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83
1
作者 聂勇 张镱锂 +1 位作者 刘林山 张继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8,共16页
利用1976、1988和2006年的3期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并结合专家知识分类规则自动提取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3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并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图谱的方法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 利用1976、1988和2006年的3期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并结合专家知识分类规则自动提取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3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并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图谱的方法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及其原因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2006年珠峰保护区内冰川面积为2710.17±0.011km2,为研究区总面积的7.41%,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海拔4700~6800m的高山区;(2)1976-2006年,珠峰保护区冰川持续退缩明显,总面积减少501.91±0.035km2,冰湖扩张迅速(净增加36.88±0.035km2);研究区南坡子流域冰川退缩率(16.79%)高于北坡子流域(14.40%);珠峰保护区冰川以退缩为主,退缩冰川主要分布于海拔4700~6400m,退缩区上限海拔为6600~6700m;(3)1976年以来,气温显著上升和降水减少是冰川退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冰川变化 冰川退缩 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 喜马拉雅山
下载PDF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在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高山植物区系的形成与发展上的意义 被引量:74
2
作者 孙航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88,共16页
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 (早第三纪 )。古植物资料表明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 (新第三纪 )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 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 (早第三纪 )。古植物资料表明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 (新第三纪 )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 ,原来的暖湿植物区系在地中海地区逐步消失 ,而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他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 ,现代横断山及东喜马拉雅的亚热带森林即是其后裔。古近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的逐步退却 ,气候变得干旱 ,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新近纪以后 ,旱生的现代地中海植物区系由于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隆起而转向适应高山环境 ,逐步分化形成了现代的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横断山 -喜马拉雅地区硬叶高山栎林的起源 ;铁筷子属 ,绿绒蒿属 ,芒苞草属 ,假百合属及马桑属的地中海、喜马拉雅 -横断山间断分布的形成便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残遗的体现 ;黄花木属、独一味属等众多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是古地中海祖先的后裔。这些代表类群的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的喜马拉雅 -横断山的高山植物区系以及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起源于新生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 发展 古地中海退却 喜马拉雅-横断山 高山植物区系 中国-喜马拉雅成分 起源
下载PDF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的特异重力场与深部地壳结构 被引量:54
3
作者 滕吉文 王谦身 +2 位作者 王光杰 徐亚 张雪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5-1052,共8页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空间重力异常,经计算给出的布格重力异常,其特征与该地区的地形高程呈很好的镜像相关.据此得到该区不同方位的3个地壳深部结构剖面.重力异常反演求得青藏高原地壳厚度>70 km;喜马拉雅造山带为55 km左右;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盆地为33~35 km;那加山山脉地区为40~45 km,即呈现出3个不同构造单元的展布.同时求得“东构造结”区由高密度的刚性物质构成,在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呈向北运移,并插入青藏高原东缘.基于这样的构造格局和深层动力过程,导致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东北缘的强烈构造运动,大、小地震的频频发生和矿产资源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东构造结 重力场 深部地壳结构 楔形插入
下载PDF
北极-第三纪成分在喜马拉雅-横断山的发展及演化 被引量:51
4
作者 孙航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1-688,共18页
通过古植物学及古地史资料 ,论述了北极地区在第三纪早期气候变迁对喜马拉雅 -横断山地区植物区系形成的影响 ,并通过一些喜马拉雅 -横断山地区的特征类群 :杜鹃属 ,槭树属 ,柳属 ,桦木属和桤木属以及一些草本类群虎耳草科的落新妇族 ,... 通过古植物学及古地史资料 ,论述了北极地区在第三纪早期气候变迁对喜马拉雅 -横断山地区植物区系形成的影响 ,并通过一些喜马拉雅 -横断山地区的特征类群 :杜鹃属 ,槭树属 ,柳属 ,桦木属和桤木属以及一些草本类群虎耳草科的落新妇族 ,金腰属和虎耳草属 ,忍冬科的莛子镳属的分布式样和起源分化的分析 ,说明了喜马拉雅 -横断山区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些北方起源的 ,北极 -第三纪成分迁移是现代喜马拉雅 -横断山植物区系成分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讨论了喜马拉雅 -横断山植物区系同北方植物区系可能的迁移路线 ,指出西南 -秦岭 -东北通道即西南沿四川盆地经秦岭和黄河至东北和西伯利亚和“中亚高地通道”即向西经帕米尔高原同北方交流 ,向东经西南 -秦岭 -东北通道迁移交流是喜马拉雅 -横断山植物区系成分同北方交流的主要路线。由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反复作用 ,各类成分在该地区保存、汇集、分化发展 ,使得该喜马拉雅 -横断山地区成了北极 -第三纪中心消失以后 ,在近代形成的温带和高山植物区系新的发展和分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植物区系 北极-第三纪成分 喜马拉雅-横断山 发展 演化
