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桥机场能见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沈俊 阎凤霞 王燕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4,共6页
分析了上海虹桥机场近18年(1987~2004年)能见度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发现虹桥机场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能见度低于着陆标准的年发生频数却趋于减少,能见度的季节变化特征非常明显,夏季能见度最佳,冬季最差,出现低能... 分析了上海虹桥机场近18年(1987~2004年)能见度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发现虹桥机场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能见度低于着陆标准的年发生频数却趋于减少,能见度的季节变化特征非常明显,夏季能见度最佳,冬季最差,出现低能见度的频数最高。一天中早晨4~8点的能见度最差,不利于飞机降落,而13~18点的能见度条件较好。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虹桥机场能见度变化以年周期和天气尺度周期(2.5~9.8天)最为显著,其次为准双周振荡(10~20天)。一年中七八月份能见度最佳,一月能见度最差,转折点一般出现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虹桥机场的能见度变化和大雾时数以及颗粒物关系密切,呈反位相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小波分析 虹桥机场
下载PDF
冲击碾压法及其在处理虹桥机场浅层软粘土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超 吴芳 《勘察科学技术》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冲击碾压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浅层地基或填土加固技术。与传统静碾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相比,非圆形冲击碾压设备可以对土体施加更大的能量,加固深度更大,并具有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在上海虹桥机场扩建中,采用冲击碾压法,并结合降... 冲击碾压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浅层地基或填土加固技术。与传统静碾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相比,非圆形冲击碾压设备可以对土体施加更大的能量,加固深度更大,并具有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在上海虹桥机场扩建中,采用冲击碾压法,并结合降水和垫层等措施加固扩建场地的浅层软粘性土地基,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冲击碾压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处理后的地基条件能够满足机场扩建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碾压 地基加固 虹桥机场 软土地基 原位测试
原文传递
虹桥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立峰 陈必壮 +1 位作者 王忠强 苏瑛 《上海公路》 2009年第4期70-74,共5页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个包括高速、城际铁路、机场、磁浮、高速巴士等在内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对集疏运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以虹桥枢纽已有规划成果为基础,系统地对枢纽本体、道路、轨道、公交等各类换乘、集疏运...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个包括高速、城际铁路、机场、磁浮、高速巴士等在内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对集疏运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以虹桥枢纽已有规划成果为基础,系统地对枢纽本体、道路、轨道、公交等各类换乘、集疏运交通需求和规划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了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 高速铁路 磁浮 机场 集疏运
下载PDF
上海虹桥机场雷暴观测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阎凤霞 许建明 王峰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614-13616,13622,共4页
利用上海虹桥机场1986~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虹桥机场雷暴日数、雷暴时数和雷暴持续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8年虹桥机场的雷暴日数和雷暴时数呈现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0年左右是转折点;雷暴主要... 利用上海虹桥机场1986~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虹桥机场雷暴日数、雷暴时数和雷暴持续时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8年虹桥机场的雷暴日数和雷暴时数呈现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0年左右是转折点;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65.95%)和春季(23.36%),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季节差异,夏季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到上半夜,而春季雷暴主要出现在夜间,这与不同季节雷暴的促发机制有关.利用雷暴持续时间度量雷暴强度,发现持续时间为0~1和1~2h的雷暴发生频数最多,不同强度的雷暴均集中在夏季发生,统计时段内最长的一次雷暴过程持续时间达12.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虹桥机场 长期变化
下载PDF
上海虹桥机场趋势预报方法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易军 徐佳辉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8-34,共7页
本文分析总结了上海虹桥机场趋势预报的气象要素预报方法,并通过天气实例进行分析验证。研究表明,趋势预报是预报机场未来2h风、能见度、天气现象、云四大气象要素的重要变化情况,时空尺度小,局地特征明显;虹桥机场趋势预报中,风的重要... 本文分析总结了上海虹桥机场趋势预报的气象要素预报方法,并通过天气实例进行分析验证。研究表明,趋势预报是预报机场未来2h风、能见度、天气现象、云四大气象要素的重要变化情况,时空尺度小,局地特征明显;虹桥机场趋势预报中,风的重要变化主要由强雷暴来临、强冷空气南下、春夏季午后局地风突变引起,能见度主要有早晨能见度短时降低、上游平流雾及锋面雾、强降水等3种情形,天气现象主要由雷暴和强降水引起,云主要是降水性低云、平流低云、与雾有关的低云。每种要素的趋势预报侧重点各不相同,数值预报在机场趋势预报领域表现仍不理想,必须充分发挥预报员作用,运用中尺度分析、统计分析和预报经验等方法解决临近预报"最后一公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机场 趋势预报 预报方法
