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构集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云南城寨村铜鼓及铜鼓舞的人类学考察 |
谭晓霞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2
|
明代临洮宝塔寺及其法王史实考述——明代《宝塔寺报恩传流碑》笺释 |
杜常顺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7
|
|
3
|
理性信仰如何可能?——论康德对“泛神论之争”的回应 |
黄玲
|
《怀化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诗言志”的现代诗学价值 |
张保宁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
5
|
一种综合的精神诠释学何以可能?——以中国人文学中的“感应论”为中心 |
胡伟希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宗教世俗化及其社会根源探析 |
陈怀松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9 |
5
|
|
7
|
莎士比亚戏剧的历史意识 |
周涛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8
|
真、善、美、圣——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 |
王晓虹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2009 |
3
|
|
9
|
通向“存在”与“神圣”──海德格尔关于“诗”和“诗人”的界说 |
魏朝勇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0
|
月季文化探析 |
连莉娟
刘青林
尹雪玲
|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
2014 |
2
|
|
11
|
圣俗融合的实践与民间信仰空间扩展——一个闽南渔村的宗教人类学考察 |
陈琼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2
|
《基姆》中西藏喇嘛角色的尴尬 |
李丽红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3
|
论《仙后》第一卷中的寓言性空间 |
阮婧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
2022 |
0 |
|
14
|
从《创世纪》看古希伯来人的原始婚姻观 |
张金蕾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5
|
尼采眼中的基督教之罪及其他——以《反基督:诅咒基督教》为核心 |
王齐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加尔文改革对世俗政治的建构 |
张宏海
朱小明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4 |
1
|
|
17
|
从形式到质料:成圣的康德伦理学 |
刘作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18
|
美因何而神圣? |
阎国忠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神圣的狂欢化境界——少数民族娱乐的文化魅力 |
万建中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0
|
文学的神圣性与世俗性 |
孙秀昌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