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罂粟壳毒的历史认识与现代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谭为 杨秀颖 +1 位作者 张莉 杜冠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罂粟壳为传统中药饮片,含有吗啡和可待因等生物碱,具有麻醉性、毒性和成瘾性。本文查阅历代本草及中外文献,结合罂粟壳毒的记载和现代毒性相关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成分、分子机制以及临床对策和表现等不同方面,综合评价罂粟壳的... 罂粟壳为传统中药饮片,含有吗啡和可待因等生物碱,具有麻醉性、毒性和成瘾性。本文查阅历代本草及中外文献,结合罂粟壳毒的记载和现代毒性相关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成分、分子机制以及临床对策和表现等不同方面,综合评价罂粟壳的毒性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罂粟壳毒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壳 历代认识 毒性反应 药效评价 临床对策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3
2
作者 海路 杨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4,M0002,共13页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体现出人们对历史做出兼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释。树立科学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历史教育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形...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体现出人们对历史做出兼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释。树立科学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历史教育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科学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认知和中华民族历史评价,培育受教育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自觉。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包括中华民族历史认知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情感教育和中华民族历史自信教育三个方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范引领下,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包含培育具有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认知的个人意志、涵养具有科学的中华民族历史态度的集体记忆、提升具有高度的中华民族历史自信的文化底气的重要价值。以“认知—情感—意志”的心理建构过程逻辑为依据,从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认知、丰富中华民族历史情感、增进中华民族历史自信三个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的层面,开展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 历史认知 历史情感 历史自信
原文传递
中药斑蝥毒的历史认识与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方莲花 杜冠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0-152,共3页
斑蝥为较常用中药,因易引起毒性反应,临床常用其炮制品。斑蝥的中毒量和治疗量相近,安全范围窄,常用量小,稍有不慎即可导致中毒反应,主要由斑蝥素引起。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中对斑蝥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分析斑蝥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 斑蝥为较常用中药,因易引起毒性反应,临床常用其炮制品。斑蝥的中毒量和治疗量相近,安全范围窄,常用量小,稍有不慎即可导致中毒反应,主要由斑蝥素引起。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中对斑蝥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分析斑蝥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其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斑蝥毒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毒性反应 斑蝥素 药效活性 历史认识
原文传递
中药蜈蚣毒的历史认识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强桂芬 方莲花 杜冠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4,共4页
蜈蚣为临床常用中药,因含有组织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及多肽毒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而易引起显著的生理反应和药理作用,也可表现为毒性反应。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中对其毒性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 蜈蚣为临床常用中药,因含有组织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及多肽毒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而易引起显著的生理反应和药理作用,也可表现为毒性反应。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中对其毒性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蜈蚣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蜈蚣毒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 毒性反应 药效活性 历史认识
原文传递
实验史学:后现代主义在史学领域的诉求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新 蒋重跃 潘国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4,共8页
效用、真实和时间构成了历史认识结构的基本要素 ,而历史认识史中的结构变迁经历了前现代 (从古代到 1 8世纪末职业化历史学产生之前 )、现代 (职业化历史学时期 ,即 1 8世纪末到 2 0世纪 70年代初 )和后现代 ( 2 0世纪 70年代后 )三个... 效用、真实和时间构成了历史认识结构的基本要素 ,而历史认识史中的结构变迁经历了前现代 (从古代到 1 8世纪末职业化历史学产生之前 )、现代 (职业化历史学时期 ,即 1 8世纪末到 2 0世纪 70年代初 )和后现代 ( 2 0世纪 70年代后 )三个阶段 ,效用、真实、时间依次成为这三个阶段历史认识结构的中心。以时间为结构中心的后现代主义史学表现出历史主义的极端化 ,并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变化对于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决定性作用 ,有鉴于此 ,历史叙述和阅读的私人化将促使历史学成为一种实验史学 ,即它不再是那种宣告历史真实的史学 ,而致力于在历史性情境下提供个体史学家认可的文本 ,并交由读者阅读、判断 ,随后通过该文本产生的效用来确认其是否真实。这样 ,任何一种史学实践都将是历史学家当下进行的一项追求历史真实的实验 ,而实验成功与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史学 后现代主义 历史认识 历史学