下载PDF
虹桥机场雷雨季降水性低云的航空气象要素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佳辉 金耀廷 阎凤霞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0-74,共5页
利用2015年雷雨季虹桥机场各类气象观测数据,讨论分析了典型的雷雨季降水性低云的航空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15年雷雨季,降水持续时长为1 h以内的降水过程最多,但降水持续时长为1 h以内时,低云生成的概率最低。低云生成时的云... 利用2015年雷雨季虹桥机场各类气象观测数据,讨论分析了典型的雷雨季降水性低云的航空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15年雷雨季,降水持续时长为1 h以内的降水过程最多,但降水持续时长为1 h以内时,低云生成的概率最低。低云生成时的云高与降水持续时长及低云生成时的相对湿度和风速有很高的相关性,均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降水持续时间越长,低云生成时的云高越低;相对湿度越高,低云生成时云高越低;风速越大,低云生成时云高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机场 雷雨季 降水性低云
下载PDF
虹桥机场陆侧交通管控平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石征华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文章梳理了虹桥机场陆侧交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拟定了虹桥机场陆侧交通管理体系,由一个总平台、4大类子系统组成,涵盖机场安检外的人流,以及地面交通、高架交通、路侧停车、停车场管理、多种交通方式换乘,并与多层级多部门实现信息交... 文章梳理了虹桥机场陆侧交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拟定了虹桥机场陆侧交通管理体系,由一个总平台、4大类子系统组成,涵盖机场安检外的人流,以及地面交通、高架交通、路侧停车、停车场管理、多种交通方式换乘,并与多层级多部门实现信息交互。文章提出了互联网+陆侧交通创新应用,在国内尚属首创。相关系统建成后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实施效果,对指导国内陆侧交通系统化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机场 陆侧交通 管理体系 综合管控平台 互联网+
下载PDF
“机场城市”的理念及规划策略--以上海虹桥机场T1航站区改造规划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金晨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5,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市的快速扩张式发展逐渐得到遏制,许多城市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在现代经济活动的驱使下,大城市对于机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由于单一功能的机场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市的快速扩张式发展逐渐得到遏制,许多城市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在现代经济活动的驱使下,大城市对于机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由于单一功能的机场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改造和功能提升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机场城市"这一发展模式的提出为陷入城市楼宇包围中的机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升级途径,也使得城市和机场变得更加富有活力。文章结合上海虹桥机场T1航站区改造规划实践,详细介绍将单一功能的机场打造成"机场城市"的理念、策略与规划内容,希望能为那些被城市化地区包围的机场片区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城市” 创新发展 改造规划 虹桥机场T1航站区
下载PDF
TOD模式视角下的虹桥机场存量更新规划及实施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术 《交通与运输》 2020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盘活机场存量土地,进一步协调空港枢纽与周边地区以及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TOD模式视角探讨了机场存量土地更新的规划与实施。通过解析TOD模式特殊内涵及适应性,重点分析国际上大型机场的主要交通特征及其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对... 为盘活机场存量土地,进一步协调空港枢纽与周边地区以及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TOD模式视角探讨了机场存量土地更新的规划与实施。通过解析TOD模式特殊内涵及适应性,重点分析国际上大型机场的主要交通特征及其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对比我国机场土地性质、空间范围、发展阶段等差异,针对虹桥机场东片区综合改造进行实证研究及GIS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机场、城市的互动关系与TOD模式的特殊内涵及适应性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虹桥机场东片区综合改造应充分结合TOD模式的特殊内涵及适应性,尝试对自身存量土地进行创新规划与转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空港枢纽 机场存量土地 公交优先 空陆一体化 步行可达 虹桥机场 综合改造
下载PDF
虹桥机场平滑道道面钢纤维砼罩面施工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明逸 朱鸣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5-57,46,共4页
本文具体介绍了钢纤维砼在虹桥机场平滑道整修工程中的应用,给出了干硬性钢纤维砼的配合比,论证了钢纤维砼配合比的初步方法,并对本次实践结果进行检测,最后提出了应伸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钢纤维砼 虹桥机场平滑道 整修工程 罩面施工 配合比
下载PDF
虹桥机场滑行道桥不停航施工前提下水上作业围堰选型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卿卿 《中国市政工程》 2021年第2期88-92,128,共6页
