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晚清民国时期“卫生”涵义的演变 被引量:15
1
作者 杜志章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中国传统"卫生"的涵义是"保卫生命",在近代以前历数千年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在晚清西方科学术语传入中国的潮流中,"hygiene"被译为"卫生学"而广泛使用,从而给中国传统"卫生"注入了新... 中国传统"卫生"的涵义是"保卫生命",在近代以前历数千年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在晚清西方科学术语传入中国的潮流中,"hygiene"被译为"卫生学"而广泛使用,从而给中国传统"卫生"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其具备了科学性、公共性、预防性等现代性。民国时期,在中西文化进一步交融的过程中,"卫生"涵义进一步演化,呈现出既不同于中国传统"卫生"也不同于西方卫生的崭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 中国近代文化史 概念史
原文传递
观念史抑或概念史——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被引量:12
2
作者 钱宁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04,284,共8页
从整体上看,金观涛、刘青峰两位教授所著的《观念史研究》一书体现的作为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观念史方法论与剑桥学派的英美观念史研究方法和海德堡学派的德国概念史研究方法均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更类似于后者。这种方法论倾向预示着汉语... 从整体上看,金观涛、刘青峰两位教授所著的《观念史研究》一书体现的作为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观念史方法论与剑桥学派的英美观念史研究方法和海德堡学派的德国概念史研究方法均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更类似于后者。这种方法论倾向预示着汉语概念史的可能性路径。而只有真正理解国外概念史研究方法并具备自身方法论的自觉,才能铸就汉语概念史的范式。所以,汉语概念史研究才刚刚开始,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史 概念史 思想史 汉语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系:概念翻译史研究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2
3
作者 蓝红军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1,148,共11页
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概念翻译史的出现体现了翻译史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转向。它聚焦历史中的概念翻译事件,以此揭示翻译的思想生发、融合和改造功能。概念经由翻译在不同的时空流转,产生一定的思想影响,相关研究因而需要满足时间、空... 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概念翻译史的出现体现了翻译史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转向。它聚焦历史中的概念翻译事件,以此揭示翻译的思想生发、融合和改造功能。概念经由翻译在不同的时空流转,产生一定的思想影响,相关研究因而需要满足时间、空间和关系三个维度的要求。时间维度要求关注概念翻译事件背后的历史语境,展现概念翻译的历史变迁。空间维度要求以全球史视野,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去关注概念翻译的跨域流动。关系维度要求除了关注概念翻译自身的发展历程之外,更要关注概念翻译与社会思想的互动。时间、空间和关系三者并非分立“,三维一体”是概念翻译史研究的典型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空间 关系 概念史 翻译史
原文传递
“政治纪律”:一个概念史的梳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家彬 吴祖鲲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7,共8页
目前我们党对"政治纪律"的界定主要包括政治路线的纪律、政治工作的纪律与政治生活的纪律三大组成部分,这三部分各有其复杂的历史发展。"政治纪律"最早出现时主要是指维护政治路线的纪律,1927年瞿秋白就以执行"... 目前我们党对"政治纪律"的界定主要包括政治路线的纪律、政治工作的纪律与政治生活的纪律三大组成部分,这三部分各有其复杂的历史发展。"政治纪律"最早出现时主要是指维护政治路线的纪律,1927年瞿秋白就以执行"政治纪律"的名义反对彭述之等人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随后,政治工作的纪律成为"政治纪律"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民主革命时期随着军事斗争的发展,军队政治纪律成为政治工作纪律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提出政治生活的纪律问题,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党的组织纪律也是"政治纪律",将维护中央权威作为"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军队政治纪律也逐渐向此靠拢。中共十九大在维护党的政治路线的纪律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纪律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政治纪律"的内涵,概念的重心逐渐向党内政治生活倾斜,更加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更加突出和丰富了新时代"政治纪律"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纪律 政治路线 政治工作 政治生活 概念史 历史维度
原文传递
“信息哲学”与走向融贯的信息哲学范式——一个概念史的文本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1-556,共6页
在"概念史"的视野下,"信息哲学"的起源和内涵,以及信息哲学范式的演进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维度。围绕着"‘信息哲学’中的哲学属于何种信息"和"‘信息哲学’是什么样的一种哲学"两个互... 在"概念史"的视野下,"信息哲学"的起源和内涵,以及信息哲学范式的演进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维度。围绕着"‘信息哲学’中的哲学属于何种信息"和"‘信息哲学’是什么样的一种哲学"两个互补性问题,对"信息哲学"的多维内涵和信息哲学研究的双重范式的考察,凸显出"信息哲学"的时代性诉求和文化间性意蕴。中西信息哲学范式之间的歧异与会通,为走向融贯的而非统一的信息哲学范式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哲学 信息 范式 概念史
下载PDF
“花柳病”概念探源补遗 被引量:2
6
作者 杜鹃 曹微克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0,84,共7页