下载PDF
乌头类中药毒的历史认识与现代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守宝 龚宁波 +2 位作者 段昌令 吕扬 杜冠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乌头类中药为临床常用中药,主含乌头碱等生物碱,易引起毒性反应。本文通过分析历代本草中关于乌头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文献,从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乌头类中药毒性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乌头类中药为临床常用中药,主含乌头碱等生物碱,易引起毒性反应。本文通过分析历代本草中关于乌头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文献,从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乌头类中药毒性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乌头类中药毒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类中药 毒性 药效 历史认识
原文传递
中药雄黄毒的历史认识与现代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玉娟 王月华 杜冠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6-198,共3页
雄黄为临床常用中药,因含有砷元素而易引起毒性反应。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中对其毒性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雄黄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雄黄毒的科... 雄黄为临床常用中药,因含有砷元素而易引起毒性反应。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中对其毒性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雄黄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雄黄毒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毒性反应 药效活性 历史认识
原文传递
从自觉到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认知、客观基础与成长空间 被引量:12
8
作者 桑玉成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2,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一个从自觉到自信的发展过程。从历史认知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人民的实践创造相结合。制度自信本质上是一种制度认同,是人们对制度体系赞成、拥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一个从自觉到自信的发展过程。从历史认知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人民的实践创造相结合。制度自信本质上是一种制度认同,是人们对制度体系赞成、拥护和支持的倾向。制度的科学性、人民性、有效性和成长性提供了制度认同的客观基础。在新时代,要足够重视并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效力空间、运行空间、类型空间以及德性空间等方面的成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自觉 制度自信 历史认知 客观基础 成长空间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的历史与文化认知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尚兴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本文从文化和功能诸对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性质、特征和英译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这些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合式公式方面常项的一部分,是有文化建构能量的力场词语,具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建构意义。英译时,应该把历史视... 本文从文化和功能诸对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性质、特征和英译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这些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合式公式方面常项的一部分,是有文化建构能量的力场词语,具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建构意义。英译时,应该把历史视域、文化视域和功能视域相融合,给出既能传达文化意义也能传达指称意义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术语 强力词 历史认知 多重视域融合
下载PDF
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之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志勇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64,127,共13页
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国际大审判。两大国际审判都体现了人类正义和国际法的尊严。两大审判既有通过惩罚战争犯罪而震慑战争犯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标和宗旨,也有因德、日两大... 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国际大审判。两大国际审判都体现了人类正义和国际法的尊严。两大审判既有通过惩罚战争犯罪而震慑战争犯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标和宗旨,也有因德、日两大侵略国罪行的特征不同和盟国对德、日政策的不同表现出一些差异。两大审判既体现了重大的法律意义,又体现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审判之后德、日对待审判和历史认识的不同态度,使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战争犯罪 法庭宪章 历史认识
原文传递
历史认知·历史实然·历史诠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积明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9,共15页
