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子宫颈菌群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展 张岱 +5 位作者 肖冰冰 张瑞 白会会 董翰宇 毕蕙 刘朝晖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71-480,共10页
目的 了解高危型HPV感染妇女阴道菌群及子宫颈菌群的情况,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子宫颈菌群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对照组5例,HPV16/18组5例,HPV其他高危型组5例,子宫颈癌... 目的 了解高危型HPV感染妇女阴道菌群及子宫颈菌群的情况,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子宫颈菌群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对照组5例,HPV16/18组5例,HPV其他高危型组5例,子宫颈癌组3例),填写调查问卷、行阴道及子宫颈分泌物微生态检测,同时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高变区行菌群分析。 结果 阴道菌群分析结果:(1)阴道菌群主要有6个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菌门及软壁菌门,正常阴道菌群以厚壁菌门为主,高危型HPV感染者拟杆菌门、梭菌门增多,子宫颈癌组梭菌门显著增多;(2)正常阴道菌群在属水平以乳杆菌属为主,高危型HPV感染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阿托波菌属、巨球菌属及纤毛菌属增多,子宫颈癌组纤毛菌属显著增多;(3)高危型HPV感染后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但4组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73)。子宫颈菌群分析结果:(1)子宫颈菌群多样性高于阴道菌群;(2)高危型HPV感染者子宫颈菌群多样性明显增加,4组子宫颈菌群Alpha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P=0.046);(3)对照组子宫颈菌群较阴道菌群变形菌门增加,HPV感染后子宫颈变形菌门明显增加;(4)衣原体感染在子宫颈癌组明显增加。 结论 子宫颈菌群多样性高于阴道菌群;高危型HPV感染者子宫颈菌群变化较阴道菌群更明显;梭菌门-纤毛菌属及衣原体与子宫颈癌相关,子宫颈变形菌门可能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微生物群 阴道 子宫颈 高通量核苷酸系列分析
原文传递
二代测序技术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晛 艾静文 +5 位作者 崔鹏 阮巧玲 沈瑶杰 王森 李永军 张文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评价二代测序技术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来华山医院就诊的临床怀疑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34例,在华山医院进行二代测序,并跟踪随访临床诊疗结局。送检标本(支气管灌洗液4例,... 目的评价二代测序技术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来华山医院就诊的临床怀疑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34例,在华山医院进行二代测序,并跟踪随访临床诊疗结局。送检标本(支气管灌洗液4例,脑脊液18例,胸腔积液4例,脓液3例,腹腔积液、肝组织各2例,关节积液1例)均在BGISEQ-100平台上行二代测序,测序所得病原序列和病原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最终结果。二代测序结果以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唯一匹配序列为阳性,未检测到唯一匹配序列为阴性。以符合各类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病理诊断为结核感染、XpertMTB/RIF检测阳性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等4项中至少1项即为确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临床可疑活动性结核病且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为临床诊断患者;有其他病原学依据或临床排除活动性结核病者为非结核感染。分析二代测序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确诊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9例,其中XpertMTB/RIF检测阳性6例,病理诊断为结核感染4例,培养阳性3例,结核核酸PCR检测阳性1例;临床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0例,非结核感染患者15例。在确诊及临床诊断患者中,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序列11例,敏感度为57.9%(11/19),特异度为100.0%(15/15)。在确诊患者中,二代测序技术的敏感度为66.7%(6/9);在同步进行XpertMTB/RIF检测与二代测序的31例标本中,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两者的特异度均为100.O%(15/15),敏感度分别为37.5%(6/16)与50.0%(8/1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test,P=0.727)。结论二代测序技术能够较为快速地检测多类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且其敏感度及特异度与XpertMTB/RIF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结核 诊断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二代测序
下载PDF
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沈鉴东 孙方西 +9 位作者 瞿殿云 谢佳孜 高莉 仇茜 高超 吴畏 吴春香 汪道武 刁飞杨 刘嘉茵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7-802,共6页
目的分析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绒毛或胎儿组织831例,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通过... 目的分析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绒毛或胎儿组织831例,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染色体异常与女方年龄、是否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既往自然流产次数、既往有无活产分娩史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31例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样本中,发现染色体异常461例(55.5%,461/831)。其中女方年龄(OR=1.107,95%CI为1.070~1.145)和活产分娩史(OR=1.909,95%CI为1.182~3.083)是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正相关因素,既往自然流产次数(OR=0.807,95%CI为0.702~0.928)和IVF-ET妊娠(OR=0.554,95%CI为0.404~0.760)是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负相关因素。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孕期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因。女方年龄增加、有活产分娩史者染色体异常率增加,而既往自然流产次数增加、IVF-ET妊娠者染色体异常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早孕期 生殖医学中心 活产 早期自然流产 分娩史 胎儿组织 流产次数
