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Os isotope dating of molybdenites in the Huang-shaping Pb-Zn-W-Mo polymetallic deposit, Hunan Province, South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30
1
作者 YAO JunMing HUA RenMin +3 位作者 QU WenJun QI HuaWen LIN JinFu DU AnD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519-526,共8页
The large-scale Huangshaping Pb-Zn-W-Mo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Nanling min- eralization zone, South China. Six molybdenite samples from the Huangshaping deposit were selected for Re-Os isotope ... The large-scale Huangshaping Pb-Zn-W-Mo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Nanling min- eralization zone, South China. Six molybdenite samples from the Huangshaping deposit were selected for Re-Os isotope measurement in order to define the mineralization age of the deposit. It yields a Re-Os isochron age of 154.8±1.9 Ma (2σ ),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Os model ages of 150.9― 156.9 Ma. This age is about 7 Ma younger than their host granite porphyry, which was dated as 161.6±1.1 Ma by zircon U-Pb method using LA-ICPMS. All these ages demonstrate that the Huang- shaping granite and related Pb-Zn-W-Mo deposit occurred in the middle Yanshanian period, when many other granitoid and related ore deposits emplaced and formed, e.g. the Qitianling granite and Furong tin deposit, the Qianlishan granite and giant Shizhuyuan W-Sn-Mo-Bi deposit and Jinchuantang Sn-Bi deposit in the nearby area. They constitute the main part of the magmatic-metallogenic belt of southern Hunan, and represent the large-scale metallogeny in middle Yanshanian in the area. The lower rhenium content in molybdenite of Huangshaping deposit suggests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was mainly of crust ori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 isotope DATING MOLYBDENITE huangshaping deposit granite southern HUNAN Province
原文传递
湘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石榴子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Cu与W-Sn复合成矿机理的指示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盼捞 袁顺达 原垭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81-2597,共17页
黄沙坪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的交汇部位,是湘南地区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矽卡岩型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厘清区内Cu与W-Sn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流体的性质,本文对黄沙坪矿床两类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 黄沙坪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的交汇部位,是湘南地区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矽卡岩型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厘清区内Cu与W-Sn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流体的性质,本文对黄沙坪矿床两类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开展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成W-Sn矿矽卡岩中石榴子石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平均And71. 3-Gro23. 8)固溶体系列,具有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负Eu异常显著,明显亏损La,∑REE含量与Fe^(3+)/(Fe^(3+)+Al)具有负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U含量,表明石榴子石可能是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下缓慢结晶形成的。石榴子石中W和Sn的含量随石榴子石中钙铝榴石的比例增加而减少,有利于W-Sn在晚期热液中富集成矿。与Cu矿有关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几乎为纯的钙铁榴石(平均And90. 1-Gro9. 2),具有低的U、∑REE含量,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相对富集轻稀土,具有明显正Eu异常,表明石榴子石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成矿流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和Cl的含量,这种环境有利于Cu在岩浆热液中迁移和富集成矿。