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和高脂饮食对小鼠肥胖和内脏脂肪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丽丽 汤晓涵 +4 位作者 李霞 俞海波 谢志国 刘新元 周智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高脂和高糖饮食对小鼠肥胖和内脏脂肪的不同影响。方法将4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糖饮食组,喂养至20周龄,比较各组体重、附睾旁脂肪重量、瘦素、脂肪肝程度、附睾旁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及其... 目的探讨高脂和高糖饮食对小鼠肥胖和内脏脂肪的不同影响。方法将4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糖饮食组,喂养至20周龄,比较各组体重、附睾旁脂肪重量、瘦素、脂肪肝程度、附睾旁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及其亚型的浸润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结果 20周时高脂饮食组小鼠体重、附睾旁脂肪重量、瘦素水平较正常饮食组均显著升高(P均<0.05),油红O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肝脏脂肪浸润明显。20周时高糖饮食组在体重、附睾旁脂肪重量、瘦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脂饮食组小鼠脂肪内巨噬细胞的浸润增加,且M2的比例较高糖饮食组显著降低(P<0.05)。高脂饮食组小鼠附睾旁脂肪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较正常饮食组显著上调(P<0.05),而高糖饮食组与正常饮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饮食,而不是高糖饮食,可导致肥胖和内脏脂肪组织内巨噬细胞的炎症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高脂饮食 高糖饮食 巨噬细胞 肥胖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高糖饮食诱导秀丽线虫衰老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蓉 徐艳 +1 位作者 缪园欣 陶明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0,共7页
为了揭示高糖饮食对衰老影响的分子机制,利用转录组学技术探究高糖饮食对秀丽线虫体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糖饮食造成线虫体内4183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此外,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表明,高糖处理后线虫差异表达基因在衰老、未... 为了揭示高糖饮食对衰老影响的分子机制,利用转录组学技术探究高糖饮食对秀丽线虫体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糖饮食造成线虫体内4183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此外,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表明,高糖处理后线虫差异表达基因在衰老、未折叠蛋白反应、压力应激响应、自噬、转移酶活力、催化酶活力、热休克蛋白连接等方面显著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线虫寿命调节途径、自噬调节、丙酮酸代谢、FOXO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谷胱甘肽代谢、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也显著富集。通过对相关差异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发现高糖会上调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热应激抗性和抗氧化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阐释高糖饮食对寿命及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秀丽隐杆线虫 转录组学 衰老
下载PDF
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降脂作用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潘联云 马玉青 +3 位作者 冉隆珣 赵碧 吴致远 梁名志 《茶叶通讯》 2024年第4期532-537,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通过脂质染色和测定脂质含量评价不同年份及工艺的德昂酸茶对秀丽线虫的降脂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糖饮食条件下,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秀丽线虫脂质积累和甘油三酯含量呈...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通过脂质染色和测定脂质含量评价不同年份及工艺的德昂酸茶对秀丽线虫的降脂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糖饮食条件下,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秀丽线虫脂质积累和甘油三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德昂酸茶能有效降低高糖饮食诱导的秀丽线虫多种脂质组分,其降脂作用可能与没食子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茶 没食子酸 高糖饮食 脂质组分
下载PDF
不同饮食条件下德昂酸茶调控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的研究
4
作者 潘联云 冉隆珣 +3 位作者 杨恺清 赵碧 马玉青 梁名志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德昂酸茶是一种厌氧发酵的茶,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和大量降脂活性成分。在秀丽隐杆线虫食物中添加德昂酸茶水提物,旨在探讨德昂酸茶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正常饮食),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脂质积累和甘油三酯含... 德昂酸茶是一种厌氧发酵的茶,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和大量降脂活性成分。在秀丽隐杆线虫食物中添加德昂酸茶水提物,旨在探讨德昂酸茶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正常饮食),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脂质积累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德昂酸茶对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的降脂作用显著高于对正常饮食秀丽隐杆线虫。RT-PCR结果显示,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bp-1(同源人SREBP)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α Pod-2(同源人ACACA)基因显著升高,而德昂酸茶能够降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这表明德昂酸茶水提物能够通过下调sbp-1和pod-2的表达来抑制脂质合成,尤其在高糖饮食条件下作用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茶 高糖饮食 脂质合成 甘油三酯
下载PDF
高成模率和高稳定性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高脂高糖膳食+STZ体重联合体表面积法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 被引量:39
5
