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内痔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伟 王辰 邹良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度内痔患者采用消痔灵固脱法、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自拟方槐榆煎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重度内痔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消痔灵与痔上黏膜环切钉... 目的:分析重度内痔患者采用消痔灵固脱法、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自拟方槐榆煎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重度内痔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消痔灵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消痔灵固脱法、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自拟方槐榆煎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后的疼痛、水肿、坠胀、出血程度,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与对照组的(75.76%)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无痛排便(3.21±1.22)d、创口愈合时间(15.21±3.07)d、住院时间(6.03±1.31)d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10.58±3.95)d与对照组术后首次无痛排便(11.73±3.46)d、创口愈合时间(21.54±3.23)d、住院时间(10.63±5.15)d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15.37±4.04)d相比明显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出血、水肿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坠胀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和对照组的(18.18%)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重度内痔患者经消痔灵固脱法、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自拟方槐榆煎联合治疗后效果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有效止血,加快创口愈合,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内痔 消痔灵固脱法 槐榆煎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下载PDF
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保守治疗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肖晓熠 刘由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保守治疗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2年4月将乐县总医院筛选入组的100例痔疮患者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研究组给予升督槐榆汤... 目的:探究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保守治疗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2年4月将乐县总医院筛选入组的100例痔疮患者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研究组给予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中医症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痔核脱出、肛门肿痛、便血等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10.00%(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3,P>0.05)。结论: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痔疮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升督槐榆汤 痔瘘祛毒熏洗剂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保守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耿朋博 魏志军 +2 位作者 赵向东 李伟林 吴喜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观察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保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痔疮(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疗... 【目的】观察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保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痔疮(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痔瘘祛毒熏洗剂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便血、痔核脱出、肛门肿痛、痔核黏膜充血糜烂等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7 d后,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3%(47/60)和98.3%(59/60),对照组分别为33.3%(20/60)和80.0%(48/6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便血、痔核脱出、肛门肿痛、痔核黏膜充血糜烂等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督槐榆汤联合痔瘘祛毒熏洗剂保守治疗痔疮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痔瘘祛毒熏洗剂熏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保守治疗 升督槐榆汤 痔瘘祛毒熏洗剂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火针点刺龈交穴与参芪槐榆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疮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丽敏 龙鲜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火针点刺龈交穴联合参芪槐榆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点刺龈交穴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 探讨采用火针点刺龈交穴联合参芪槐榆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点刺龈交穴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参芪槐榆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致痛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5-羟色胺(5-HT)和β-内源性阿片肽(β-E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气滞血瘀型痔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火针点刺龈交穴联合参芪槐榆汤能明显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气滞血瘀证 火针点刺 龈交穴 参芪槐榆汤
下载PDF
升督槐榆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临床观察
5
作者 刘小转 袁国立 王莹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观察升督槐榆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研究组加用升督槐榆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PF、RP、M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 目的:观察升督槐榆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研究组加用升督槐榆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PF、RP、M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5-HT、β-EP、主症评分、中医证候总分、IL-6、IL-1、TNF-α、VAS、NRS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升督槐榆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升督槐榆汤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下载PDF
槐榆止血汤联合复方宁唑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内痔出血34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爽 陈秀熔 +1 位作者 杨文治 王剑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24期109-113,共5页
目的:观察槐榆止血汤联合宁唑栓治疗湿热下注型Ⅰ、Ⅱ度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纳入观察对象36例,对照组口服痔康片同时外用宁唑栓塞肛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槐榆止血汤内服同时外用宁唑栓塞肛治疗,两... 目的:观察槐榆止血汤联合宁唑栓治疗湿热下注型Ⅰ、Ⅱ度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纳入观察对象36例,对照组口服痔康片同时外用宁唑栓塞肛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槐榆止血汤内服同时外用宁唑栓塞肛治疗,两组均用药物治疗7 d,并在7 d后观察两组的便血症状是否改善、中医证候及舌脉象评分等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便血疗效,对照组的显愈率为75%,使用槐榆止血汤联合宁唑栓的治疗组的显愈率为94.12%,治疗组的便血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槐榆止血汤配合宁唑栓治疗内痔出血湿热下注证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Ⅱ度内痔 湿热下注证 槐榆止血汤 宁唑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