因此,早期成矿流体成分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黄沙坪矿床W-Sn与Cu成矿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成分 成矿流体性质 W-Sn和Cu矿化 黄沙坪矿床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矿区花岗岩的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原垭斌 袁顺达 +3 位作者 刘晓菲 弥佳茹 轩一撒 赵盼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7-2442,共6页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发育的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仅为0.6km2,却导致铅、锌等金属巨量堆积,因此明确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探究矿床内硫的来源,本次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黄沙坪矿区石...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发育的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仅为0.6km2,却导致铅、锌等金属巨量堆积,因此明确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探究矿床内硫的来源,本次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黄沙坪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全岩硫同位素分析,并与已有硫化物硫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的δ34 S范围分别为+4.1‰^+7.5‰和+4.9‰^+11.4‰,与典型的S型花岗岩硫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而明显低于区内矿石δ34S值(+2.3‰^+17.5‰)。综合上述,我们认为矿区岩浆硫的同位素组成应接近或略低于花岗质岩石全岩硫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硫除部分来自岩浆外,很大程度上有地层或膏盐层硫的加入,这可能是黄沙坪成为区域上最大铅锌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岩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硫来源 黄沙坪矿床 湘南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的矿物化学及其对矽卡岩白钨矿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腾 马东升 +2 位作者 陆建军 章荣清 张世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6-728,共13页
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是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并且在与矿床内花岗斑岩接触的矽卡岩带产有隐伏的大型矽卡岩型白钨矿和中型规模的辉钼矿。钨-钼矿化的时代为晚侏罗世,与矿床内花岗斑岩侵入时代一致。然而,已有研究认为,由于该花岗斑岩规... 黄沙坪多金属矿床是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并且在与矿床内花岗斑岩接触的矽卡岩带产有隐伏的大型矽卡岩型白钨矿和中型规模的辉钼矿。钨-钼矿化的时代为晚侏罗世,与矿床内花岗斑岩侵入时代一致。然而,已有研究认为,由于该花岗斑岩规模很小,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成矿热液应来自深部岩浆房而非此花岗斑岩。为此,我们对花岗斑岩进行了仔细的镜下观测,并且对其中的副矿物和黑云母以及矽卡岩中的白钨矿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应用原位LA-ICP-MS方法测定了矽卡岩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含量,试图对白钨矿矿化的物质和流体来源提供确切的证据。通过研究,首次在矿床内花岗斑岩中发现了与未蚀变黑云母伴生的黑钨矿和铌铁矿,表明花岗斑岩至少在岩浆结晶作用晚期或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早期就已发生钨的矿物富集,为确定花岗斑岩是控制钨矿化的成矿岩体提供了依据。此外,发现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属铁叶云母)含有极高的氟含量(>3%),指示其应形成于富含氟的高分异岩浆。研究进一步揭示,矽卡岩中白钨矿的轻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花岗斑岩十分一致,而重稀土元素则显著亏损,而且Eu的含量较花岗斑岩更为富集。这暗示形成白钨矿的成矿流体应直接来自花岗斑岩,即:在早期无水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的沉淀导致流体中的重稀土亏损而Eu相对富集;白钨矿随后再从这种流体中沉淀。此外,白钨矿的Eu含量与Sm、Gd含量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Eu的分配是相对独立的行为,主要以Eu2+存在,从而指示沉淀白钨矿的流体具有还原的性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文所提供的新证据,我们认为,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的钨和成矿热液应来自高分异且富F的花岗斑岩,而所需的钙则可能来自于碳酸盐围岩,即矿床内花岗斑岩应是形成钨钼矿床的物质来源,驱动热液活动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坪矿床 花岗斑岩 铌铁矿 黑钨矿 黑云母 白钨矿 电子探针 原位LA-ICP-MS 成矿物质和流体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花岗质岩浆性质及演化对成矿差异的约束 被引量:10
5