作者 林心君 王麒又 +3 位作者 辛金钟 余文珍 王晓宁 施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51-2054,共4页
目的构建高成模率和高稳定性的高血糖伴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高脂高糖膳食4 w后,腹腔注射2次链脲佐菌素(STZ),进行间隔时间及注射剂量遴选实验。选用上述最佳造模法进行药效学及模型稳定性实验: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构建高成模率和高稳定性的高血糖伴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高脂高糖膳食4 w后,腹腔注射2次链脲佐菌素(STZ),进行间隔时间及注射剂量遴选实验。选用上述最佳造模法进行药效学及模型稳定性实验: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4 w后检测药物影响;模型对照组(1/2)再继续普食饲养8 w,判断模型稳定性。结果 2次STZ腹腔注射间隔时间2 d组,成模率最高(90%),注射剂量以25 mg/kg+m2成模率最高(100%)。此法造模,所有大鼠禁食血糖、随机血糖均达糖尿病标准,且二甲双胍治疗有效;模型对照组无1例自愈。结论高脂高糖4 w+2次STZ腹腔注射(25 mg/kg+m2,间隔2 d)可成功制备高成模率和高稳定性的伴IR的糖尿病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模型 链脲佐菌素 高脂高糖 二甲双胍片
下载PDF
高糖高脂饮食加链尿佐菌素建立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 被引量:27
6
作者 孙晓芳 赵长勇 +1 位作者 陈晖 王道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7-800,806,共5页
目的:高糖高脂饮食加链尿佐菌素诱导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并观察稳定性。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对照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组(STZ组)、高糖高脂饲养组(H.E组)和高糖高脂饲养+STZ组(H.E+STZ组)。STZ组... 目的:高糖高脂饮食加链尿佐菌素诱导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并观察稳定性。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对照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组(STZ组)、高糖高脂饲养组(H.E组)和高糖高脂饲养+STZ组(H.E+STZ组)。STZ组和H.E+STZ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35mg/kg。4周后监测体重、胰岛素、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H.E组和H.E+STZ组大鼠空腹血浆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ISI较对照组和STZ组增高(P<0.01);STZ组及H.E+STZ组大鼠空腹血糖、AUC较对照组和H.E组升高(P<0.01);注射STZ后4周H.E+STZ组空腹血糖、TG、TC、ISI较对照组和STZ组高(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使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并且辅以小剂量链尿佐菌素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高、稳定性好、效果好、造模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饮食 链尿佐菌素 2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实验性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玉山 刘丽秋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判断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在注射STZ之前,高糖高脂喂养大鼠和对照组血糖...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判断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在注射STZ之前,高糖高脂喂养大鼠和对照组血糖基本相似,而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注射STZ之后,高糖高脂大鼠血糖明显增高,血清胰岛素降至对照组水平。在第10周末,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重指数较对照组存在差异而肾功无明显差异。肾脏病理显示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典型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结论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和小剂量STZ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可以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饮食 2型糖尿病肾病 大鼠 胰岛素抵抗 实验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暴露和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颖 张洁 +6 位作者 卞晶晶 王新茹 杨洪蕊 李清钊 陈晨 石聪 蒋守芳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暴露和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周龄SD雄性大鼠共80只,按照体重随机均分为4组。利用独立通气笼具,暴露组大鼠吸入含大气颗粒物的空气,对照组吸入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大气颗粒物...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暴露和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周龄SD雄性大鼠共80只,按照体重随机均分为4组。利用独立通气笼具,暴露组大鼠吸入含大气颗粒物的空气,对照组吸入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大气颗粒物的空气,对照组和暴露组均设立高脂高糖饮食组和普通饮食组,分别喂饲高脂高糖饮食和普通饮食。每组又分为暴露3个月和暴露6个月2个亚组,每亚组10只大鼠,在暴露后用Morris水迷宫(包括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暴露3个月,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训练第4天的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47±1.96)m和(26.89±10.37)s,高于普通饮食对照组的(2.13±1.38)m和(12.99±7.24)s,以及高脂高糖饮食对照组的(2.73±1.09)m和(15.01±4.43)s(P<0.05);暴露6个月,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训练第4天的游泳距离为(7.74±6.64)m,高于普通饮食对照组的(3.68±2.11)m(P<0.05),逃避潜伏期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暴露3个月时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分别为(2.30±0.48)次和(31.41±5.48)s,普通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分别为(3.30±1.64)次和(31.48±7.85)s,均低于普通饮食对照组[(4.70±1.64)次和(38.95±5.47)s](P<0.05);暴露6个月时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2.40±1.51)次]低于普通饮食对照组[(4.00±1.05)次](P<0.05)。