下载PDF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INDEPTH)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5
作者 赵文津 赵逊 +5 位作者 史大年 刘葵 江万 吴珍汉 熊嘉育 郑玉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91-700,共10页
介绍了INDEPTH项目在探测、研究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深部结构和构造方面所获得的10项主要发现和新的认识,并阐述了这些成果在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实用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深部调查同样是基础地质调查,可以补充地表地质调... 介绍了INDEPTH项目在探测、研究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深部结构和构造方面所获得的10项主要发现和新的认识,并阐述了这些成果在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实用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深部调查同样是基础地质调查,可以补充地表地质调查之不足,从而给出更为全面的岩石圈结构和构造的概念,并应成为今后地质调查工作深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 西藏高原 深部探测 岩石圈 高原隆升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Glacier variations and climate warming and drying in the central Himalayas 被引量:43
6
作者 RENJiawen QINDahe KANGShichang HOUShugui PUJianchen JINGZhef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期65-69,共5页
Repeat measurements of glacier terminus positions show that glaciers in the central Himalayas have been in a continuous retreat situa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average retreat rate is 5.5-8.7 m/a in Mt. Qomolangma(... Repeat measurements of glacier terminus positions show that glaciers in the central Himalayas have been in a continuous retreat situa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average retreat rate is 5.5-8.7 m/a in Mt. Qomolangma(Everest) since the 1960s and 6.4 m/a in Mt. Xixiabangma since the 1980s. In recent years, the retreat rate is increasing.Ice core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rate of glaciers has a fluctuating decrease trend in the last century with a rapid decrease in the 1960s and a relatively steady low value afterwards. Meteorological station record indicates that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has a slow increase trend but summer temperature had a larger increase in the past 30 a. All these suggest that the glacier retreat results from precipitation decrease in combination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e,and hence glacier shrinkage in this region will speed up if the climatic warming and drying contin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气候变化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
原文传递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治国 姚檀栋 +2 位作者 叶庆华 田立德 李潮流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952,共14页
利用1980年地形图和多年遥感资料,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手工提取了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4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28年(1980~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研究区的冰川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 利用1980年地形图和多年遥感资料,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手工提取了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4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28年(1980~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研究区的冰川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7年,洛扎地区冰川面积从491.64 km2减少至410.87 km2,退缩了80.76 km2,占1980年总面积的16.4%;(2)冰川规模等级和面积减少百分比呈反相关关系,该地区1980年面积在1 km2以内的冰川多达236条,占冰川总数量的71.7%,这使得洛扎地区冰川系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3)1980~2007年,主要的冰川消融发生在海拔6500 m以下,面积减少共79.76 km2,占研究区冰川退缩总面积的98.8%,而海拔6500 m以上面积仅减少1km2,占研究区冰川退缩总面积的1.2%;(4)1980~2007年,不同坡度的冰川面积都在减小,低坡度上的消融量比较大而高坡度上消融量比较小;(5)1980~2007年,各个坡向的冰川面积都在减少,但东坡、东南坡、南坡和西南坡冰川消融量大,北坡、东北坡、西坡和西北坡消融量较小;(6)喜马拉雅东段冰川面积退缩速率比中、西段快,喜马拉雅地区冰川退缩比青藏高原腹地的冰川退缩快;(7)1980年以来,气温升高和降水在波动中变化不大是本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遥感监测 喜马拉雅 洛扎地区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隆起和高山栎组(壳斗科)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2
