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监察制度特点的历史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路远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6,共7页
我国明代封建统治体制中有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其特点是:严密布网有效监督;监察渠道,畅通迅捷;监督考核,奖惩分明;以卑临高,动态监察。曾经在明朝初期“纠察官邪、整顿吏治、严肃法纪、惩贪防腐”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一项宝贵... 我国明代封建统治体制中有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其特点是:严密布网有效监督;监察渠道,畅通迅捷;监督考核,奖惩分明;以卑临高,动态监察。曾经在明朝初期“纠察官邪、整顿吏治、严肃法纪、惩贪防腐”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我国一项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总结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进行历史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对当代监察工作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监察制度 历史思考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代价付出及历史反思——基于对Q村的田野考察
2
作者 刘军奎 《开发研究》 2023年第2期131-139,共9页
代价付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普遍性。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既是突破制度羁绊并促进繁荣与发展的经济增长过程,也是流动人口付出代价的历史性过程。陇东南Q村的田野考察表明,长期流动务工经历中,流动人口付出了三类代价... 代价付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普遍性。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既是突破制度羁绊并促进繁荣与发展的经济增长过程,也是流动人口付出代价的历史性过程。陇东南Q村的田野考察表明,长期流动务工经历中,流动人口付出了三类代价:身体性代价、情感性代价和心理性代价。各类代价伴随的不同创伤与损毁,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为流动者个体的生命刻上了深深的印痕,并通过代际传递对家庭产生持久影响。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流动人口的代价付出需要引起应有的关注与认知反思,缩减这一群体的流动代价,使其尽可能摆脱因多种代价付出而面临的发展困境,既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实践需要,也是弥合城乡发展鸿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代价付出 历史反思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电影和瓦格纳式愿景——对声音设计和感官历史的思考
3
作者 詹姆斯·拉斯特拉 何霜紫(译) 张泠(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7,共13页
在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中,声音设计实践及环绕立体声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瓦格纳式愿景的重新觉醒。这部绝对视听电影不仅是现代电影声音设计的里程碑,也是对技术、奇观和感官体验政治的持续反思。作者回顾了感官经验与声音设计历史,如1... 在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中,声音设计实践及环绕立体声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瓦格纳式愿景的重新觉醒。这部绝对视听电影不仅是现代电影声音设计的里程碑,也是对技术、奇观和感官体验政治的持续反思。作者回顾了感官经验与声音设计历史,如19世纪感官技术构成集体感知装置的核心部分,使得人类感官与技术现代性相遇;1915年爱迪生通过一系列“声音测试”见证了留声机区别于现场表演的根本性变革;1958年,卡尔肖录制的唱片《莱茵的黄金》将声音再现与现场表演分离开,重建感官体验能力;1979年,电影《现代启示录》将声音再现从记录功能中分离出来,以虚拟感官经验取代人类实际经历世界,这也最终推动了“麻醉刺激”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启示录》 声音设计 感官技术 历史反思
下载PDF
侦探外衣里的诗心--旅美华裔作家裘小龙访谈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璇 《长江学术》 2016年第1期5-13,共9页
在侦探小说中加入大量的中国古典以及西方现代派诗歌,是裘小龙写作的一大特色,现代诗歌翻译家与诗人的背景和身份使他的侦探小说别具一格。裘小龙不仅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陈查理(Charlie Chan)的东方形象,而且还让西方社会看到了一个... 在侦探小说中加入大量的中国古典以及西方现代派诗歌,是裘小龙写作的一大特色,现代诗歌翻译家与诗人的背景和身份使他的侦探小说别具一格。裘小龙不仅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陈查理(Charlie Chan)的东方形象,而且还让西方社会看到了一个更商业、更现代的中国。访谈内容主要围绕着裘小龙的诗歌和小说创作展开,即便"这不是一个写诗的年代",但是裘小龙却以独特的方式在他的侦探小说中继续着诗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意象派 翻译 侦探小说 历史反思
下载PDF
文本复现与历史反思——陈映真与黄锦树同名小说《山路》对比谈
5
作者 盛颖东 《华文文学》 2022年第4期82-88,共7页
台湾作家陈映真和旅台马华作家黄锦树都分别以《山路》为题进行过创作,两部作品创作的时间虽相隔三十余年,但同是对社会的“发言”,且在文学意象、人物形象设置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由此可以看出黄锦树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技巧上对陈映真作... 台湾作家陈映真和旅台马华作家黄锦树都分别以《山路》为题进行过创作,两部作品创作的时间虽相隔三十余年,但同是对社会的“发言”,且在文学意象、人物形象设置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由此可以看出黄锦树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技巧上对陈映真作品的吸收与借鉴,但它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模仿或复制的结果。本文将从对陈、黄二人《山路》中的文本意象、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对比,发现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深入探究黄锦树另写《山路》的用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映真 黄锦树 《山路》 互文 历史反思
