利用1978年MSS、1987年、1996年及2007年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快速增加,沙地面积减少了281 682hm2。草地以年均0.17%的速率不断增加,林地面积减少了近3万hm2。土地利用系统无序化程度增加,土地利用利用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大。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投入、富裕程度、政策和自然因素是驱动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土地利用变化起着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信息熵 变化趋势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