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艳辉 朱雄增 +6 位作者 庄恒国 林汉良 吴秋良 蒋光愉 顾莹莹 罗东兰 骆新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 探讨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对 1980~ 2 0 0 0年 2 4 5例霍奇金淋巴瘤 (HL)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NLPHL4例 ;另外 2例NLPHL为 2 0 0 0年会诊病例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提供 1例。 7... 目的 探讨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对 1980~ 2 0 0 0年 2 4 5例霍奇金淋巴瘤 (HL)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NLPHL4例 ;另外 2例NLPHL为 2 0 0 0年会诊病例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提供 1例。 7例均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法(SP法 )检测瘤细胞 (CD4 5、CD2 0、CD15、CD30、波形蛋白 )和背景细胞 (CD3、CD2 0、CD4 5RO、CD5 7、CD6 8、TIA 1)的免疫表型 ,并采用WHO1997年淋巴瘤诊断标准重新分类。结果 NLPHL7例 ,男 4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4 3.8岁 ,中位年龄 4 3岁 ,表现为颈部、锁骨上或腋窝淋巴结肿大 ,临床Ⅰ期。组织学上 ,NLPHL病变淋巴结结构破坏 ,大部分为肿瘤性病变 ,主要呈结节性生长 ,结节内可见L&H细胞浸润 ,其中 1例NLPHL病变淋巴结可见少部分呈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 (PTGCs)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呈CD4 5、CD2 0阳性 ,CD15、CD30、波形蛋白阴性 ,背景细胞中可见大量CD2 0阳性的B小淋巴细胞及较多CD5 7阳性细胞 ,TIA 1阳性细胞极少见。结论 对NLPHL的诊断必需结合免疫表型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淋巴细胞 霍奇金淋巴瘤 鉴别诊断 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NLPHL
原文传递
北方地区235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时云飞 李向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分析北方地区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特征,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方式检测EBV感染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确诊为HL235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复阅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以核实诊断和分型,并进行临床... 目的分析北方地区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特征,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方式检测EBV感染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确诊为HL235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复阅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以核实诊断和分型,并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全部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MP1蛋白,其中101例经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明确肿瘤细胞EBV感染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以21—35岁最常见,其次为56—60岁。男性135例,女性100例。淋巴结内原发者217例,淋巴结外原发者8例。除3例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外,其余均为经典型HL。235例均进行了CD30、CD20、CD3检测:227例肿瘤细胞表达CD30(阳性率96.6%),53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mO(阳性率22.5%),仅有1例肿瘤细胞表达CD3(阳性率0.4%)。224例进行CDl5染色,117例(52.2%)阳性;进行PAX-5检测的213例中有160例(75.1%)的肿瘤细胞呈弱到中等表达。235例肿瘤细胞LMPl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72例(30.6%)阳性。而其中101例同时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的病例中有40例(39.6%)EBER检测阳性,其中30例表达LMP1,而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病例中仅5例表达LMP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总体符合率达85.2%。结论北方地区HL发病年龄呈“双峰”特征,男性略多,发病部位以结内原发为主。病理类型最常见的是结节硬化型和混合细胞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MP1更为经济易行,且与EBER原位杂交具有高度一致性和高总体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疱疹病毒4型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1998-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淋巴瘤发病情况 被引量:9
3
作者 袁延楠 杨雷 +4 位作者 孙婷婷 李慧超 朱军 宋玉琴 王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69-673,共5页
目的 分析1998-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淋巴瘤(简称淋巴瘤)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 统计北京市肿瘤登记处1998-2010年淋巴瘤发病病例,共计9 763例,覆盖人口151 601 066人年.计算年度发病率,中国人口结构标化率(简称中标率),世界... 目的 分析1998-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淋巴瘤(简称淋巴瘤)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 统计北京市肿瘤登记处1998-2010年淋巴瘤发病病例,共计9 763例,覆盖人口151 601 066人年.计算年度发病率,中国人口结构标化率(简称中标率),世界人口构成标化率(简称世标率)以及年度平均变化率(APC),累积发病率和截缩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地区人群的淋巴瘤的发病率趋势.结果 1998-2010年北京市淋巴瘤发病率为6.48/10万(9 763/150 720 187),由1998年的3.78/10万(410/10 850 626)上升至2010年的8.88/10万(1 111/12 518 114),增长了136.17%,世标率的APC为5.21%(P<0.05);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由1998年的0.25/10万(27/10 850 626)上升至2010年的0.47/10万(59/12 518 114),增长了88.00%,世标率的APC为4.33% (P <0.05);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由1998年的2.89/10万(314/10 850 626)上升至2010年的5.93/10万(742/12 518 114),增长了105.19%,世标发病率的APC为4.19% (P <0.05).1998-2010年北京城区淋巴瘤发病率为7.78/10万(7 125/91 621 898),郊区发病率为4.47/10万(2 638/59 098 289),城郊发病率比为1.74;男性发病率为7.40/10万(5 632/76 121 672),女性为5.54/10万(4 131/74 598 518).结论 1998-2010年北京市淋巴瘤发病率逐年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霍奇金病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发病率
