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依诺肝素钠对凝血功能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红丽 詹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5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依诺肝素钠对凝血功能指标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接受剖宫产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预防,观察组术后1d开始预防性使用依诺肝素钠。对比两... 目的:探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依诺肝素钠对凝血功能指标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接受剖宫产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预防,观察组术后1d开始预防性使用依诺肝素钠。对比两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d测定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变形指数(EDI),检测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术后6d,两组的APTT、TT、PLT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观察组D-D、FIB、PV、HBV、LBV低于对照组,EDI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股深静脉、腘静脉与胫后静脉的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依诺肝素钠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率,但不影响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高危产妇 静脉血栓 依诺肝素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缪剑 杜玲 杨锦 《当代医学》 2018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析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中选出1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产妇应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麻,对比两组产妇... 目的探析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中选出1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产妇应用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麻,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的生命体征(MAP、HR)波动较小,而对照组产妇波动较大(P<0.01);观察组产妇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75%比对照组的12.5%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在出生1 min、5 min时的Apgar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麻应用到有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中效果确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较小,能保证产妇剖宫产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喉罩全麻 高危产妇 剖宫产 并发症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对妊娠糖尿病高危产妇血清指标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对妊娠糖尿病(GDM)高危产妇血清Nesfatin-1、Visfatin和肽素水平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GDM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对妊娠糖尿病(GDM)高危产妇血清Nesfatin-1、Visfatin和肽素水平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GDM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1)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血清Nesfatin-1、Visfatin及和肽素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产妇的血清Nesfatin-1、Visfatin及和肽素水平基本接近(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得更加明显(P<0.05)。(2)两组母婴不良结局比较:对照组发生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9例(18%),观察组3例(6%),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婴儿中,对照组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8例(16%);观察组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3例(6%),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产妇的SAS及SDS得分基本接近(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SAS及SDS得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产妇两项得分下降得更加明显(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GDM高危产妇血清Nesfatin-1、Visfatin和肽素水平及母婴预后,还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躁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高危产妇 动机性访谈 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 母婴预后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小慧 王保莲 +3 位作者 任国平 申文彬 殷燕 冯胜利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6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高危剖宫产产妇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危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注射液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高危剖宫产产妇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危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注射液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产妇术中、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对比2组产妇剖宫产后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对比2组产妇产时、产后3 d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差异,对比2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子宫底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时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低,FIB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加强子宫收缩能力,止血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剖宫产 高危产妇 益母草注射液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对高危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及凝血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杨春杏 甘成亮 张莹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8-22,共5页
目的 研究高危产妇自然分娩后使用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对产后出血的作用及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高危产妇,均行自然分娩,按入院顺序及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分娩后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分娩后给予... 目的 研究高危产妇自然分娩后使用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对产后出血的作用及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高危产妇,均行自然分娩,按入院顺序及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分娩后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分娩后给予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产后30 min、2 h、12 h、24 h的出血量,产后1、3、5 d的宫底高度,产后恶露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凝血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 观察组产后30 min、2 h、12 h、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251.33±7.29)、(298.25±12.38)、(322.30±16.25)、(339.63±23.09)ml,少于对照组的(282.56±10.23)、(345.13±18.09)、(386.31±20.32)、(426.52±29.57)ml(P<0.05)。观察组产后3、5 d的宫底高度分别为(15.92±2.55)、(13.72±2.31)cm,均低于对照组的(18.13±2.23)、(15.63±2.52)cm(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TT均较本组治疗前缩短, FIB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APTT、PT、TT短于对照组, 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6.16±1.03)d、恶露完全消失时间(5.46±0.75)周均短于对照组的(8.27±1.16)d、(6.33±1.02)周(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结论 高危产妇自然分娩后使用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对产后出血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凝血因子,促进子宫复旧,改善恶露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产妇 自然分娩 缩宫素 马来酸麦角新碱 产后出血 凝血因子
下载PDF
缩宫素+前列腺素类药物于高危产妇对其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海娜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894-895,共2页