原文传递
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欧阳志翠 高翔羽 +3 位作者 杜娟 李颖 朱杏 黑明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ICare)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44例(其中男23例,占52%)分为FICare组和非...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ICare)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44例(其中男23例,占52%)分为FICare组和非FICare组,同期儿童保健门诊满月体检的足月儿20名(其中男11名,占55%)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为全肠内喂养且出生后未接触肠道益生菌,收集临床数据。FICare组于在FICare超过2周且未接触抗菌药物1周时留取双份新鲜粪便,非FICare组与FICare组在相对应的时间点、对照组在新生儿4周龄时留取双份新鲜粪便,-80 ℃冰冻保存,标本统一进行高通量16 S rRNA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应用Paired End Reads肠道菌群RNA读取软件对数据经过质量过滤,统计各样品操作分类单元(OTU)的丰度信息,以Shannon指数作为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法及连续校正χ^2检验或似然比χ^2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FICare组、非FICare组和对照组的男婴比例[52%(11/21)比52%(12/23)比55%(11/20)]、本院出生比例[90%(19/21)比87%(20/23)比85%(17/20)]及5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14%(3/21)比9%(2/23)比5%(1/2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0.000、0.120,P=0.980、1.000、0.729)。FICare组与非FICare组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中位开奶日龄、奶量达120 ml/(kg·d)中位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9.7±1.8)比(29.9±1.7)周、(1 266±310)比(1 326±318)g、4比4日龄、13比11日龄,t=0.378、0.631,Z=0.666、1.014,P=0.707、0.531、0.505、0.310]。FICare组与非FICare组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6%(18/21)比35%(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80,P=0.001)。对照组、FICare组、非FICare组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别为0.72(0.27,2.66)、0.61(0.18,1.83)、0.52(0.08,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823,P=0.402)。FICare组、非FICare组和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家庭参与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方法在重症肺炎病原体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孝荣 马东礼 +7 位作者 姜含芳 陈虹宇 蔡德丰 朱纯青 郑跃杰 粟东芳 杨振宇 刘艳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9-613,共5页
目的 建立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流程和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儿童医院就诊的76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实验组)和18例气管软化并排除细菌感染的患者(对照组),采集肺泡灌洗... 目的 建立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流程和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儿童医院就诊的76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实验组)和18例气管软化并排除细菌感染的患者(对照组),采集肺泡灌洗液标本,同时进行临床检测和高通量测序,并对高通量测序的结果采用PCR方法进行确认,然后对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重症肺炎病原体检测方法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对高通量测序组和非高通量测序组的检出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建立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检测流程及方法,该流程包括:标本收集、DNA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76例重症肺炎患者中,66例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为阳性,灵敏度86.84%,显著高于传统临床检验所用的细菌培养、免疫荧光法和定量PCR 3种方法综合检测的灵敏度(68.42%,52/76,χ^2=7.426,P〈0.001).66份高通量测序阳性标本中,共检测到13种病原体,其中主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腺病毒等,非高通量测序法共检测到9种病原体.比较临床检验和高通量测序结果,在76份实验组标本中,发现61份(80.26%)标本两者结果完全一致,15份(19.74%)标本结果不完全一致,这些不一致检出的标本主要集中在高通量测序检测出腺病毒、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而临床培养和免疫荧光方法不能检出这些病原体.PCR验证结果显示高通量检测结果与PCR的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72),高通量检测结果与培养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1,P&lt;0.001).