原文传递
PET/CT应用于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艳 沈丽达 +2 位作者 杨小芸 李蓉 张晓芸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9期2982-2986,共5页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临床价值、疗效评价及残留病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PET/CT检查考虑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153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筛选...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临床价值、疗效评价及残留病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PET/CT检查考虑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153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筛选病例并进行分组和统计分析。结果PET/CT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6.08%(147/153);确诊恶性淋巴瘤患者PET/CT检查的标准摄取值的最大值(SUVmax)为9.26-10.94,标准摄取值的平均值(ΔSUV值)为7.54-8.95;非霍奇金淋巴瘤组ΔSUV值高于霍奇金淋巴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进行PET/CT、CT结合超声检查,52例患者中16例经PET/CT检查后调整了CT结合超声检查的临床分期;治疗前后ΔSU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均进行PET/CT检查评估疗效34例,二者疗效判断一致21例,不一致13例。结论 在恶性淋巴瘤中,PET/CT检查诊断阳性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淋巴瘤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SUV值是PET/CT检查中一项重要指标;PET/CT检查是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检查手段,不但可以通过病灶大小的变化判断疗效,而且能通过SUV值评估残留病灶的代谢情况,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恶性 PET/CT SUV值 诊断 霍奇金病
下载PDF
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附88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顾晓明 张皖清 +3 位作者 希扬 毛天球 冉冬菊 周树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我科自1983年7月~1996年7月共收治住院的ML病人8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8例,年龄0.5~80岁,中位年龄为42岁。何杰金病(HD)7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81例。与本校综合医院1992年以后同期收治的ML病人比较,颌面颈部ML病人占10... 我科自1983年7月~1996年7月共收治住院的ML病人8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8例,年龄0.5~80岁,中位年龄为42岁。何杰金病(HD)7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81例。与本校综合医院1992年以后同期收治的ML病人比较,颌面颈部ML病人占10.7%~23.6%。39例病人接受综合治疗,33例接受单纯化疗。随访病人存活时间超过7年者7例,超过5年者9例。存活病人中以临床Ⅰ、Ⅱ期者占绝大多数,而死亡病人中以Ⅲ、Ⅳ期居多。死亡病人平均存活23.6月(4~55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12个月。研究结果提示:1.颁面颈部ML发病有明显增长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2.对颌面颈部诊断不明的包块应不惜反复活检以确定诊断,特别是对T系ML。3.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有效的主要手段。4.临床分期对估计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淋巴瘤 颌面颈部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具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间特点的灰区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磊 王维格 +2 位作者 李小秋 郭晔 朱雄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具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中间特点的灰区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深化对该类交界性B细胞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果1... 目的:探讨具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中间特点的灰区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深化对该类交界性B细胞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果16例患者男女比为1.7∶1.0,平均年龄40.2岁。8例表现为外周淋巴结病灶,5例表现为纵隔受累。根据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将该组病变分为三种模式。模式1:4例,形态学上类似于CHL,但肿瘤细胞CD20弥漫强阳性;模式2:8例,形态学上类似于DLBCL,但肿瘤细胞异质性表达CD20、PAX5,同时表达CD30和/或CD15;模式3:4例,形态特点介于CHL和DLBCL之间,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CD20、CD30和CD15。11例受检病例中,6例肿瘤细胞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1。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对联合利妥昔单抗和CHOP( R-CHOP)方案的免疫化疗不敏感。结论通过描述三种常见的组织学模式,提出了具有DLBCL和CHL中间特点的灰区淋巴瘤的诊断标准。