作者 原垭斌 袁顺达 +1 位作者 赵盼捞 张东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65-2580,共16页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除铅、锌外,可供开采利用的矿种还包括钨、锡、钼、铜、铁、硫等。矿区内岩浆作用复杂、成矿元素多样、矿化类型丰富,是研究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矽卡岩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 黄沙坪矿床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除铅、锌外,可供开采利用的矿种还包括钨、锡、钼、铜、铁、硫等。矿区内岩浆作用复杂、成矿元素多样、矿化类型丰富,是研究湘南地区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Cu多金属与矽卡岩W-Sn多金属复合成矿作用的理想对象。为查明矿区Cu多金属与W多金属复合成矿机理,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分别对区内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这两类成矿岩体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岩体具有相似的源区特征,但在源区性质及其演化过程方面仍存在差异:石英斑岩侵位深度更浅,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和较低的形成温度;而花岗斑岩则侵位相对更深,具有更高的形成温度和极高的分异演化程度、更低的氧逸度。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可能是制约石英斑岩成铜矿而花岗斑岩成钨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成矿 岩体成矿差异 黄沙坪矿床 湘南地区
下载PDF
湘南骑田岭矿集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对区域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国 李建康 +2 位作者 王登红 刘健 何晗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5-703,共9页
湘南骑田岭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具有断裂构造异常发育,存在多期次岩浆活动、多类型矿床和矿种组合的特点。为了揭示深部地壳结构对区域成矿特征的制约,本文布置了穿越黄沙坪铅锌矿床和骑田岭花岗岩体的人工地震剖面... 湘南骑田岭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具有断裂构造异常发育,存在多期次岩浆活动、多类型矿床和矿种组合的特点。为了揭示深部地壳结构对区域成矿特征的制约,本文布置了穿越黄沙坪铅锌矿床和骑田岭花岗岩体的人工地震剖面,数据采集采用了直线多次叠加的技术方法,采取大炮和小炮相结合的激发方式进行实验工作,共完成物理点651个。实验结果表明,骑田岭矿集区深、中、浅部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震构造波组,莫霍面深度约为33~38km;在骑田岭岩体深部存在明显的莫霍面不连续性,呈现出类似于“逆断层”的构造特征和无反射波组或弱波组异常;反射速度反演结果也表明骑田岭岩体深部存在着下凹状低速度异常。这些深部构造特征说明区域存在幔源物质上涌和参与成岩成矿作用的通道,该构造通道可对应于茶陵-郴州-临武深大断裂带,暗示地幔物质的混入可能是湘南骑田岭矿集区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内在原因之一。而且,莫霍面“逆断层”构造特征显示区域上曾遭受较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是区域中生代多次构造挤压作用的体现。这种构造挤压作用致使岩石圈增厚,发生较大规模的拆沉作用和深部岩浆上侵活动,为区域成矿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地震剖面 地壳结构 湘南骑田岭矿集区 黄沙坪 南岭成矿带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深部找矿进展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炯辉 张义 +2 位作者 张成学 李秋实 来守华 《矿产勘查》 2019年第4期835-844,共10页
黄沙坪矿床位于南岭构造成矿带北缘中段,是一个铅锌金属和钨钼多金属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的矿产地,目前已经被列为资源危机矿山。五矿勘查在黄沙坪边深部找矿勘探项目,在-400 m标高以下钻孔中见到厚度大、品位高的矽卡岩型铅锌矿体和矽... 黄沙坪矿床位于南岭构造成矿带北缘中段,是一个铅锌金属和钨钼多金属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的矿产地,目前已经被列为资源危机矿山。五矿勘查在黄沙坪边深部找矿勘探项目,在-400 m标高以下钻孔中见到厚度大、品位高的矽卡岩型铅锌矿体和矽卡岩型铜矿体,验证了五矿勘查研究的黄沙坪矿床成矿地质模型和找矿勘探模型。根据最近找矿成果,认为黄沙坪矿床矿体呈中心对称的环带结构,推断黄沙坪南部也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而且,成矿的隐伏岩体侵位空间具有向东南方向的雁行排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因素 深部找矿 黄沙坪矿 湖南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钨钼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8
作者 齐钒宇 张志 +5 位作者 祝新友 李永胜 甄世民 公凡影 巩小栋 何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8-348,共11页
湖南黄沙坪钨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国南岭成矿带中段,是一个以矽卡岩型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对矿床内矽卡岩、围岩(灰岩、大理岩)和与矽卡岩形成相关的花岗斑岩岩体进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在主量元素方面,Fe、Al、Mg、Si等元素在花岗斑岩与... 湖南黄沙坪钨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国南岭成矿带中段,是一个以矽卡岩型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对矿床内矽卡岩、围岩(灰岩、大理岩)和与矽卡岩形成相关的花岗斑岩岩体进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在主量元素方面,Fe、Al、Mg、Si等元素在花岗斑岩与矽卡岩中发生了迁入迁出,矽卡岩SiO2含量与MgO、MnO、CaO、Fe2O3+FeO含量呈线性递减的关系;在稀土元素方面,矽卡岩具有明显的LREE富集,HREE亏损,发育有明显的Eu负异常。花岗斑岩具有与矽卡岩相同的REE配分模式,其成岩年龄也与矽卡岩型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158.4±1.3 Ma)相一致,说明两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联系。同时根据矿床内矽卡岩几乎不发育Ce异常,说明形成矽卡岩的流体中没有海水的混合。结合矿床内不同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强烈的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的Eu负异常,推测黄沙坪地区矽卡岩是由岩浆热液流体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Eu异常 接触交代 矽卡岩 黄沙坪 南岭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9
9
