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星 丁永利 赵明明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 目的:观察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和全血黏度低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DL-C、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可改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肾痹汤 玻璃酸钠 髋关节功能评分 血液流变学 血脂
原文传递
PFNA与FHR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家瑞 戴毅 +3 位作者 秦琦 李跃军 王维山 史晨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0期32-36,共5页
目的比较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两组行PFNA和FHR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 目的比较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两组行PFNA和FHR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之间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手术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FNA组的住院费用、术中出血较FHR组低,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较FHR组明显延长(P <0. 05)。Harris评分术后3~6个月随访时FHR组较PFNA组高(P <0. 05),12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DL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FHR适用于经济状况好、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患者;PFNA治疗较FHR可以减少住院医疗支出,并完全能满足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自理的需要;在评价此类骨折的术后疗效时,应将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与生活质量结合起来评估,会更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髋关节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亮 于金芝 尹升吉 《手术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究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3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 目的探究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3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多,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更佳,术后恢复进程更短,但上述手术用时较长,出血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灿辉 吴景雄 +1 位作者 李青天 洪小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222-224,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顺序按奇偶数字随机分为对比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比组患者... 目的分析对比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顺序按奇偶数字随机分为对比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非骨水泥性半髋置换术,观察组实施骨水泥行半髋置换术,分析两组患者不同修复假体置换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负重下地时间以及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比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假体,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 非骨水泥 髋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一次磨臼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冯文杰 林宇宁 +1 位作者 邓海棠 苏晓恩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磨臼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这类患者预后提供新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一次磨臼技... 目的:探讨“一次磨臼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这类患者预后提供新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一次磨臼技术”策略,直接用术前影像学资料测定的最大号直径磨钻,研磨髋臼至软骨完全去除。对照组采取常规策略,用髋臼锉从最小42号开始逐号换大号(传统42、44、46、48号……)打磨,直至软骨下骨均匀渗血。之后两组均安装股骨假体柄及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髋臼杯位于安全区域比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患肢缩短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平均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均在正常安全范围内,术后1周,观察组外展角大于对照组,前倾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取“一次磨臼技术”不仅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髋臼 髋关节功能评分 手术时间 出血量
下载PDF
不同材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饶锐强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前往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金属-聚乙烯)及观察组(陶瓷-陶瓷)各50例,随访12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前往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金属-聚乙烯)及观察组(陶瓷-陶瓷)各50例,随访12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不同时段血清钴离子、铬离子浓度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陶瓷-陶瓷与金属-聚乙烯均能够收获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但应用陶瓷-陶瓷材料的患者体内血清钴离子和铬离子含量更低,可作为优选材料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陶瓷 金属-聚乙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评分 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护理风险管理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周楠翠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7期90-91,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Harris关节功能...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翻修术后髋关节功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翻修术 护理风险管理 Harris关节功能评分 满意度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