这类肿瘤外周型病变和纵隔病变的病理特点似有不同。目前对这组交界性肿瘤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霍奇金病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62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万文丽 田磊 +6 位作者 王晶 张巍 景红梅 王继军 刘彦 侯淑玲 克晓燕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分型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62例H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7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山西大医院。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分型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62例H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7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山西大医院。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资料显示HL患者占同期新发淋巴瘤患者总数的5.66%(795例患者中45例)。6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病理类型以结节硬化型(53.23%)和?昆合细胞型(30.6%)为主。可随访病例56例,中位随访时间45(8~18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92.9%,2、3、5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97.7%、92.2%、80.5%。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脾脏累及(P=0.042)和德国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GHSG)评分系统分值(P=0.002)对患者OS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L为一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患者5年OS率为80.5%,复发后部分患者病程呈惰性,对于二线方案治疗仍有较高的缓解率。GHSG评分系统对HL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脾脏累及可作为HL患者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存活率分析 预后 德国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淋巴瘤患者血清中抗磷脂自身抗体的临床及免疫学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云杉 应志涛 +2 位作者 李茹 朱军 栗占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2607-2610,共4页
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血清中抗磷脂抗体(APL)的阳性率及水平,探讨抗磷脂抗体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和免疫学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9例淋巴瘤、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8例类风湿关节炎(RA)、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5... 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血清中抗磷脂抗体(APL)的阳性率及水平,探讨抗磷脂抗体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和免疫学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9例淋巴瘤、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8例类风湿关节炎(RA)、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58名健康对照的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IgG/M/A和抗B:糖蛋白I抗体IgG/M/A,分析其与淋巴瘤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免疫学表型及血栓事件的关系。结果(1)抗磷脂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40.3%(52/129),其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11.6%(15/129),抗p2糖蛋白I抗体阳性率32.6%(42/129)。抗心磷脂抗体及抗β2糖蛋白I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与SLE、RA、pSS组的抗体水平相仿(P〉0.05)。(2)T或NK/T细胞淋巴瘤中抗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B细胞淋巴瘤(P〈0.05)。(3)抗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的淋巴瘤患者中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抗磷脂抗体阳性淋巴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时间短于抗磷脂抗体阴性者。结论抗磷脂抗体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与SLE等自身免疫病患者无明显差别。抗磷脂抗体多见于T或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抗磷脂抗体可能与淋巴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磷脂 抗体 抗心磷脂 非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病
原文传递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伟 高聿同 仲江波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5年第6期361-363,375,共4页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瘤细胞特点和瘤组织的结构成分,可将恶性淋巴瘤分为以RS细胞为特征的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瘤细胞特点和瘤组织的结构成分,可将恶性淋巴瘤分为以RS细胞为特征的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又称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Non-hodgkin's Lymphoma of Bone)指起源于骨髓腔的淋巴瘤,同时不伴区域淋巴结或内脏受累,是一种很少见的结外淋巴瘤.1932年Oberling等将此瘤命名为网状细胞肉瘤以区别于Ewing肉瘤;1939年Parker等[1]首先报告17例骨网状细胞肉瘤,从临床病理角度确立了本瘤的诊断;2002年WHO骨肿瘤组织学分类为骨恶性淋巴瘤,属于造血组织肿瘤[2].由于它的多样性或称异质性,造成诊断困难,个别病例的诊断在国内不同单位之间也有分歧.本文搜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诊断治疗 NON-hodgkin LYMPHOMA LYMPHOMA disease 瘤细胞特点 区域淋巴结 预后
下载PDF
