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之王:中国圣人的一项传播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潘祥辉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45,共26页
中国文化是一种崇圣文化,圣人具有崇高的地位。上古圣人与巫同源,是史上最早的职业传播者。圣人之原型即拥有超凡传播能力,能够沟通天地人神、偏倚耳听口传的"传播之王","圣"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全部合法性即植根... 中国文化是一种崇圣文化,圣人具有崇高的地位。上古圣人与巫同源,是史上最早的职业传播者。圣人之原型即拥有超凡传播能力,能够沟通天地人神、偏倚耳听口传的"传播之王","圣"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全部合法性即植根于此。后世圣人的形象与内涵多有变异,但其多知、善听、善施教化的角色一脉相承。和西方圣人相比,中国圣人根源于中国本土的巫教传统,因而具有独一无二的媒介学特征。本文旨在从汉语圣字的结构入手,对圣人进行一种正本清源式的传播考古学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考古学 圣人 传播王 传播史
原文传递
信息传播业的地缘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8
2
作者 丹·席勒 翟秀凤 +4 位作者 刘烨 王琪 贾宸琰 季佳歆 方晓恬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35,共20页
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和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的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荣休教授丹·席勒(Daniel Toby Schiler)于2016年10月22日-11月2日到访北京大学并发表了4场演讲。系列演讲中,席勒教授从20世纪... 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和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的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荣休教授丹·席勒(Daniel Toby Schiler)于2016年10月22日-11月2日到访北京大学并发表了4场演讲。系列演讲中,席勒教授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字资本资本主义的兴起开篇,对其历史起源、权力结构和当前的信息地缘政治格局进行了深刻分析。此后,他回溯当前信息领域的全球霸主美国信息传播业的历史,对促成美国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着重诠释了兼具灵活性和强制性的政府干预在美国电信业数字化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席勒教授利用文献档案分析了全球通信史中的权力争夺和复杂博弈。席勒教授强调,数字资本主义虽然实现了资本主义矛盾的现代化,但却无法超越资本主义内在的危机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尼克松时代 电信政策 传播史
原文传递
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范式的建构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玉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武术家是武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是武术历史记忆的承载人。对当前武术家进行口述史研究,可形成民国至新中国以来以人(武术家)为本的历史记录,补充以往武术史写法以事件为主的不足;可建立武术家习武、从武的个人历史资料库,弥补以往武术... 武术家是武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是武术历史记忆的承载人。对当前武术家进行口述史研究,可形成民国至新中国以来以人(武术家)为本的历史记录,补充以往武术史写法以事件为主的不足;可建立武术家习武、从武的个人历史资料库,弥补以往武术史文献中关于武术家生活史、思想史等记录的不足;可记录武术家群体关于北京亚运会武术比赛等重要事件的历史记忆。范式研究由国际化正逐步本土化、中国化、学科化,并已进入口述史研究领域。基于范式理论、口述史方法、武术史现状,建构以武术家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范式,旨在推进中国武术的口述史研究,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武术家 口述史 研究范式 武术传播
下载PDF
龟兹“孔雀”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子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8,共8页
关于龟兹孔雀的历史记忆,保留相当长久。以往讨论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的论著对此似乎有所忽略。综合《汉书》、《后汉书》、《魏书》等书的记载可知:"孔雀生南州"的成见或许应当有所修正。龟兹等西域地方所出&... 关于龟兹孔雀的历史记忆,保留相当长久。以往讨论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的论著对此似乎有所忽略。综合《汉书》、《后汉书》、《魏书》等书的记载可知:"孔雀生南州"的成见或许应当有所修正。龟兹等西域地方所出"孔雀"是何种禽鸟、是否与南国"孔雀"同类及其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环境条件,都是很值得探讨的生态史问题;历史上人们"取养而食之"并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是野禽驯养史上的有趣现象;而龟兹孔雀有关信息传入中土的途径和影响则值得交通史研究者充分关注。相关考察的深入,或许还有待于民族文献研究以及动物考古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 孔雀 西域史 生态史 交通史
原文传递
《孙子兵法》译史钩沉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建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78-188,共11页
《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文化之经典,代表了中国传统战略思想。钩沉该书翻译史是其翻译研究的基础,学界现有研究缺乏对最新外语译本的关照,应用型、研究型文本与外语译本未区分以及外译情况与重要译本的介绍过于简略,因此,全面梳理该书... 《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文化之经典,代表了中国传统战略思想。钩沉该书翻译史是其翻译研究的基础,学界现有研究缺乏对最新外语译本的关照,应用型、研究型文本与外语译本未区分以及外译情况与重要译本的介绍过于简略,因此,全面梳理该书在非英语世界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史具有必要性。《孙子兵法》翻译史有六大特点:其翻译是蔚为壮观的跨文化传播奇迹;外语译本问世之前,该书既已广为流传;其翻译与战争、国际关系等密不可分;译本类型与译者文化身份具有多样性;翻译史中多有转译现象,几种影响力大的译本多为后世译者所采用;中国人译本出现较早,但海外接受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翻译史 跨文化传播 非英语世界 英语世界 文化身份
下载PDF
