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s束记录部位非常靠近冠状窦口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良华 刘同宝 +3 位作者 崔连群 朱兴雷 杨国钧 邵建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89-190,共2页
探讨His束记录部位非常靠近冠状窦口时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射频消融方法及有效性。对7例His束记录部位非常靠近冠状窦口的AVNRT的患者进行射频消融 ,男 5例、女 2例 ,年龄 6 5 .3± 3.5 (6 0~ 75 )岁。常规放置电极... 探讨His束记录部位非常靠近冠状窦口时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射频消融方法及有效性。对7例His束记录部位非常靠近冠状窦口的AVNRT的患者进行射频消融 ,男 5例、女 2例 ,年龄 6 5 .3± 3.5 (6 0~ 75 )岁。常规放置电极导管至高位右房、His束和冠状窦 ,发现 4例记录到最大His束电位的部位与冠状窦口位于同一水平线 ,3例在其下方 2~ 4mm。采用左前斜位 (LAO) 4 5°和右前斜位 30°,尤其是LAO 4 5°在最大His束电位记录部位下方 ,细标靶点 ,当A波碎裂 ,或记录到慢径电位 ,而无His束电位时试放电消融。 6例成功 ,其中 4例在LAO相当于 6点处消融成功 ,2例在 6点半左右处成功 ,1例应用了Swartz鞘。平均手术时间 1.5± 0 .3h。随访 1~ 2年 ,6例成功患者未见复发。结论 :对His束最大记录部位非常靠近冠状窦口的患者 ,主要在LAO 4 5°冠状窦口下方细标靶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 冠状窦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起源于无冠窦B型预激消融治疗二例
2
作者 黄强辉 詹碧鸣 +3 位作者 陈琦 胡金柱 蒋粤萍 胡建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2例均为青年男性,因心悸外院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提示B型预激,且捕捉到心动过速发作图,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右侧三尖瓣环标测后提示起源于His束,但患者年轻,若消融,存在房室传导阻滞风险;后穿刺动脉至左室流出道无冠窦标... 2例均为青年男性,因心悸外院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提示B型预激,且捕捉到心动过速发作图,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右侧三尖瓣环标测后提示起源于His束,但患者年轻,若消融,存在房室传导阻滞风险;后穿刺动脉至左室流出道无冠窦标测到理想靶点,消融成功,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型预激 his 无冠窦
原文传递
冷冻消融治疗心房扑动和颤动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徐亚伟 张劲林 +5 位作者 裴晓阳 周可 徐剑刚 陈艳清 李伟民 于学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报道应用冷冻导管消融His束和消融右房峡部、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各1例.例1男性,79岁,因反复心悸伴晕厥入院.心电图示阵发房颤伴快速心室率190~220次/分,药物治疗效果差,决定用冷冻导管消融... 报道应用冷冻导管消融His束和消融右房峡部、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各1例.例1男性,79岁,因反复心悸伴晕厥入院.心电图示阵发房颤伴快速心室率190~220次/分,药物治疗效果差,决定用冷冻导管消融His束.先进行冷冻标测,温度-30℃,持续时间<80 s,确定靶点后(-30℃,冷冻标测50 s,出现房室阻滞,复温后恢复正常传导)开始冷冻消融,温度降至-80℃,持续时间4 min.成功阻断His束并置入永久起搏器.例2男性,65岁,因反复发作典型房扑并房颤入院.术前核磁共振显示左肺静脉严重狭窄,术中先用8 mm冷冻导管消融右房峡部,共消融5个点后达峡部双向阻滞.再用一种可自动扩张的环形冷冻导管成功隔离右肺静脉.术中患者无疼痛,术后造影无肺静脉狭窄发生.结论:通过冷冻消融的初步临床应用,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冷冻消融 his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下载PDF
His束旁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 被引量:1
4
作者 谷宏越 石铭宇 +1 位作者 梁兆光 曲秀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His束旁室性早搏(PVCs)的心电图(ECG)特点和射频消融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1年5月间的7例His束旁的PVCs,并与13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的PVCs的12导联ECG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结果与起源于RVOT的P... 目的回顾分析His束旁室性早搏(PVCs)的心电图(ECG)特点和射频消融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1年5月间的7例His束旁的PVCs,并与13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的PVCs的12导联ECG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结果与起源于RVOT的PVCs ECG对比,起源于His束旁PVCs的12导联ECG中aVL导联多表现为振幅较低,多以R波为主。V1导联多为QS型(85.7%),胸前导联移行区多发生于V2~V3导联(71.4%)。