8
作者 周浙昆 普春霞 陈文允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84-890,共7页
高山栎是一类硬叶常绿的栎属植物,集中分布在横断山区,是这一地区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高山栎组分布区的形成和喜马拉雅的隆起、横断山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讨论了这种相互关系。先清理了高山栎分类学的混乱,将原来的12种高山栎归并为... 高山栎是一类硬叶常绿的栎属植物,集中分布在横断山区,是这一地区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高山栎组分布区的形成和喜马拉雅的隆起、横断山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讨论了这种相互关系。先清理了高山栎分类学的混乱,将原来的12种高山栎归并为9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高山栎的现代分布和系统位置,总结分析了高山栎的地史资料。认为高山栎组植物出现的时间不晚于中新世,在中新世高山栎组已经有了较广的分布,分布在当时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上新世,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和抬升,横断山地区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变冷、变旱。高山栎组植物由于自身所具有的抗寒耐旱的形态特征,如被较厚的毛被,单位面积气孔数目较少等使之在生物竞争中成为优胜者,而逐步成为横断山地区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并以已有地质学、古植物学、形态解剖学、植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论证了这一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 高山栎组 横断山 喜马拉雅
下载PDF
利用GPS与GRACE监测陆地水负荷导致的季节性水平形变:以喜马拉雅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林松 陈超 +2 位作者 邹蓉 杜劲松 陈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2-1804,共13页
地表陆地水负荷变化是引起重力场和地壳形变呈现季节性特征的主要因素,并且能够利用地表及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本文通过对质量负荷形变效应的理论模拟,描述了水平分量的形变指向以及垂直与水平分量的幅值比可以提高对... 地表陆地水负荷变化是引起重力场和地壳形变呈现季节性特征的主要因素,并且能够利用地表及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本文通过对质量负荷形变效应的理论模拟,描述了水平分量的形变指向以及垂直与水平分量的幅值比可以提高对负荷区域的辨别程度,并且联合GPS坐标时间序列及GRACE模型对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季节性负荷形变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垂直分量的季节性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GPS周年项幅值要大于GRACE.而由GRACE解算得到的水平分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季节性形变主要受东南亚及印度东北部地区的陆地水负荷控制,位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多数GPS台站的垂直分量及北向分量的初相位与GRACE模型解算结果相近,而部分GPS台站的东向分量与GRACE模型存在明显不同,由此导致GPS与GRACE监测到的形变指向存在差异.通过对GRACE估算精度以及GPS垂直与水平分量幅值比的深入分析,发现GPS对局部周边地区的河流、谷地及农田灌溉等负荷变化造成的形变效应较为敏感,而GRACE由于截断阶次及平滑滤波等影响因素,不仅造成在水平分量上的分辨率远低于垂直分量,而且整体估算精度要低于GPS观测得到的形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RACE 季节性水平形变 地表陆地水负荷 喜马拉雅山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不对称演化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德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喜马拉雅岩石圈内发育巨型多层伸展构造,形成了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普兰—亚东多层次剥离断层系,萨迦—康马链状隆伸构造,雅鲁藏布江堑-垒构造带和与大型走向滑动断层相伴生的拉分盆地。它们组成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并与南喜马拉... 喜马拉雅岩石圈内发育巨型多层伸展构造,形成了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普兰—亚东多层次剥离断层系,萨迦—康马链状隆伸构造,雅鲁藏布江堑-垒构造带和与大型走向滑动断层相伴生的拉分盆地。它们组成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并与南喜马拉雅逆冲堆叠带一起构成了喜马拉雅山链的构造不对称性。这种格局的形成除受造山之后重力作用的影响外,还可能与造山带隆升过程中岩石圈多层次滑脱拆离、热隆作用和均衡调整作用有关。伸展作用将有助于使本区成倍加厚的地壳逐渐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地质构造 演化 喜马拉雅山
下载PDF
再论印度与亚洲大陆何时何地发生初始碰撞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宝春 陈军山 易治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45-2058,共14页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等的起点.近南北...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等的起点.近南北向陆陆碰撞的最直接证据是碰撞带两侧块体在古纬度上的相互重叠.本文拟通过对相关古地磁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缘林子宗群火山岩和沉积岩夹层上获得的最新古地磁结果,探索当今占地磁数据所限定的印度和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的时间和古地理位置.结果表明,拉萨地块林子宗群形成时期(约64~44 Ma)古亚洲大陆最南缘的古地理位置(~10°N)限定了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最可能发生在65~50 Ma之间;如果以由印度洋海底地形所限定的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前的印度板块形状为大印度模型,则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很可能发生在60~55 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块 喜马拉雅地块 印度与亚洲大陆 初始碰撞 古地理 古地磁学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dehydration melting of natural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 from High Himalayas and implications for Himalayan crust anatexis 被引量:28