汉英文化差异之我见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玉敏 《中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65-67,共3页
从文化的定义、分类谈起,着重从历史文化、地理文化、风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汉英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用生动详实的例证说明了只有善于发现汉英文化的差异,才能既获得英语能力又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历史地理 风俗 宗教 交际
下载PDF
瞽濛传诵:先秦“盲媒”的传播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潘祥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3,共10页
"瞽濛传诵"是源自远古口传时代的一种文化传播传统,对华夏文明影响至深。在中国上古,"瞽濛"虽系盲人,却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与瞽濛作为"盲媒介人"的传播教化职能息息相关,"濛瞍修声"... "瞽濛传诵"是源自远古口传时代的一种文化传播传统,对华夏文明影响至深。在中国上古,"瞽濛"虽系盲人,却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与瞽濛作为"盲媒介人"的传播教化职能息息相关,"濛瞍修声"指明了"盲媒"在上古传播体系中的职责与功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职业传播者,"瞽濛"在上古"乐教"与"声教"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瞽濛传诵的传统直接影响了先秦文献的形成和传播。"瞽濛"之所以成为"媒介人"并被委以重任,在于其杰出的沟通天地的能力和超常的听力及记忆力。随着礼崩乐坏的东周社会的来临尤其是文字书写的普及,"瞽濛传诵"的传统逐渐衰落。尽管西方社会也曾出现过"瞽濛传诵"的传统,但两种传统存在差异。极富中国特色的"瞽濛传诵"传统构成了华夏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彰显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瞽矇 盲媒 媒介人 媒介史 传播考古学 华夏传播学
下载PDF
张山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9
8
作者 阴晓林 赵光圣 +2 位作者 郭玉成 李守培 张路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 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张山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的产生、学校武术开展情况、武术外交工作、散打运动的试点、1980年武术座谈会和1982年武术工作会议、武术科研工作、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武术段位制、主编及参编武术教材、武术研究院成立、"文革"时期的武术、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竞技武术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张山 武术家 口述史 武术传播
原文传递
生产力革命和交往革命: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交往理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4,共8页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论述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时,十分重视交往。在他看来,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交往的形式是随之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论述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时,十分重视交往。在他看来,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交往的形式是随之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的产生。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类历史上的"交往革命"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 交往理论
下载PDF
论中国传播史研究的想象力与典范性探索——评《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 被引量:7
10
作者 姚锦云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158,共15页
书籍信息《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潘祥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338页。ISBN:9787309133530,30元。"华夏传播"指向"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余也鲁,1983:VIII)。1964年,当... 书籍信息《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潘祥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338页。ISBN:9787309133530,30元。"华夏传播"指向"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余也鲁,1983:VIII)。1964年,当余也鲁先生还在斯坦福求学时,便跟老师施拉姆说要"从传统中国文化中找寻传播的理论与实际",施拉姆说那是"很有趣的探险"(余也鲁,2015:229-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传播 传播考古 传播史 想象力 语境
原文传递
成人教育学的历史 发展与对话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光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11,共7页
成人教育学在以古希腊、中国和希伯来为代表的东西方不同文化形态之中,都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对话过程中,不同风格的成人教育学不仅继承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集中地反映了不同地区成人教育的实践形态和特... 成人教育学在以古希腊、中国和希伯来为代表的东西方不同文化形态之中,都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对话过程中,不同风格的成人教育学不仅继承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集中地反映了不同地区成人教育的实践形态和特征。对成人教育学发展史的检讨与反思,有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这门新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历史 传播 交流 发展
下载PDF
传播学学科核心范式的演化进路:一种新的学科史解读视角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蕾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77,共8页