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对老年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汤泊 周东亚 +1 位作者 刘敏 丁重阳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6-201,共6页
目的研究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的代谢参数对老年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4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2例老年cHL患者(男29例、女13例,中位年龄69岁)治疗前的临床... 目的研究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的代谢参数对老年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4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2例老年cHL患者(男29例、女13例,中位年龄69岁)治疗前的临床及PET/CT显像资料。以41%SUV_(max)为阈值获得病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利用ROC曲线分析获得SUV_(max)、MTV、TLG的预后最佳阈值。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2例老年cHL患者的SUV_(max)、MTV、TLG分别为16.49(12.24,23.59)、79.29(26.29,184.51)ml、729.02(206.03,2073.98)g。ROC曲线分析示SUV_(max)、MTV、TLG的AUC分别为0.425、0.882、0.832;判断预后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6.49、82.38 ml、556.26 g。单因素分析示年龄、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Hb含量、Ann Arbor分期、德国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GHSG)评分、MTV、TLG是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影响因素(χ^(2)值:4.50~12.60,均P<0.05);年龄、B症状、LDH、Ann Arbor分期、GHSG评分、MTV、TLG是患者总生存(OS)率的影响因素(χ^(2)值:5.20~11.17,均P<0.05)。多因素分析示MTV、TLG是影响患者PF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5.370(95%CI:1.697~16.277)、4.854(95%CI:1.228~23.352),均P<0.05];GHSG评分、MTV、TLG是影响患者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3.761(95%CI:1.092~12.955)和3.668(95%CI:1.068~12.571)、6.173(95%CI:1.431~16.322)、5.162(95%CI:1.200~22.199),均P<0.05]。结论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中MTV和TLG是影响老年cHL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老年cHL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预后
原文传递
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1例
11
作者 常琳 范思远 +2 位作者 任海涛 李佳 关鸿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9-641,共3页
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为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现报道1例抗mGluR5脑炎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既往霍奇金淋巴瘤病史,因肿瘤复发而使用检查点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后出现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意识障碍、... 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为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现报道1例抗mGluR5脑炎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既往霍奇金淋巴瘤病史,因肿瘤复发而使用检查点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后出现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脑炎症状,血清抗mGluR5抗体阳性,经过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后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霍奇金病 抗mGluR5抗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维布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儿童难治及复发霍奇金淋巴瘤10例分析
12
作者 李楠 李英 +7 位作者 周春菊 黄爽 金玲 杨菁 邵苗苗 孙豪 王晓玲 段彦龙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5-779,共5页
目的评估CD30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化疗治疗儿童难治或复发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R/R c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0例R/R cHL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估CD30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化疗治疗儿童难治或复发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R/R c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0例R/R cHL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症状、临床分期、既往治疗情况等),10例患儿均接受至少2周期BV联合化疗,根据化疗药物强度的不同决定与其同疗程应用的BV剂量,每3周1次应用BV者剂量为1.8 mg/kg,每2周1次应用BV者剂量为1.2 mg/kg。每2个周期评估患儿缓解情况,随访至2024年5月31日。记录用药期间有无输注反应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10例患儿中男7例,女3例;年龄5.3~16.9岁;难治6例,复发4例;结节硬化型6例,混合细胞型2例,富于淋巴细胞型1例,淋巴细胞消减型1例。临床分期Ⅳ期5例,Ⅲ期5例。既往接受治疗以化疗为主,4例患儿曾接受放疗,1例患儿曾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治疗。随访时间为9~27个月,共计43周期单独应用BV或BV联合不同方案化疗,疗程数为2~10个,10例患儿均无事件生存,9例患儿持续完全缓解。BV均顺利完成输注,共记录到28例次患儿发生3级以上的不良事件,以骨髓抑制为主,均与化疗相关,均未影响序贯治疗。结论BV治疗儿童难治及复发CD30阳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早期显效,安全性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霍奇金病 药物评价 维布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xtra-nodal Hodgkin lymphoma: a 20-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database