结论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重症肺炎病原体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能检测出未知病原体,优于传统临床检验所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肺炎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无锡市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亚萍 王建霞 +8 位作者 眭茜 陈鸣华 钱建英 何月 印永祥 刘刚 孙冬梅 陈敏峰 陈雅芬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大量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2010年欧洲生殖道感染和肿瘤研究组织(EUROGIN)宫颈癌预防指南指出,目前的证据支持单独使用HPVDNA检... 大量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2010年欧洲生殖道感染和肿瘤研究组织(EUROGIN)宫颈癌预防指南指出,目前的证据支持单独使用HPVDNA检测作为/〉30岁宫颈癌的初步筛查方法。2012年无锡市仅在无锡新区内试点采用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HPV基因分型检测技术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并结合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cytologytest,TCT)检查作为HPV阳性结果的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宫颈疾病 HPV感染率 HPV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根管治疗后伴或不伴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娟 唐志娟 +1 位作者 李谨 张光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7-613,共7页
目的 采用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技术比较根管治疗后伴或不伴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差异,寻找与持续性根尖周感染相关的根管内可疑微生物.方法 临床采集根管治疗后伴根尖周炎患牙(伴根尖周炎组,10颗)和无根尖周炎患牙(无根... 目的 采用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技术比较根管治疗后伴或不伴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差异,寻找与持续性根尖周感染相关的根管内可疑微生物.方法 临床采集根管治疗后伴根尖周炎患牙(伴根尖周炎组,10颗)和无根尖周炎患牙(无根尖周炎组,10颗)根管内微生物群落样本.提取样本中细菌的总DNA,PCR扩增其对应于16S rRNA片段上的V1~ V3高变区基因片段以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经焦磷酸测序后进行种系发育分析、多样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oA分析).结果 共检出132种细菌,分属于21个菌门和96个菌属.在门水平,伴根尖周炎组群落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32%(18 534/58 688)]、变形菌门[27%(15 626/58 688)]、放线菌门[15%(8 685/58 688)]、拟杆菌门[11%(6 163/58 688)]、梭杆菌门[8%(4 761/58 688)]和螺旋体门[3%(1 785/58 688)].无根尖周炎组群落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31%(16 941/55 480)]、变形菌门[27%(14 748/55 480)]、拟杆菌门[18%(9 948/55 480)]、梭杆菌门[10%(5 307/55 480)]、放线菌门[9%(4 761/55 480)]和绿弯菌门[3%(1 785/55 480)].在丰度方面,伴根尖周炎组群落中的放线菌门显著高于无根尖周炎组(P<0.01).在检出率方面,放线菌在伴根尖周炎组和无根尖周炎组中分别是100%和50%.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样本间的差异较大,但样本有根据病变状况(伴根尖周炎或无根尖周炎)聚类的趋势.结论 根管治疗后伴根尖周炎患牙的根管内微生物群落构成多样性较高,与无根尖周炎患牙在根管内微生物群落构成上有一定差异.可能存在某种根管内群落构成模式与持续性根尖周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放线菌与根管治疗后持续性根尖周感染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生物膜
原文传递
五种产前筛查策略对唐氏综合征检出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瑞芳 李洁 +2 位作者 段红蕾 张颖 薛原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32-638,共7页
目的通过对5种产前筛查策略检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探讨最优的产前筛查策略。方法以2002年至2003年江苏省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的孕产妇数据为依据,按照血清学DS筛查高风险(≥1/27... 目的通过对5种产前筛查策略检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探讨最优的产前筛查策略。方法以2002年至2003年江苏省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的孕产妇数据为依据,按照血清学DS筛查高风险(≥1/270)、临界风险(≥1/1000-〈1/270)和高龄孕妇(预产年龄≥35岁)的定义分组,分析26803例以母体中孕期血清学二联筛查(甲胎蛋白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行DS产前筛查的资料。利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建立决策树模型,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价5种DS筛查策略f策略1:全体孕妇进行血清学二联筛查,高风险者进行产前诊断。策略2:全体孕妇行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检测,对NIP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产前诊断。策略3:对高龄孕妇行NIPT检测,其余行血清学二联筛查。对NIPT阳性、可疑阳性和血清学二联筛查高风险者,行产前诊断。策略4:孕妇进行血清学二联筛查后,对高风险者直接进行产前诊断;对临界风险者行NIPT检测,再对NIP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产前诊断。策略5:孕妇进行血清学二联筛查后,对高风险、临界风险者均行NIPT检测,再对NIP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产前诊断)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及产前诊断接受率、NIPT价格变化的影响。结果(1)26803例中,Ds高风险1244例(4.64%),其中检出21-三体5例;临界风险3925例(14.64%),其中检出21-三体4例;高龄300例(1.12%),其中检出21-三体1例。血清学筛查低风险孕妇中未检出21-三体。