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产政治学:现代语境中的表述与被表述关系 被引量:40
1
作者 彭兆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4,共10页
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财产",与社会、历史、自然、文化、表述方式等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它的认识、理解、诠释呈现诸多的差异与变化。在当今"遗产热"的运动中,由于强烈政治话语的作用,遗产的表述与被表述打上... 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财产",与社会、历史、自然、文化、表述方式等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它的认识、理解、诠释呈现诸多的差异与变化。在当今"遗产热"的运动中,由于强烈政治话语的作用,遗产的表述与被表述打上了政治学的深深烙印,出现明显的"倒置现象"——无论从定义和分类、对遗产的认知抑或是遗产主体性"失语"甚至"沦落",都亟需辨识与澄清。这不仅关乎人们对遗产认识的清晰性和选择的理性,关乎人类对自我家园重建的自觉性和重要性;也关乎我国政府制定的遗产战略"可持续性发展"的效益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 政治话语 表述的主体性 认知 家园
下载PDF
萧红小说的女体符号与乡土叙述——《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性别论述 被引量:29
2
作者 林幸谦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10,124,共12页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乡土想象书写。在萧红的...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乡土想象书写。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萧红大量地书写了女体空间所可能载的各种符号形态,特别是有关跳大神的仪式化女体现象。萧红笔下女性所构成的女体符号空间,其根基建立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之上。与乡土想象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萧红对女体的想象书写和乡土的文化空间建构是双线并行的,缺一不可。此种女体/乡土叙述突显出历史文化交织的符号空间,乡土的象征功能是女性作家藉以窥探女性内宇及社会文化系和人生命运不可或缺的书写策略。在萧红的《生死场》中,女体的符号化和乡土的女体化,让萧红笔下的农乡女性归属于此以富有女性意识的土地,也让乡土同样归属于这些生活其上的女性团体。此种乡土经验有别于传统父权/男性视下的乡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呼兰河传》 女体 乡土
下载PDF
“遗产旅游”与“家园遗产”:一种后现代的讨论 被引量:25
3
作者 彭兆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0,共5页
"遗产热"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趋向;然而,它在短时间内骤然升温的"后现代"语境中的价值却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特别是当遗产演变为一种消费对象,与大规模的群众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对传统意义上的&... "遗产热"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趋向;然而,它在短时间内骤然升温的"后现代"语境中的价值却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特别是当遗产演变为一种消费对象,与大规模的群众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对传统意义上的"家园遗产"的巨大冲击。对于相关问题的认知、讨论和阐释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对我国所推行的遗产战略的可持续性也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遗产旅游 消费 家园
下载PDF
魂之归兮,乡土中国——费孝通的乡土情结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兆荣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05-113,共9页
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鉴于当前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再一次率队走访江村,重走费先生一生致力乡土研究中最重要的那一隅土地。我们深信,费先生对江村等村落的调研,以及他所孜孜以求的乡土社会智慧、能动性和创新性,对当下的乡... 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鉴于当前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再一次率队走访江村,重走费先生一生致力乡土研究中最重要的那一隅土地。我们深信,费先生对江村等村落的调研,以及他所孜孜以求的乡土社会智慧、能动性和创新性,对当下的乡村振兴具有特别的借鉴价值,对于某些"认知偏差",即所谓中国经济奇迹的策动力源于城市,具有矫正作用。我国自古以农为本,却何以造成"农贫",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费孝通这位中国"乡土之子"穷其毕生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景仰;他总结的"乡土之道"分外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江村 乡土中国 家园 城镇化
原文传递
论教育学的智慧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政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教育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爱智之学。教育学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生命状态,关注的是师生在教育生活中显现的教育智慧,即如何促使他人和自我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智慧。教育学智慧不同于教育智慧,教育学的智慧就是关于“教... 教育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爱智之学。教育学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生命状态,关注的是师生在教育生活中显现的教育智慧,即如何促使他人和自我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智慧。教育学智慧不同于教育智慧,教育学的智慧就是关于“教育的智慧”的智慧,是把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作为热爱、追究、拷问、批判和反思的对象。教育学智慧的本质是对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的反思和系统化。教育学的智慧产生了特有的力量,表现为理解力、反思力、想象力、转化力、创造力等。教育学的智慧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双向建构,来自于“置身式的爱”这样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来自于对教育生活经验与细节的敏感与体悟。从根本上说,教育学的智慧是人类智慧的故乡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智慧 生命 实践 故乡