下载PDF
历史忧思与启蒙的冒险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5,共7页
二战后的日本虽然走上民主主义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保留了"象征天皇制",其伦理道德规范仍然羁縻着许多日本人的灵魂。大江健三郎为此而忧虑,深感民主主义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便是对"天皇制&qu... 二战后的日本虽然走上民主主义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保留了"象征天皇制",其伦理道德规范仍然羁縻着许多日本人的灵魂。大江健三郎为此而忧虑,深感民主主义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便是对"天皇制"的批判。写于1960年代的《十七岁》和《政治少年之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阴魂不散的"天皇崇拜"对青年人影响的危险所在。在历史反思方面,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小说《猫与鼠》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青少年的毒害。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大江和格拉斯共同强调了文学的责任,即在对过去历史的反思中,通过启蒙教育消除蒙昧和偏见,引导青年走向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反思 文学责任 民主主义 启蒙教育 大江健三郎 格拉斯
下载PDF
《辛亥日志》:跨越百年的历史还原与反思
7
作者 梅新林 俞樟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9,共9页
《辛亥日志》是一部以日志体形式全面系统地记录1911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实的文献性、工具性与学术性著作。该著通过逐日记录辛亥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学术、教育、社团、党派、报刊等各个重要方面的活动和事件,既可以在... 《辛亥日志》是一部以日志体形式全面系统地记录1911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实的文献性、工具性与学术性著作。该著通过逐日记录辛亥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学术、教育、社团、党派、报刊等各个重要方面的活动和事件,既可以在新旧交替、中外交流的时空坐标中全方位展现和还原辛亥之年的历史场景,也可以通过剖析辛亥之年"历史缩影"而重述历史,还可以通过重塑的"历史群像"来抒发我们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是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一次系统总结与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日志》 历史还原 历史反思
下载PDF
联邦德国关于纳粹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反思
8
作者 孙立新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17年第1期117-157,共41页
与日本相比,联邦德国关于纳粹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反思不可谓不深刻,但也应当看到,这一历史反思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的。战后初期,清算纳粹罪行工作主要由战胜国进行,除了一些自由派人士、人道主义者和教会领袖,大... 与日本相比,联邦德国关于纳粹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反思不可谓不深刻,但也应当看到,这一历史反思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的。战后初期,清算纳粹罪行工作主要由战胜国进行,除了一些自由派人士、人道主义者和教会领袖,大多数德国人不是保持沉默,就是极力推卸责任,逃避惩罚。直到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的历史反思才出现重大突破,才达到一种以"悔过自新"为主流的高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之后,民族保守主义重新抬头,美化德国历史,淡化纳粹罪行,甚至是为纳粹主义进行辩护的右翼思潮开始兴风作浪。面对右派和极右派的翻案之风,联邦德国左派政治和知识精英奋起反击,广大民众也自觉予以抵制。虽然从总体上说,比较正确的历史观已在联邦德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不谐之音仍时时可闻,争议辩论也相当激烈。对于某些历史问题,联邦德国社会各界仍未达成共识,其历史反思依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粹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联邦德国 历史反思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发展的历史反思
9
作者 吕周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3,共5页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问题:现代诗歌文体的价值和意义何在?现代诗歌是否需要"通套"形式?现代诗歌文体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寻?自由诗体与现代格律诗体哪一个更适合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需求?应...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问题:现代诗歌文体的价值和意义何在?现代诗歌是否需要"通套"形式?现代诗歌文体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寻?自由诗体与现代格律诗体哪一个更适合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需求?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研究现代诗歌文体?对这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予以重新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文体 自由诗 格律诗 历史反思
下载PDF
一种影像,两道风景——小津安二郎与侯孝贤电影比较
10