作者 息朝庄 戴塔根 刘悟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矿床受SN向宝岭倒转背斜和观音打座倒转背斜的控制,赋存围岩以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为主,矿石以铅锌硫化物矿石为主,对该矿床S同位素研究表明,δ34S值为~2.2‰~17.2‰。矿石Pb同位素组成206...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矿床受SN向宝岭倒转背斜和观音打座倒转背斜的控制,赋存围岩以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为主,矿石以铅锌硫化物矿石为主,对该矿床S同位素研究表明,δ34S值为~2.2‰~17.2‰。矿石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7.893~18.772;207Pb/204Pb为15.580~16.045;208Pb/204Pb为38.490~41.560。研究表明,该矿床的硫源可能是岩浆来源与海水(地层)硫混合作用形成;矿床中异常铅矿化的铅是岩源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 矿石
下载PDF
湘南地区“黄沙坪式”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0
10
作者 黄革非 《湖南地质》 1999年第2期84-90,115,共8页
“黄沙坪式”铅锌矿是实现湘南地区新一轮铅锌找矿重大突破的主攻类型。本文系统介绍了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指出了主要找矿标志和优选靶区。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铅锌矿床 湘南地区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机制及深部找矿勘查启示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润生 赵冻 +6 位作者 吴鹏 王雷 邱文龙 隆运清 刘凤平 邓安平 宗志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9-218,共20页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造深部展布格局不清、深部铜锡多金属矿体定位不明的核心问题,基于矿田(床)构造精细解析,开展了多期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机理及其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深入研究,表明岩浆侵入接触构造系统与倒转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裂隙系统分别控制了脉状不规则SK型铜钨锡多金属矿体群与沿NNE-NE向层间断裂带、NW向断裂带分布的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群,这些矿体群具有不同的侧伏规律;基于矿田、矿床、矿体(脉)尺度控岩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的剖析,揭示了构造分级控岩控矿规律和中心对称成矿效应,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构建了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模式,进一步论证了坪宝矿田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生代以来,坪宝矿田构造应力作用呈现“顺时针式”的运动方式,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在区内产生SEE-EW向主压应力作用,从而在矿田内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成岩成矿系统。这些认识为坪宝矿田乃至钦杭、南岭成矿带湘南地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岩控矿机制 岩浆热液系统 中心对称成矿效应 深部找矿勘查 钦杭、南岭成矿带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旭 刘悟辉 +2 位作者 息朝庄 戴塔根 王明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8-204,共7页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区岩浆岩位于骑田岭西北部,主要有英安斑岩、花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K—Ar法年龄为141.1~164Ma,ω(SiO2)=69.98%~77.00%,ω(Al2O3)普遍大于ω(CaO+Na2O+K2O),属铝过饱和岩石。岩石稀土...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区岩浆岩位于骑田岭西北部,主要有英安斑岩、花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K—Ar法年龄为141.1~164Ma,ω(SiO2)=69.98%~77.00%,ω(Al2O3)普遍大于ω(CaO+Na2O+K2O),属铝过饱和岩石。岩石稀土元素ω(∑REE)=118×10^-6~311×10^-6平均276×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值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平缓右倾曲线,δ(Eu)=0.25~0.48,具铕的负异常。微量元素的亲铜元素普遍偏高,有为本矿床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可能。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区域对比,认为矿区岩浆岩属过渡性岩浆成因,既有深源型又有浅源型的特点,且经历过结晶分异和较强的交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 地球化学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 湖南省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矿化-蚀变分带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琴 韩润生 +6 位作者 赵冻 吴鹏 田旭峰 赵太成 杨航 宗志宏 邓安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604,共19页