本文以探索传播学学科核心范式的演化进路作为建构审度学科史的新视角,并在这种新的历史透视框架中,寻找解决学科自主性问题的出路。传播学学科核心范式自形成起,经历了内部整合与多元研究传统表层整合阶段,目前正进入深层整合阶段。
关键词 学科史 范式 传播学
原文传递
吴彬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玉成 王琨 +2 位作者 王培含 李守培 崔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22,130,共8页
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 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吴彬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北体求学、社会习武、北京武术队建队、传统武术与运动员训练、武术兴趣培养和优秀运动员培养、举办国际套路培训班、报方案"解禁"散打、从影经历、组织大型武术活动、武术入奥与科研、国外教学与交流、武术进入中小学会议、全国武术比赛规则讨论、获优秀教练员和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历、武术人社会责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吴彬 武术家 口述史 武术传播
原文传递
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2019年上海市“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论坛综述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亚成 季浏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加强对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研究是扎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积极举措,同时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2019年10月9日—11日,2019年上海市“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论坛暨全国“武术与民族... 加强对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研究是扎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积极举措,同时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2019年10月9日—11日,2019年上海市“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论坛暨全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院长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相关学者围绕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文化、教育、传播、竞技、健康产业和战略研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以期为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武术历史 武术文化 武术教育 武术传播 武术技术
下载PDF
图书馆与口述史学:渊源、现状和存在问题 被引量:8
15
作者 全根先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1期1-4,30,共5页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具有记忆与传承人类文明的双重功能。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为图书馆记忆功能的回归提供了新的契机:图书馆主动地投入到活态的口述历史文献的抢救与记录之中,而不再是单纯地收藏与传播已有历史文献。目前,口述历...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具有记忆与传承人类文明的双重功能。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为图书馆记忆功能的回归提供了新的契机:图书馆主动地投入到活态的口述历史文献的抢救与记录之中,而不再是单纯地收藏与传播已有历史文献。目前,口述历史实践在世界各地图书馆都得到了广泛开展,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建设项目,是图书馆界合作开展的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中值得期待的一种尝试。图书馆界口述历史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口述史学 记忆 采集 传播 资源建设
下载PDF
解构·建构·实现--近代“屈原爱国”观念生成与传播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余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27,共17页
今日牢固的"屈原爱国"观念既非自古已然,亦非迟至抗战时期才形成,事实上要复杂得多。清季,以"忠君"为主题的传统屈原阐释逐渐动摇,新的民族主义阐释与构成其合作、竞争方的自由主义阐释开始形成,前者促生了最初的&q... 今日牢固的"屈原爱国"观念既非自古已然,亦非迟至抗战时期才形成,事实上要复杂得多。清季,以"忠君"为主题的传统屈原阐释逐渐动摇,新的民族主义阐释与构成其合作、竞争方的自由主义阐释开始形成,前者促生了最初的"屈原爱国"观念。新文化运动时期,经过两种新阐释共同从学理上对"忠君"的系统解构,以及民族主义阐释对"爱国"的建构,"屈原爱国"观念真正确立并逐渐传播,但尚未获得各方的足够认同,知识界中自由主义阐释甚或一度超过民族主义阐释。九一八事变后,一些自由主义阐释者改变态度,不同程度地转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阐释终在全面抗战时期压倒其他阐释而渐成主流,"屈原爱国"从之前作为少数精英的新创思想走进了生活世界,成为一种制度性、风俗性和常识性观念。该观念自产生三四十年后便迅速发展为主导观念,正是一个从个人阐释发展为公共阐释的过程,表现出复合性发展等鲜明特征。前后的"屈原爱国"观念虽能作如此统称,却并非"不变的常数",后期便在对外指向的"爱国家爱民族"之外,增添了对内指向的爱人民、反独裁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爱国 观念史 传播史 民族主义 阐释
原文传递
数字史学传播若干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梦宇 张晓校 《北方论丛》 202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数字史学传播与数字文明相对应的是一种数字媒体社交传播,是各种平台的“交流+互动”式传播,体现着虚拟时代数字史学传播的特征。数字史学所传播的对象是经过数字化技术加工、处理的、无法感知的数字文本,即数据和信息,呈现出与农耕文... 数字史学传播与数字文明相对应的是一种数字媒体社交传播,是各种平台的“交流+互动”式传播,体现着虚拟时代数字史学传播的特征。数字史学所传播的对象是经过数字化技术加工、处理的、无法感知的数字文本,即数据和信息,呈现出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截然不同的、数字时代特征鲜明的数字史学传播。非纸质数字史学载体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内贮存和传播传递,“分享”“共享”、互动等强化了广泛参与性、多样性特点,扩大了传播规模,提高了传播传输速度。多重媒体创造的平台,让数字史学的传播凸显了“媒体、平台、互动、参与”等一系列优势特色,促进了传播的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数字史学 历史学传播