7例均在His束电极附近标测到最早心室激动。5例一次消融成功;1例1周后再次消融成功;1例因消融电极几乎与His电极重叠而放弃手术。结论 His束旁PVCs在体表ECG上完全可以进行鉴别,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此类PV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his 室性早搏 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永久性His束起搏的分型标准及原理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育民 连敏 +7 位作者 曹宾 张雁 廖德宁 张家友 崔海明 张代富 王肖龙 王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尝试探讨His束起搏的分型标准及原理。方法总结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行永久性His束起搏病例的腔内标测电图、起搏程控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11例术中即刻成功,成功率为79%(11/14)。11例患者术中测定过程中10例获得纯His... 目的尝试探讨His束起搏的分型标准及原理。方法总结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行永久性His束起搏病例的腔内标测电图、起搏程控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11例术中即刻成功,成功率为79%(11/14)。11例患者术中测定过程中10例获得纯His束起搏加内膜夺获图形(其中4例也获得纯His束起搏图形),1例表现为His束旁起搏图形。术后随访1例为His束旁起搏,1例变为His束旁高位间隔起搏,其余9例为纯His束起搏加内膜夺获。术后随访获得理想的永久性His束起搏占82%(9/11)。结论永久性His束起搏安全、可行,可分为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his 起搏 应用 分型
原文传递
股动脉逆行法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莹 罗达 +4 位作者 瞿唯一 陈超 刘珊 余小梅 鲁志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经股动脉逆行途径射频消融His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5~20kg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麻醉开胸后于左室缝制临时起搏电极及记录电极。在X线引导下,将消融电极经股动脉逆行至主动脉无冠窦,标测定位并... 目的研究经股动脉逆行途径射频消融His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5~20kg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麻醉开胸后于左室缝制临时起搏电极及记录电极。在X线引导下,将消融电极经股动脉逆行至主动脉无冠窦,标测定位并射频消融His束。分别记录每次实验的操作和消融时间,比较消融前后的心率及心律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8只犬成功建立完全性AVB动物模型,操作时间17.5(1,25.25)min,消融时间84(10,90)s。所有犬在消融前均为窦性心律,心率(168±13)次/分,消融时出现交界性心律,消融完成后体表及腔内心电图均显示完全性AVB,心率(57±11)次/分。结论通过股动脉逆行途径射频消融His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的方法简便可行、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his 射频消融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无冠窦消融治疗His旁房速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 曹杰 +3 位作者 郑强荪 孙红梅 杨小龙 高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8-78,80,共2页
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房速。对于不同部位起源的房速,在诱发、标测和消融方面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首选在右房侧消融His旁房速,随着消融例数的增多... 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房速。对于不同部位起源的房速,在诱发、标测和消融方面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首选在右房侧消融His旁房速,随着消融例数的增多,发现右侧消融成功率低,且有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开始尝试于无冠窦消融His束旁房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his 房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心血管内科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房室传导间期(A-V)的自动测量及频谱特征
8
