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考古出土文物类境外展览与中国文化表达
1
作者 徐玲 崔悦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8,共8页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配合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积极向境外国家和地区表达中国独特文化的重要时期。大量重要的考古发现为考古出土文物类境外展览提供了丰富的展品资源。博物馆考古出土文物类境外展览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悠久性和连...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配合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积极向境外国家和地区表达中国独特文化的重要时期。大量重要的考古发现为考古出土文物类境外展览提供了丰富的展品资源。博物馆考古出土文物类境外展览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悠久性和连续性、多元一体性以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表达,在传达中国价值观的同时,增进了境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效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境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考古出土文物 境外展览 中国文化表达 20世纪90年代 博物馆史
原文传递
物与博物馆的文化再书写
2
作者 潘继业 《博物院》 2023年第1期44-49,共6页
博物馆是物的场域,从博物馆起源与早期形态发展来看,博物馆通过物的收藏实现了文化形象的塑造。尽管物品自身包含各式各样的文化信息,但博物馆藏品的挑选与展示是有意识选择文化信息的行为,借此,在博物馆空间内,物的文化属性经历了再书... 博物馆是物的场域,从博物馆起源与早期形态发展来看,博物馆通过物的收藏实现了文化形象的塑造。尽管物品自身包含各式各样的文化信息,但博物馆藏品的挑选与展示是有意识选择文化信息的行为,借此,在博物馆空间内,物的文化属性经历了再书写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与受众间的权力关系以及不可避免的政治化表达都是其作为文化中枢发挥效用时需要谨慎思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博物馆物 文化再书写 博物馆史
原文传递
1949-1966年陕西省博物馆的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玲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2,106,共7页
1949—1966年是陕西省博物馆的重要建设时期,其由民国时期的省立博物馆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区示范性博物馆,又随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回归省级中心馆,期间经历了馆名更改、馆舍修整、藏品扩充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并等一系列体制性变革,重新... 1949—1966年是陕西省博物馆的重要建设时期,其由民国时期的省立博物馆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区示范性博物馆,又随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回归省级中心馆,期间经历了馆名更改、馆舍修整、藏品扩充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并等一系列体制性变革,重新树立了博物馆人民观,打破了原有古物陈列观,采用大众化教育的陈列模式。调整后的陕西省博物馆融入社会主义博物馆体系,获得了新发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博物馆建设的一个历史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西北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史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新中国初期博物馆史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玲 《博物院》 2017年第2期46-52,共7页
博物馆史是透视博物馆与社会关系变迁的最佳视角之一。新中国初期(1949-1966年),博物馆经历了新政权建成后的一系列变化,留下了新政权初期政治、历史及文化的特殊烙印,是中国博物馆史重要的一个发展时段。近三十年来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 博物馆史是透视博物馆与社会关系变迁的最佳视角之一。新中国初期(1949-1966年),博物馆经历了新政权建成后的一系列变化,留下了新政权初期政治、历史及文化的特殊烙印,是中国博物馆史重要的一个发展时段。近三十年来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或专史性的论及,或通史式的涉及,不乏有影响力的论著。但对新中国初期博物馆史的专题研究仍亟需跟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博物馆史 博物馆史料
原文传递
安徽省博物馆早期历史疏证(1953-1965)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玲 刘秀娟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5,共5页
1953-1965年是安徽省博物馆从筹备到开馆,再到成为省级地志性博物馆典范的一个历史时段。12年间,该馆经历了馆名变更、办馆性质及藏品体系调整等复杂历程,从而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抹色彩。
关键词 安徽省博物馆 博物馆史 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档案文献
下载PDF
阿什莫尔博物馆:历史,藏品和愿景
6
作者 刘诗婷 杨凌 《艺术博物馆》 2022年第4期10-13,共4页
从近代早期文化赞助者的收藏活动,到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阿什莫尔博物馆在博物馆史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经历了收藏政策的调整后,该馆同时保存了东西方的艺术。本文介绍该馆历史,并通过主要作品描述其馆藏。文章也简要介绍了该馆对未来... 从近代早期文化赞助者的收藏活动,到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阿什莫尔博物馆在博物馆史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经历了收藏政策的调整后,该馆同时保存了东西方的艺术。本文介绍该馆历史,并通过主要作品描述其馆藏。文章也简要介绍了该馆对未来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史 藏品 未来愿景
原文传递
展示地方新形象:1958—1966年的洛阳市博物馆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秀娟 《博物院》 2019年第6期131-136,共6页
洛阳市博物馆建于1958年,恰逢"大跃进"及洛阳大规模发展经济、进行工业城市建设的开端。洛阳市为配合城市建设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出土了大量文物。此外,洛阳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因此,洛阳市博... 洛阳市博物馆建于1958年,恰逢"大跃进"及洛阳大规模发展经济、进行工业城市建设的开端。洛阳市为配合城市建设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出土了大量文物。此外,洛阳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因此,洛阳市博物馆以当地出土文物为重点布置陈列展览,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洛阳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地方新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市博物馆 博物馆史 文物 地方文化形象
原文传递
村史馆:乡土中国的文化力量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亚 李旺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78,共7页