当今我国学者普遍将花柳病等同于性病,认为"花柳病"是性病在旧社会的称谓或者是一种民间称法。本文通过对花柳病概念进行溯源,认为这种看法是缺乏历史依据的:"花柳"一词作为对妓女等的雅称始于唐代,但是作为一种疾... 当今我国学者普遍将花柳病等同于性病,认为"花柳病"是性病在旧社会的称谓或者是一种民间称法。本文通过对花柳病概念进行溯源,认为这种看法是缺乏历史依据的:"花柳"一词作为对妓女等的雅称始于唐代,但是作为一种疾病的名称则始于日本,自19世纪中后期被引入中国之后,它又经历了近代医学的洗礼和改造,成为了一个充满本土感的近代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花柳病 概念史 近代化
原文传递
青年卢卡奇原初语境中的“总体性”概念——重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被引量:2
7
作者 游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96,共8页
"总体性"是青年卢卡奇的重要概念,国内对其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中译本而进行的。但在中译本中,"总体性"概念背后存在的德文区别被遮蔽了,这必然给中译本的读者造成误解。同时,与黑格尔的历史的、... "总体性"是青年卢卡奇的重要概念,国内对其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中译本而进行的。但在中译本中,"总体性"概念背后存在的德文区别被遮蔽了,这必然给中译本的读者造成误解。同时,与黑格尔的历史的、具体的总体不同,马克思思想后期的"总体性"概念是社会总体与经济总体的双重含义的总体。然而青年卢卡奇没有注意到这点,虽然他的"总体性"概念具有多重内涵,但还是没看到马克思后期的思想变化。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使用了黑格尔的逻辑张力,却又忽略了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总体是个"坏东西";其所具有的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是与青年马克思更为接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卢卡奇 总体性 整体 概念史 马克思 人本主义
原文传递
中医药概念的分量——基于历史、理论、实证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璐 王烨燃 +1 位作者 赵宇平 黄璐琦 《中华医史杂志》 2022年第4期195-205,共11页
中医药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基于历史、理论、实证3种范式考察中医药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嬗变背后的时代契机,重新审视不同医学体系之间、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医药概念... 中医药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基于历史、理论、实证3种范式考察中医药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嬗变背后的时代契机,重新审视不同医学体系之间、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医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再界定,为筑牢中华民族医学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医药学术语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推动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建设,建立开放包容的新医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启示。以期在构建人类卫生共同体的过程中,通过中医药与现代医学互鉴形成整合医学模式,为全球健康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发挥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药 中医药 范式 概念史
原文传递
论智利思想家毕尔巴鄂对“拉丁美洲”概念的建构
9
作者 张宇晨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拉丁美洲”这一名词出自法国人或哥伦比亚人之手,然而,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表明,这一概念的建构者实为智利思想家弗朗西斯科·毕尔巴鄂。长久以来,“拉丁美洲”概念的生成并未受到足够关注,这对理解拉美地区以及生...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拉丁美洲”这一名词出自法国人或哥伦比亚人之手,然而,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表明,这一概念的建构者实为智利思想家弗朗西斯科·毕尔巴鄂。长久以来,“拉丁美洲”概念的生成并未受到足够关注,这对理解拉美地区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人民造成很大障碍。通过对大量西班牙语和法语一手文献材料的研究,“拉丁美洲”概念生成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同时,这一概念建构者的形象也愈发丰盈。毕尔巴鄂对其身处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倍感忧虑,对于他者的文明与野蛮认知深刻,他怀揣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构建出“拉丁美洲”这一属于所有“拉丁美洲人”的身份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 身份建构 弗朗西斯科·毕尔巴鄂 西班牙美洲 概念史
下载PDF
概念史:语言和社会现实的互动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才凤伟 刘彤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8-11,共4页
概念史是通过研究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接收、转移和扩散来揭示概念是如何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过程的一种方法。在概念史的研究中,存在着"剑桥范式"和"海德堡范式"的区分,前者从概念与修辞之间的关系入手来研... 概念史是通过研究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接收、转移和扩散来揭示概念是如何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过程的一种方法。在概念史的研究中,存在着"剑桥范式"和"海德堡范式"的区分,前者从概念与修辞之间的关系入手来研究概念史,而后者重点考察社会转型和概念变迁之间的关系。总体说来,两种范式都涌现一些代表性成果,但方法论层面并未达成一致。在当今形势下,概念史研究者通过加强文字和图像关联性的分析拓宽了研究领域。对概念史发展历程和趋势的考察,也为当代中国的概念史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语言 剑桥范式 海德堡范式 方法论
下载PDF
日语语言学研究中“中国资料”概念之辨证
11
作者 王竣磊 《高等日语教育》 2021年第2期117-129,165,共14页
