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林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串串 杨宁贵 +2 位作者 陆琦 董旭 辛文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基于标准株全收获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对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表明:生物量变幅在1895.94~17219.54kg/hm2,地上部分占56.20%~79.25%、地下部分占20.75%~43.80%。各器官生物量分布比例也不同,其顺序是根>枝>干&... 基于标准株全收获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对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表明:生物量变幅在1895.94~17219.54kg/hm2,地上部分占56.20%~79.25%、地下部分占20.75%~43.80%。各器官生物量分布比例也不同,其顺序是根>枝>干>叶。生物量与树高、地径、冠幅具有协同现象。生物量随树龄的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8a沙棘生长最快、经济系数最大,应适时间种或平茬等措施抚育林分。不同立地条件生物量亦存在较大差异,平坡>陡坡>斜坡>缓坡,半阴坡>阴坡>半阳坡>阳坡,下坡>脊部>中坡>上坡,黑钙土>棕钙土>栗钙土,盖度密>中>疏。降雨量、土壤水分含量与生物量变化一致,水分有效性高的种群,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单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聚集型;水分有效性低的种群,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合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退耕还林 沙棘 标准株 生物量
下载PDF
青海湟水河流域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文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旭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4期18-21,共4页
基于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和室内实验,研究青海湟水河流域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文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有效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桦树>云杉>沙棘,其林下土壤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沙棘>桦树>... 基于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和室内实验,研究青海湟水河流域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文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有效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桦树>云杉>沙棘,其林下土壤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沙棘>桦树>云杉>农田;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的主体,枯落物和土壤总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沙棘>桦树>云杉>农田。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量决定于枯落物蓄积量和自然含水率,其林下土壤持水量决定于土壤非毛细管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退耕还林模式 水文效应 枯落物
下载PDF
引大济湟工程与湟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万寿 贾得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9,共4页
引大济湟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湟水流域的缺水问题,对青海省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此项调水工程将增加湟水的径流量,提高工农业用水保证率,改善水环境... 引大济湟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湟水流域的缺水问题,对青海省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此项调水工程将增加湟水的径流量,提高工农业用水保证率,改善水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遏制并治理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大济湟工程 湟水流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