目的:分析高危产妇中联合缩宫素与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对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影响。方法:所选60例产妇均于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在某院进行剖宫产,全部产妇均为高危产妇,将所选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产妇30例采取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产... 目的:分析高危产妇中联合缩宫素与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对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影响。方法:所选60例产妇均于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在某院进行剖宫产,全部产妇均为高危产妇,将所选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产妇30例采取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产妇30例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明显要高于参照组80.00%,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产后2h、12h的出血量明显要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显著。结论:高危产妇中联合缩宫素与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产妇产后2h、12h的出血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前列腺素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下载PDF
欣母沛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美娟 宋美珏 +1 位作者 顾素亚 缪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欣母沛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60例高危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缩宫素常规止血,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术,研究组给予欣母沛注... 目的:探讨欣母沛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60例高危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缩宫素常规止血,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术,研究组给予欣母沛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记录两组术后24h Hb、WBC计数及T变化,观察两组泌乳功能(泌乳初始时间、术后24h及48h泌乳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h Hb高于对照组(P<0.05),而WBC计数及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泌乳初始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泌乳量评分及48h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注射液联合B-Lynch缝合术有效减少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改善泌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母沛注射液 B-LYNCH缝合术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效果
原文传递
卡前列甲酯栓在胎儿娩出后针对高危产妇立即塞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春萍 肖文萍 谢勤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胎儿娩出后对高危产妇立即塞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6例胎儿娩出后出血的高危产妇,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胎儿娩出后对高危产妇立即塞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6例胎儿娩出后出血的高危产妇,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及产中、产后2 h的出血量,记录两组的胎盘娩出时间、手取胎盘率、胎盘残留率。结果观察组的胎盘分娩时间≥15 min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时、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取胎盘率(2.91%)、胎盘残留率(1.94%)低于对照组(10.68%、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在胎儿娩出后对高危产妇立即塞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手取胎盘率、胎盘残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甲酯栓 高危产妇 预防产后出血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高危产妇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涂韵之 陈秋连 +1 位作者 曾庆宏 张雨婷 《蛇志》 2020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高危产妇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高危产妇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剖宫产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干预,对照组于剖宫产术后给予常规干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高危产妇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高危产妇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剖宫产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干预,对照组于剖宫产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结果术后3 h,两组产妇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天,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高危产妇 深静脉血栓 血液流变学指标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不同检测方法对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汤美芬 罗金秀 +2 位作者 黄美琼 龙辉 欧阳慧 《智慧健康》 2023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检测方法对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的1130例高危产妇资料,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 目的 探究不同检测方法对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的1130例高危产妇资料,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总共检出异常例数142例,总检出率为12.57%。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成功1128例,检测成功率为99.82%,共检出染色体异常96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51%;CMA检测成功率为100%,染色体异常108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9.56%,其中两种方法均检出异常。两种检测方法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仍然是检测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CMA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10Mb)的检出率,为精准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高危产妇 胎儿染色体异常 价值研究
下载PDF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兴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5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80例实施剖宫产的高危产妇,将其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层注射催产素,研究组剖宫产术中腹膜打开时舌下含服...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80例实施剖宫产的高危产妇,将其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层注射催产素,研究组剖宫产术中腹膜打开时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产后排气情况、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从出血量情况分析,研究组中有2例产妇总出血量>1000 ml,占比5.0%,对照组中有8例产妇总出血量>1000 ml,占比20.0%,研究组总出血量超过1000 ml的产妇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302.78±178.63)ml、术后2 h出血量(94.14±21.52)ml、术后24 h出血量(308.72±42.48)ml均少于对照组的(429.33±206.46)、(207.23±32.41)、(569.79±43.6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12 h之内排气的产妇多于对照组,24 h之内排气的产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血红蛋白(104.34±10.45)g/L、红细胞计数(3.66±0.43)×10^(12)/L高于对照组的(93.23±9.22)g/L、(3.07±0.40)×10^(12)/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产妇而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可以预防术后出血,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后排气,而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甲酯栓 催产素 高危产妇 剖宫产 术后出血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曾凤蓉 陈红 +1 位作者 郑雪晔 张俊鹏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的剖宫产术后产妇1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0例。...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的剖宫产术后产妇1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和气压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结果:术后48 h、5 d、7 d,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速度与平均速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钙 高危产妇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长保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接收的98例择期剖宫术的高危产妇,随机分组两组,其中常规组49例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49例予以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 目的研究分析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接收的98例择期剖宫术的高危产妇,随机分组两组,其中常规组49例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49例予以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观察两组围手术期各项体征、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①研究组诱导后心率、切皮时心率、术毕时心率分别为(80.2±7.7)、(79.8±7.5)、(80.1±6.7)次/min,低于常规组的(94.3±8.3)、(90.4±7.6)、(100.6±9.4)次/min,且平均动脉压上述各时点分别为(71.5±7.6)、(80.3±8.6)、(75.4±9.3)mmHg,低于常规组的(89.6±7.5)mmHg、(90.6±8.9)mmHg、(98.7±9.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50、19.641、15.032、19.099、20.463、18.306,P<0.05)。②研究组术中牵拉痛、低血压、肺水肿等麻醉相关并发症4.08%少于常规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4,P<0.05)。③研究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3、0.088、0.057、0.066,P>0.05)。结论相较于腰硬联合麻醉而言,针对实施剖宫分娩的高危产妇予以七氟醚诱导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效果更佳,不会影响到母婴安全健康,能够稳定其术中血流动力学,使其顺利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喉罩 全身麻醉 高危产妇 剖宫产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卡前列甲酯栓不同给药途径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