"中国资料"这一概念在日语语言学研究中用来指称一群特定的文献资料,围绕该群资料的研究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本文首先考证了"中国资料"这一概念的沿革。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不同学者的定义以及"中国资料&qu... "中国资料"这一概念在日语语言学研究中用来指称一群特定的文献资料,围绕该群资料的研究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本文首先考证了"中国资料"这一概念的沿革。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不同学者的定义以及"中国资料"与"外国资料"二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至今为止的各种定义均是在服务日语史研究的视角下进行的,从而将"中国资料"视为"外国资料"的下位概念。这一定义模式导致"中国资料"概念模糊、多变。而且,现行"外国资料"体系下的各个概念之间也存在龃龉,在具体资料的定位上产生矛盾。最后,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国资料"的定义应该重视文献资料本身的属性,把"外国资料"作为其所具有的一种功能或者属性,而非上位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史 外国资料 中国资料 语文学 概念史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义务”概念的引入与流变
12
作者 孙浩然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82-90,共9页
19世纪的早期来华传教士曾尝试以“本分”“职分”等词对译英语中的duty和obligation。日本借用汉语资源创制的“义务”一词进入中国后,在清末民初的“新名词”浪潮中逐渐流行,推动了个人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近代转型。中国知识分子将“... 19世纪的早期来华传教士曾尝试以“本分”“职分”等词对译英语中的duty和obligation。日本借用汉语资源创制的“义务”一词进入中国后,在清末民初的“新名词”浪潮中逐渐流行,推动了个人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近代转型。中国知识分子将“义务”与“权利”的对应关系引入中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权利”源于“义务”,形成了与西方不同的现代义务观念。虽然部分知识分子尝试分离“义务”概念的道德内涵,但并未成功。“义务”由“译词”转变为“概念”的过程,得益于中国、西方与日本三方的文化交流,为日益发展的概念史研究提供了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 权利 知识分子 近代转型 概念史
下载PDF
以赛亚·伯林与俄罗斯文化
13
作者 龙瑜宬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9,共21页
20世纪俄罗斯的政治灾难,使得以赛亚·伯林格外强调"消极自由",但俄罗斯文化对他的思想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影响。俄罗斯特殊的智性传统引导他进入了观念史研究领域;而面对多元价值与一元诉求间的冲突,19世纪俄国思想家做出... 20世纪俄罗斯的政治灾难,使得以赛亚·伯林格外强调"消极自由",但俄罗斯文化对他的思想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影响。俄罗斯特殊的智性传统引导他进入了观念史研究领域;而面对多元价值与一元诉求间的冲突,19世纪俄国思想家做出的不同选择为伯林阐释和发挥自己的悲剧性价值多元论提供了最佳例证。他将这些思想家区分为"狐狸"与"刺猬",并充分移情于以富有现实感的赫尔岑为代表的"狐狸"。然而,对俄国保守派思想家的过度轻视也暴露出他的某种"刺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亚·伯林 俄罗斯 观念史 多元论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正义观的隐喻视角:从罗尔斯、蒲鲁东到马克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
当代政治哲学有一个预设前提是:“正义”这个语词有着概念的清晰性和明确性。但这仍然是“词”或者“辞”或者“话”意义上说的。罗尔斯讨论正义这个概念及其构造社会正义原则时,把理想性或者理性意义上衍生出的逻辑作为一种任务。隐喻... 当代政治哲学有一个预设前提是:“正义”这个语词有着概念的清晰性和明确性。但这仍然是“词”或者“辞”或者“话”意义上说的。罗尔斯讨论正义这个概念及其构造社会正义原则时,把理想性或者理性意义上衍生出的逻辑作为一种任务。隐喻已经决定了这个概念的否定性运动。这一点也在蒲鲁东关于正义的定义之中明白地显示出来。在唯物史观中考察正义,隐喻思维作为人类把握正义概念的引导性思维,将资本主义社会视为有关正义女神的现代神话。它一方面作为资本主义以商品为基础的价值观体系的反射、投射、在场和方向性的显像,另一方面作为空洞的意识形态的浮光掠影、误导性的幻象、模仿,以及伪造逻辑这块正当性底布上的花卉。依“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隐喻,正义概念恰恰是指向隐喻或者从隐喻过渡到概念领域。正义的新的表现形式要能够出现,很显然就需要以更伟大的作为来产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隐喻 概念史批判 马克思
原文传递
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兼论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 被引量:72
15
作者 蒋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5,共14页
20世纪以来“意境”研究的基本取向,愈益倾向于将意境视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核心范畴,在涵盖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一般特征的意义上来阐释它。这种趋向肇始于王国维对“意境”概念的曲解。实则古人使用的“意境”只是立意取境之义,... 20世纪以来“意境”研究的基本取向,愈益倾向于将意境视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核心范畴,在涵盖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一般特征的意义上来阐释它。这种趋向肇始于王国维对“意境”概念的曲解。实则古人使用的“意境”只是立意取境之义,是个不含有价值色彩的中性概念。从纪昀到近代梁启超乃至民国初年的诗话都是这么用的。王国维在西方艺术理论的启发下,取当时流行的“意境”概念来发挥他的文学观,对民国以来的诗歌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在当代学者的不断阐释、开拓下,意境遂成为一个与传统用法割裂的现代诗学范畴。不从概念史的角度理清这一过程,就会导致“意境”作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现代范畴和作为历史名词的诗学概念的差互错出,带来理论阐释中不必要的方法论悖谬和理解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境界 概念史 王国维
原文传递
制名以指实:“通识教育”概念的本语境辨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陆一 徐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9,共10页