(2)成本效果分析:策略3和4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负值;策略1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0,成本效果比为15833764.53;策略2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9 865 746.10,远大于策略5(63 049.56);策略4的成本效果比为586 703.63,低于策略1-3,但高于策略5。策略5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新生儿筛查 产前诊断 成本及成本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老年人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余莉 李红 王思平 《胃肠病学》 2019年第9期517-523,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备受关注。目的:探讨增龄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方法:收集30例健康老年人(60~80岁)和10例健康青年人(18~40岁)的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备受关注。目的:探讨增龄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方法:收集30例健康老年人(60~80岁)和10例健康青年人(18~40岁)的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所有粪便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序列,使用MiSeq 16S宏基因组APP和Qimme软件分析菌群物种分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样本组间显著性差异和各组生物学标志物。结果:老年健康组与青年健康组肠道菌群OTU均数接近,物种多样性相似(P>0.05)。Metastats分析显示,在菌门水平上,两组间优势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属水平上,两组间共有20余种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健康组八叠球菌属(Sarcina)、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Olsenella、Rheinheimera、Terrisporobacter、食酸菌属(Acidovorax)、红蝽菌科(Coriobacteriaceae_UCG-003)、粪芽孢菌属(Coprobacillus)、Gelria、Aquabacterium、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Caldicop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rhabdus)、Turicibacter丰度显著增高,青年健康组厌氧乙酸属(Acetanaerobacterium)、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_UCG-009)、草酸杆菌属(Oxalobacter)、粪球菌属_2(Coprococcus_2)丰度显著增高。LEfSe分析显示,老年健康组生物学标志物富集于食酸菌属、缠结优杆菌(Eubacterium_nodatum_group)、梭菌科_1(Clostridiaceae_1)、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青年健康组则富集于普氏菌属_2(Prevotella_2)、罗氏菌属(Roseburia)、厌氧乙酸属。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老年人产丁酸盐细菌明显减少,同时机会致病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肠道菌群 老年人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程 于会艳 +2 位作者 李薇 时晶 秦斌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来北京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24例作为帕金森病组,同时选择14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居民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帕金森病相关量表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评估,...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来北京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24例作为帕金森病组,同时选择14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居民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帕金森病相关量表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评估,采集粪便后提取DNA并进行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两组之间菌群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门水平上,放线菌门在帕金森病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76%(0.13%,1.85%)、0.14%(0.07%,0.30%),Z=2.784,P〈0.01],而在拟杆菌门中帕金森病组的菌群相对丰度却显著降低[分别为57.28%(48.75%,64.95%)、63.78%(56.72%,68.21%),Z=-4.963,P〈0.01]。在纲水平上,芽孢杆菌纲[分别为0.52%(0.11%,2.10%)、0.13%(0.05%,0.16%),Z=2.693,P〈0.01]、革兰阴性菌纲[分别为5.04%(2.93%,14.02%)、2.87%(1.46%,4.43%),Z=2.360,P=0.018]、放线菌纲[分别为0.60%(0.10%,1.59%)、0.12%(0.04%,0.20%),Z=2.512,P=0.011]、γ-变形菌纲[分别为1.72%(0.58%,5.46%)、0.43%(0.24%,2.19%),Z=2.179,P=0.029]在帕金森病组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科水平上,韦荣球菌科[分别为3.78%(0.53%,13.82%)、0.49%(0.08%,3.14%),Z=2.754,P〈0.01]、链球菌科[分别为0.33%(0.09%,0.69%)、0.19%(0.14%,0.24%),Z=1.770,P=0.004]、肠杆菌科[分别为1.04%(0.40%,4.95%)、0.20%(0.10%,0.45%),Z=2.784,P〈0.01]、乳杆菌科[分别为0.079%(0.014%, 0.575%)、0.003%(0.002%,0.028%),Z=3.119,P〈0.01]、双歧杆菌科[分别为0.60%(0.09%,1.57%)、0.11%(0.03%,0.19%),Z=2.481,P=0.012]在帕金森病组的相对丰度均有明显增高;而巴斯德杆菌科[分别为0.009%(0.002%, 0.047%)、0.110%(0.022%,0.898%),Z=-2.545,P=0.010]在帕金森病组中相对丰度却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肠道菌群紊乱
原文传递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与基因诊断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11