12
作者 YANG Xiaosong JIN Zhenmin +2 位作者 Ernst Huenges Frank R.Schilling Bernd Wund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10期867-872,共6页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dehydration melting, melt morphology and fluid migration based on the dehydration melting experiments on natural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 performed at the pressure of 1.0-1.4 GPa, and...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dehydration melting, melt morphology and fluid migration based on the dehydration melting experiments on natural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 performed at the pressure of 1.0-1.4 GPa, and at the temperature of 770-1028℃.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 most of melt tends to be distributed along mineral boundaries forming 'melt film' even the amount of melt is less than 5 vol%; melt connectivity is controlled not only by melt topology but also by melt fraction; (ii) dehydration melting involves a series of subprocesses including subsoiidus dehydration reaction, fluid migration, vapor-present melting and vapor-absent melting; (iii) experiments produce peraluminous granitic melt whose composition is similar to that of High Himalayan leucogranites (HHLG) and the residual phase assemblage is Pl+Qz+ Gat+Bio+Opx±Cpx+IIm/Rut±Kfs and can be comparable with granulites observed in Himalayas. The experiments provide the evidence that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 is on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EISS dehydration melting melt topology fluid migration LEUCOGRANITE granulite himalayas.
原文传递
喜马拉雅山佩枯岗日冰川地貌的年代学、平衡线高度和气候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耕年 Li Yingkui +5 位作者 陈艺鑫 张梅 李川川 孔屏 Harbor J. Caffee M.W.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970,共12页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地区是青藏高原南部现代冰川集中发育区之一,古冰川遗迹亦十分丰富,是研究第四纪青藏高原冰川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区,一直备受地貌和第四纪环境研究者的关注.应用原地宇宙核素10Be暴露年龄测试技术,对采自...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地区是青藏高原南部现代冰川集中发育区之一,古冰川遗迹亦十分丰富,是研究第四纪青藏高原冰川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区,一直备受地貌和第四纪环境研究者的关注.应用原地宇宙核素10Be暴露年龄测试技术,对采自希夏邦马峰西北佩枯岗日拉曲谷地冰碛垄上的冰川漂砾进行年代学研究;结合冰川地貌分析方法,对古冰川平衡线高度(ELA)和气候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末次冰期时,拉曲谷地冰川扩张,发育了山麓冰川,拉曲Ⅰ冰川面积99.9 km2,平衡线海拔5 620 m;拉曲Ⅱ冰川面积97.6 km2,平衡线海拔5 600 m;与现代平衡线高度相比,拉曲Ⅰ和拉曲Ⅱ的平衡线分别下降380 m、400 m.拉曲在末次冰期存在多次冰进,拉曲Ⅰ的10Be暴露年龄在42.1~22.3 ka;拉曲Ⅱ的10Be暴露年龄在18.6~14.8 ka.根据地貌法恢复末次冰期拉曲Ⅰ平衡线高度的温度为-10.7℃,拉曲Ⅱ为-10.6℃,降水量分别为251~461 mm和261~480 mm,显示出当时雪线高度的温度状况和现代冰川雪线高度的温度状况接近,但是降水比现在少得多,冰川气候类型为亚大陆型,印度季风减弱带来的水气变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 冰川地貌 宇宙核素 年代学 气候
下载PDF
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碛湖溃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欣 刘时银 +2 位作者 郭万钦 余逢春 许君利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82-790,共9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碛湖溃决灾害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尤其突出,对冰碛湖溃决灾害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DEM和2004-2008年间的ASTER影像等数据,应用直接判别方法和...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碛湖溃决灾害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尤其突出,对冰碛湖溃决灾害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DEM和2004-2008年间的ASTER影像等数据,应用直接判别方法和基于事件树模型,通过确定不同类型冰碛湖溃决模式发生的定性描述和概率转换关系,对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进行潜在危险性冰碛湖的识别和危险性冰碛湖溃决概率等级估算。结果显示,在2004-2008年间,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共有14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冰湖,其中溃决概率等级为"非常高"的44个、"高"的47个、"中"的24个、"低"的24个、"非常低"的4个,溃决概率为"非常高"和"高"等级的91个潜在危险性冰碛湖亟需进一步进行溃决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湖 危险性冰湖识别 溃决概率 喜马拉雅山区 中国
下载PDF
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植物区系的特点及来源 被引量:28
15
作者 孙航 周浙昆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85-204,共20页