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挡水、挡土的建筑材料,在桥梁、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的基坑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有着施工简单、施工速度快、可以回收利用、强度高、止水性能好、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势。以虹桥机场滑行道桥工程中蓄水池内围堰运用为例,... 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挡水、挡土的建筑材料,在桥梁、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的基坑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有着施工简单、施工速度快、可以回收利用、强度高、止水性能好、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势。以虹桥机场滑行道桥工程中蓄水池内围堰运用为例,针对机场内不停航条件下的特殊要求,就各种围堰进行选型分析,并针对拉森钢板桩围堰的设计、计算、施工及工后不同水位下的变形及渗水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验证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机场 钢板桩围堰 不停航施工
下载PDF
对出租车上车区双上车点切换方案的研究
12
作者 徐正昊 刘超慧 +1 位作者 暴阳豪 刘碧梦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出租车一直是乘客到达机场后的一大选择,机场出租车上车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机场的服务水平。出租车上车点切换的一般方案存在两大问题:一、开启不及时对乘客感知的影响。二、关闭不及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出租车上车点双车点切换出... 出租车一直是乘客到达机场后的一大选择,机场出租车上车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机场的服务水平。出租车上车点切换的一般方案存在两大问题:一、开启不及时对乘客感知的影响。二、关闭不及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出租车上车点双车点切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方案。以虹桥机场为例,从管理角度及乘客角度两个切入点对可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上车点 虹桥机场 综合评价 切换 等待时间
下载PDF
2018年12月21日虹桥机场平流雾天气漏报原因研究
13
作者 李新峰 陈志豪 《河南科技》 2019年第2期153-158,共6页
2018年12月21日,虹桥机场出现了平流雾天气,虽然此次平流雾未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但由于没有提前预警,服务效果较差。本文对此次平流雾天气的预报思路和服务过程进行了反思,为提高平流雾预报能力,及时准确发布预警积累经验。预战术阶段... 2018年12月21日,虹桥机场出现了平流雾天气,虽然此次平流雾未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但由于没有提前预警,服务效果较差。本文对此次平流雾天气的预报思路和服务过程进行了反思,为提高平流雾预报能力,及时准确发布预警积累经验。预战术阶段,客观预报均未预报出此次过程,天气形势预报与实况也有较大差异,导致预报员对21日晨天空云系变化及平流雾发生未能做出正确判断。战术阶段,预警与实况较一致,影响结束时间的预报误差仅为14min。分析发现,基于目前的业务技术水平,雾的准确预报仍十分困难,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流程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的问题,服务产品与空中交通管制运行过程的融合深度仍需提升针对性。因此,加强科技攻关和推进空管气象联合复盘分析是缓解预报能力与业务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探索,改进服务方式,实现精准、定向、多元的航空气象信息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报 平流雾 预警 虹桥机场
下载PDF
2016年05月31日虹桥机场及上海终端区强降水过程分析
14
作者 张俊 黄海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2016年05月31日夜间虹桥机场及上海终端区出现系统性的强降水过程,并伴有间歇性雷雨。本次天气过程强度波动性大,整体影响时间较长,对虹桥机场及上海终端区航班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未来类似... 2016年05月31日夜间虹桥机场及上海终端区出现系统性的强降水过程,并伴有间歇性雷雨。本次天气过程强度波动性大,整体影响时间较长,对虹桥机场及上海终端区航班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未来类似强天气过程的预报和航班保障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强降水 低压倒槽 虹桥机场
下载PDF
1996-2013年上海虹桥机场低能见度及低跑道视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胡伯彦 冯雷 陈志豪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5,共5页
利用1996—2013年上海虹桥机场逐时地面观测资料,对影响机场正常运行的主导能见度低于800m(低能见度)和跑道视程(RVR)低于550m(低RVR)时次的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996—2013年虹桥机场除2002年低RVR时次出现较多外... 利用1996—2013年上海虹桥机场逐时地面观测资料,对影响机场正常运行的主导能见度低于800m(低能见度)和跑道视程(RVR)低于550m(低RVR)时次的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996—2013年虹桥机场除2002年低RVR时次出现较多外,其余年份均为低能见度时次出现更多;低能见度及低RVR时次出现次数分别以5.7次/年和2.6次/年的速率减少;季节变化特征显示两者均在12月出现最多,9月出现最少,11月至次年2月是两者出现的高频季节,5—9月为低频季节;一天中低能见度及低RVR多集中出现于19:00—01:00(世界时),其中23:00达各自峰值;进入夜间后低能见度时次的出现比率首先较大,后半夜开始低RVR影响逐渐凸显。虹桥机场低能见度时次出现次数随能见度数值的降低呈先减少后增多趋势,低RVR时次则在150~200m及0~50m两个区间出现次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机场 能见度 跑道视程 气候统计
下载PDF
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以长三角枢纽机场为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蕾 陈雯 宋正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55-1262,共8页