村史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一般意义上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某些特点与功能,同时又具有独立性。村史馆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收藏与展陈、教育与娱乐、保存与传承、公... 村史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一般意义上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某些特点与功能,同时又具有独立性。村史馆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收藏与展陈、教育与娱乐、保存与传承、公共空间、认同构建、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功能。其中,文化价值是其核心价值,社会价值是衍生价值,经济价值是附加价值。应着力发挥村史馆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开发其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史馆 文化价值 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探寻生态博物馆之根——论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在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露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185,共6页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生态博物馆理论,借用生态博物馆理念在贵州省建立了第一批生态博物馆。随后,生态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距今已经有二十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生态博物馆几经兴衰,由于准备条件不足和理论滞...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生态博物馆理论,借用生态博物馆理念在贵州省建立了第一批生态博物馆。随后,生态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距今已经有二十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生态博物馆几经兴衰,由于准备条件不足和理论滞后,造成一部分生态博物馆由最初的舆论热点到后来的发展瓶颈,管理瘫痪,以至濒于闭馆,一片批评和质疑之声也接踵而来。回首"摸石头过河"的这二十年,总结和回顾生态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梳理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之根,对未来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 邻里博物馆 社区博物馆 活态历史博物馆 整体博物馆
下载PDF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建西 周庆庆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有着独特作用,将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既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需要,也是整合“大思政课”育人资源的需要,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特有的社会资源、聚合效能、人才队伍与“大思政...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有着独特作用,将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既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需要,也是整合“大思政课”育人资源的需要,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特有的社会资源、聚合效能、人才队伍与“大思政课”建设的社会化、融通性、复合型要求具有逻辑一致性,为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因此,可以从工作机制化、场域立体化、手段智能化等维度推动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极具代表性的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可以将其作为典型案例,以小见大探索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为相关建设活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 “大思政课” 红岩 机制化 场域化 智能化
下载PDF
高校校史博物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菁羚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19,22,共3页
高校校史博物馆凝聚着大学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展示大学整体面貌的生动名片,在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知识拓展及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博物馆是承载人类历史和自然的过程的信息载体,信息资源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文章以南京大学... 高校校史博物馆凝聚着大学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展示大学整体面貌的生动名片,在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知识拓展及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博物馆是承载人类历史和自然的过程的信息载体,信息资源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文章以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为例,从其信息资源来源的四个方面,包括文字照片、实物、礼品和录音录像等,来探讨丰富校史博物馆信息资源的方法和促进其进一步宣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史博物馆 信息资源 南京大学
下载PDF
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时期的自然类博物馆展示——兼谈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展示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晓明 《科普研究》 2010年第4期75-79,共5页
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时期,自然类博物馆的外部条件能得到改善,展示内容能得到拓展,展示理念能得到创新和发展。自然类博物馆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展示主题,是由自然类博物馆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是当前生态环境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 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时期,自然类博物馆的外部条件能得到改善,展示内容能得到拓展,展示理念能得到创新和发展。自然类博物馆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展示主题,是由自然类博物馆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是当前生态环境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所要求的,也是继承和发扬自然类博物馆优良传统的体现。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展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成果,体现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类博物馆 展示主题
原文传递
自然博物馆标本数字化建设——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倩倩 李必成 +3 位作者 石亚亚 师瑞萍 单鹍 张云飞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9年第1期15-19,83,共6页
自然博物馆承担着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标本数字化建设将会为其实现基础功能提供保障。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标本数字化建设概况,并以上海自然博物为例,分析建设现状和问题,以期为促进和改善标本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标本 数字化
下载PDF
融合、迁移与反思:博物馆教育研究的多元脉络与学科想象
14
