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 被引量:131
1
作者 陆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9,共7页
通过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研究了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认为黄山、九华山已经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正处发展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黄山、九华山向着生命周期成熟阶段演化是可能和必要的。
关键词 山岳型旅游地 生命周期 黄山 九华山 旅游地
下载PDF
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 被引量:100
2
作者 陆林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4,共5页
本文以黄山旅游者为实证分析对象,揭示了山岳旅游地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中外不同类型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差异。文章试图为山岳旅游地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山岳旅游地 旅游者动机 黄山
下载PDF
基于在线点评的黄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许亚元 姚国荣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灵魂和生命,备受旅游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素材。基于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选取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并利用内容... 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灵魂和生命,备受旅游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素材。基于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选取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并利用内容挖掘软件ROSTCM 6.0,对到到网中的游客点评进行文本分析,以探讨网络口碑传播的黄山旅游地形象。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黄山风景区管理与营销方面的建议,为景区管理者进行更精准的形象定位,完善旅游服务、改善游客体验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点评 形象感知 内容分析 黄山风景区
下载PDF
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类型与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1 位作者 李健 付红军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5期33-37,共5页
为了调查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系统的类型与有效性现状,笔者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00名黄山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本文从人员解说、解说牌示、游客中心、可携式出版物和综合解说技术5个方面对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的有... 为了调查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系统的类型与有效性现状,笔者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00名黄山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本文从人员解说、解说牌示、游客中心、可携式出版物和综合解说技术5个方面对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的有效性作出评价,认为黄山园内解说在以上几个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建议通过加强受众分析和资源分析,采用多种解说技术来提高黄山园内解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解说 旅游景区 园内解说 解说有效性 黄山
下载PDF
黄山松群落林隙光能效应与黄山松的更新 被引量:44
5
作者 吴泽民 黄成林 韦朝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18,共6页
研究安徽黄山海拔1400~1600m垂直带自草甸发育的黄山松林分的林隙,采用林隙周边树木年轮生长序列分析方法来推测林隙形成的时间,结果表明林隙形成与更新发生的时间基本相近.通过对林隙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动态观测,建立了林隙中不同位置... 研究安徽黄山海拔1400~1600m垂直带自草甸发育的黄山松林分的林隙,采用林隙周边树木年轮生长序列分析方法来推测林隙形成的时间,结果表明林隙形成与更新发生的时间基本相近.通过对林隙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动态观测,建立了林隙中不同位置接受辐射总量及光合有效辐射与林冠空隙面积、扩展林隙面积、扩展林隙上方树冠郁闭状况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在观测时间段内,林隙中心点的总辐射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全光照条件的90%及71%;扩展林隙中接受的总辐射及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全光照条件的30%~40%及25%~33%,而林冠下的光照下足全光照的10%.林冠空隙面积40m2或扩展林隙面积110m2的林隙,其光照基本能满足黄山松的生长,林隙更新能够发生.通过人工方法造成适当面积的小块林隙来促使更新发生,可作为风景区黄山松林在维持景观基础上的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群落 更新 林隙 光能效应
下载PDF
黄山冬季气温分类及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吴有训 陈健武 +4 位作者 杨保桂 张兵 江斌 徐巍 王进宝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6-384,共9页
用对应分析方法对黄山1956~1996年冬季气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Ⅰ类冬季气温特点,后冬冷于前冬,隆冬气温很高,冬季气温低;Ⅱ类特点,前冬暖后冬冷,隆冬气温很低,冬季气温正常;Ⅲ类后冬暖前冬冷,隆冬气温偏高,冬季气温高... 用对应分析方法对黄山1956~1996年冬季气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Ⅰ类冬季气温特点,后冬冷于前冬,隆冬气温很高,冬季气温低;Ⅱ类特点,前冬暖后冬冷,隆冬气温很低,冬季气温正常;Ⅲ类后冬暖前冬冷,隆冬气温偏高,冬季气温高。Ⅰ类冬季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日数多;Ⅱ类冬季积雪日数多,降雪、雨凇和雪凇日数少;Ⅲ类冬季降雪日数正常,雨凇日数偏多,积雪和雾凇日数偏少。各类冬季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日数的冬季月分布差异明显。ENSO对黄山冬季气温有明显影响,ElNino年黄山多为暖冬年份,冬季平均气温正距平百分比18.8%。关于中高纬度和极区环流与黄山冬季气温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冬季 气温 雨凇 雾凇