下载PDF
“家园”追寻与社区治理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翠玲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7,共5页
中国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弊病之一,就是价值缺失。近年来,由于价值缺失导致的弊端日益显现,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迫使社区治理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型。本文认为,"家园"是建构社区治理价值目... 中国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弊病之一,就是价值缺失。近年来,由于价值缺失导致的弊端日益显现,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迫使社区治理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型。本文认为,"家园"是建构社区治理价值目标的关键,这一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家"的重视高度吻合,并且还蕴含着生活、利益、地域、社群、审美等多重价值,寄托着人们对"好生活"和"好社会"的向往。只有立足"家园"价值,以"生活"和"人文"为导向建构新的社区治理框架,将社区治理的对象从物理空间转向社会关系、行为习惯和道德伦理,价值意义上的社区治理才有可能取得实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价值取向 家园 生活 人文
原文传递
何路向“家园”——论艺术乡建中“原真性”及其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姝曼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69,共11页
艺术参与正成为当前乡村修复的一种新方法。艺术家力求用表达生命体验和生活意识的方式,追寻乡村的终极意义和精神状态。从创造性转化的视角切入多重场景中的艺术乡建案例,有助于重新审视乡村建设中的“原真性”问题。原真性是一种具有... 艺术参与正成为当前乡村修复的一种新方法。艺术家力求用表达生命体验和生活意识的方式,追寻乡村的终极意义和精神状态。从创造性转化的视角切入多重场景中的艺术乡建案例,有助于重新审视乡村建设中的“原真性”问题。原真性是一种具有范导意义的本质主义假定,它浮现于艺术乡建者在具体情境中的互动实践,得益于艺术家、管理者、投资者、传播者、策展人等外来践行者和在地村民之间持续共赢的建构。通过修缮闲置老宅、再现节庆礼俗、传播乡村隐喻、展览乡建图景等具体艺术方法,多重乡建主体为当地人构筑起具有强烈地方感的“家园”。“青田范式”对“原真性”的场景性省思与策略性运用,将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学理思考和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原真性 家园 地方感 创造性转化
原文传递
荒野的恐惧与忧伤的漂泊——对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非诗意的解读 被引量:8
8
作者 汪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解读刘亮程的代表作《一个人的村庄》,认为其笔下的村庄绝非是如表面所展现的诗意,在与世隔绝、荒僻落后的村庄意象中,隐约透露出作者对荒野所独有的的恐惧;在舒缓的文字叙述下,其实掩藏着作者一颗焦灼的灵魂;在刘亮程的家园空间结构中... 解读刘亮程的代表作《一个人的村庄》,认为其笔下的村庄绝非是如表面所展现的诗意,在与世隔绝、荒僻落后的村庄意象中,隐约透露出作者对荒野所独有的的恐惧;在舒缓的文字叙述下,其实掩藏着作者一颗焦灼的灵魂;在刘亮程的家园空间结构中,作者为家园的终结而愁肠百结,起点是家园的失落,终点无一例外是漂泊,而漂泊恰是家园丧失的反映,其隐含的则是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拷问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人的村庄 文字评论 刘亮程
下载PDF
满都麦小说中的“家园”意识解读
9
作者 文鹏 哈斯其木格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196-202,220,221,共9页
满都麦是内蒙古当代文坛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家。他在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文关怀、历史理性与地域情怀,都是文学研究中让人受益匪浅的灿烂瑰宝。满都麦的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草原背景中对“家园”的留恋、探索,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环境... 满都麦是内蒙古当代文坛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家。他在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文关怀、历史理性与地域情怀,都是文学研究中让人受益匪浅的灿烂瑰宝。满都麦的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草原背景中对“家园”的留恋、探索,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环境、共有家园等重大问题,展现出了一种对过去之美、传统之美与和谐之美的深刻理解。“家园”书写极具文化内涵,又有地域特色,蕴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它旨在表达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将会面临危机,并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努力唤起人们对生态的认识,为我们理解满都麦的文学世界提供了一个桥梁。因此,通过“家园”叙事,达到了关心生态环境,批判人类过度索取、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意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都麦 “家园” 空间 危机意识
下载PDF
家、家人和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叙事
10