作者 赵春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59-64,共6页
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电影风格表面上看来十分相似,实则差异很大。小津的电影鲜有女性的视角,而侯孝贤的电影中女性的视角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津电影讲述无关历史与现实的家庭故事,而侯孝贤电影中的故事与社会历史紧密相连;小津电影中... 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电影风格表面上看来十分相似,实则差异很大。小津的电影鲜有女性的视角,而侯孝贤的电影中女性的视角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津电影讲述无关历史与现实的家庭故事,而侯孝贤电影中的故事与社会历史紧密相连;小津电影中的情感抒发与日本的"物哀"文化有关,而台湾文化中的"悲情"意识形成了侯孝贤电影独特的情感表达;两人的镜头语言也同样有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侯孝贤 女性视角 历史反思 镜头语言
下载PDF
历史反思与文学架构——析乌韦·蒂姆小说《以我哥哥为例证》
11
作者 黄克琴 张苹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5-30,共6页
历史反思和罪责问题的讨论一直是战后德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借助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成果,从文学与历史、历史与作家等关系问题入手对德国作家鸟韦·蒂姆的小说《以我哥哥为例证》加以介绍和分析,论述作家以文学文本叙述历史、... 历史反思和罪责问题的讨论一直是战后德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借助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成果,从文学与历史、历史与作家等关系问题入手对德国作家鸟韦·蒂姆的小说《以我哥哥为例证》加以介绍和分析,论述作家以文学文本叙述历史、反思历史的独特方式,揭示贯穿作品始末的主题——罪责与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历史反思 文学文本
下载PDF
德国政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立新 黄怡容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91,共1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特别是联邦德国的政治家曾对希特勒和民族社会主义给德国和其他受害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反思和探讨。从总体上说,他们的认罪、道歉和赔偿的态度是比较真诚的,但不谐之音时时可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特别是联邦德国的政治家曾对希特勒和民族社会主义给德国和其他受害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反思和探讨。从总体上说,他们的认罪、道歉和赔偿的态度是比较真诚的,但不谐之音时时可闻,争论也非常激烈。政治家们对历史的认识,不仅与其个人修养、价值观和党派立场有密切联系,而且也与国内外的局势变化息息相关,并且往往表现出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历史反思与现实政治自始至终都是难分难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纳粹罪行 历史反思 历史政治
下载PDF
对“喉舌论”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兰青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5年第3期30-33,共4页
在中国新闻史上,"耳目喉舌"论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诞生后,"喉舌"论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践行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耳目喉舌"论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诞生后,"喉舌"论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践行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喉舌"论提出了质疑和反思。为了对这一理论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对"耳目喉舌"进行历史回顾和现实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舌论 新闻事业 历史回顾 现实思考
原文传递
全球化的历史反思
14
作者 石荣慧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7-50,共4页
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全球化 ,我们可以看到 ,人类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 ,它实际上是人类相互之间横向扩张和纵向深入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经济、交通、通信、制度、语言、民族。
关键词 全球化 历史条件 区域化 人类交往 经济 交通 通信 制度 语言 民族 文化传统
下载PDF
中国城市古旧地图编辑出版的实践——以《西北城市变迁古旧地图集粹》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呼雪梅 《出版与印刷》 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
文章以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西北城市变迁古旧地图集粹》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城市古旧地图在编辑出版上的一些特点,进而归纳、总结编辑人员针对这些特点在编排结构安排、地图图像处理、图说与地图一致性的保证、体例的制定等方面... 文章以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西北城市变迁古旧地图集粹》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城市古旧地图在编辑出版上的一些特点,进而归纳、总结编辑人员针对这些特点在编排结构安排、地图图像处理、图说与地图一致性的保证、体例的制定等方面所采用的对策,以期为同类古旧地图集出版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古旧地图 《西北城市变迁古旧地图集粹》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地图出版 编辑工作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