13
作者 Kingsley Nnawuba Anup Kumar Trikannad Ashwini Kumar +3 位作者 Sruthi Vellanki Tochukwu Nzeako Samantha Robinson Hanna Jensen 《Cancer Advances》 2024年第13期1-6,共6页
Background:Hodgkin lymphoma refers to a malignancy of the lymphatic tissue.Extra-nodal Hodgkin lymphoma(ENHL)is a rare variant consisting of Hodgkin lymphoma occurring outside the lymphatic system.Studies investigatin... Background:Hodgkin lymphoma refers to a malignancy of the lymphatic tissue.Extra-nodal Hodgkin lymphoma(ENHL)is a rare variant consisting of Hodgkin lymphoma occurring outside the lymphatic system.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epidemiology associated with ENHL are rare.Methods:618 ENHL cas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database(2000–2020).Demographics including sex,race/ethnicity,rural-urban continuum,age group(categorized as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AYA)if between years of 15 and 39,and adult if over the age of 40),and living status(alive/deceased)were examined,with survival status as the main outcome.Results:This study included 335 males(54.2%)and 283 females(45.8%).Of this total,47.9%were in the AYA group.In terms of ethnicity the distribution was 12.5%non-Hispanic Black,67.5%non-Hispanic White,5.2%non-Hispanic Asian/Pacific Islander,and 14.9%Hispanic.Bivariate analyses evidenc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by age group with 91.6%in AYA vs.72.4%in adults(P<0.001)alive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period.Multivariable analyses identified age as a key predictor of survival,as the AYA patients had a lower odds ratio for death(odds ratio=0.25,P<0.001).In addition,survival outcomes were also impacted by race,with non-Hispanic Blacks showing higher survival probabilities.Regarding treatment,27.0%of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with 10.2%receiving post-surgery radiation,reducing odds of mortality(odds ratio=0.32,P=0.046).Conclusion:The background research as such,tends to affirm that these two factors–age and race are quite crucial in the prognosis as well as management of ENHL.Compared to adults,AYA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odds of death,while non-Hispanic Black individuals exhibited reduced survival probabilities.It should be noted that 27.0%of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with 10.2%receiving post-operative radiation which led to decrease in mortality rates.Thus,these results reiterate the necessity for tailor-made treatment methods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dgkin lymphoma extra nodal disease SEER cancer survival
下载PDF
COX-2、p16INK4A、p53蛋白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时云飞 高子芬 +9 位作者 刘翠苓 黄欣 宋玉琴 平凌燕 周立新 赵敏 黄晓征 赖玉梅 杜婷婷 李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6-932,共7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16(p16INK4A)、p53蛋白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cHL患者的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蛋白,采用原位杂交技...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16(p16INK4A)、p53蛋白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cHL患者的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蛋白,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及EBV编码的小mRNA(EBER)。结合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COX-2、p16INK4A、p53蛋白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6:1,患者发病年龄22~68岁,均为淋巴结内原发。52例患者中COX-2阳性者28例(53.8%),p16INK4A阳性者25例(48.1%),p53阳性者42例(80.8%)。按照患者年龄(以中位年龄为界)、性别(男/女)、EBV感染(有/无)、B症状(有/无)及Ann-Arbor分期(I~Ⅱ/Ⅲ~Ⅳ期)进行分组,分别与COX-2、p16INK4A、p53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仅p53表达与Ann-Arbor分期有关(P=0.027)。三者问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X-2表达与p53相关(P=0.008),而与p16INK4A无关(P=0.246),16INK4A与p53表达无关(P=0.9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X-2表达是影响患者无事件生存(E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03);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X-2表达是影响患者E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0.091,95%CI0.017~0.505,P=0.006)。结论COX-2、p16INK4A、p53在cHL患者中有较高表达率;与患者EBV感染状态均无相关性;COX-2表达是影响患者E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环氧化酶2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16 基因 p53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性前纵隔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现及其分期价值
