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野、文本与历史记忆——以滇西为例 |
王明珂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2
|
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
科大卫
程美宝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3
|
由现今小震资料研究琼北地区区域应力场和发震构造 |
张新东
王晓山
沈繁銮
张小涛
孙晴
桂苓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4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彰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引领 |
青觉
曹高丁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5
|
地域文脉传承视角下历史街区建筑风貌更新的类型化策略浅析——以浚县历史文化名城南北大街为例 |
丁少平
孙明胜
|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6
|
让历史人类学的田野有认识论 |
杜靖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7
|
古建筑木构件现场分类及其无损检测技术 |
陈勇平
黎冬青
李华
张涛
刘秀英
|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土司遗产田野调查的多维度探索 |
李世愉
李良品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4
|
|
9
|
与人民同行 与历史共叙 与科技融合--国家形象展示设计探索 |
吴诗中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田野与文本:人类学家李安宅的史学研究 |
汪洪亮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论顾颉刚《诗经》研究的方法与贡献 |
王以宪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历史辩证法的建构与在场形而上学的终结——从《贫困的哲学》到《哲学的贫困》 |
孙琳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3
|
|
13
|
历史场中文学伦理道德的回归——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述评 |
欧阳美和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4
|
基于参考文献出版年图谱的全民健康覆盖历史根源与研究演化探析 |
刘灿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
2020 |
2
|
|
15
|
农村教育研究再思考——基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
闫世贤
|
《当代教育论坛》
|
2017 |
2
|
|
16
|
文献与田野的融合:历史人类学与当代中国乡村研究 |
吴家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17
|
土家“过赶年”辨 |
张伟权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8
|
胶济铁路历史遗存田野调查 |
慕启鹏
姜波
江海涛
崔燕宇
|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9
|
历史学科必须面对现实拓展研究领域 |
沈渭滨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0
|
历史题材获奖作品与茅盾文学奖的生产机制 |
范国英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