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世纪中韩文人交流诗文集《日下题襟合集》与《日下题襟集》的传抄本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19,共9页
朝鲜洪大容燕行一行在乾隆丙戌(1766年)抵达北京,在京期间和来京科举的严诚、潘庭筠、陆飞三位杭州士人进行了大量的诗文交流。清人朱文藻在严诚去世后编辑了他们的交流诗文集《日下题襟合集》和《日下题襟集》,其中《日下题襟集》在乾... 朝鲜洪大容燕行一行在乾隆丙戌(1766年)抵达北京,在京期间和来京科举的严诚、潘庭筠、陆飞三位杭州士人进行了大量的诗文交流。清人朱文藻在严诚去世后编辑了他们的交流诗文集《日下题襟合集》和《日下题襟集》,其中《日下题襟集》在乾隆戊戌(1778年)年传入朝鲜。本文考察了这两部诗文集分别在中国和韩国传抄的七种抄本。通过考察清代、朝鲜、日本学者传抄这些抄本的经过,可以把握这两部诗文集流通和传播的具体细节。这些传抄本对深入研究古代中韩两国文学、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下题襟合集》 《日下题襟集》 洪大容 严诚 朱文藻 中韩文化交流
下载PDF
18世纪中韩文人交流墨缘:《中士寄洪大容手札帖》
2
作者 刘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4-103,共10页
朝鲜洪大容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随朝贡使臣出使清朝,到达北京后与在京准备科举的杭州三文士严诚、潘庭筠、陆飞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洪大容一行在京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与清代士人有大量的书信往来。洪大容回国后整理了一系列有关燕行的... 朝鲜洪大容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随朝贡使臣出使清朝,到达北京后与在京准备科举的杭州三文士严诚、潘庭筠、陆飞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洪大容一行在京期间以及回国后都与清代士人有大量的书信往来。洪大容回国后整理了一系列有关燕行的文献资料,其中清人寄送的手札墨迹在当时也相继装帧成帖。今年初由韩国基督教博物馆影印翻译的《中士寄洪大容手札帖》收录了清人寄送给洪大容的书信原件六册。这不仅是研究洪大容编纂的一系列燕行文献的重要素材,也是整理和校勘清人朱文藻编辑的《日下题襟集》的重要参考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大容 严诚 潘庭筠 陆飞 《中士寄洪大容手札帖》 《日下题襟集》 中韩文人交流
下载PDF
18世纪朝鲜洪大容与清人的文学交流及《日下题襟合集》《日下题襟集》的成书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朝鲜洪大容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随朝贡使臣出使清朝,到达北京后与清人严诚、潘庭筠、陆飞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他们之间的交流诗文由严诚的友人朱文藻先后编辑为《日下题襟合集》和《日下题襟集》。本文分析和考证了洪大容和清人的... 朝鲜洪大容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随朝贡使臣出使清朝,到达北京后与清人严诚、潘庭筠、陆飞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他们之间的交流诗文由严诚的友人朱文藻先后编辑为《日下题襟合集》和《日下题襟集》。本文分析和考证了洪大容和清人的诗文交流过程,以及朱文藻先后编辑的这两部诗文集的成书过程。通过以上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韩文人之间的文学交流、诗文编辑和流通的具体细节,对深入进行中韩文学、文化交流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大容 严诚 潘庭筠 陆飞 《日下题襟合集》 《日下题襟集》 中韩文化交流
下载PDF
“天下公器”中的学谊伦理——以《乾净衕笔谈》为例
4
作者 单纯 《国际汉学》 CSSCI 2018年第2期162-166,2+208,共5页
学术为天下之公器,这是中国士大夫之间心照不宣的学谊伦理。朝鲜或韩国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双方皆深契于"友直友谅友多闻"的古训和交友以道的原则。洪大容为韩国近代实学的巨擘,其在北京与浙江士子的交谊虽不... 学术为天下之公器,这是中国士大夫之间心照不宣的学谊伦理。朝鲜或韩国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双方皆深契于"友直友谅友多闻"的古训和交友以道的原则。洪大容为韩国近代实学的巨擘,其在北京与浙江士子的交谊虽不足一月,但因双方皆秉持"天下公器"的学谊伦理,以陆王心学见长的浙江士子从韩国学者身上见证了程朱理学所蕴含的"实学"价值,而尊奉程朱理学的韩国学者亦从浙江士子的思想中借鉴了陆王心学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活力,他们的笔谈是学术交谊中融理于情的典范,彰显了东方特色的学术伦理和文人情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大容 《乾净衕笔谈》 中朝文化交流 学谊伦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