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植物区系多样性的组成十分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80科,643属,1410种。并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是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的两大区系结。它是第三纪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年轻区系,归根... 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植物区系多样性的组成十分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80科,643属,1410种。并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是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的两大区系结。它是第三纪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年轻区系,归根结蒂是源出于古老的东亚植物区系和印度马来植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雅鲁藏布江 喜马拉雅 起源
下载PDF
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东启 效存德 秦大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5-895,共11页
对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气温普遍升高、冰川加剧退缩和冰川湖泊扩大是喜马拉雅山地区气候和冰川变化的主要特征和后果.冰川退缩导致冰川灾害的危险性增加并对本地区河流径流和水资源产生较... 对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气温普遍升高、冰川加剧退缩和冰川湖泊扩大是喜马拉雅山地区气候和冰川变化的主要特征和后果.冰川退缩导致冰川灾害的危险性增加并对本地区河流径流和水资源产生较长远的影响.但各段的气候、冰川变化及其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还需要对冰川变化和水资源影响方面的预估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 冰川 变化 水资源影响
下载PDF
Monitoring Glacier and Supra-glacier Lakes from Space in Mt. Qomolangma Region of the Himalaya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China 被引量:27
17
作者 YE Qinghua ZHONG Zhenwei +3 位作者 KANG Shichang Alfred Stein WEI Qiufang LIU Jingsh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and remoteness, satellite data, including microwave data and optical imagery, have commonly been used in alpine glaciers survey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and remoteness, satellite data, including microwave data and optical imagery, have commonly been used in alpine glaciers survey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ique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glacier extent mapping and glacier changes by glacier sizes in the Mt. Qomolangma region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middle Himalaya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Glaciers in this region have both retreated and advanced in the past 35 years, with retreat dominating. The glacier retreat area was 3.23 km2 (or o.75 km^2 yr^-1 during 1974 and 1976, 8.68 km^2 (or 0.36 km^2 yr^-1 during 1976 and 1992, 1.44 km^2 (or 0.12 km^2 yr^-1) during 1992-2ooo. 1.14 km^2 (or 0.22 km^2 yr^-1 during 2000-2003, and 0.52 km^2 (or 0.07 km^2 yr^-1 during 2003-2008, respectively. While supra-glacier lakes on the debris-terminus of the Rongbuk Glacier were enlarged drama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from 0.05 km^2 in 1974 increased to 0.71 km^2 in 2008, which was more than 13 times larger in the last 35 years. In addition, glacier changes also showed spatial differences, for example, glacier retreat rate was the fastest at glacier termini between 5400 and 5700 m a.s.l than at other elevations.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glaciers in the middle Himalayas retreat almost at a same pace with those in the western Himalay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ER lake Remote Sensing Mr. Qomolangma region himalayas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Glacial change in the vicinity of Mt. Qomolangma (Everest), central high Himalayas since 1976 被引量:23
18
作者 NIE Yong ZHANG Yili +1 位作者 LIU Linshan ZHANG Jip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5期667-686,共20页