本文通过对"通识"一词在中国思想文献中概念史的梳理,揭示了"通""识"二字所独具的中国文化属性,确认了"通识教育"在名实两方面对于当代中国通识教育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与不可替代的涵括性。使... 本文通过对"通识"一词在中国思想文献中概念史的梳理,揭示了"通""识"二字所独具的中国文化属性,确认了"通识教育"在名实两方面对于当代中国通识教育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与不可替代的涵括性。使用"通识"这一概念来指称,有利于塑造一种脱胎于本土传统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本文也以详细史料说明"通识教育"的名称是在中国大学面临现代化转型时,出于改革内在要求而创制的一个既能接续古今又具备世界意义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概念史 本土传统 文化基因
原文传递
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生成与发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邓绍根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共17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首先出现于1978年1月出版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该词不断被新闻界使用,概念初步确定。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首先出现于1978年1月出版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该词不断被新闻界使用,概念初步确定。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该词逐渐被推广,概念正式生成。1999年兴起的历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不仅推动该词在全国普及,而且随着其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展开,其概念内涵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等层面深化发展,外延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一个从新名词到学术关键词再到政治术语的演变过程,现已成为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概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广播电视宣传概论》 概念史 正本清源
下载PDF
新闻宣传概念的历史及其终结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俊 《全球传媒学刊》 2016年第4期97-109,共13页
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历史中,新闻宣传长期占据着重要位置,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概念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媒介环境变迁,新闻宣传概念已难以适应新的媒... 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历史中,新闻宣传长期占据着重要位置,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概念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媒介环境变迁,新闻宣传概念已难以适应新的媒介格局与舆论格局。中国共产党从"新闻宣传"向"新闻舆论"这一概念转型背后,是宣传观念的转型,意味着"新闻宣传"概念即将终结,而"新闻宣传"的观念则通过话语转型呈现多元化表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宣传 新闻舆论 概念史 话语转型
下载PDF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素养”概念史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芳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2,81,共9页
"素养"概念在进入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之前已历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积累了丰富的意涵和思想。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考察"素养"的概念史,发现其制度化过程包括发端于美国的"理论化"阶段(20世... "素养"概念在进入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之前已历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积累了丰富的意涵和思想。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考察"素养"的概念史,发现其制度化过程包括发端于美国的"理论化"阶段(20世纪初至70年代)、传播至英国等国家的"合法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及制度扩散的"全球化"阶段(21世纪以来),呈现"同质化"和"松散耦合"现象,中国的"素养"概念正是作为制度的"素养"教育在全球扩散的产物。基于"素养"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应重视概念背后的多重内涵和价值取向,立足终身教育目标统合教育发展理念,并关注"素养"概念在"松散耦合"机制下的本土化建构,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核心素养教育"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概念史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世界社会理论
原文传递
多元视角下智能出版概念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凯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基于概念史、技术史以及逻辑学视角,提出对智能出版概念的认识与思考:从概念史视角看,智能出版是专指“人工智能+出版”;从技术史视角看,智能出版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重构三个阶段;从逻辑学视角看,智能出版是一种新型数字出版,其... 基于概念史、技术史以及逻辑学视角,提出对智能出版概念的认识与思考:从概念史视角看,智能出版是专指“人工智能+出版”;从技术史视角看,智能出版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重构三个阶段;从逻辑学视角看,智能出版是一种新型数字出版,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出版的特有属性,它使得智能出版区别于其他出版业态。因此,智能出版是一种将知识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以选择、编辑、加工,并向公众传播的新型数字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出版 人工智能 出版技术 出版理论 概念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