下载PDF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胡善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4,共4页
黄山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山 ,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达到了黄金时期。但在开发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隐患和问题 ,就如何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 。
关键词 黄山 旅游资源 开发 可持续利用 文化遗产 自然资源
下载PDF
黄山微毛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志伟 伊贤贵 +3 位作者 王贤荣 谢春平 南程慧 汪小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9-46,共8页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Horn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黄山微毛樱群落13种重要乔木和16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乔木层中,微毛樱和白檀生态位宽度较大,Bi(Levins生态宽度)和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Horn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黄山微毛樱群落13种重要乔木和16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乔木层中,微毛樱和白檀生态位宽度较大,Bi(Levins生态宽度)和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42、0.884和0.939、0.730,而黄山松和小叶白辛树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7对,占总数的60.3%;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28对,占总数的35.9%;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3对。灌木层中,白檀的幼树、伞八仙和华空木为优势种,其Bi和Ba分别为0.872、0.862,0.799、0.742和0.689、0.587,而鸡桑、锐齿臭樱和棣棠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67对,占总数的55.8%;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48对,占总数的40.0%;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5对。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微毛樱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或伴生种,对群落小气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似生境要求或相似生物学特征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窄的物种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毛樱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黄山
下载PDF
基于推力—引力因素的旅游动机定量评价研究——以黄山为例兼论与韩国国家公园的比较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昌雪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旅游推力—引力因素是研究旅游行为潜在动机的有效方法。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以山岳型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区,从推力因素和引力因素两个领域定量分析黄山旅游者旅游动机的潜在特征,确立5个推... 旅游推力—引力因素是研究旅游行为潜在动机的有效方法。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以山岳型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区,从推力因素和引力因素两个领域定量分析黄山旅游者旅游动机的潜在特征,确立5个推力公因子和4个引力公因子,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韩国国家公园推力—引力因素的共性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引力因素 旅游动机 因子分析 黄山 韩国国家公园
下载PDF
气溶胶云下清除理论及观测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瑛 朱彬 +3 位作者 康汉青 高晋徽 江琪 刘晓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13,321,共9页
基于气溶胶云下清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雨滴与气溶胶碰并机制理论,详细探讨碰并系数与雨滴和气溶胶直径的关系,并针对雷暴天与非雷暴天,从理论上对比这2种天气条件下雨滴碰并不同尺度气溶胶的清除系数.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 基于气溶胶云下清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雨滴与气溶胶碰并机制理论,详细探讨碰并系数与雨滴和气溶胶直径的关系,并针对雷暴天与非雷暴天,从理论上对比这2种天气条件下雨滴碰并不同尺度气溶胶的清除系数.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与汤口寨西气溶胶浓度观测数据,对比黄山地区雷暴与非雷暴天气条件下的清除系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并讨论黄山地区清除系数与雨强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气溶胶粒径为0.01~0.1μm时,清除系数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一致,实测值高出理论值5—6倍;在0.1~1μm粒径段,清除系数的实测值雷暴天高于非雷暴天;且清除系数与雨强呈正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除系数 碰并系数 黄山 雷暴 非雷暴
下载PDF
黄山山麓第四纪粘土砾石层形成机制和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培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从粒度参数(M_z、δ_1、SK_1和Kg)、频率曲线、累积曲线、概率值累积曲线、δ_1-M_z散点图以及粘土矿物和孢粉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前人作为冰碛的粘土砾石层,其特征与冰碛物或粘土泥石流不同,实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下山洪搬运的洪积锥或洪积... 从粒度参数(M_z、δ_1、SK_1和Kg)、频率曲线、累积曲线、概率值累积曲线、δ_1-M_z散点图以及粘土矿物和孢粉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前人作为冰碛的粘土砾石层,其特征与冰碛物或粘土泥石流不同,实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下山洪搬运的洪积锥或洪积扇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粘土 砾石层 粒度 形成环境