[结论]大气颗粒物和高脂高糖饮食联合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比单独暴露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高脂高糖饮食 联合暴露 学习记忆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欧荣秀 甘诗泉 +2 位作者 田连庆 沈祥春 常楚瑞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10-1119,共10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高脂高糖饮食(HFD)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DM)心肌病(DCM)模型小鼠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61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12,Control组,正常维持饲料)和HFD组(n=49,HFD组,高脂高糖饮食),喂...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高脂高糖饮食(HFD)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DM)心肌病(DCM)模型小鼠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61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12,Control组,正常维持饲料)和HFD组(n=49,HFD组,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后检测胰岛素(INS)抵抗及注射葡萄糖耐量(IPGTT)实验;对出现INS抵抗和糖耐量异常的小鼠腹腔注射剂量为30 mg/kg STZ、2 d注射1次、共注射4次,以1周后小鼠空腹血糖(FBG)≥11.1 mmol/L为2型DM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HFD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3,DCM组)、25 mg/kg OMT低剂量组(n=13,OMT-L组)、50 mg/kg OMT高剂量组(n=12,OMT-H组)及250 mg/kg二甲双胍组(n=11,Met组),Control组和DCM组灌胃生理盐水,另3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干预2个月并监测FBG;采用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各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和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MF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纤维连接蛋白(FN)]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α-SMA和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OMT-H组小鼠FBG较DCM组降低(P<0.05),EF和FS%较DCM组升高(P<0.05);OMT组小鼠血清T-CHO、TGs及LDL-C水平较DCM组降低(P<0.05),HDL-C含量较DCM组升高(P<0.05);与DCM组相比,OMT组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形态正常且胶原沉积面积减少;OMT组小鼠心肌组织中MF相关蛋白的表达较DCM组降低(P<0.05),SIRT1蛋白表达较DCM组上升(P<0.05);IHC结果显示,与DCM组相比,OMT组小鼠心肌组织中α-SMA蛋白表达降低、SIRT1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OMT改善DM小鼠MF,其作用机制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心肌病 纤维化 氧化苦参碱 心肌纤维化 高脂高糖饮食 链脲佐菌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乳酸菌对高糖高脂2型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伟华 刘鹭 +5 位作者 王芬 逄晓阳 张书文 芦晶 段江燕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9-187,共9页
目的:研究两株乳酸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血清炎症因子、肝脏抗氧化水平、胰腺病理变化和附睾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降胆固醇、耐酸及耐胆盐等体外... 目的:研究两株乳酸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血清炎症因子、肝脏抗氧化水平、胰腺病理变化和附睾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降胆固醇、耐酸及耐胆盐等体外实验从6株乳酸菌中筛选降脂较好的2株乳酸菌。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结合高糖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对照组(N)(正常饮食)、模型组(M)(高糖高脂饮食)、SY13菌组(SY13)(高糖高脂饮食外加SY13菌液灌胃)、36号菌组(D36)(高糖高脂饮食外加36号菌液灌胃),分别在灌胃6、10周和14周时处死小鼠,动态检测小鼠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附睾脂肪组织中IL-10和Adipoq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干酪乳酸菌SY13和D36有较强的降胆固醇、耐酸和耐胆盐能力。与M组相比,通过一段时间菌液的灌胃,显著抑制了小鼠血糖水平和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上升(P<0.05),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P<0.05),不同程度提高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改善了小鼠糖代谢紊乱状况,明显减轻了胰岛和腺泡细胞病变情况,脂肪组织中IL-10和Adipoq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乳酸菌SY13和D36能够显著改善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高糖高脂饮食 血脂 抗炎因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与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CREB、BDNF、ERK1/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新茹 卞晶晶 +6 位作者 刘肖 刘超 刘楠 薛玲 李爽 佟俊旺 蒋守芳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3-588,共6页
[背景]大气颗粒物污染和高脂高糖饮食均与认知功能、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相关,但研究两者的联合作用文献报道较少。[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与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认知功能及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 [背景]大气颗粒物污染和高脂高糖饮食均与认知功能、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相关,但研究两者的联合作用文献报道较少。[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与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认知功能及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3周龄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无大气颗粒物暴露,CC组)、高脂高糖组(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无大气颗粒物暴露,HC组)、大气颗粒物组(普通饲料喂养,暴露大气颗粒物,CP组)和高脂高糖大气颗粒物暴露组(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暴露大气颗粒物,HP组)。