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史与近代中国研究——兼评黄金麟的身体史论著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宗灵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97,共13页
近年来,随着身体逐步成为当代学界的关怀重心,身体史也开始成为一个能重新审视历史进程的有效途径。由于身体史的兴起是当代文化反省与理论创新的一部分,其具有的理论前沿性与学科综合性,无疑能加深我们对过往历史的认知。目前,身体史... 近年来,随着身体逐步成为当代学界的关怀重心,身体史也开始成为一个能重新审视历史进程的有效途径。由于身体史的兴起是当代文化反省与理论创新的一部分,其具有的理论前沿性与学科综合性,无疑能加深我们对过往历史的认知。目前,身体史研究在海外乃至台湾学界已经有了较丰硕的成果,但在大陆学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海内外学界的中国身体史研究多是包涵在医疗社会史的学术脉络中不同,台湾学者黄金麟致力于探讨近代身体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以及身体在历史语境中的当下处境,树立了身体社会史和身体政治史的研究新范式。此外,身体史在阐释历史过程中所具有的力度与限度,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史 近代中国
原文传递
体育与健康——基于对人类身体意识的考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一直存在"有益"与"有害"的争论。基于文化背景下的体育史研究,为分析和解决两者争议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人类身体意识的变迁成为探究体育与健康关系的核心。在古希腊身体整体论下,体育形成...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一直存在"有益"与"有害"的争论。基于文化背景下的体育史研究,为分析和解决两者争议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人类身体意识的变迁成为探究体育与健康关系的核心。在古希腊身体整体论下,体育形成身体、心灵与社会的"整体性"健康;在中世纪身心二元论下,健康被分裂,体育仅能形成身体健康;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发展,体育又与身体、心灵与社会的健康相关,但却是在理性力量的抽象下形成"分裂"健康。在人类身体意识史下,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梳理,一方面能化解当前对两者关系的矛盾认识,另一方面也使身体研究能落实于体育之中,让体育史研究反哺历史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 健康 身体意识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竞技体育的发展逻辑与历史经验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8-256,共9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领导开展的竞技体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历史逻辑及基本经验。中国...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领导开展的竞技体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历史逻辑及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竞技体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进展,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准确地把握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规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竞技体育具有训练军队和团结广大群众的双重作用,既增强了工农红军的战斗力,也团结了广大群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竞技体育军民一体化,使竞技体育深入群众中,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奥运争光计划”的成功实施与北京亚运会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既通过竞技体育实现了体育外交,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跃升的战略,将竞技体育运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竞技体育 体育史 党史 身体史 历史经验 发展逻辑
下载PDF
教育史中的情感与情绪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诺亚·索贝 周娜(译) 王晴佳(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受史学情感转向及情绪转向的影响,教育史中的情感与情绪研究受到重视。目前教育情感史研究主题是情感的调节与控制,以调控和培养情感行为的规章制度为主要对象,以"治理"为研究视角,集中于学生情感行为的研究,这同史学家把&qu... 受史学情感转向及情绪转向的影响,教育史中的情感与情绪研究受到重视。目前教育情感史研究主题是情感的调节与控制,以调控和培养情感行为的规章制度为主要对象,以"治理"为研究视角,集中于学生情感行为的研究,这同史学家把"情感"视为可以调节与控制的行为的认识有关。近年来史学领域出现的"情绪转向",较于情感史,更为注重"事实的"情感行为及强调身体关涉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认识和理解教育历史的能力。对身体的关注,则可以沟通情绪研究与情感调控研究,而教育史研究实现合理的身体关注,需要教育转向为情绪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史 情绪史 情绪转向 身体转向
下载PDF
中国古城仿生学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8
5
作者 于希贤 于洪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2-45,共4页
城与文化如影之随形。中国古代历史名城经历了独特而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 ,形成了东方城市文化的独异特色 ,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遥远古代。中国古城仿生学文化起源于城市与天、地、人三者形成有机活体的观... 城与文化如影之随形。中国古代历史名城经历了独特而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 ,形成了东方城市文化的独异特色 ,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遥远古代。中国古城仿生学文化起源于城市与天、地、人三者形成有机活体的观念。每一座古城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形成独特的文化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域 仿生学 活体 中国
下载PDF
西方健身文化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平浩 张爱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6,共7页