下载PDF
黄山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冬冬 章锦河 刘法建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7期607-609,617,共4页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和客流量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黄山风景区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并结合2002—2006年游客量统计资料,对黄山风景区的游客量月比重指数和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黄山风景区的气候舒...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和客流量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黄山风景区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并结合2002—2006年游客量统计资料,对黄山风景区的游客量月比重指数和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黄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弹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客流量月比重指数 相关性分析 黄山
下载PDF
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以黄山、九华山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群 章锦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山岳知名度、等级、功能不同,其客源市场结构演化也不同.文章以黄山、九华山为例,通过对1994-2001年间黄山和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指出两山主要客源市场均较稳定,但两山由于旅游资源强度效...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山岳知名度、等级、功能不同,其客源市场结构演化也不同.文章以黄山、九华山为例,通过对1994-2001年间黄山和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指出两山主要客源市场均较稳定,但两山由于旅游资源强度效应的差异导致客源集中度和近、中、远程客源市场演化特征差异明显.由此推导出山岳型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旅游地 国内市场 空间结构 黄山 九华山 旅游资源
下载PDF
具有特殊地质地貌的黄山风景区雷电环境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程向阳 杨仲江 +2 位作者 杨彬 朱传林 王凯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9-762,I0012,共5页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因而黄山风景区的雷电防护尤为重要。截取能够覆盖整个黄山风景区的区域(118.05°-118.13°E、30.06°-30.09°N),以1 km^2范围为基本单元,得到各单元内2005年8月24日至2008年9月22日期间...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因而黄山风景区的雷电防护尤为重要。截取能够覆盖整个黄山风景区的区域(118.05°-118.13°E、30.06°-30.09°N),以1 km^2范围为基本单元,得到各单元内2005年8月24日至2008年9月22日期间的全部地闪频次、极性、强度等参数,研究分析黄山风景区地质地貌、雷电环境及黄山地理环境对雷电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山区闪电频数随海拔高度略有增加,而平均闪电电流强度有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地理环境 雷电环境
下载PDF
黄山地区短时强降雨的地形增幅机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裕禄 杜其成 黄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8,共8页
应用黄山地区191个地面自动观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201 5年发生在黄山地区短时强降雨时空分布。统计发现:发生短时强降雨过程次数在午后及傍晚(14和18时)时段中明显增多;黄山山脉及其附近是短时强降雨多发生的中心地带,发生短时强降雨次... 应用黄山地区191个地面自动观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201 5年发生在黄山地区短时强降雨时空分布。统计发现:发生短时强降雨过程次数在午后及傍晚(14和18时)时段中明显增多;黄山山脉及其附近是短时强降雨多发生的中心地带,发生短时强降雨次数分布与山脉形态一致、和地形高度相关,短时强降雨与地形关系密切。分别利用三个典型个例分析了山脉地形动力阻拦和热力对短时强降雨的增幅作用,结果表明:(1)山脉地形迎风坡处因地形抬升速度与地面辐合线相配合降雨增强,水汽收支方法诊断计算降雨增量可达6成;(2)锋面过境山脉时垂直扰动增强水平位温梯度增大锋生,在背风坡处地面涡度、上升运动增强,导致降水增幅;(3)山脉西南区域因地面感热通量差异形成热低压,在该区域增暖增湿,大气不稳定增强,受冷平流影响形成强对流天气,导致山区降水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山脉 短时强降雨 地形抬升 锋生 热低压
下载PDF
黄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来 崔淑卿 吕成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7,共3页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更为显著,导致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背景的变化。对黄山市1987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黄山市部分地区森林破坏相对严重,生态功能有所衰减。(2)...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更为显著,导致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背景的变化。对黄山市1987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黄山市部分地区森林破坏相对严重,生态功能有所衰减。(2)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危害性越来越大。(3)部分水体污染加重,水质开始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生态环境效应 水质污染
下载PDF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and Corresponding Transport Patterns of Influencing Air Masses at Huangshan Mountain in East China 被引量:9
17
作者 SHI ChunE DENG Xueliang +2 位作者 YANG Yuanjian HUANG Xiangrong WU Biwe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157-1166,共10页