作者 谢丹凤 龚振黔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29,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应从微观论域发掘“元”理论,为其宏观架构奠定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树立”“培育”到“铸牢”的过程,其具体落实离不开家的“元”根基、“家人”关系的凝聚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应从微观论域发掘“元”理论,为其宏观架构奠定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树立”“培育”到“铸牢”的过程,其具体落实离不开家的“元”根基、“家人”关系的凝聚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因而,家、家人和家园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叙事。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以“家”构“族”的传统文化叙事、政治伦理架构和历史实践逻辑交互作用,逐渐生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结构模式和思维方式,确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家人”关系建构的道德和秩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叙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之“场”,布展了其未来发展的图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叙事。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树立和铸牢发轫于“家”的“元”叙事,具体落实于家教家风的濡化、“家人”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培育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的微观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 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元”叙事
下载PDF
异域空间里的家园情怀——论希斯洛普《回归》的生态意识
11
作者 徐锐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作品《回归》描写了西班牙内战背景下格拉纳达人民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追寻,并对其精神生态困境给予关怀和忧思。人类作为居住者在获得家园空间所带来的身份认同感时,也需要调整个人的自我意识以适应和... 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作品《回归》描写了西班牙内战背景下格拉纳达人民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追寻,并对其精神生态困境给予关怀和忧思。人类作为居住者在获得家园空间所带来的身份认同感时,也需要调整个人的自我意识以适应和维护家园生态空间的健康发展。家园是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类群体所享有的共同空间,人类应以友好关爱的态度善待家园地域空间,让人类生活与地方以更加和谐公平的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回归》 家园 生态批评
下载PDF
帕乌斯托夫斯基短篇小说的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书写——以《雪》为例
12
作者 高怡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空间见证人类文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强调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公平,认为自然资源属于整个社会而非特权阶级;关注人类生存空间与价值空间的发展,特别是家园的建设。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雪》思考了契诃夫《带小狗的女人》中存在... 空间见证人类文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强调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公平,认为自然资源属于整个社会而非特权阶级;关注人类生存空间与价值空间的发展,特别是家园的建设。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雪》思考了契诃夫《带小狗的女人》中存在的问题,以温暖的笔触,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并用家园重建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 家园
下载PDF
个体-家庭地方认同迭代的生命历程空间叙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立 张健君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6-903,共8页
在现代性构建和人的城镇化社会进程推动下,地方认同在发生转换和迭代的变化。与静态视角下地方认同的断面研究不同,论文基于生命历程和家的流动性的动态研究视角,以具有70 a时间跨度的个体-家庭为研究主体,对其地方认同随时空迁移的变... 在现代性构建和人的城镇化社会进程推动下,地方认同在发生转换和迭代的变化。与静态视角下地方认同的断面研究不同,论文基于生命历程和家的流动性的动态研究视角,以具有70 a时间跨度的个体-家庭为研究主体,对其地方认同随时空迁移的变化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生活史式的跟踪解读。研究发现:在城乡迁移过程中,随着时空的转移和生活经历的层累,个体-家庭的地方认同发生了转换、迭代的动态变化。①这一动态变化与家的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流动中个体与家庭成员在不同生活区域的地方性产生了地方阻力与地方推力,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地方认同发生了迭代变化;②社会环境与社会场景、家庭角色、文化适应与个体行为调整是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地方认同迭代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家庭类型变化和代际差异会影响到地方认同迭代发生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他乡 故乡 城乡迁移 城市化 家庭
原文传递
爱乡与护国:《皖事汇报》中的家国主题
14
作者 王雨 张剑光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皖事汇报》是汪己文创刊于苏州的民办新闻性刊物。在“爱乡”与“护国”这一创刊宗旨的引领下,《皖事汇报》中既有对乡里的启蒙表达,也有对国家时局的密切关注,折射出乡里与国家之间内在联动的逻辑。透过对《皖事汇报》及旅外徽人办... 《皖事汇报》是汪己文创刊于苏州的民办新闻性刊物。在“爱乡”与“护国”这一创刊宗旨的引领下,《皖事汇报》中既有对乡里的启蒙表达,也有对国家时局的密切关注,折射出乡里与国家之间内在联动的逻辑。透过对《皖事汇报》及旅外徽人办刊活动的考察,我们能清晰地观察到这一刊物的独特价值与其向外界表达的文化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事汇报》 旅外徽人 乡里 家国
下载PDF
楚地家园的建构、回望与寻找——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
15
作者 杨一帆 周建忠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通过“招魂”的独特美学特性探索“家园”的生存意义。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的书写中,既有求觅大地、家园与家国的现实意义,更有精神层面的寻觅与救赎。本文拟基于楚地独特的文化生态与文化风貌,深入剖析《楚辞》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书写中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家园” 生态美学 楚文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审美回望与理性探索——论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