对西方健身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探讨西方社会不同历史阶段健身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西方健身文化3条历史演进线索:依附于竞技体育的古希腊竞技健身文化、以教育为形式的德式体操健身文化和以"形体美&qu... 对西方健身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探讨西方社会不同历史阶段健身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西方健身文化3条历史演进线索:依附于竞技体育的古希腊竞技健身文化、以教育为形式的德式体操健身文化和以"形体美"和"健康生活"为目的的当代健美健身文化。西方健身文化的3条历史演进线索,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其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全民健身事业和健身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健身文化 古希腊体育 德式体操 健美
下载PDF
影响大猿叶虫交配持续时间的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兴平 何海敏 +1 位作者 匡先钜 薛芳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9-554,共6页
为了探明影响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交配持续时间的因素,在室内系统观察了一天中的交配起始时间、日龄、交配经历、体重、雄虫密度和温度对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中不同时间交配的成虫,其交配持续时间有显著差... 为了探明影响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交配持续时间的因素,在室内系统观察了一天中的交配起始时间、日龄、交配经历、体重、雄虫密度和温度对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中不同时间交配的成虫,其交配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在上午8:00的交配持续时间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配持续时间逐渐缩短,两者之间呈负相关。不同日龄成虫的交配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且与成虫日龄呈明显的正相关。当雄虫与有交配经历的雌虫交配,其交配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与未交配的雌虫交配,但雄虫的交配经历对交配持续时间没有影响。交配持续时间随着雌、雄体重的增加而延长,但没有显著差异。在雄虫高密度条件下的交配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低密度下的交配持续时间。在22℃时成虫的交配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25℃,28℃下最短,温度间的交配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大猿叶虫的交配持续时间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猿叶虫 交配行为 交配持续时间 日龄 交配经历 体重 雄虫密度 温度
下载PDF
从“身体”到“身体运动”——斯宾格勒理论视域下对体育哲学身体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44,共8页
体育哲学中对身体问题在逐渐展开和深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质疑当前体育哲学中的身体研究开始,致力于在体育哲学的身体研究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概念转变,实现研究视角的转变:1)在语义侧重点上实现从... 体育哲学中对身体问题在逐渐展开和深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质疑当前体育哲学中的身体研究开始,致力于在体育哲学的身体研究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概念转变,实现研究视角的转变:1)在语义侧重点上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转变;2)引入斯宾格勒的"时间""空间"在辩证向度和历史向度对"身体运动"与"肉体运动"进行区别分析,既体现了两者之间在认识论层面上存在的主客观辩证关系,也挖掘了两者在人类理智发展史层面上存在的历史递进关系;3)实现在"身体运动"概念下体育哲学身体研究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的再思考。以期在哲学、史学乃至人类学层面上的进行通力合作,化解由于体育与哲学之间的隔阂所带来的困境,致力于在身体问题导向下形成讨论的新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 体育史 身体研究 身体运动 斯宾格勒
原文传递
身体:重构教育活动的另一可能——身体史视域下的教育活动史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艳莉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8,共5页
身体史关注人的"身体",强调通过"身体"构建个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这与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有着内在的联系。借鉴身体史的相关研究,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更加关注"人"这一主体,多方搜集史料,从"身体&qu... 身体史关注人的"身体",强调通过"身体"构建个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这与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有着内在的联系。借鉴身体史的相关研究,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更加关注"人"这一主体,多方搜集史料,从"身体"出发构建"总体史"。身体的复杂性和相关知识的不足也使得身体史研究有一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史 身体史 教育活动史
下载PDF
16-18世纪法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阅读三大卷巨著《身体的历史》札记之二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35,57,共7页
通过阅读三大卷巨著《身体的历史》以及参阅其它文献基本还原出了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体育运动的变迁过程:(1)16和17世纪法国贵族的体育运动经历了由武力(暴力)向优雅的转变过程对锻炼所做的修正,都毫无疑问清晰地揭示了这种转... 通过阅读三大卷巨著《身体的历史》以及参阅其它文献基本还原出了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体育运动的变迁过程:(1)16和17世纪法国贵族的体育运动经历了由武力(暴力)向优雅的转变过程对锻炼所做的修正,都毫无疑问清晰地揭示了这种转变。特别是在竞技中,暴力有所减弱,而强调对身体的掌控和不俗的仪表,最后还创建了真正的宫廷礼仪,这些都很好地见证了法国贵族拥有的崭新的身体文化。(2)法国贵族体育竞技的不断演变,导致了自由民团体的竞相模仿从而使得体育运动四处传播,同时由于在空间和时间上处于分散状态导致了法国自由民(平民)体育运动的混乱性和不统一性。法国平民的体育竞技经历了由竞技赌博、暴力控制直到健康身体观逐渐出现的缓慢过程。(3)在文艺复兴后期出现了体育科学化的争鸣与革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 启蒙运动时期 法国 体育运动 身体的历史