作者 应艳琴 罗小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88,共4页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串联质谱检测已逐步成为扩展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主要方法。基因测序作为一项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遗传代谢病诊断。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总体发病率和疾病谱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已...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串联质谱检测已逐步成为扩展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主要方法。基因测序作为一项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遗传代谢病诊断。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总体发病率和疾病谱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已发表的中国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遗传代谢病数据总结我国遗传代谢病总体发病率、疾病谱以及单一遗传代谢病发病率,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基因测序技术的建立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先天性 新生儿筛查 基因检测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阴道微生物群落的构成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丁晖 唐玲丽 +6 位作者 杨佳锦 蒋传好 吴宜林 陈建林 郭鑫武 陈明 邓中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5-510,共6页
目的 探讨妇女阴道微生物群落构成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集2014年7月至2015 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22名健康女性(对照)及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18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患者24例的阴道分... 目的 探讨妇女阴道微生物群落构成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集2014年7月至2015 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22名健康女性(对照)及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18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患者24例的阴道分泌物,分别对每份标本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3、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再采用Uparse软件、Mothur分析流程和LefSe统计软件,分析阴道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度和结构,并对各组女性的阴道微生物群落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CINⅡ/Ⅲ组标本的Alpha多样性指标(Chao:63±32;ACE:72±38;辛普森指数:0.70±0.27;香农指数:0.70±0.63)与对照组(Chao:48±24;ACE:54±25;辛普森指数:0.71±0.27;香农指数:0.65±0.5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192,P=0.11;W=189,P=0.10;W=281,P=0.72;W=241,P=0.62);CINⅠ组样本的ACE值(85±37)和Chao值(66±25)与对照组(ACE:54±25;Chao:4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99,P=0.006;W=113,P=0.02).在门水平,对照组中阴道菌群78.69%(309 020/392 722)由厚壁菌门组成,放线菌门占16%(62 846/392 722).CINⅠ组中厚壁菌门减少至64.86%(208 422/321 318),放线菌门增加至27.71%(89 040/321 318).CINⅡ/Ⅲ组阴道菌群构成和对照组相似.在属水平,CINⅡ/Ⅲ组和对照组菌群结构相似,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属[71.81%(307 658/418 424)],同时还包括加德纳菌属[12.91%(55 299/428 424)],其他如普雷沃菌属、奇异菌属等含量较少.在CINⅠ组中,乳酸杆菌属含量下降[56.26%(180 787/321 318)],加德纳菌属相对丰度上升[19.62%(63 057/321 318)],奇异菌属含量上升[7.7%(24 746/321 318)].本研究发现大部分样本阴道菌群类型(CST)为CSTⅢ、CSTⅠ,分别以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为优势菌.3组间阴道菌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 P=0.949).L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蔡奥捷 朱朝锋 +4 位作者 薛淑文 崔思颖 屈素真 刘宁 孔祥东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5-769,共5页
目的分析无创产前筛查(NIPS)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5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NIPS的孕妇5 566例,其中单胎孕妇5 230例(93.96%,5 230/5 566),双胎孕妇336例(6.04%,3... 目的分析无创产前筛查(NIPS)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5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NIPS的孕妇5 566例,其中单胎孕妇5 230例(93.96%,5 230/5 566),双胎孕妇336例(6.04%,336/5 566)。5 230例单胎孕妇中,高龄者(分娩年龄≥35岁)1 809例(34.59%,1 809/5 230),非高龄者3 421例(65.41%,3 421/5 230)。非高龄单胎孕妇包括超声软指标异常者、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及临界者、自愿行NIPS者。NIPS结果为高风险(Z值≥3分或≤-3分)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或绒毛穿刺取样术确诊,并进行随访。结果进行NIPS检测的孕妇中,69例(1.24%,69/5 566)的检测结果为高风险,其中66例为单胎者,3例为双胎者(2例为单绒毛膜性双胎,1例为双绒毛膜性双胎)。NIPS对诊断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90.9%和100.0%,诊断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55.6%,经随访均无漏诊。NIPS结果为高风险的高龄单胎和非高龄单胎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分别为1.11%(20/1 809)、0.94%(32/3 421)。