通过独立通气笼盒,CP和HP大鼠自然吸入含大气颗粒物的空气,CC和HC组大鼠自然吸入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大气颗粒物的空气(空气动力学直径>0.1 μm大气颗粒物被过滤掉)。暴露结束采用旷场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RT-qPCR检测海马组织与大脑皮质组织中CREB、BDNF、ERK1和ERK2 mRNA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交互作用采用析因方差分析。[结果]与CC组相比,CP组大鼠跨格次数减少为(46.60±16.55)次,HP组大鼠活动总路程、跨格次数降低至(163.17±32.54)m和(43.40±8.40)次,中央区活动时间升高至(7.58±1.27)s(均P < 0.05)。HC组大鼠大脑皮质CREB、ERK2,CP组的CREB、ERK2,HP组的CREB、ERK1、ERK2和BDN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CC组(P < 0.05);HP组大脑皮质中CREB、BDN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HC组(P < 0.05);HP组大脑皮质中CREB、ERK1、BDN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CP组(P < 0.05)。HC组大鼠海马组织ERK2,CP组CREB、ERK2,HP组中4种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CC组(P < 0.05);HP组海马组织中4种基因的mRNA水平均低于HC组(P < 0.05);HP组海马组织中ERK1和BDNF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CP组(P < 0.05)。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与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总路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高脂高糖饮食 认知功能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淑红 郑承红 +2 位作者 彭聪 周扬 马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1805-1811,共7页
目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大鼠模型.方法高脂高糖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T2DM-大鼠模型. 70只无... 目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大鼠模型.方法高脂高糖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T2DM-大鼠模型. 7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200-220g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饮食喂养, n=15)及模型组(高糖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30 mg/kg STZ, n=55).比较喂养4 wk、7 wk时,各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体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变化,比较喂养7 wk时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transaminase, AST)、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rocollagenⅢamino-terminalpeptide,PⅢNP)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resistence index,HOMA-IR)水平变化,并于喂养2wk、4wk和7 wk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喂养7 wk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OGTT及其AUC、体重、饮食量、饮水量、TG、TC、FINs、HOMA-IR、ALT、AST、PⅢNP、HA明显高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光镜下肝细胞由单纯脂肪变性加重,最终出现大泡型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胶原蛋白明显增多,为典型NAFLD病理改变.结论小剂量腹腔注射STZ并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可诱导稳定的NAFLD T2DM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链脲佐菌素 高糖高脂饮食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对子代新生鼠胰岛素受体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银利 高俊 +1 位作者 唐成和 郭洪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对子代新生鼠肌肉、脑及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取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及高脂高糖饮食组,分组饲养3个月后与正常雌鼠交配。比较F1代7日龄雄性仔鼠体重... 目的探讨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对子代新生鼠肌肉、脑及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取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及高脂高糖饮食组,分组饲养3个月后与正常雌鼠交配。比较F1代7日龄雄性仔鼠体重、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分别提取仔鼠肌肉、脑及肝组织中INSR基因DNA、总RNA及总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NSR基因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印迹评价INSR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测定INS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2组F1代仔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脂高糖饮食组仔鼠出现明显的葡萄糖耐受及胰岛素耐受降低的现象;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提示高脂高糖饮食组仔鼠肌肉及肝脏组织中INSR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饮食组,而脑组织中INSR表达无显著差异;MSP结果提示高脂高糖饮食组仔鼠肝脏及肌肉组织中INSR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脑组织中INSR基因甲基化无明显差异。结论雄性大鼠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F1代仔鼠产生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耐受下降以及肝脏和肌肉组织中INSR基因表达抑制。该现象可能与父代高脂高糖饮食促进子代仔鼠肝脏及肌肉组织中INSR基因甲基化修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胰岛素受体基因 F1代 高脂高糖饮食 雄性 SD大鼠
原文传递