下载PDF
美国警务研究概况及其对我国警察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展万程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6期12-19,共8页
美国的警务研究在1967年以后才得以迅速发展,由于特殊的司法体制,目前美国警务研究的成果主要发表于一些刑事司法类杂志。美国警务研究的主体,既包括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的专门研究人员,也包括警务执法机构的人员,前者偏向于学术性研究,... 美国的警务研究在1967年以后才得以迅速发展,由于特殊的司法体制,目前美国警务研究的成果主要发表于一些刑事司法类杂志。美国警务研究的主体,既包括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的专门研究人员,也包括警务执法机构的人员,前者偏向于学术性研究,后者偏向于实务研究。美国警务研究的对象是动态发展的,最早偏向于警务公正性的研究,目前则偏向于警务战略和警务专业技术的研究。美国警务研究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实证研究方法和纯理论研究方法,前者更能体现其学术性。美国高校刑事司法类专业对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对警务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公安院校对学生也应加强研究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现状 主体 对象 方法 研究能力
下载PDF
身体、隐喻与教育:教育史研究中的具身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娜 周洪宇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6-44,共9页
具身视角的教育史研究是对教育史面临新问题的回应,为教育史提供了新理论与新方法。作为一种理论,具身观强调历史研究中身体的在场性与参与性,挑战"离身"教育史学的认识论研究范式,推动教育史研究的"身体转向"。在... 具身视角的教育史研究是对教育史面临新问题的回应,为教育史提供了新理论与新方法。作为一种理论,具身观强调历史研究中身体的在场性与参与性,挑战"离身"教育史学的认识论研究范式,推动教育史研究的"身体转向"。在方法论层面上,具身观不但向教育史学者提供思考教育历史及其变迁的新视角,同时为话语分析、隐喻等方法在教育史学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关注情感,则是具身视角下教育史研究的应然之态。具身观沟通了教育身体史与教育情感史,推动教育情感史由"治理研究"视角下情感史向关涉身体的"情绪史"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学 具身研究 身体 情感转向
下载PDF
晚清女性身体观的变迁对女性体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萍 史曙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晚清女性身体观的变迁在体育活动中的投射内容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女性身体观与体育活动置于社会情境中的融合与演进关系。晚清时期,女性身体在救国浪潮中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怀,国家身体成为女性个人身体的催化剂,社...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晚清女性身体观的变迁在体育活动中的投射内容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女性身体观与体育活动置于社会情境中的融合与演进关系。晚清时期,女性身体在救国浪潮中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怀,国家身体成为女性个人身体的催化剂,社会思潮逐步影响并瓦解女性传统的身体活动,促进女性身体主导意识的苏醒,出现了女性自觉参加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并通过体育竞赛争取平等等现象。女性体育以物质身体的存在和参与作为前提,其发展是女性身体主体建构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文化 身体观 女性体育 晚清
下载PDF
医学史中的性别政治——读费侠莉《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静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6,共3页
美国学者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的《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把女性身体置入中国医学史中进行考察,将焦点集中在中医女性身体论述演变的谱系上,并通过对相关的男性的身体、医业分工、医病关系的分析呈现社会性别权力... 美国学者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的《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把女性身体置入中国医学史中进行考察,将焦点集中在中医女性身体论述演变的谱系上,并通过对相关的男性的身体、医业分工、医病关系的分析呈现社会性别权力体系与医学话语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正是费侠莉著作的独特之处,是她对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贡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性别 身体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与科学知识的传播——基于身体知识和体检技术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瑶华 章梅芳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7-794,802,共9页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的体现,同样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被广泛传播和推广。通过具体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身体素质、解剖学身体观的传播、科学量度观念与体检等问题,认为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推崇有利于具体的西方身体卫生知识和体检实践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体检实践的落实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西方身体观念的传播。这一时期的体检技术与实践既呈现出源自西方科学的医学特点,亦表达了救亡图存时代对国民体格强健的民族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近代身体史 体检
原文传递
古希腊城邦时代裸体竞技的文化意蕴与钩沉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燕 王润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77,84,共13页
