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动仪的史料和模型研究 |
冯锐
武玉霞
朱涛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2
|
《后汉纪》校读箚记 |
高明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4 |
2
|
|
3
|
《后汉书》李贤直音释 |
郭波
|
《唐都学刊》
|
2006 |
5
|
|
4
|
《后汉书》对研究西汉以前政区地理的史料价值及相关文献学问题 |
辛德勇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5
|
《后汉书》研究史概述 |
钟书林
|
《唐都学刊》
|
2009 |
3
|
|
6
|
《后汉纪》校读续记 |
高明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6 |
1
|
|
7
|
刘玄人物形象考察 |
徐要龙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19 |
1
|
|
8
|
《后汉纪》校读献疑 |
高明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昭君之子死因史实初探 |
易行国
|
《语文学刊》
|
2017 |
1
|
|
10
|
论范晔《后汉书》帝后纪论中的“春秋笔法” |
杨朝蕾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1
|
“举案齐眉”之“案”考 |
朱筱新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2
|
曹操与华佗事件的书写嬗变 |
祖秋阳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3
|
范晔对东汉衰亡的记述与思考 |
靳宝
|
《唐都学刊》
|
2006 |
0 |
|
14
|
儒学与范晔《后汉书》的编纂 |
张峰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19 |
0 |
|
15
|
钱牧斋、钱孙保、毛子晋及其他——读黄裳《来燕榭书跋 钱牧斋先生尺牍》 |
刘奉文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3 |
0 |
|
16
|
《后汉书》中核心词“二”初探 |
施真珍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7
|
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 |
陈其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8
|
金元之际“蜀汉正统”论的文史演进与南北汇流 |
张勇耀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4
|
|
19
|
《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源学研究 |
郑春颖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0
|
李贤注《后汉书》的政治因素 |
谢强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