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途径探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菲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8期5-8,共4页
在当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下,提出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进行“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在分析“中国园林史”的课程特点、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提出该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途径,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学生家... 在当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下,提出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进行“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在分析“中国园林史”的课程特点、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提出该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途径,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学生家国情怀、传承中国园林文化三方面,阐述“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建设中引入文化自信理论的方法。希望通过此探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生命力,并保持对中华民族风景园林文化的高度认可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园林史 课程思政 构建途径
下载PDF
略论宋画的园林史料价值——以《陶渊明归隐图卷》、《归去来辞书画卷》、《西塞渔社图》等宋画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宋恬恬 沈欣悦 鲍沁星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两宋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尚存许多不甚清晰、有待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在宋代园林实物遗存罕见、文献材料不成系统的现实情况下,宋画对宋代园林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以宋画《陶渊明归隐图... 两宋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尚存许多不甚清晰、有待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在宋代园林实物遗存罕见、文献材料不成系统的现实情况下,宋画对宋代园林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以宋画《陶渊明归隐图卷》、《归去来辞书画卷》、《西塞渔社图》等图像材料为例,指出了其在园林史研究上所具有的关键史料价值,推进了中国古代园林源流和发展脉络的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中国园林史 宋画
下载PDF
从空间营造到文化生产——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再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彭长歆 张欣 《风景园林》 2022年第9期128-134,共7页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生产等。研究表明:馥荫园继承了东园南侧的宅院区并向南改建、拓展,改变了东园时期以北侧荷塘区为主景的布局方向;与东园雅集所形成的诗文等文化产品相比,西方游客通过摄影与绘画记录馥荫园的景物,外销画、摄影及铜版画等各类图像作品将馥荫园的视觉形象与文化内涵以更直接的方式向世界传播。这一过程不仅是营造主体、空间格局与使用方式的转变,也隐含着清末广州园林文化生产的转向,成为清末岭南园林近代转型及现代性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行商园林 东园 馥荫园 广州花地
下载PDF
园楼之设:清末岭南园林的垂直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李燕 王艳婷 彭长歆 《园林》 2023年第9期89-98,共10页
清末岭南园林楼屋的垂直建构打破了以往以地面层游览路径为主的二维园林空间组织,呈现出立体化、复杂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基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将楼屋与清末岭南园林的垂直性建构相联系,通过梳理辨析相关图像及文字史料,探讨楼屋形... 清末岭南园林楼屋的垂直建构打破了以往以地面层游览路径为主的二维园林空间组织,呈现出立体化、复杂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基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将楼屋与清末岭南园林的垂直性建构相联系,通过梳理辨析相关图像及文字史料,探讨楼屋形成的历史机制以及发展演变的趋势,并从形态和组织两方面归纳总结楼屋的艺术特色。清末岭南园林中的楼屋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成为园林垂直建构的重要手法,丰富了空间形态和流线组织,强化了岭南园林的地域性文化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楼屋 垂直建构 类型学研究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中国园林史课件制作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汇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6期58-59,共2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PPT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中国园林史课程为例,结合第13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一等奖作品中国园林史课件作品简析,探讨适应该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思路。
关键词 多媒体 课件制作 中国园林史 课程改革
下载PDF
略解冯纪忠先生的中国园林史观 被引量:7
6
作者 黄一如 《时代建筑》 2011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文章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对冯纪忠先生的园林史观要义所作的简略读解。
关键词 冯纪忠 中国园林史 观念 解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裴婷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65-69,共5页
以晋中信息学院园林专业园林史课程为例,在阐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交叉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范式与元素剖析、课程思政建设初步成效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应用实践与结果分析,为新农科背景下园林史课程... 以晋中信息学院园林专业园林史课程为例,在阐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交叉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范式与元素剖析、课程思政建设初步成效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应用实践与结果分析,为新农科背景下园林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史课程 课程思政 课程创新
下载PDF
探索冯纪忠先生中国传统园林史观与现代景观结合——以牛首山核心区景观设计为例
8
作者 沙正军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24-226,共3页
文章首先对冯纪忠先生的中国传统园林史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其次对研究成果中“形、情、理、神、意”五个发展层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探索冯纪忠先生中国传统园林史观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
关键词 冯纪忠 形情理神意 中国传统园林史 牛首山核心区
下载PDF
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方涛 李岩 王丽 《科技视界》 2017年第9期57-58,共2页
文章结合安徽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对"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导向的"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策略,将原来的灌输型的授课方式改为问题导向探究式... 文章结合安徽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对"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导向的"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策略,将原来的灌输型的授课方式改为问题导向探究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型改为提出问题到解决吸收的主动型方式,进而对探索以问题为导向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改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史 导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外向型”大历史观的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文杰 林雅莉 +1 位作者 庄子莹 叶露莹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95-99,共5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是高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通过介绍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园林特征元素与设计手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针对当前《中国古典园... 《中国古典园林史》是高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通过介绍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园林特征元素与设计手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针对当前《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的现状,通过对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注重与园林有关的文化、政治、经济、思想、宗教、哲学等“外向型”大历史观对园林的影响,结合问卷调查中获得的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反馈,提出了调整授课内容,增加对园林文化原型的引进与解读,尝试多学科的融合与实践等改革措施,以期提升《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使之更加契合现代园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史 课程教学 课程改革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三阶、五化、三评”模式下中外园林史课堂的重塑与创新
11
作者 郭敏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3-156,共4页
风景园林专业的“中外园林史”是专业核心课程,它遵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转识为智”的教学理念,主要以中西方“史线”为脉络,系统阐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园林建筑、植物生态、文化艺术、社会背景、造景规划等园林知识。在教学组... 风景园林专业的“中外园林史”是专业核心课程,它遵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转识为智”的教学理念,主要以中西方“史线”为脉络,系统阐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园林建筑、植物生态、文化艺术、社会背景、造景规划等园林知识。在教学组织与实施中,充分利用课堂派、中国大学MOOC网等教学资源与学习平台,采用BOPPPS教学法和VR数字化技术,根据该课程知识点层级划分“三阶”教学目标,并设定渐进式、个性化教学任务,在不同阶段应用“五化”模式,最终结合较为全面的“三评”体系,引导学生形成“全面模拟-对话设计”的多维认知,体现该课程的多学科交叉特色,全面实现素质塑造、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四位一体”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园林史 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园林史话”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2
作者 毕胭 《科教文汇》 2012年第4期46-46,196,共2页
双语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专业基础课辅助教材园林史话的实践教学为基础,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课堂设计、考核四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相同情形下双语教学的顺利展开提... 双语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专业基础课辅助教材园林史话的实践教学为基础,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课堂设计、考核四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相同情形下双语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地方高校 园林史话 教学体会
下载PDF
解放后到文革结束时期(1949-1976年)的古典园林研究史
13
作者 陈芬芳 《福建建筑》 2009年第8期18-20,共3页
通过收集和整理1949年至1976年期间的古典园林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此阶段古典园林研究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热点,明确这一时期园林研究状态。
关键词 园林研究史 文献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营造学社与中国造园史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彤彤 陈芬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1,共4页
营造学社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造园史的研究团体。通过对比营造学社与同时代其他研究者的工作,发现营造学社具有研究深入、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工作思路、研究内容的分析表明,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在古代造园研究史中具有... 营造学社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造园史的研究团体。通过对比营造学社与同时代其他研究者的工作,发现营造学社具有研究深入、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工作思路、研究内容的分析表明,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在古代造园研究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营造学社 造园史 研究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