针对空港经济区相关研究一直依附于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在分析空港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空港经济区概念,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①紧邻机场区域的建成区形成与否是判别空港经济区是否形成的依据之一;②... 针对空港经济区相关研究一直依附于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在分析空港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空港经济区概念,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①紧邻机场区域的建成区形成与否是判别空港经济区是否形成的依据之一;②参照国内外成熟空港建设经验,对5 km半径范围和15分钟时间覆盖区域分别进行圈层划分,进而计算各圈层内部各类临空指向产业比重,由此确定空港经济区所在圈层;③根据企业空间布局,对基础圈层进行一定变形,并结合实证地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同心圆圈层分析与时间半径分析结果,以确定空港经济区最终范围。对长三角枢纽机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已经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外延2km的空港经济区,可达性分析表明,这一范围大致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6分钟车程内的高可达性地区。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国际机场由于周边区域产业的临空指向性较弱,尚未形成空港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港经济区 范围界定 长三角 上海虹桥机场 南京禄口机场 无锡硕放机场
原文传递
虹桥机场T2航站楼出租车上客系统组织管理优化探讨 被引量:21
17
作者 黄岩 王光裕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12期7-9,35,共4页
介绍虹桥机场T2航站楼出租车上客点系统的设计及现场组织管理方法。通过对调查获取的交通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着如何提高既有交通设施通行能力,对虹桥机场出租车上客点的组织管理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已建和... 介绍虹桥机场T2航站楼出租车上客点系统的设计及现场组织管理方法。通过对调查获取的交通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着如何提高既有交通设施通行能力,对虹桥机场出租车上客点的组织管理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已建和新建的机场出租车上客点设计及运营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上客点 通行能力 组织管理 虹桥机场T2
下载PDF
空港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变及驱动机制——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为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蕾 史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70,共14页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空港经济区范围进行界定,并借助GIS技术,综合圈层分析和热点分析方法,研究区内空间结构演变。结果表明:空港经济区范围逐渐扩大,由初期单向扩张转变为多方位扩张;圈层分化特征明显,临空指向度分...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空港经济区范围进行界定,并借助GIS技术,综合圈层分析和热点分析方法,研究区内空间结构演变。结果表明:空港经济区范围逐渐扩大,由初期单向扩张转变为多方位扩张;圈层分化特征明显,临空指向度分析显示,随着临空指向由强而弱,企业集聚空间自机场中心向外围推移,行业分析显示,主要行业如航空运输业、运输代理业、道路运输业由内而外依次布局,而零售业作为基础服务行业,规模与各圈层企业规模高度耦合;企业热点区由点状向轴线演变,"南重北轻、东强西弱"格局形成。机场规模、机场区功能分区、机场区管制和临空指向等构成虹桥空港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内生动力,而集聚经济、可达性和城区方位构成外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港经济区 空间结构演变 驱动机制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原文传递
多目标性能优化下的结构建筑学实践——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建祥 周健 +1 位作者 张耀康 吕程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介绍虹桥机场T1航站楼A楼改造设计中,基于结构性能化的设计理念,结构工程师早期融入建筑设计过程,通过与建筑师的合作,基于原结构约束条件,平衡建筑使用功能、建筑效果、结构效率、工程造价等多目标性能需求,综合确定结构建筑和谐统一... 介绍虹桥机场T1航站楼A楼改造设计中,基于结构性能化的设计理念,结构工程师早期融入建筑设计过程,通过与建筑师的合作,基于原结构约束条件,平衡建筑使用功能、建筑效果、结构效率、工程造价等多目标性能需求,综合确定结构建筑和谐统一的结构方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能化设计 结构建筑学 多目标性能 改造工程 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
原文传递
1986—2015年6月上海虹桥机场低云日数的年际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耀廷 刘海文 +1 位作者 杜梦醒 苗家瑞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403,共9页
利用1986—2015年上海虹桥机场低云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海面温度资料,对虹桥机场6月低云日数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导致其年际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虹桥机场低云在6月出现的天数最多,且6月低云日数具有... 利用1986—2015年上海虹桥机场低云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海面温度资料,对虹桥机场6月低云日数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导致其年际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虹桥机场低云在6月出现的天数最多,且6月低云日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影响虹桥机场6月低云日数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偏北时,虹桥机场处于急流入口区右侧,异常的上升气流有利于虹桥机场上空出现低云;当东南季风异常偏强时,来自低纬的水汽和来自北方的偏北气流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聚汇,使得虹桥机场上空低云日数偏多。此外,ENSO对虹桥机场6月低云日数的年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赤道中太平洋异常偏冷时,其上空的局地对流活动受到抑制,导致西北太平洋低纬地区对流层低层出现异常反气旋,该异常反气旋通过局地的风—蒸发—海面温度的正反馈过程得到增强,并在前期冬季形成后能够一直维持至6月,该异常反气旋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水汽在其南部偏东气流的输送下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有利于虹桥机场低云日数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虹桥机场 低云日数 年际变化 海面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