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夏大豆症青发生原因探讨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34
1
作者 徐彩龙 韩天富 吴存祥 《大豆科技》 2019年第3期22-28,共7页
大豆症青是大豆正常成熟时期,植株仍然叶绿、枝青,有荚但豆荚空瘪或者籽粒瘪烂的现象。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症青现象于20世纪80年代零星出现,但近年来爆发式的发生,且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极大地打击了豆农的种植积... 大豆症青是大豆正常成熟时期,植株仍然叶绿、枝青,有荚但豆荚空瘪或者籽粒瘪烂的现象。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症青现象于20世纪80年代零星出现,但近年来爆发式的发生,且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极大地打击了豆农的种植积极性。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数据,对大豆症青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案。多年多点调查发现,大豆症青的发生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40℃高温条件下大豆花粉活性仍接近60%;同时大豆花期一般可持续25 d左右,与近年来个别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存在时间上的差别,排除高温影响因素。症青大豆植株花叶病毒检出率同正常植株无异,排除花叶病毒感染的可能。接虫试验表明,蚜虫、粉虱、叶蝉等小型刺吸式害虫可造成大豆减产而非绝产,且症状与症青现象不同;黄淮海地区优势蝽类害虫点蜂缘蝽(Riptortuspedestris)接虫试验表明,随着接虫量的增加,症青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盛荚期接虫,为害最重。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点蜂缘蝽是造成该区域大豆症青现象发生的“元凶”。鉴于黄淮海地区品种多样,建议从大豆开花期开始进行点蜂缘蝽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杀虫剂,该技术已在大豆生产中得到验证。点蜂缘蝽的飞行、移动能力较强、寄主较多,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夏大豆 症青现象 发生原因 防治方法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盛积贵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14-115,共2页
根据黄淮海平原的实际,在高产的基础上提高夏大豆单产水平,实现超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生育前期通过重施底肥,提早播种,采用宽窄行密植、间苗、中耕除草和防病虫害等措施;中后期通过追施肥料、适时排灌,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关键词 夏大豆 超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3
作者 金艳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为筛选适合黄淮海南部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成熟期适当的大豆品种(系),对2023年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联合体试验中各参试品种(系)的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皖豆43、阜豆1916、皖豆75、皖豆62、宿豆182和中豆55表现较好... 为筛选适合黄淮海南部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成熟期适当的大豆品种(系),对2023年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联合体试验中各参试品种(系)的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皖豆43、阜豆1916、皖豆75、皖豆62、宿豆182和中豆55表现较好,适合在黄淮海南部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南部 夏大豆 联合体试验 产量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外大豆2000—2020年研究动态与热点比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婧 董天站 +1 位作者 徐菊祯 隋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中国大豆生产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为探明中外大豆研究态势和我国大豆主产区研究差异,本研究从定量分析中国大豆生产贸易现状入手,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0—2020年发表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大豆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 中国大豆生产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为探明中外大豆研究态势和我国大豆主产区研究差异,本研究从定量分析中国大豆生产贸易现状入手,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0—2020年发表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大豆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和国内大豆研究的发文量、期刊来源、文章被引情况,利用CiteSpace 5.7.R5软件,探讨中外大豆研究热点差异和国内大豆生产发展前景。结果显示:国内外大豆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增产提质、品种选育、土壤养分、多样化种植对大豆的影响以及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大豆的应对措施和响应机制等方面,相较而言,国外大豆的研究更侧重品质方面,我国大豆的研究则更关注产量。我国大豆的发展经历了由重点关注基因遗传和品质逐步扩展到大豆农艺特性和气候特征的动态变化,目前大豆的研究前沿集中在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和恶劣天气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我国对北方春大豆的研究多于黄淮海夏大豆,除共同关注的研究内容外,北方春大豆区更关注土壤肥力,黄淮海夏大豆区更关注水分利用。我国大豆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在2000—2015年呈逐年波动减少态势,自2016年起逐步回升,但单产增加有限,促进单产的提升是增加我国大豆有效供给率的潜在途径。国外大豆研究年均发文量332篇,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大豆年均发文量分别为118和335篇。国际大豆研究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期刊依次为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Food Chemistry,贡献率依次为5.34%、3.64%和3.61%;国内大豆研究载文量排名前三的期刊依次为《大豆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作物学报》,贡献率依次为32.02%、6.17%和4.07%。在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大豆相关研究尽管已得到较多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北方春大豆 黄淮海夏大豆 CITESPACE 研究动态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黄淮海区夏大豆性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博 卫玲 +3 位作者 乔羽佳 肖俊红 杨海峰 段学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解近年黄淮海区夏大豆性状,以54份品种(系)为材料,利用描述、相关、回归、因子、聚类等方法研究了群体表型.结果表明:11种性状中,库容因子(荚数、粒数等)比株高、百粒质量、产量、节数变幅大;产量与单株粒质量、节数、株高、单株粒... 为了解近年黄淮海区夏大豆性状,以54份品种(系)为材料,利用描述、相关、回归、因子、聚类等方法研究了群体表型.结果表明:11种性状中,库容因子(荚数、粒数等)比株高、百粒质量、产量、节数变幅大;产量与单株粒质量、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降低;3个主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81.265%,可反映原始表型的绝大部分信息.对表型变异贡献依次是库容因子、植株因子、稳定因子,分别占比约50%、20%、10%.利用系统聚类,将该群体划分为4个群体.各类群体表型均有不同程度差异.该研究为掌握黄淮海夏大豆整体表现,根据群体划分进行优良性状聚合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夏大豆 性状 相关 回归 聚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