作者 宋娴 《博物院》 2023年第4期27-33,共7页
博物馆“教育”的兴起与转型都脱胎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是多元制度和具体实践的产物。中国在接受西方博物馆学科体系时,一同舶来了其教育遗产,但是相关学术传统所依托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复存在,将面对的社会进程与文化需求也截然不同。自2... 博物馆“教育”的兴起与转型都脱胎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是多元制度和具体实践的产物。中国在接受西方博物馆学科体系时,一同舶来了其教育遗产,但是相关学术传统所依托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复存在,将面对的社会进程与文化需求也截然不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主体和经验对象的不断丰富,中国的博物馆教育热度逐步上升,研究从单一的博物馆学视角,逐渐加入了教育学等更多学科视角。但在教育的“共识”背后,依然存在许多断裂之处。本文旨在理解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在地域迁移和学科融合中如何发展,它的研究“真空”在哪里,并尝试探讨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学习 学科融合 博物馆教育研究史
原文传递
多元化的沉浸式参与:活态历史博物馆的体验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林 孙唯祎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56,共7页
活态历史博物馆主要以复原历史空间、构建社会生活情境、活态演绎等方式,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场景,并通过观众沉浸式参与实现博物馆的教育、休闲等功能。此类博物馆以情境式实物体验、探索式认知体验、启发式内省体验、引导式社会体... 活态历史博物馆主要以复原历史空间、构建社会生活情境、活态演绎等方式,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场景,并通过观众沉浸式参与实现博物馆的教育、休闲等功能。此类博物馆以情境式实物体验、探索式认知体验、启发式内省体验、引导式社会体验为特征,满足其核心目标群体——家庭观众及青少年群体的多元需求。活态历史博物馆构建的体验方式与公众需求高度契合,被传统历史类博物馆借鉴后,引发了博物馆展览教育、文化拓展项目等方面的创新。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活态化举措以及未来活态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应注意平衡体验深度与阐述广度,通过更加系统化的传播系统设计,帮助观众建立更高层面的认知与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历史博物馆 目标群体 多元化体验 沉浸式参与
原文传递
口述历史方法在图书馆史采集中的应用研究——以济宁学院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雪芹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0年第2期59-62,共4页
图书馆史的整理与研究是图书馆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多年来馆史研究出现的馆史内容缺失、研究方法陈旧、研究成果缺乏等问题。文章分析了上述原因,并以济宁学院图书馆应用口述历史方法采集馆史资料的实践活动为例,论述应用口述历史方法采... 图书馆史的整理与研究是图书馆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多年来馆史研究出现的馆史内容缺失、研究方法陈旧、研究成果缺乏等问题。文章分析了上述原因,并以济宁学院图书馆应用口述历史方法采集馆史资料的实践活动为例,论述应用口述历史方法采集图书馆史的意义及价值,从抢救“活”资料、挖掘新史料、填补文字资料不足、革新研究方法、实现新的服务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方法 馆史采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引进“核心概念”,提升博物馆科学教育——以自然博物馆的进化论教育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媛媛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8年第4期5-10,共6页
本文首先列举了高速建设背景下的博物馆在展览内容设计上暴露的一些严重影响科学教育效果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随后提出引入核心概念是解决上述问题并全面达成科学教育目标的保证。核心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整合现象和知识点... 本文首先列举了高速建设背景下的博物馆在展览内容设计上暴露的一些严重影响科学教育效果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随后提出引入核心概念是解决上述问题并全面达成科学教育目标的保证。核心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整合现象和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形成科学思维。核心概念需要依据特定标准,结合主题和具体展教范围提出。博物馆科学教育实践就是实现核心概念理解的过程,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过程。自然博物馆应当发挥展品和展览在教育情境创设上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展品蕴含的信息,帮助观众构建一个以核心概念为主干、其他概念和事实为枝叶的知识树,在此过程中,发展观众对于展品、核心概念乃至跨学科概念的深层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教育 核心概念 进化论
下载PDF
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史研究三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飞 《博物院》 2018年第2期70-75,共6页
自20世纪30年代系统展开中国博物馆史研究以来,关于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仍有若干问题尚未解决,如魏源《海国图志》中的"博物院"、林鍼《西海纪游草》中的"博古院"等,尚有丰富历史面相有待揭示,而唯有在相应语境下解读... 自20世纪30年代系统展开中国博物馆史研究以来,关于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仍有若干问题尚未解决,如魏源《海国图志》中的"博物院"、林鍼《西海纪游草》中的"博古院"等,尚有丰富历史面相有待揭示,而唯有在相应语境下解读史料,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史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 《海国图志》 《西海纪游草》 博古院
原文传递
高校数字化校史馆建设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永安 《信息化研究》 2009年第8期63-64,共2页
数字化校史馆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对一个实体校史馆的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建立起网络虚拟校史馆。文中分析了数字化校史馆的优势,提出了数字化校史馆建设的总体框架,并给出了部分关键设计思路,指出观念和安全是目前数字化校史... 数字化校史馆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对一个实体校史馆的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建立起网络虚拟校史馆。文中分析了数字化校史馆的优势,提出了数字化校史馆建设的总体框架,并给出了部分关键设计思路,指出观念和安全是目前数字化校史馆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校史馆 数据库
下载PDF
近代西方人在华建立自然史博物馆类型及目的取向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凡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年第2期82-91,96,共11页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办馆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博物馆都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为主要目的,但却有着不同的建设取向。这些自然史博物馆不仅为西方的自然史研究提供中国的标本资料,有的博物馆还成为了西方人在华开展自然史研究的平台,为西方提供自然史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史 自然史博物馆 类型 目的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