14
作者 柏春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6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不同给药途径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出血因素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应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 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不同给药途径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出血因素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应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采用直肠给药方式,观察组则采用舌下含服给药。比较两组产后2、24 h的出血量,监测两组产前、产后6、24 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观察统计两组产妇产后72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前、产后6、24 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能够更好地预防高危产妇的产后出血现象,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高危产妇 卡前列甲酯栓 给药途径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悦 冯善武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7期3462-3466,共5页
剖宫产术中腰麻后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非常常见,除了导致母体胸闷、恶心等不良体验,还可能造成胎盘血流减少、胎儿缺氧,最终导致新生儿不良酸碱结局,因此有效防治低血压十分必要。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临床防治低血压... 剖宫产术中腰麻后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非常常见,除了导致母体胸闷、恶心等不良体验,还可能造成胎盘血流减少、胎儿缺氧,最终导致新生儿不良酸碱结局,因此有效防治低血压十分必要。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临床防治低血压的常用方式,既往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探索更为安全的血管活性药物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高危产妇人群在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上应更加个体化,根据并发症和合并症调整用药,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后低血压 剖宫产术 血管活性药物 高危产妇
下载PDF
负压腹壁引流管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及脂肪液化的应用
16
作者 缪水连 白飞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13期50-52,共3页
目的探析负压腹壁引流管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及脂肪液化中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33例剖宫产高危产妇,按照治疗策略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缝合)与研究组(13例,采用负压腹壁引流管)。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时间、切口愈合... 目的探析负压腹壁引流管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及脂肪液化中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33例剖宫产高危产妇,按照治疗策略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缝合)与研究组(13例,采用负压腹壁引流管)。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脂肪液化发生率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切口疼痛缓解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不良率15.38%、脂肪液化率7.69%均低于对照组50.00%、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2周疼痛评分(4.05±0.39)分、(1.29±0.40)分均低于对照组(5.18±0.44)分、(3.61±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腹壁引流管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中效果显著,可促进切口快速愈合及疼痛缓解,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及脂肪液化风险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腹壁引流管 剖宫产 高危产妇 切口愈合不良 脂肪液化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7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待产的高危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用时及...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待产的高危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用时及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新生儿结局,促进分娩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产妇 产时护理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夕华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7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析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剖宫产术的100例高危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治疗组(n=50)。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治疗组给予缩宫素... 目的探析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剖宫产术的100例高危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治疗组(n=50)。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治疗组给予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50,P<0.05)。治疗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248.46±45.24)mL、(400.80±57.02)mL,对照组分别为(313.02±48.78)mL、(476.13±57.15)mL,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5.180、6.04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6.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0,P>0.05)。结论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进一步降低产后出血量,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产妇 剖宫产术 缩宫素 卡贝缩宫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Foley导尿管球囊治疗高危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任鹤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6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球囊治疗高危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危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球囊治疗高危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危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Foley导尿管球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2 d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d,观察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ley导尿管球囊治疗高危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产妇 宫缩乏力性 剖宫产 产后出血 Foley导尿管球囊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念的人文关怀护理对高危产妇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3
20
作者 李欣 马靓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28期2177-218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人文关怀护理对高危产妇心理压力、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接诊的高危产妇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样本的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46例)按分娩临床...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人文关怀护理对高危产妇心理压力、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接诊的高危产妇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样本的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46例)按分娩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人文关怀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知觉压力量表(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以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PSS评分(12.28±4.34)分、SAS评分(47.32±6.61)分,低于对照组的(16.26±3.39)、(53.60±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902、4.968,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3.91%(11/46)、新生儿窒息率2.17%(1/46),低于对照组的45.65%(21/46)、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91、5.954,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173.63±61.46)ml,产后24 h出血量(246.37±67.24)ml,少于对照组的(272.45±57.92)、(368.34±72.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936、8.368,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改善高危产妇心理压力与焦虑情绪,改善其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高危产妇 人文关怀 心理状态 负性情绪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