Glacier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d covers in alpine regions and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mote sensing has proved to be the best method of investigating the extent of glacial variations... Glacier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d covers in alpine regions and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mote sensing has proved to be the best method of investigating the extent of glacial variations in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Using Landsat thematic mapping (TM) and multi-spectral-scanner (MSS) images from Mt. Qomolangma (Everest) National Nature Preserve (QNNP), central high Himalayas for 1976, 1988 and 2006 we derived glacial extent for these three periods. A combination of object-oriented image interpretation methods, expert knowledge rules and field surveys were employed.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glacial area in 2006 was 2710.17 + 0.011 km2 (about 7.41% of the whole study area), and located mainly to the south and between 4700 m to 6800 m above sea level; (2) from 1976 to 2006, glaciers reduced by 501.91± 0.035 km2 and glacial lakes expanded by 36.88 + 0.035 kin2; the rate of glacier retreat was higher in sub-basins on the southern slopes (16.79%) of the Himalayas than on the northern slopes (14.40%); most glaciers retreated, and mainly occurred at an elevation of 4700-6400 m, and the estimated upper limit of the retreat zone is between 6600 m and 6700 m; (3)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tudy period are the key factors driving retr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al change glacial retreat himalayas Mt. Qomolangma (Everest) National Nature Preserve remote sensing
原文传递
喜马拉雅山区1951-2010年气候变化事实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东启 效存德 刘伟刚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8,共9页
选择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有代表性的13个气象站1951—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这些台站气候变化总体趋势、年代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整个喜马拉雅山区的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升温速率为0.38℃/10a。1970—1... 选择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有代表性的13个气象站1951—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这些台站气候变化总体趋势、年代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整个喜马拉雅山区的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升温速率为0.38℃/10a。1970—1990年代升温在加速,2000年代升温速率则有所放缓。中段地区各站在2000年左右发生一次显著的升温突变,而西段和东段虽都出现升温突变,但出现的时间差异较大。1971—2010年喜马拉雅山区的降水在西段呈减少趋势,中段、东段大致呈现出微弱增加趋势,但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也表现为1970—1990年代略有增加,2000年代则有所减少。降水突变在西段以减少为主,在中段和东段以增加为主,但各站发生突变的年代很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区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喜马拉雅山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21
20
作者 胡一鸣 梁健超 +4 位作者 金崑 丁志锋 周智鑫 胡慧建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山地生态系统生境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高,适合研究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机制。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全球生态热点区域。其地形...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山地生态系统生境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高,适合研究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机制。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全球生态热点区域。其地形复杂,海拔落差大(100–8,844 m),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带。本研究通过整合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系统地分析了10目23科160属313种喜马拉雅山地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发现该区域哺乳动物总体及其子集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都为左偏倚的中峰格局,物种多样性在海拔900–1,400 m之间最高,不同物种子集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模式有所不同。UPGMA聚类分析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哺乳动物群落沿海拔梯度可以划分为5个聚类簇(海拔100–1,500 m、1,500–2,000 m、2,000–3,000 m、3,000–4,200 m以及4,200–6,000 m的地区),大致与该地区植被的垂直带分布相吻合。喜马拉雅山地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在中低海拔最为丰富,可能跟东洋界与古北界生物群扩散后的交汇地带相关。喜马拉雅山区贯通南北的沟谷是生物扩散和迁移的通道,沟谷内水热资源较好,气候稳定性高,为高山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创造了栖息条件。综上,喜马拉雅山沟谷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生物扩散和交流关键的"生态走廊",应加强对喜马拉雅山沟谷地区的保护,以维系该区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 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 垂直分布格局 空间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