15
作者 肖刚 胡玉川 +1 位作者 崔光彬 荣伟程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5-740,共6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纵隔霍奇金淋巴瘤(PAMHL)的MRI表现及其在Ann Arbor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PAMHL患者。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评估肿瘤的大小、均匀性、纤维间隔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MRI...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纵隔霍奇金淋巴瘤(PAMHL)的MRI表现及其在Ann Arbor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PAMHL患者。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评估肿瘤的大小、均匀性、纤维间隔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MRI表现,并对判读结果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评估其在早、晚期PAMH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肿瘤大小5.3~20.5 cm,平均(9.6±3.7)cm。25例(78.1%)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20例(62.5%)可见纤维间隔征,其中18例为结节硬化型;16例(50.0%)出现淋巴结融合征;29例(90.6%)伴有肿大淋巴结,其中15例表现为短径≥3 cm的肿块样淋巴结。肿瘤侵犯肺组织15例(46.9%)、心包13例(40.6%)、血管10例(31.3%)、胸壁7例(21.9%)、膈神经1例(3.1%)。肿瘤平均ADC值为(0.801±0.112)×10^(-3)mm~2/s。晚期PAMHL肿块样淋巴结出现率明显高于早期(P=0.014)。结论 PAMH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块样淋巴结可用于鉴别早、晚期PAMHL,有助于指导临床分期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恶性淋巴瘤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运涛 朱军 +3 位作者 郑文 卫燕 朱德亮 勇威本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8-59,69,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 (ML)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 ML并发 ITP的诊断治疗。结果 本组资料 ML50 0例中并发 ITP5例 ,其中 NHL4例 ,HD1例 ,发生率为 1 % ;ML并发 ITP可于 ML诊断之前、...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 (ML)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 ML并发 ITP的诊断治疗。结果 本组资料 ML50 0例中并发 ITP5例 ,其中 NHL4例 ,HD1例 ,发生率为 1 % ;ML并发 ITP可于 ML诊断之前、两者同时发生或于肿瘤治疗缓解多年以后发生。强的松或联合化疗可使 ITP缓解 ,但与肿瘤反应不完全平行。结论 提出ML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及合理选择治疗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鼻咽癌高发区何杰金病EB病毒DNA及潜伏感染膜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储兵 周慕珩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5-158,共4页
为检测鼻咽癌高发区何杰金病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DNA及其表达产物──潜伏感染膜蛋白的存在及探讨其意义,采用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LSAB免疫组化法结合微波处理技术,检测了选自鼻咽癌高发区的40例何杰金病、20例淋巴结... 为检测鼻咽癌高发区何杰金病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DNA及其表达产物──潜伏感染膜蛋白的存在及探讨其意义,采用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LSAB免疫组化法结合微波处理技术,检测了选自鼻咽癌高发区的40例何杰金病、20例淋巴结良性病变存档标本中的EBVDNA和潜伏感染膜蛋白(LMP1)。结果显示:65%的何杰金病中EBVDNA阳性,淋巴结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也达50.0%(10例/20例),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LMP1只在何杰金病肿瘤细胞中表达,其检出率为52.5%(21例/40例)。20岁以下何杰金病中EBVDNA和LMP1的检出率分别为84.6%(11例/13例)和76.9%(10例/13例),皆明显高于2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为14例/25例,56.0%和10例/25例,40.0%)P<0.05。本结果表明:鼻咽癌高发区半数以上何杰金病肿瘤细胞中有EBV潜伏感染,并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提示青少年何杰金病和EBV潜伏感染并表达LMP1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E-B病毒 DNA 感染
原文传递