历史认知、历史实然、历史诠释是历史研究的核心概念,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冲击下,有必要以新的视野和新的眼光重新对它们加以梳理和界定。历史认知是人的文化实践活动,而人的文化实践的多样性,其栖身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形态的多样性,必然... 历史认知、历史实然、历史诠释是历史研究的核心概念,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冲击下,有必要以新的视野和新的眼光重新对它们加以梳理和界定。历史认知是人的文化实践活动,而人的文化实践的多样性,其栖身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形态的多样性,必然导致历史认知的多样性,“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历史研究中永恒的图景。但是,历史认知并非漫无边际的想象,它必须受制于历史实然,必须严格限制在史料允许的空间。因为,我们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者视历史为一种虚构的存在,一种文本,而是坚定地相信,过去曾经发生过并肯定发生过,并确信我们有可能在相对真实的意义上重建史实;正是由于相信历史实然是存在的,而非后现代理论所认为的历史书写只是一种文学想象,因此,我们追求基于史料基础上的“真实”,相信“历史遗迹”比“证词”更有效,“原始”证据比“二手”证据更有效,并致力于借助“原始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的综合、比照和分析,重新获致历史的合理性解释。历史学家的职责不仅在于“赋予过去的事件以实在性,也赋予它们意义”。因此,诠释是历史研究的灵魂。但是,历史学家的工作特点是“事后认知和回推立论”,十分容易陷入“历史辉格主义”,从“过去”中发现现在,由此导致一系列历史诠释中的偏误。作为历史学家,我们的使命是捍卫历史,但这个捍卫绝非故步自封,而是在不断吸收新鲜思想理论的血液中更新历史研究的生命。对于人类来说,历史学是这样重要,因为“人是历史学的唯一对象”,“历史学必须捍卫人的价值”。为此,我们必须像吕西安·费弗尔那样,“为历史而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知 历史实然 历史诠释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百年大党深化历史认知的方式、旨趣与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黎康 陈德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19,共9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始终高度重视深化历史认知,通过系统建构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不断获取推进事业发展的信心、智慧与力量。面对新征程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仍需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历史认知,有效筑牢历史记忆,把握历史主...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始终高度重视深化历史认知,通过系统建构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不断获取推进事业发展的信心、智慧与力量。面对新征程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仍需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历史认知,有效筑牢历史记忆,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真正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认知 历史思维 历史主动 历史自信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段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历史自信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坚定历史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历史使命而作出的又一重要政治宣示。学界对历史自信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主要围绕历史自信“是什么”“从何而来”“有... 历史自信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坚定历史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历史使命而作出的又一重要政治宣示。学界对历史自信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主要围绕历史自信“是什么”“从何而来”“有何内容”“如何深化”等核心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生成发展、价值意义、培育路径等方面。未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研究,应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从应然层面增进理论阐释,提升历史自信研究的学理性与系统性;从实然层面突出问题导向,提升历史自信研究的实践效度;从必然层面注重多学科视域融通,拓展历史自信研究的学科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信 历史认知 历史自觉 历史主动 四个自信
下载PDF
新时代历史自信的理论内涵、内在逻辑与增进路径
14
作者 肖哲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6期7-13,共7页
历史自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交出优异答卷”“谱写绚丽华章”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对党的强大凝聚力和卓越领导力的自信、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对党的伟大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 历史自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交出优异答卷”“谱写绚丽华章”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对党的强大凝聚力和卓越领导力的自信、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对党的伟大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党开辟历史前景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历史认知、历史自觉、历史主动3个阶段,呈现出对历史的认识、反思、实践过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华章,须增强历史自信,在深化历史认知中增强历史定力,在高度历史自觉中勇担历史使命,在发扬历史主动中开拓奋进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历史认知 历史自觉 历史主动
下载PDF
历史的生态学转向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明方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共12页
近几十年来,以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史或环境史已经取得巨大发展,并为重新思考诸多重大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历史研究活动本身,即历史学家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也构成了一个主客体相互作... 近几十年来,以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史或环境史已经取得巨大发展,并为重新思考诸多重大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历史研究活动本身,即历史学家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也构成了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且不断演化的生态系统——历史认知生态系统。由此出发,可以对近代科学史观与当前的后现代思潮围绕历史认识客观性的问题展开的争论予以重新审视,进而有可能在逻辑上走出主观建构与历史事实两者之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知 生态系统 信息代谢