作者 陈士良 郭静 +2 位作者 冯胜强 张文 王小冬 《中国疗养医学》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 探讨房室传导间期(A-V)的自动测量,频谱特点及心率对其影响。方法 实验是在去神经的猫上进行,由右颈总动脉插入主动脉根部,测出希氏束(His)电图,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自动检测His电图中心房(A)、希氏(H)波及心室(V)波,并将AA、AV间... 目的 探讨房室传导间期(A-V)的自动测量,频谱特点及心率对其影响。方法 实验是在去神经的猫上进行,由右颈总动脉插入主动脉根部,测出希氏束(His)电图,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自动检测His电图中心房(A)、希氏(H)波及心室(V)波,并将AA、AV间期数据通过快速傅立叶(FFT)转换,获得其频谱特征。再通过程序控制心房起搏观察了AA间期变化对AV频谱的影响。结果His束中A、H、V波可以自动重复检测,AV频谱与AA频谱均相似,但密度(PSD)较AA小,经标准化后,两者的高频(HF),低频(LF)及高频/低频(HF/LF)相同(P>0.05),通过心房起搏表明AA间期与AV间期呈非线形关系,AV频谱中HF与AA间期的变化率呈负相关(R=-0.97,P<0.01),LF与AA间期的变化率呈正相关关系(R=0.96,P<0.01)。结论心脏His束自动测量揭示了房室传导的频域特征以及心率对AV频谱各成份的相关关系,为研究心脏房室传导障碍性疾病以及心率对心电频谱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间期 自动测量 频谱特征 AV间期 心房起搏 his 相关关系 主动脉根部 障碍性疾病 频谱特点 颈总动脉 is电图 自动检测 模板匹配 程序控制 重复检测 线形关系 频域特征 心电频谱 变化率 AA 心率 去神经 希氏
下载PDF
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
9
作者 余志华 韩宏伟 +4 位作者 程光辉 李振 张劲林 邓成钢 苏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柬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柬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 目的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柬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柬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4(47.4±14.6)岁。于右侧His束旁标测并行RFA,若消融失败或出现交界区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则改为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结果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12例患者AT,AT平均周长(327±76)ms。10例患者均于AT发作时消融10s内AT终止,2例患者消融不成功。经右侧His束旁成功消融2例,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成功消融8例。术后平均随访1—6年,无AT复发。结论源于His束旁AT具特征性,导管RFA治疗安全有效.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可作为优先考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his 房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引导His束、右房和右室电极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
10
作者 钟敬泉 张薇 +2 位作者 黎莉 郑兆通 张运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 :评价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 (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 :4 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的患者 ,分别以TTE(A组 ,2 0例 )和X线 (B组 ,2 0例 )作为影像学导引 ,放置右室、希氏束和右房电极导管。结果 :A组 19例行EPS成... 目的 :评价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 (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 :4 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的患者 ,分别以TTE(A组 ,2 0例 )和X线 (B组 ,2 0例 )作为影像学导引 ,放置右室、希氏束和右房电极导管。结果 :A组 19例行EPS成功 ,成功率 95% ,B组X线引导到位成功率 10 0 % (P >0 .0 5) ,A、B两组操作时间分别为 (2 2± 7.2 )min和 (12 8± 2 7)min(P <0 .0 1) ,X线曝光时间A、B两组分别为 (1 35± 0 8)min和 (8 8± 2 .7)min(P <0 .0 0 1)。结论 :TTE可作为影像学导引替代X线透视进行E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电生理学 电极导管 his 右房电极导管 右室电极导管
下载PDF
介绍一套小动物离体灌流心脏心电信号研究设备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钮伟真 叶刚 +1 位作者 刘萍 高燕丽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作者开发了一套小动物离体心脏电活动研究设备。该设备集心脏灌流、起搏、表面心电图、His束电图、心房和心室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同报道。
关键词 Langerdorff 心脏灌流 his电图 单相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临床心脏电生理标测技术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月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 心律失常 心脏电生理标测技术 窦房结电图 his电图 MAP图
下载PDF