结核抗原Ag85作用下巨噬细胞对霍奇金淋巴瘤KM-H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 马嘉欣 严媚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 探讨结核抗原Ag85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结核感染在霍奇金淋巴瘤进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采用Transwell嵌套法建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KM-H2与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模拟巨噬细胞)非直... 目的 探讨结核抗原Ag85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结核感染在霍奇金淋巴瘤进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采用Transwell嵌套法建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KM-H2与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模拟巨噬细胞)非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KM-H2细胞单独培养为KM-H2组,Ag85干预的KM-H2细胞为KM-H2+Ag85组,KM-H2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为KM-H2+THP-1组,Ag85干预的KM-H2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为KM-H2+THP-1+Ag85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KM-H2细胞的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p53、c-myc、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 培养24、48 h后KM-H2+Ag85组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KM-H2组(均 P =0.001),而培养24、48、72 h后KM-H2+THP-1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KM-H2组(均 P <0.05);培养48、72 h后KM-H2+THP-1+Ag85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KM-H2组(均 P <0.05),但与KM-H2+THP-1组相比,培养24、48 h后KM-H2+THP-1+Ag85组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培养72h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KM-H2+Ag85组细胞凋亡率[(0.92±0.80)%]低于KM-H2组[(6.02±1.63)%]( P <0.001),KM-H2+THP-1组细胞凋亡率[(8.57±0.57)%]高于KM-H2组( P <0.05),而KM-H2+THP-1+Ag85组细胞凋亡率[(0.60±0.13)%]较KM-H2+THP-1组降低( P <0.001)。KM-H2+Ag85组细胞bcl-2、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KM-H2组( P 值分别为0.018、0.017),c-myc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KM-H2组( P =0.016),两组间p53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KM-H2+THP-1+Ag85组细胞p5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KM-H2+THP-1组( P =0.048),bcl-2、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KM-H2+THP-1组( P 值分别为0.016、0.021)。KM-H2+Ag85组细胞bax蛋白表达较KM-H2组降低( P =0.019),bcl-2蛋白表达较KM-H2组增加( P =0.001);KM-H2+THP-1+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结核 巨噬细胞 Ag85
原文传递
用显微切割技术和催化信号扩增法检测何杰金病瘤细胞(H/RS)中的人巨细胞病毒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庆国 黄高昇 +1 位作者 王哲 朱德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7-331,共5页
为明确何杰金病 (Hodgkin’sdisease ,HD)瘤细胞中是否存在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 ,采用显微切割技术结合PCR方法检测HD组织及其瘤细胞Hodgkin/Reed Sternberg(H/RS)中的HCMV核酸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扩增... 为明确何杰金病 (Hodgkin’sdisease ,HD)瘤细胞中是否存在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 ,采用显微切割技术结合PCR方法检测HD组织及其瘤细胞Hodgkin/Reed Sternberg(H/RS)中的HCMV核酸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扩增 (catalysedsignalamplification ,CSA)法检测HD中HCMV的立即早期抗原、早期抗原和基质蛋白。结果在 5 4例HD中选取 13例HD的H/RS细胞 ,经显微切割分离后有 4例 (30 8% )经PCR扩增出HCMV的核酸 ;5 4例HD组织中 ,经PCR检测有 10例 (18 5 % )扩增出HCMV的核酸 ;CSA染色显示有 6例(11 1% )HCMV立即早期抗原和早期抗原 (DDG9/CCH2 )阳性 ,5例 (9 3 % )基质蛋白 (AAC10 )阳性。对照的 1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HCMV核酸的PCR检测 ,以及三种HCMV抗原的CSA检测 ,均为阴性。表明HD组织的H/RS细胞中存在HCMV核酸和抗原 ,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不存在 ,提示HCMV可能参与了何杰金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病 人巨细胞病毒 催化信号扩增 显微切割
下载PDF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彦龙 张永红 +3 位作者 金玲 杨菁 张蕊 周春菊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8-702,共5页
目的 认识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总结根据危险度分层治疗即化疗联合低剂量受累野放疗的疗效,探讨治疗相关毒性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治疗的34例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全部行活检病理形态及免疫组... 目的 认识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总结根据危险度分层治疗即化疗联合低剂量受累野放疗的疗效,探讨治疗相关毒性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治疗的34例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全部行活检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病理分型标准诊断、按霍奇金淋巴瘤An arbor分期标准分期.根据患儿不同的危险因素及对治疗反应将患儿分成低危、中危、高危3个治疗组.结果 男28例,女6例;以Ⅲ期、Ⅳ期居多.22例为经典混合细胞型(64.7%).侵犯部位广泛;巨大瘤块18例(52.9%);大于4个淋巴结区受累16例;B组症状15例.25例行EB病毒感染指标即潜伏膜蛋白(LMP)或EB病毒编码RNA(EBER)染色,100%阳性.随访时间(26.1±16.3)个月.低危组0例,中危组14例,高危组20例.总体生存率100%、预计5年无事件生存率94.1%;中、高危患儿Ⅲ、Ⅳ度血液学不良反应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0.0%和70.8%.结论 儿童时期霍奇金淋巴瘤男多于女,与EB病毒相关,病理以混合细胞型居多,预后相对较好,根据疾病危险度进行联合化疗及低剂量受累野放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可靠,但随访时间尚短,需进一步观察远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淋巴瘤 儿童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