miR-146a对父代高脂高糖饮食背景下子代新生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华 党伟 +1 位作者 魏颖莉 曹银利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探讨miR-146a对父代高脂高糖饮食(HGFD)背景下新生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及HGFD组,分组饲养3个月后与正常雌鼠交配。检测子代新生鼠血糖水平、葡萄糖... 目的探讨miR-146a对父代高脂高糖饮食(HGFD)背景下新生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及HGFD组,分组饲养3个月后与正常雌鼠交配。检测子代新生鼠血糖水平、葡萄糖耐量(GTT)及胰岛素耐量(ITT)。提取子代新生鼠肝组织miRNAs,合成c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比较两组差异miRNAs,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验证这些miRNA的表达差异。提取子代新生鼠肝组织基因组DNA、总RNA及总蛋白,qPCR比较父代HGFD对子代新生鼠肝组织中INSRmRNA相对表达量及INSR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分别分析INSR表达及甲基化水平与差异分子miR-146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上调大鼠正常肝细胞系BRL-3A中miR-146a,观察miR-146a对肝细胞中INS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qPCR)及蛋白表达(Western-blot)的影响。结果HGFD组F1代雄性仔鼠葡萄糖耐量显著下降和胰岛素耐受。miRNA测序获得差异microRNAs60个,HGFD组上调的45个,下调的15个。qPCR检测提示其中8个miRNAs在扩大样本中仍有显著性差异,miR-146a在HGFD组仔鼠肝中表达上调超过10倍。miRNA-146a的表达水平与INSRmRNA的相对表达量负性相关,与INSR甲基化水平正相关。上调BRL-3A细胞中miR-146a表达,INS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显著增强而蛋白表达则受到抑制。结论父代HGFD背景下F1代仔鼠肝组织中INSR表达抑制与miR-146a促INSR基因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46a 甲基化 胰岛素受体基因 高脂高糖饮食 雄性 SD大鼠
原文传递
大气颗粒物暴露对高脂高糖饮食大鼠心肌组织Nrf2信号通路分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卞晶晶 王新茹 +7 位作者 刘超 刘肖 刘颖 杨洪蕊 曹福源 李清钊 佟俊旺 蒋守芳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636-640,共5页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暴露对高脂高糖饮食大鼠心肌组织与氧化应激相关的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C组)、高脂高糖组(HC组)、大气颗粒物组(CP组)...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暴露对高脂高糖饮食大鼠心肌组织与氧化应激相关的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C组)、高脂高糖组(HC组)、大气颗粒物组(CP组)及高脂高糖大气颗粒物组(HP组),每组12只。采用独立通气笼盒(IVC)饲养大鼠,CC组和HC组饲养于装有过滤大气颗粒物装置的IVC,CP组和HP组饲养于拆除大气颗粒物过滤装置的IVC,且其内空气成分接近室外空气成分,染毒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处死24只大鼠,取心肌组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和VCAM-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C组比,HC组、CP组和HP组的Nrf2、HO-1、NQO1、VCAM-1和MCP-1 mRNA表达水平和VCAM-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HC组和CP组相比,HP组的Nrf2、HO-1、NQO1、VCAM-1、MCP-1 mRNA和VCAM-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3个月相比,6个月CP组和HP组的Nrf2 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大气颗粒物、高脂高糖饮食及其联合暴露可引起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激活Nrf2通路通过抗氧化作用达到保护心肌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高脂高糖饮食 Nrf2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STZ诱导的2型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崔雅忠 杨丹 +4 位作者 张倩 王超 张改丽 梁晓春 吴群励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饲养6周后按35mg/kg单次腹腔注射2%STZ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普通饲料饲养6周后按60mg/kg单次腹腔注射2%STZ溶液建立1型糖尿病(T1DM)模型,...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饲养6周后按35mg/kg单次腹腔注射2%STZ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普通饲料饲养6周后按60mg/kg单次腹腔注射2%STZ溶液建立1型糖尿病(T1DM)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检测大鼠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谱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糖、血脂和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1);T1DM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T2DM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的体重、血脂谱及ox-LDL水平显著高于T1DM组(P<0.01),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高糖喂养基础上单次腹腔注射STZ可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体重及血脂异常显著高于1型糖尿病模型,近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模型 链脲佐菌素 高脂高糖饮食
下载PDF
基于甘满生痰的肝癖致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睿熙 李亮 +3 位作者 衡先培 杨柳清 王志塔 邹平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7-249,共3页
目的比较过食肥甘、过食肥甘同时过逸,导致生痰致瘀、痰瘀互结,而发肝癖的特点,为临床基于甘满生痰防治肝癖的思路提供参考。方法以高糖饲料饲养模拟过食肥甘、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而生肝癖;以丙基硫氧嘧啶(PTU)抑制代谢率、减少消耗... 目的比较过食肥甘、过食肥甘同时过逸,导致生痰致瘀、痰瘀互结,而发肝癖的特点,为临床基于甘满生痰防治肝癖的思路提供参考。方法以高糖饲料饲养模拟过食肥甘、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而生肝癖;以丙基硫氧嘧啶(PTU)抑制代谢率、减少消耗模拟过逸。观察其对血脂、肝脏脂肪变的影响,以探讨甘满生痰对肝癖的致病机制,为饮食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提供依据。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高糖1组、高糖2组和对照组。高糖1组饲以高糖低代谢饲料,高糖2组饲以高糖饲料,对照组饲以正常饲料。16周后,禁食不禁水12h,麻醉后取血清检测肝功能、血脂,取肝脏组织进行油红O及HE染色。结果甘油三酯(TG):高糖2组高于其他两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糖1组高于其他两组,谷丙转氨酶(ALT):高糖1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高糖1组高于其他两组,脂肪肝程度:高糖两组均有脂肪变性,2组较1组严重,对照组为阴性。结论高糖饮食能导致肝脏一定程度的脂肪变性,并能导致血脂、肝功能异常;过食肥甘是酿成痰湿、郁久化瘀、痰瘀互结损伤肝脏而致肝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痰瘀互结