His束起搏电极导线拔除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昃峰 李鼎 +7 位作者 隗祎 周旭 王龙 段江波 吴寸草 苑翠珍 何金山 李学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拔除His束起搏电极导线的安全性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Medtronic SelectSecure 3830电极导线拔除患者,His束电极导线植入时间>3个月。统计分析His束电极导线拔除的原... 目的探讨经静脉拔除His束起搏电极导线的安全性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Medtronic SelectSecure 3830电极导线拔除患者,His束电极导线植入时间>3个月。统计分析His束电极导线拔除的原因及指证、成功率、拔除工具的应用、拔除再植入His束区域的情况。结果17例His束电极导线拔除患者,其中男性9例(52.9%);年龄(59.5±18.4)岁。电极导线拔除指证:囊袋感染患者13例(76.5%);非感染患者4例(23.5%),其中电极故障2例(11.8%),电极穿孔1例(5.9%),上腔静脉闭塞1例(5.9%)。17例均成功拔除所有电极导线,成功率100%,1例(5.9%)His束电极拔除术中出现脑梗症状。17例中1例有2根His束电极植入,共拔除His束电极导线18根(43.9%),电极植入时间为(19.6±16.5)个月。其中13根(72.2%)His束电极导线通过徒手逆时针旋转拔除,其余5例(27.8%)His束电极导线通过下腔装置拔除。植入时间<12个月的His束电极导线7根(38.9%),拔除均为徒手拔除;植入12~36个月的His束电极导线8根(44.4%),2根(25%)His束电极导线需要借助工具拔除;植入时间>36个月的His束电极导线3根(16.7%),均需工具辅助拔除。再植入His束电极9例(64.2%),成功率为88.9%。结论His束电极导线拔除成功率高,植入时间大于3年拔除通常需要借助拔除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his电极导线拔除 植入装置感染 his区域起搏
原文传递
His束起搏——真正意义上的生理性起搏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文亨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His束起搏可分为直接His束起搏和His束旁起搏,后者较前者易实现。临床研究表明His束起搏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益,对急性或慢性心功能均有益。对部分心力衰竭的病人行His束起搏可使宽的QRS波变窄,改善心功能。但His束起搏是否造成His束... His束起搏可分为直接His束起搏和His束旁起搏,后者较前者易实现。临床研究表明His束起搏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益,对急性或慢性心功能均有益。对部分心力衰竭的病人行His束起搏可使宽的QRS波变窄,改善心功能。但His束起搏是否造成His束损伤及后续的损伤,进而影响左右束支还有待临床观察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his起搏 综述 生理性起搏 心功能
原文传递
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经左房侧成功消融一例
15
作者 王文玉 冯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4期365-366,共2页
患者男性,66岁,因“胸闷、心悸1周”入院。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导联及V1导联P波负正双向,PR间期短,提示为间隔部位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最终于左房前壁寻找到最早激动点并消融成功。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房性心动过速 his 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经房间隔途径成功消融儿童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一例
16
作者 许欣 刘茜 +7 位作者 孙慧超 蒲晓芳 张蕾 焦毅 刘晓燕 李谧 易岂建 吕铁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3期278-280,共3页
6岁半女童,诊断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激动标测显示His束旁房速,右侧His束旁区域低功率短时程试消融无效,主动脉逆行途径进行主动脉窦标测,在左冠窦内房速最早激动点较右侧His束区域提前但消融依... 6岁半女童,诊断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激动标测显示His束旁房速,右侧His束旁区域低功率短时程试消融无效,主动脉逆行途径进行主动脉窦标测,在左冠窦内房速最早激动点较右侧His束区域提前但消融依然无效,主瓣下标测发现二尖瓣环区域最早激动点较前两处更加提前,遂穿刺房间隔,在二尖瓣环心房侧10点附近标测到最早激动点提前冠状窦口A波约31.3 ms,消融1.2s房速即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儿童 房性心动过速 his旁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左房
原文传递
His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鉴别间隔隐匿性旁道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力舒 姜述斌 +2 位作者 杨敏全 帕尔哈提 吴忠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3期169-171,共3页