原文传递
历史研究的新实证主义诉求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轶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32,共17页
时下流行的多种强调历史认识主观性的言说,皆不能解构历史的可认知性,历史研究者可以依据真实历史遗留的包括文本的和非文本在内的各种遗迹来认识历史。判断历史研究结果的尺度只能是其接近所要澄清的事实之真相与本质的程度。兰克学派... 时下流行的多种强调历史认识主观性的言说,皆不能解构历史的可认知性,历史研究者可以依据真实历史遗留的包括文本的和非文本在内的各种遗迹来认识历史。判断历史研究结果的尺度只能是其接近所要澄清的事实之真相与本质的程度。兰克学派和从司马光到乾嘉学派的考异、辨伪、考据、校勘,以及中国现代新史学的实证研究传统提供的史料批判方法依然基本有效。实证主义史学所受的批评,主要沿着西方哲学和历史学交叉演变的路径思考下来,没有切实关照中国历史学的实践,有的切中要害,有的是吹毛求疵。传统实证主义历史学的根本问题是在强调历史学家求取历史真实的目标时,没有同时对于历史学达到其目标的过程进行认识论层面的深入考究,但后现代主义只能为针砭实证主义弊病的药石而非替代的方案。新实证主义汲取19世纪后期以来多种反思论说中的合理要素,坚持历史可认知性,以根据证据澄清事实为使命,对影响历史认知的非证据性因素永远保持警觉,不追求语言奇幻、过度诠释,不以理论操控证据和事实,不因现实价值立场而故意忽视或曲解历史事实,不以融入其他学科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识 历史事实 后现代主义 实证主义 新实证主义
原文传递
闹羊花毒之历史认识与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艾林 张莉 杜冠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163,共3页
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中对闹羊花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分析闹羊花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闹羊花毒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闹羊花 毒性反应 药效活性 历史认识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认知、哲学省察及其思维创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嵘均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由中国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情境决定的,是一条既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又不同于前苏联模式的符合世情、党情和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既饱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也蕴藏着深刻的思维创新。从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由中国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情境决定的,是一条既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又不同于前苏联模式的符合世情、党情和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既饱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也蕴藏着深刻的思维创新。从哲学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首先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现代化道路,既具有现代化道路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智慧;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是系统性和整体性相促进、全面性和协调性相统一、渐进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相协调、包容发展和共建共享相统筹的现代化道路。从思维创新角度来说,站在新时代这一历史的新起点,必须明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开辟未来现代化道路的前提条件;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未来的制度保障;敢于打破路径锁定与勇于开拓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唯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认知 哲学省察 思维创新
下载PDF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的历史记忆传承功能
19
作者 康立芳 《老区建设》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的历史记忆传承功能,包括历史知识教育、历史记忆塑造和历史自信引导三个层面,历史知识教育是起点,历史记忆塑造是中介,历史自信引导是归宿。通过历史知识教育,在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个层次深化社会...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的历史记忆传承功能,包括历史知识教育、历史记忆塑造和历史自信引导三个层面,历史知识教育是起点,历史记忆塑造是中介,历史自信引导是归宿。通过历史知识教育,在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个层次深化社会成员对中共领袖人物和党史的历史认知;通过历史记忆塑造,筑牢社会成员对中共领袖人物和党史的符号记忆、情节记忆和价值记忆;通过历史自信引导,坚定社会成员对党的历史成就、奋斗精神、历史经验和光明前景的历史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 历史认知 历史记忆 历史自信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历史自信重要论述的主体向度探析
20
作者 周泊然 黄明理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共7页
从主体向度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自信重要论述的内在关联是理解历史自信深刻内涵的关键钥匙。在主体构成层面,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是历史自信的主体;在主体认知层面,习近平要求历史主体通过大历史观的方法认识历史以构... 从主体向度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自信重要论述的内在关联是理解历史自信深刻内涵的关键钥匙。在主体构成层面,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是历史自信的主体;在主体认知层面,习近平要求历史主体通过大历史观的方法认识历史以构建历史自信,其认知内容包含了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的历史自觉与对自身历史归宿的坚定信仰两个层次;在主体实践要求层面,习近平强调历史主体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贯彻历史自信,要做到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充分掌握历史主动,在遭遇挫折之时保持应有的历史耐心与战略定力,在应对风险挑战之时依靠斗争创造历史,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历史自信 历史认知 历史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