【研究目的】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矿床之一。为了深化研究该矿床成岩成矿机制、高效指导深部找矿勘查,需要揭示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建深部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研究... 【研究目的】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矿床之一。为了深化研究该矿床成岩成矿机制、高效指导深部找矿勘查,需要揭示与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建深部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研究方法】应用热液矿床的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定位找矿预测方法,开展矿区内-136 m、-176 m、-256 m中段典型穿脉剖面的矿化蚀变测量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剖析了矿化-蚀变的强弱变化、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空间分带特征,探讨了成矿元素、元素组合及其元素比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构建了矿化-蚀变空间分带模式:从花岗斑岩体(内带)→接触带→围岩(外带),依次为钨钼(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花岗斑岩带(Ⅰ)→磁铁(钨锡)矿化石榴石矽卡岩带(Ⅱ-1)→钨钼-磁黄铁矿化石榴石矽卡岩带(Ⅱ-2)→铅锌矿化结晶灰岩带(Ⅲ)→强方解石化灰岩带(Ⅳ)的分带规律,各带对应的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绢云母)→磁铁矿+透辉石+硅灰石+绿帘石+绿泥石+(白钨矿+锡石+黄铁矿+石榴石)→白钨矿+辉钼矿+磁黄铁矿+(锡石+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石榴石+符山石+透辉石+角闪石+萤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方解石+石英→方解石+石英。进一步揭示了各蚀变带矿化元素分布规律:W、Mo→Fe、W、Sn(Bi、Mo)→W、Sn、Bi、Mo(Cu)→Pb、Zn(W、Sn、Cu)→Pb、Zn、Ag的水平分带规律。【结论】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以岩体为中心至两侧围岩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明显,各带内特征矿物组合和矿化指示元素的变化规律对矿体的赋存空间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蚀变空间分带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元素空间变化规律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 矿产勘查工程 湘南地区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对Cu-Pb-Zn和W-Mo-Pb-Zn成矿系统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俊霖 邓安平 +2 位作者 张宇 邵拥军 李宏斌 《矿产与地质》 2020年第1期56-63,共8页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南岭构造带中段北缘,骑田岭—千里山多金属矿集区西侧,系南岭成矿带与钦杭成矿带叠加区的一个重要的矿床。在综合其成矿地质背景、矿物共生组合和成矿期次等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黄沙坪矿床Cu-Pb-Zn和W-...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南岭构造带中段北缘,骑田岭—千里山多金属矿集区西侧,系南岭成矿带与钦杭成矿带叠加区的一个重要的矿床。在综合其成矿地质背景、矿物共生组合和成矿期次等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黄沙坪矿床Cu-Pb-Zn和W-Mo-Pb-Zn两套矽卡岩成矿系统中闪锌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反演,推断闪锌矿中存在Fe^2+→Zn 2^+的替换模式,确定该矿床成矿温度为中高温(252℃~261℃),成矿硫逸度条件为中—低硫逸度,综合判断两套成矿系统的成矿环境有所差异,为黄沙坪矿床叠加成矿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坪多金属矿 闪锌矿 微量元素 温度 硫逸度 成矿环境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蚀变-矿化区的划分及找矿远景浅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乔玉生 龚述清 +1 位作者 廖兴钰 佘德球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1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湖南黄沙铅锌矿已具超大型规模,具有矿化集中、矿化类型多、矿体多、矿种多,有用组分多,可利用元素多的特征。在不足3 km2的范围内,已查明500多个矿体,铅锌金属量170×104t,钨锡钼铋金属量40×104t。本次在初步分析矿床地质特... 湖南黄沙铅锌矿已具超大型规模,具有矿化集中、矿化类型多、矿体多、矿种多,有用组分多,可利用元素多的特征。在不足3 km2的范围内,已查明500多个矿体,铅锌金属量170×104t,钨锡钼铋金属量40×104t。本次在初步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分带规律及找矿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地质、矿化特征、产出部位、蚀变情况等将区内划分为16个蚀变-矿化区,并概略地分析了矿区深部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分带规律 蚀变-矿化区 找矿远景 黄沙坪
下载PDF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含锡石榴石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飞 尹京武 +3 位作者 王梦亚 张振华 孙衍东 张飘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8-125,共8页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矽卡岩中的含锡石榴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石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早期生成富钙铝榴石组分的石榴石,晚期生成富含钙铁榴石组分的石榴石,并...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矽卡岩中的含锡石榴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石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早期生成富钙铝榴石组分的石榴石,晚期生成富含钙铁榴石组分的石榴石,并且多具有震荡环带。而且,钙铁榴石—钙铝榴石中普遍含有锡,但锡在两种系列的石榴石中的含量有差异;SnO_2含量随钙铁榴石组分的增加而增加。石榴石中SnO_2与FeO_x的含量呈正比,与Al_2O_3含量成反比。Sn^(4+)替代Fe^(3+)。