探讨His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7例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 2 0例间隔部隐匿性快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患者 ,成功消融前在常规行腔内电生理检查的同时均行His束逆传不应期心... 探讨His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7例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 2 0例间隔部隐匿性快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患者 ,成功消融前在常规行腔内电生理检查的同时均行His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结果 :心动过速时His束逆传不应期内心室早搏刺激 ,37例AVNRT患者心房激动无明显提前 ,2 0例AVRT心房被提前激动超过 2 0 (30~ 5 0 )ms ,其中 9例终止心动过速 ,此方法鉴别AVRT和AVNRT特异度、灵敏度较高。结论 :心动过速时His束逆传不应期行心室早搏刺激法鉴别诊断AVRT和AVNRT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但行此法检查时要求有持续发作的心动过速 ;能够标测出清晰的His束电位 ;心室早搏刺激最好与His束电位同步发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室早搏刺激 his逆传不应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非选择性His束起搏下美敦力起搏器心室阈值管理功能的特殊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永波 寇惠娟 +3 位作者 张岩 王波 郑强荪 李永勤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的非选择性His束起搏(NS-HBP)患者,窦性心律下心室阈值管理功能(VCM)运作时,可产生宽QRS波及双脉冲现象,易被误诊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及该室早触发的心室安全起搏(VSP)。现对这一特殊心电图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提出鉴别方法。方法通... 目的非选择性His束起搏(NS-HBP)患者,窦性心律下心室阈值管理功能(VCM)运作时,可产生宽QRS波及双脉冲现象,易被误诊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及该室早触发的心室安全起搏(VSP)。现对这一特殊心电图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提出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掌握His束起搏(HBP)的分类及特点、VCM运作方式、VSP触发条件,并结合三位患者的心电图资料,阐明该现象,找出鉴别方法。结果NS-HBP下VCM运作时,随着测试脉冲降低输出,His束失夺获,测试脉冲仅夺获临近心肌,产生宽QRS波,110ms后备用脉冲发放,形成了宽QRS波及间距110ms的双脉冲现象。VCM产生的宽QRS波及双脉冲有特征性"3+1"现象,即每三跳窄QRS波后,规律出现一次宽QRS波及双脉冲,而室早触发的VSP无特定规律;VCM运作时,宽QRS波中的双脉冲分别为心室测试和备用脉冲,室早触发VSP的双脉冲依次为心房和心室起搏脉冲;窦性心律下VCM产生宽QRS波时,SAV固定缩短110ms;HBP位点靠近右室间隔上部区域,当测试脉冲仅夺获临近心肌时,宽QRS波形态类似右室间隔部起搏图形,而室早的形态多变。结论NS-HBP患者,窦性心律下VCM产生的宽QRS波及双脉冲现象易与室早触发的VSP相混淆,通过"3+1"的表现形式、双脉冲性质的判断、AV间期的改变、宽QRS波的形态可对两者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his起搏 心室阈值管理功能 宽QRS波 心室安全起搏
原文传递
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永久His束起搏并双腔起搏器植入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卫锋 赵永辉 +4 位作者 高万里 臧小彪 马继芳 陈珂 王现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44-1246,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间断心慌、乏力5年,加重伴黑朦3个月”为主诉于2017-07-18日入院。否认其他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体检:一般状态可,血压120/76mmHg(1mmHg=0.133kPa);心率43次/min。双肺听诊无异常,心律不齐,...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间断心慌、乏力5年,加重伴黑朦3个月”为主诉于2017-07-18日入院。否认其他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体检:一般状态可,血压120/76mmHg(1mmHg=0.133kPa);心率43次/min。双肺听诊无异常,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下肢轻度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三维电解剖 his起搏
原文传递
His束起搏患者的选择和植入技巧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骁 蒋丽梦 苏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5期437-441,共5页
永久His束起搏是最接近生理的心脏传导,适合特定人群的起搏需求,它和左束支起搏技术作为传导束起搏的主要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两种起搏方式的实施需要特定的器械和步骤才能完成,需要一定的技巧,术者只有熟练掌握两种技术,才能同时兼顾... 永久His束起搏是最接近生理的心脏传导,适合特定人群的起搏需求,它和左束支起搏技术作为传导束起搏的主要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两种起搏方式的实施需要特定的器械和步骤才能完成,需要一定的技巧,术者只有熟练掌握两种技术,才能同时兼顾生理性起搏的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永久his起搏 支起搏 生理性起搏 希浦系统起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