裸体竞技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特色,是古希腊人区别于异域蛮人、彰显身份认同的关键所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原典史料出发,基于身体哲学视角,对希腊城邦时代的裸体竞技进行了文化解构。研究认为,裸体竞技的兴起及衰落与当时的社... 裸体竞技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特色,是古希腊人区别于异域蛮人、彰显身份认同的关键所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原典史料出发,基于身体哲学视角,对希腊城邦时代的裸体竞技进行了文化解构。研究认为,裸体竞技的兴起及衰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裸体竞技的文化建构表现在:运动场馆作为古希腊城邦独特的公共空间,萌育与形塑了希腊人的体育传统;宗教、政治、军事作为古希腊社会的权力载体,建构与塑造了希腊人的身体行为;健康、美等作为城邦内自然个体的向往追求,推动与促发了希腊人的主体觉醒;邦外排斥与邦内歧视作为竞赛参与的隔离方式,催生与造就了裸体竞技的排外属性。同时,古希腊城邦时代的裸体竞技存在社会驯化与本体弱化,观念超前与范围自限,公民民主与外部隔离,参与平等与内部歧视等诸多时代局限。结合裸体竞技的局限性与特定社会现实,得出了身体观念的内化是体育永恒的主题,平等理念的深化与参赛歧视的规制,审美观念的异化与个体体态的表现,文化情境的固化与个体竞赛的参与,运动项目的文化与竞赛项目的选取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古希腊 城邦时代 裸体竞技 身体哲学 文化
下载PDF
身体、口号与权力规训——身体史视野下的红四军口号问题研究(1928~1930)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殿龙 《学术探索》 2019年第8期121-129,共9页
在红四军转战井冈山、赣南、闽西过程中,其口号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为公开口号,一种为内部口号。前者比重大,接受面主要为民众、红军和白军;后者比重小,主要在党内高层以及各大红军指战员、官兵中传播。两种方式的背后,“身体”贯穿其中:... 在红四军转战井冈山、赣南、闽西过程中,其口号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为公开口号,一种为内部口号。前者比重大,接受面主要为民众、红军和白军;后者比重小,主要在党内高层以及各大红军指战员、官兵中传播。两种方式的背后,“身体”贯穿其中:一来,战争导致的身体缺失、白色恐怖导致的身体反动推动了口号的大量生产,以致于红四军公开口号的着力点即在于对可争取民众身体之“痛”的唤醒,借此找准“痛”的来源,以高亢且充满“痛”感的语言激发民众的革命情绪,认同革命纪律,规训与塑造革命所需要的身体;二来,红四军内部口号伴随着战争中的共产党人身体对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信息接收和认知,体现着中共党人、军人身体对权力的顺从或抗拒,以此揭示内部分歧的同时,也昭示着内部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红四军 中共中央 口号 身体史 权力规训
下载PDF
18、19世纪法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阅读三大卷巨著《身体的历史》札记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7,共7页
通过阅读三大卷巨著《身体的历史》以及参阅其它大量文献基本还原出了18、19世纪法国体育运动的变迁过程:从"暴力体育走向文明体育"、"传统乡村体育走向现代科学体育"、"既坚持自我传统又借鉴别国优势"... 通过阅读三大卷巨著《身体的历史》以及参阅其它大量文献基本还原出了18、19世纪法国体育运动的变迁过程:从"暴力体育走向文明体育"、"传统乡村体育走向现代科学体育"、"既坚持自我传统又借鉴别国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体操运动在法国的影响较广,作用巨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战争的失利,导致政府和国民出于恢复国家尊严和民族尊严而必须采取"体育复兴"这一"半军事半教育"手段,到了19世纪后期,由于受到英国体育的影响,逐渐过渡到现代体育运动的浪潮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19世纪 法国 体育运动 发展历程 身体的历史
下载PDF
空间、历史与身体政治——论《无名的裘德》对资本主义婚姻制度的批判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一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8,共10页
哈代在其最后一部小说中颠覆了自沃尔斯通克拉福特以来的"伴侣婚姻"模式以及资产阶级家庭观,揭露了以艾拉白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物欲化、商品化的本质,而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淑无疑可以看作19世纪末英美社会"新女性&... 哈代在其最后一部小说中颠覆了自沃尔斯通克拉福特以来的"伴侣婚姻"模式以及资产阶级家庭观,揭露了以艾拉白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物欲化、商品化的本质,而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淑无疑可以看作19世纪末英美社会"新女性"的代表,她拒绝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性别压迫与剥削,而裘德与淑的婚姻家庭新模式的失败则呼应了恩格斯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关系、财产关系。二人以身体政治的方式与资本主义父权习俗相对抗,预言了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解体,哈代亦藉此成功地将婚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父权制度彻底去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无名的裘德》 资产阶级婚姻 空间 历史 身体政治
下载PDF
对近代中国身体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全有 王海波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1-78,共8页
近年来学界兴起了对身体史的研究,就近代中国身体史研究而言,包括总体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两点。其中专题性的研究主要涉及服饰、剪辫放足、医疗以及女性身体研究等内容。至于不足之处,在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研究内容等方面... 近年来学界兴起了对身体史的研究,就近代中国身体史研究而言,包括总体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两点。其中专题性的研究主要涉及服饰、剪辫放足、医疗以及女性身体研究等内容。至于不足之处,在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研究内容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相信随着这几个方面的不断改观,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研究将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身体史 妇女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