16
作者 夏义生 姚乐旗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63-74,I0004,共13页
王跃文凭借鞭辟入里的历史眼光和知识分子立场,以史诗性的笔法书写了中国现代历史上传统乡土社会的变革与重建,擘肌分理地反省和批判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破产。但是,《家山》基于以沙湾村为社会横截面的“民族志”叙事,对中国现代乡村... 王跃文凭借鞭辟入里的历史眼光和知识分子立场,以史诗性的笔法书写了中国现代历史上传统乡土社会的变革与重建,擘肌分理地反省和批判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破产。但是,《家山》基于以沙湾村为社会横截面的“民族志”叙事,对中国现代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围绕在传统乡土社会各方力量的评价只是小说的一条明线,小说的暗线则是在多元现代性视域下通过探讨乡村建设的得失成败,特别是“乡贤”和“民间”不可忽视的价值,总结中国现代历史上乡村建设的中国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展开理性思辨与寻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家山》的复调叙事结构,体现了王跃文对中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现代性想象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家山》 乡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多元现代性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中国对南海诸岛领土主权的历史证据——读安东尼·卡蒂教授《南海的历史与主权》
17
作者 李寿平 刘亚铃 《国际法学刊》 2024年第3期140-154,158,共16页
安东尼·卡蒂教授《南海的历史与主权》一书通过整理、比较和分析英国、法国和美国针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档案资料,证实了中国自古以来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享有主权权利的历史根据和领土主张,揭示出法国、日本、菲律宾和越南针... 安东尼·卡蒂教授《南海的历史与主权》一书通过整理、比较和分析英国、法国和美国针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档案资料,证实了中国自古以来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享有主权权利的历史根据和领土主张,揭示出法国、日本、菲律宾和越南针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权利主张的非法性、虚伪性以及美国在二战后对南海地区余留权利真空和争端根源的政治意图。该著作创新性论及历史性权利产生中的“家园”理念,批驳西方殖民主义浪潮下所形成的领土取得宣告规则,认为累世久居而逐渐取得领土主权的传统大国没有必要通告自己或其他国家。该著作为我国研究南海问题提供了客观的档案资料和中立的他国视角,并对国际海洋法相关理念和规则提供了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归属 “家园” 国家档案 南海争端
原文传递
家园记忆与期待:毕肖普旅行诗歌的景观书写
18
作者 罗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5,共7页
景观作为一种文化意象,蕴涵着政治、历史、文化、记忆和家园情感,成为身份建构的重要动态媒介。伊丽莎白·毕肖普的旅行诗歌饱含丰富的地理人文景观,不仅承载着个人的家园记忆,更是诗人构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透射出现代人共通的... 景观作为一种文化意象,蕴涵着政治、历史、文化、记忆和家园情感,成为身份建构的重要动态媒介。伊丽莎白·毕肖普的旅行诗歌饱含丰富的地理人文景观,不仅承载着个人的家园记忆,更是诗人构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透射出现代人共通的家园期待。毕肖普对沿途景观带来的家园失落感予以深刻反思,试图缓解现代人的身份焦虑,并藉由诗画景观绘制理想中的家园,彰显诗歌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使命。同时,以敏锐观察和理性沉思体认着旅行途中的自然景观,探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生。毕肖普把自己置于全球化语境中来确认地方身份,其旅行诗歌既有地域性又有世界性,景观书写中想象与现实的交融、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对于重构现代诗歌的人文精神、强化诗人的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毕肖普 旅行诗歌 景观 家园
下载PDF
一个孤独移民的家园想象——论《午夜之子》的家园书写 被引量:5
19
作者 管笑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6-79,共4页
萨尔曼.拉什迪在《午夜之子》中所采用的跨界、碎片般的视角与作者长期的飞散(diaspora)经历密切相关。《午夜之子》展示了飞散者试图通过书写来完整自身历史、回归家园的努力。同样,碎片式的视角也给予拉什迪以独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历... 萨尔曼.拉什迪在《午夜之子》中所采用的跨界、碎片般的视角与作者长期的飞散(diaspora)经历密切相关。《午夜之子》展示了飞散者试图通过书写来完整自身历史、回归家园的努力。同样,碎片式的视角也给予拉什迪以独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历史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什迪 《午夜之子》 飞散 家园 碎片
下载PDF
他者的进入——论从乡土向农村的蜕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君 王又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6,共8页
从社会形态上看 ,“乡土”向“农村”的蜕变源于“他者”的进入 ,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涵 ,从不同侧面不断瓦解着乡土世界原有的自在性、自然性和完整性。“他者”进入的冲击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 ,主要... 从社会形态上看 ,“乡土”向“农村”的蜕变源于“他者”的进入 ,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涵 ,从不同侧面不断瓦解着乡土世界原有的自在性、自然性和完整性。“他者”进入的冲击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 ,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对血缘人伦的覆盖 ;而在新时期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的小说中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给人们在心理上所造成的波动 ,往往体现为一种乡土性的苦闷、焦虑和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乡土 农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