并可观察到锡石以独立矿物的形式析出在石榴石的裂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坪 铅锌矿床 电子探针 含锡石榴石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新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林峰 王立发 +3 位作者 刘凤平 宗志宏 赵太成 雷亚伟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深边部找矿项目和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超大型钨钼多金属矿体群(W216、W1)。本文对矿山基础地质资料和前人的科研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矿山深边部找矿工作的最新进展,总结了该矿床的找...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深边部找矿项目和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超大型钨钼多金属矿体群(W216、W1)。本文对矿山基础地质资料和前人的科研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矿山深边部找矿工作的最新进展,总结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式,认为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是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并探讨本区的下一轮地质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 石英斑岩 花岗斑岩 找矿新进展
下载PDF
湖南黄沙坪钨-钼-铜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炜坚 邵拥军 赵廉洁 《矿产勘查》 2022年第2期157-173,共17页
为探讨黄沙坪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的成矿意义,运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黄沙坪矿床W-Mo矽卡岩(301;)和Cu矽卡岩(304;)两套成矿系统中从岩体至围岩各位置上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绿泥石。结果显示,301;系统的绿泥石主要为辉绿泥石和铁辉绿泥石,304... 为探讨黄沙坪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的成矿意义,运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黄沙坪矿床W-Mo矽卡岩(301;)和Cu矽卡岩(304;)两套成矿系统中从岩体至围岩各位置上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绿泥石。结果显示,301;系统的绿泥石主要为辉绿泥石和铁辉绿泥石,304;系统绿泥石主要为鳞绿泥石和鲕绿泥石,均为富铁绿泥石,指示形成于还原环境。两套系统绿泥石结构的离子置换主要为Fe对Mg的置换,反映其形成于富铁及相对酸性环境。由绿泥石地质温度计估算出301;系统绿泥石形成温度为301~468℃,属中-高温热液蚀变范围,而304;系统绿泥石形成温度为201~261℃,属中-低温热液蚀变范围。在成矿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热液流体的pH值逐渐降低。两套系统的绿泥石主要由溶蚀-迁移-沉淀结晶机制形成。绿泥石的形成过程与成矿热液的运移以及成矿元素的沉淀密切相关,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电子探针 物理化学条件 地质意义 黄沙坪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荣华 邓碧海 +2 位作者 龚述清 雷绍清 魏俊锋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3年第1期46-53,共8页
通过对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探矿因素进行总结,认为该矿床为赋存于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及附近,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联合控制。矿床类型、矿体分布... 通过对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探矿因素进行总结,认为该矿床为赋存于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及附近,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联合控制。矿床类型、矿体分布、围岩蚀变种类均与岩体接触带、地质构造及控矿地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具有明显分带的特点,依据这一成矿规律,近年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工作,在原黄沙坪大型铅锌矿床深边部,新发现了一处特大型钨钼铋锡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湘南黄沙坪
下载PDF
湘南黄沙坪矽卡岩型矿床石榴子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0
作者 唐春 任建星 +1 位作者 欧阳兰 戴云龙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58-63,共6页
黄沙坪矿床是南岭成矿带中段具有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为确定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成分及变化特征,对石榴子石开展了电子探针主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成分主要为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从核部至边部钙铁榴石含量逐渐增... 黄沙坪矿床是南岭成矿带中段具有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为确定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成分及变化特征,对石榴子石开展了电子探针主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成分主要为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从核部至边部钙铁榴石含量逐渐增大,而Mn、TiO_(2)、MgO、Al_(2)O_(3)、CaO、F、SiO_(2)含量逐渐减小。石榴子石边部普遍发育明暗相间的振荡环带结构,且钙铁榴石在深色环带中的含量高于两侧浅色条带,钙铝榴石则相反。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含量的交替变化与环带中的明暗环带变化一致。石榴子石振荡环带的主量元素变化显示了石榴子石形成过程中的流体氧化环境不断增强,物理化学条件的反复变化等特征,为研究成矿热液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量元素特征 石榴子石成分 黄沙坪矽卡岩型矿床 湘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