One hundred and ten samples of rainwater were collected for chemical analysis at the summit of Huangshan Mountain, a high-altitude site in East China,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1. The volume-weighted-mean (VWM) pH f... One hundred and ten samples of rainwater were collected for chemical analysis at the summit of Huangshan Mountain, a high-altitude site in East China,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1. The volume-weighted-mean (VWM) pH for the whole sampling period was 5.03. SO2- and Ca2+ were the most abundant anion and cation, respectively. The ionic concentrations varied monthly wi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winter/spring and the lowest in summer. Evident inter-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most ions, indicating the common sources for some species and fully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pine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The VWM ratio of [SO]-]/[NO3] was 2.54, suggesting the acidity of rainwater comes from both nitric and sulfuric acids. Compared with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s at other alpine continental sites in China, the precipitation at Huangshan Mountain was the least polluted, with the lowest ionic concentrations. Trajectories to Huangshan Mountain on rainy day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ix groups. The rainwater with influencing air masses originating in Mongolia was the most polluted with limited effect. The emissions of Jiangxi, Anhui, Zhejia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rain chemistry at Huangshan Mountain. The rainwater with influencing air masses from Inner Mongolia was heavily polluted by anthropogenic pollu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air mass inter-relationship transport pattern huangshan mountain East China
下载PDF
庐山、黄山与天目山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5,共9页
对庐山、黄山、天目山几个主要剖面进行 Fe^(3+)/Fe^(2+)测定结果表明,三个地区在第四纪期间最低年平均气温并未做过0℃,因此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而且根据磁性地层、岩性薄片、网纹化现象、CM图、x衍射和抱粉分析结果,说明三个地区第四... 对庐山、黄山、天目山几个主要剖面进行 Fe^(3+)/Fe^(2+)测定结果表明,三个地区在第四纪期间最低年平均气温并未做过0℃,因此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而且根据磁性地层、岩性薄片、网纹化现象、CM图、x衍射和抱粉分析结果,说明三个地区第四系具有非冰川的多成因沉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黄山 天目山 第四纪 沉积环境 地层
下载PDF
安徽药用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鹤龄 程铭恩 彭代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8-1360,共3页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安徽省黄山区普查队通过野外采集及资料整理,发现了地理新分布的3个新属和9个新种。安徽省地理新分布属是蝎子草属Girardinia、假楼梯草属Lecanthus和舞花姜属Globba。新记录植物种分别为光叶鳞盖蕨...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安徽省黄山区普查队通过野外采集及资料整理,发现了地理新分布的3个新属和9个新种。安徽省地理新分布属是蝎子草属Girardinia、假楼梯草属Lecanthus和舞花姜属Globba。新记录植物种分别为光叶鳞盖蕨Microlepia calvescens、杭州鳞毛蕨Dryopteris hangchowensis、细齿水蛇麻Fatoua pilosa、浙江蝎子草Girardinia chingiana、假楼梯草Lecanthus peduncularis、三脉猪殃殃Galium kamtschaticum、小花金挖耳Carpesium minus、总序蓟Cirsium racemiforme和舞花姜Globba racemosa。凭证标本保存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的蜡叶标本馆中(代码ACM)。这些新分布类群的发现,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植物类群多样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安徽 黄山 地理新分布 资源普查
原文传递
山岳型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善风 朱红兵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山岳型遗产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黄山作为个案,在对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遗产旅游管理与规划的研究视角,分析了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山岳型遗产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黄山作为个案,在对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遗产旅游管理与规划的研究视角,分析了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历程、取得经验及存在不足,最后从遵循"慎开发、重保护"的原则、全面实施疲劳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实施动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逐步实施旺季进山游客预约限量管理制度、重视历史遗迹的保护工作、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遗产地管理等七个方面为促进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遗产旅游 山岳型 黄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