3 421例非高龄单胎孕妇中,超声软指标异常者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1.44%(7/487),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为高风险孕妇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0.94%(7/747),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为临界风险孕妇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0.89%(9/1 016),自愿NIPS孕妇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0.77%(9/1 171),4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结论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提示高风险或临界风险的孕妇,其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NIPS检出率,与自愿行NIPS的孕妇相似;考虑到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漏检的风险,NIPS更适合作为胎儿超声无异常单胎孕妇的产前一线筛查方法;但对于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畸变 非整倍性 唐氏综合征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脊柱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富兵 王孝宾 +5 位作者 李晶 胡嘉瑞 张谦实 郑禹豪 王冰 吕国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9-156,共8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在脊柱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疑似脊柱感染患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59.7±11.9)岁(范围29~75岁)。有局部疼痛症状者37例、发热(...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在脊柱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疑似脊柱感染患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59.7±11.9)岁(范围29~75岁)。有局部疼痛症状者37例、发热(≥38℃)15例、神经功能障18例。感染部位:颈椎4例,胸椎8例,腰椎29例。3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5例行保守治疗(3例药物治疗,2例化疗)。开放手术获取的病灶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和HTS检查。保守治疗的2例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获取组织块,1例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获取脓液,1例采集静脉血,1例行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组织块送病理学检查和HTS检查,液体标本送细菌培养和HT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HTS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HTS结果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患者术后抗感染治疗3个月;结核患者采用"四联"(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血液炎症指标变化,监测病情进展及疗效。结果HTS病原体检测结果均在48 h内获得。初期的5例行一代测序验证,符合率为100%。41例中,26例结果阳性,阳性率63.4%,其中结核分枝杆菌13例(占31.7%)、葡萄球菌6例(占14.6%)、真菌和布鲁杆菌各2例(分别占4.9%)。15例检测结果为阴性,包括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例。38例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化脓性感染7例、结核12例、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例,其余17例为炎症性病变。HTS的敏感度为80.0%(16/20),特异度为55.6%(10/18),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16/24)和71.4%(10/14)。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计数由入院时的(7.50±3.26)×10^9/L降至(6.22±2.53)×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2,P=0.290);C反应蛋白由(32.2±34.1)mg/L降至(4.5±10.5)mg/L,红细胞沉降率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检测 脊柱感染 化脓性感染 肿瘤样病变 腰椎穿刺 炎症性病变 病理学检查 白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变化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超 崔铭玲 +1 位作者 王三南 朱雪萍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前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2018年4月20日至11月20日生后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或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且出...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前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2018年4月20日至11月20日生后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或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且出生体重<1500 g、出生胎龄<35周的46例早产VLBWI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早产VLBWI基本临床资料及粪便样本,粪便样本留取时间节点为生后1周内第1、4、7日龄,之后每周留取1次,留取终点为NEC发生或出院或生后第8周(以先到者为终点),粪便样本通过16 S rDNA高通量核苷酸测序。根据有无NEC发生分为NEC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1∶1的比例匹配。分析2组粪便样本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TU)组成、序列数及多样性shannon指数。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NEC组23例,其中男13例(57%),出生胎龄(29.4±1.8)周;对照组23例,其中男11例(48%),出生胎龄(29.9±1.6)周。