原文传递
杨桃根总提取物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伟斯 方芳 +2 位作者 覃斐章 黄仁彬 焦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杨桃根总提取物(YTG)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用负荷小剂量的STZ ip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YTG高、中... 目的:探讨杨桃根总提取物(YTG)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用负荷小剂量的STZ ip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YTG高、中、低剂量组(0.6,0.3,0.15 g·kg-1·d-1),另设正常组,每组8只,ig给药4周,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体重,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并进行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TG,LDLC,TC,CK,AST,CK-MB,LDH,HBDH,MDA含量明显升高,体重明显降低,T-SOD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YTG治疗组FBG,TG,LDLC,TC,CK,AST,CK-MB,LDH,HBDH,MDA含量降低,体重明显升高,T-SOD的活性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肥大变形,细胞核深染,间质纤维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心肌细胞肥大变形有所改善,间质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YTG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功能的损害,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根总提取物 糖尿病心肌病 高糖高脂饮食 链脲佐菌素
原文传递
高脂高糖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腹主动脉舒张功能及VCAM-1和ICAM-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同华 田建伟 +2 位作者 刘朝中 梁立军 李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腹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及血管间粘附分子-1(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腹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及血管间粘附分子-1(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6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成高脂高糖饲料组(实验组,n=12)和普通饲料组(对照组,n=12)。每3周测量其空腹体重,12周后处死大鼠,分别取两组动物的腹主动脉做离体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舒张功能实验,并提取主动脉总RNA,通过实时定量RT-PCR实验检测其VCAM-1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从第6周开始,实验组SHR的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12周时,实验组血管环对Ach的最大舒张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9.20±5.25 vs.79.10±3.84,P<0.01);实验组动脉V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7.91±22.16 vs.100.33±11.44,P<0.01),而两组ICAM-1mRNA表达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75±8.05 vs.100.25±10.83,P>0.05)。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能致SHR腹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可能与其显著增加其主动脉VCAM-1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高糖饮食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舒张 腹主动脉 VCAM-1 ICAM-1
原文传递
甘满致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睿熙 李亮 +3 位作者 衡先培 杨柳清 王志塔 邹平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06-1808,I0005,共4页
目的:通过以高糖饲料模拟过食甘美,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观察其对肝脏、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为饮食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为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治疗NAFLD、糖尿病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30只正常雄... 目的:通过以高糖饲料模拟过食甘美,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观察其对肝脏、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为饮食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为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治疗NAFLD、糖尿病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30只正常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高糖1组、高糖2组和对照组。其中高糖1组喂以高糖低代谢饲料,高糖2组喂以高糖饲料,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每周定时监测24 h饮水量、摄食量及排便量。16周后,7∶00—19∶00禁食不禁水,称量大鼠体质量,进行OGTT,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隔日处死,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脂肪肝程度:高糖两组均有脂肪变性,2组重于1组,对照组为阴性,糖耐量1 h血糖(1 h BG):高糖两组鼠高于普通饲料鼠,2 h BG:高糖低代谢鼠高于对照鼠,糖负荷2 h胰岛素(PINS):高糖两组高于普通鼠,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βFI):高糖1组高于高糖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糖2组高于高糖1组与正常组。结论:高糖饮食能导致肝脏一定程度的脂肪变性,并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对胰岛功能有损伤作用;过食甘美是酿成痰湿、郁久化瘀则痰瘀互结损伤肝脏、导致血糖升高的重要原因,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对保护肝脏、调节血糖应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糖 化痰祛湿 活血化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