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甸地震红石岩崩塌触发机理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传正 葛永刚 +1 位作者 江兴元 郭亚永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1-608,共8页
8·3云南鲁甸地震导致大量山体崩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牛栏江右岸火德红乡红石岩特大岩质崩塌规模1200万m^3,形成坝高96m,库容近2.3亿m^3的堰塞湖,成为震后危险最大的灾害点。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红石岩崩塌的... 8·3云南鲁甸地震导致大量山体崩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牛栏江右岸火德红乡红石岩特大岩质崩塌规模1200万m^3,形成坝高96m,库容近2.3亿m^3的堰塞湖,成为震后危险最大的灾害点。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红石岩崩塌的形成机理与灾害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差分方法 FDM研究了红石岩山体在鲁甸地震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崩塌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红石岩崩塌形成的主要内因为地形条件,地震作用是主要诱发因素。红石岩山体在动态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拉裂-剪切破坏",形成较大的山体崩塌。红石岩在地震荷载的作用下,岩体的崩塌在地震作用4~6s内发生,即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VGA所在的时间段。坡体的响应特征表现出了高程放大效应、坡面应力叠加效应和坡体表面凸起放大效应,且在与坡面倾向同向的水平剪切波作用下,坡体响应最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红石岩崩塌 动力时程分析
下载PDF
云南鲁甸M_S6.5地震红石岩滑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晓利 常祖峰 王昆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9-290,共12页
2014年8月3日鲁甸MS6.5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其中,位于鲁甸县李家山村和巧家县红石岩村交界处的牛栏江干流北岸的红石岩滑坡规模巨大,与此处位于左岸的红石岩古滑坡体的前缘部分一起堵塞了牛栏江而形成高达120m、体积达1 200×... 2014年8月3日鲁甸MS6.5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其中,位于鲁甸县李家山村和巧家县红石岩村交界处的牛栏江干流北岸的红石岩滑坡规模巨大,与此处位于左岸的红石岩古滑坡体的前缘部分一起堵塞了牛栏江而形成高达120m、体积达1 200×104m3的大型堰塞体。通过震后开展的野外实地调查,获得了红石岩滑坡发生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及物质组成等资料。以这些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构建了红石岩滑坡的边坡模型,并应用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Geo Studio中Slope/W模块分别计算了红石岩滑坡体震前坡体安全系数和地震作用下的坡体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红石岩滑坡体发生处的坡体安全系数在地震前为1.450,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鲁甸地震的地震动作用则使坡体的安全系数降低至0.962,直接导致红石岩坡体的失稳。文中进一步讨论了坡体滑动面的存在与否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安全系数计算的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先存滑动面的存在是导致大型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对于高陡岩质边坡,如果没有先存滑动面,只可能形成浅表性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MS6.5地震 红石岩滑坡 滑动面 安全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边坡失稳岩体结构控制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汉东 赵亚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9,共9页
边坡失稳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岩体是由结构面和岩石组成,岩体结构控制岩体的稳定性和变形破坏模式,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岩体... 边坡失稳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岩体是由结构面和岩石组成,岩体结构控制岩体的稳定性和变形破坏模式,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岩体结构控制论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岩体结构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结合云南省鲁甸县红石岩滑坡分析,提出了边坡失稳岩体结构控制论。即:边坡岩体稳定性取决于其本身的地质条件和赋存环境,尤其是岩体结构面组合;数值分析方法已成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手段,但应首先明确边坡体的介质类型(连续介质、非连续介质)、非均质各向异性和不确定性,并结合岩体结构类型和结构面组合特征选取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和优化随现代数学理论的引入有所发展,但脱离了现场工程地质工作,即使获得十分精确的计算结果也与工程实际不相符;锁固型滑坡研究从新的角度研究边坡失稳启动机理,边坡失稳动力响应规律和破坏机理研究有利于地震灾区的防灾减灾;边坡失稳定时预报尚不能达到精确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 岩体结构 边坡失稳 红石岩滑坡
下载PDF
堰塞湖溃坝快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2014年鲁甸地震形成的红石岩堰塞湖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石振明 熊永峰 +2 位作者 彭铭 熊曦 朱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2-751,共10页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形成高83 m,库容2.6亿m3的红石岩大型堰塞湖,严重威胁上下游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震后地质条件恶劣,道路堵塞,环境危险,且堰塞坝寿命极短,现有方法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对堰塞坝进行快速且定量风...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形成高83 m,库容2.6亿m3的红石岩大型堰塞湖,严重威胁上下游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震后地质条件恶劣,道路堵塞,环境危险,且堰塞坝寿命极短,现有方法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对堰塞坝进行快速且定量风险评估。本文提出一套基于最基本的堰塞坝几何参数、河道三维地形信息和人口分布数据的快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实现任何堰塞坝突发区域内的溃坝、洪水演进和生命损失分析:首先采用地理信息工具快速获取坝址、上下游河道三维地形信息;然后采用统计模型和HEC-RAS软件模拟溃坝和洪水演进过程;最后采用风险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下游生命损失。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红石岩堰塞湖案例分析发现:开挖泄流槽可以降低峰值流量和生命损失,但不能防止溃坝;开挖泄洪支洞后,可以避免在非汛期情况下发生溃决;但在极端洪水情况下(如百年一遇)仍会发生溃坝,并产生较大的洪水和生命损失,因此仍需要加固坝体,做好观测,并准备好应急预警和疏散预案。本方法可针对突发堰塞湖进行快速定量的风险评估,为堰塞湖的应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红石岩堰塞湖 溃坝 峰值流量 洪水演进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接触力学的堰塞坝防渗墙应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伟 殷殷 +1 位作者 潘洪武 张丙印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101,共8页
不同物体间的接触是一种强非线性问题。近年来,计算接触力学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被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文章以红石岩堰塞坝三维应力变形分析为例,介绍了计算接触力学方法及其在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接... 不同物体间的接触是一种强非线性问题。近年来,计算接触力学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被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文章以红石岩堰塞坝三维应力变形分析为例,介绍了计算接触力学方法及其在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接触力学方法具有处理非协调网格的能力,可很好地描述防渗墙与周围堰塞体之间的滑移和脱开等非连续变形现象,计算所得防渗墙应力分布合理且稳定,未发生异常波动或振荡等现象,说明计算接触力学方法对于该类接触问题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接触力学 接触面 有限元 红石岩堰塞坝 防渗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