物种丰度差异分析显示,2组厚壁菌门在7日龄均有一过性下降,对照组随日龄增加有升高趋势,而NEC组无此趋势;2组变形菌门均于7日龄升高,对照组随日龄增加丰度逐渐减低,而NEC组持续增高;NEC组菌群与对照组比较,7日龄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科丰度均低,14日龄粪杆菌属明显高,21日龄梭菌属、链球菌属均低,28日龄厚壁菌门、梭菌纲、产气荚膜梭菌均低,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3.00、43.00、45.00、80.00、74.00、76.00、19.00、8.00、36.00、25.00、25.00,均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NEC组shannon指数在21、28日龄均低于对照组[2.4(1.4,3.0)比3.1(2.6,4.0),2.4(1.4,2.8)比3.9(3.3,4.2),U=67.00、12.00,P=0.027、0.001]。结论早产VLBWI在发展为NEC之前肠道菌群定植模式已改变,差异菌群的出现及菌群多样性的减低为早期识别和预防NEC发生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粪便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原文传递
全基因组测序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洁 任怡宣 +1 位作者 潘丽萍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37-740,共4页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中,包括结核分枝杆菌谱系或亚种鉴定、区分患者的发病模式,以及识别传染源、超级传播者和确定传播方向,以及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预测和微进化研究等,在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中,包括结核分枝杆菌谱系或亚种鉴定、区分患者的发病模式,以及识别传染源、超级传播者和确定传播方向,以及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预测和微进化研究等,在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即便如此,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作者对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相关内容、应用成果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分子诊断技术 综述
下载PDF
Personalized targeted therapy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13
17
作者 Xiaozheng Kang Keneng Chen +3 位作者 Yicheng Li Jianying Li Thomas A D'Amico Xiaoxin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5期7648-7658,共11页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ontinues to heavily burden clinicians worldwide.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ich holds promise for an era of personali...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ontinues to heavily burden clinicians worldwide.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ich holds promise for an era of personalized oncology care.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s facing this issue i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ly available genomic data, and identify the driver-gene mutations, pathways, and networks. The emergence of a legion of novel targeted agents has generated much hope and hype regarding more potent treatment regimens, but the accuracy of drug selection is still arguable. Other problems, such as cancer heterogeneity, drug resistance, exceptional responders, and side effects, have to be surmounted. Evolving topics in personalized oncology, such as interpretation of genomics data, issues in targeted therapy, research approaches for targeted therapy,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edito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heterogeneity Cultured tumorcells Driver mutation Drug side effects Esophage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xceptional RESPONDER highthroughputnucleotide sequencing NEOPLASM DRUGRESISTANCE PERSONALIZED medicine XENOGRAFT model
下载PDF
TCGA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路阳 戴一博 +2 位作者 李立伟 王志启 王建六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97-704,共8页
目的探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TCGA分子分型的EC患者共66例,EC的TCGA分子分型分为4种,DNA聚合酶ε... 目的探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TCGA分子分型的EC患者共66例,EC的TCGA分子分型分为4种,DNA聚合酶ε(POLE)超突变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型、低拷贝型、高拷贝型。回顾性分析4种TCGA分子分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相关分子学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66例E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24~78岁)。其中,POLE超突变型3例(5%),MSI-H型11例(17%,其中Lynch综合征2例),低拷贝型42例(64%),高拷贝型10例(15%)。