下载PDF
历史、语境与通路:当下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对戴维·莫利教授的访谈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鑫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142,共13页
国际知名学者,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戴维·莫利教授深耕媒介与传播领域四十余年,其个人学术研究脉络也可成为媒介与传播研究议题和范式转迁的重要参照:即四十年来科技、政治、文化以及全球化过程与媒介和传播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莫利... 国际知名学者,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戴维·莫利教授深耕媒介与传播领域四十余年,其个人学术研究脉络也可成为媒介与传播研究议题和范式转迁的重要参照:即四十年来科技、政治、文化以及全球化过程与媒介和传播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莫利教授以贯穿始终的批判立场、跨学科的研究活力,超越狭隘的"以媒体研究为中心"的范式,对当下媒介与传播研究中的物质性、流动性、虚实空间接合、具身等问题予以回答,并始终保持问题思考的历史主义和语境化。莫利教授认为,新媒介技术并不会消除差异和不平等,"新"的物质地理图谱标识出虚拟和现实交流的特权,因此需进一步讨论虚拟和现实的流动性,也要把被忽视的交通等物质基础设施的研究纳入当代传播研究和全球化理论中,因此传播地理学的视角需要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语境 传播地理学 物质 流动 连接性
原文传递
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的国际传播 被引量:2
19
作者 柏悦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124,共13页
德国文化史家卡尔·兰普莱希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作多部文化史巨著,并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史观点。兰普莱希特的文化史观在德国学界引发巨大争议,同时,在欧美国家乃至东亚国家广泛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和热议。这一史学现象得益... 德国文化史家卡尔·兰普莱希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作多部文化史巨著,并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史观点。兰普莱希特的文化史观在德国学界引发巨大争议,同时,在欧美国家乃至东亚国家广泛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和热议。这一史学现象得益于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与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史学运动之间的同频共振,反映了20世纪初以来日益紧密的史学交往。另一方面,德国以外的学者出于为自身研究需求服务的目的,更多地聚焦于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中的“新史学”部分,一定程度上对于这种“新史学”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未予以彻底的剖析,对于他的文化史观中所渗透的德国传统史学的底色也没有察觉,这成为史学传播与交流之中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普莱希特 德国史学 文化史 史学传播 新史学
原文传递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research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communication
20
作者 Jian-Liang Huang Kun-Lan Zuo Huan Liu 《History & Philosophy of Medicine》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The mass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theory,which serve as communication paradigms in the new media era,facilitate and enhance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fields of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heal... The mass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theory,which serve as communication paradigms in the new media era,facilitate and enhance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fields of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This study employ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based on the five elements of the mass communication model:information source,communication subject,communication object,message content,and post-communication feedback.Additionally,it incorporates the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theory to examine the evolving dynamics and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research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during the new media era.Conclusively,this paper acknowledges the existing interaction gap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research while outlining the challenges for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nd proposing strategic optimizations for effective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of medicine health communic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mechanisms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theo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