4种TCGA分子分型患者的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情况、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病理类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拷贝型患者晚期(Ⅲ~Ⅳ期)、深肌层浸润、LVSI阳性所占比例显著升高;而4种TCGA分子分型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体质指数、代谢综合征相关合并症、术前血清CA125及人附睾蛋白4水平、肿瘤最大径、病理分级(仅指子宫内膜样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相关分子学特征:66例EC患者中,27例患者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患者行肿瘤突变负荷(TMB)检测,POLE超突变型及MSI-H型患者的PD-L1阳性表达率、TMB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低拷贝型、高拷贝型患者(P<0.05)。(3)预后分析:66例E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范围:0~28个月),随访期内死亡2例(低拷贝型1例、高拷贝型1例),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3例(低拷贝型1例、高拷贝型2例)。POLE超突变型、MSI-H型、低拷贝型、高拷贝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100%、100%、98%、80%,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总生存率(OS)分别为100%、100%、9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DNA聚合酶Ⅱ 微卫星不稳定性 DNA拷贝数变异 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检测上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敏 李伯安 邱广斌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2-494,共3页
过去十余年,下一代测序(NGS)技术不断发展,逐渐从科研走向了临床诊断领域,并以其简单快速、高分辨率、高通量的特点,在肿瘤个性化诊疗、无创产前筛查和遗传性疾病筛查中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感染性疾病上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过去十余年,下一代测序(NGS)技术不断发展,逐渐从科研走向了临床诊断领域,并以其简单快速、高分辨率、高通量的特点,在肿瘤个性化诊疗、无创产前筛查和遗传性疾病筛查中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感染性疾病上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主要针对NGS技术在不同感染性疾病检测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感染 突变
原文传递
Use of blood-based bio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surveilla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11
20
作者 Ganepola AP Ganepola Joel Nizin +1 位作者 John R Rutledge David H C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4期83-97,共15页
Early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CRC) holds the key to combat and control the increasing global burden of CRC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However, the current available screening modalities are severely inadequate b... Early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CRC) holds the key to combat and control the increasing global burden of CRC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However, the current available screening modalities are severely inadequate because of their high cost and cumbersome preparatory procedures that ultimately lead to a low participation rate. People simply do not like to have colonoscopies. It would be ideal, therefore, to develop an alternative modality based on blood biomarkers as the first line screening test. This will allow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from high risk individuals. Colonoscopy would then become the secondary test, to further screen the high risk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This will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and therefore help to reach the goal of early detection and thereby reduce the anticipated increasing global CRC incidence rate. A blood-based screening test is anappealing alternative as it is non-invasive and poses minimal risk to patients. It is easy to perform, can be repeated at shorter intervals, and therefore would likely lead to a much higher participation rate. This review surveys various blood-based test strategies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discusses the potency of what is available, and assesses how new technology may contribute to future test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neoplasms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Colonoscopy Biological markers BLOOD Messenger RNA MicroRNA Long NON-CODING RNA DNA methylatio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Loss of HETEROZYGOSITY high-throughput nucleotide sequencing Mass spectrometr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icroarray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