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器特征参数对高温升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伟伟 李锋 +2 位作者 高贤智 孙佰刚 罗卫东 《航空发动机》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3级旋流器特征参数(旋向组合、旋流数)对提出的中心分级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对12种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选出了最优的3级旋流器匹配方案。计算结果表明:3级旋流器的特征参数对燃烧室流场结构和燃烧性能有很...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3级旋流器特征参数(旋向组合、旋流数)对提出的中心分级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对12种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选出了最优的3级旋流器匹配方案。计算结果表明:3级旋流器的特征参数对燃烧室流场结构和燃烧性能有很大影响;合理的旋流器旋向组合和旋流数是提高燃烧室性能的关键因素。3级旋流器旋向组合为第1、2级反向,第2、3级同向,旋流角度组合为第1级40°,第2、3级均为45°时,燃烧室可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高温升 中心分级燃烧室 出口温度分布 燃烧性能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中心分级的高温升燃烧室性能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尚守堂 高贤智 +3 位作者 郭瑞卿 郭大鹏 高伟伟 李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1007,共7页
针对高推质比航空发动机高温升燃烧室的需求,提出一种中心分级燃烧室的设计方案,在保证与现有单环腔燃烧室扩压器尺寸、外机匣最大直径及燃烧室出口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对设计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与现有的单环腔燃烧室数值模拟结果... 针对高推质比航空发动机高温升燃烧室的需求,提出一种中心分级燃烧室的设计方案,在保证与现有单环腔燃烧室扩压器尺寸、外机匣最大直径及燃烧室出口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对设计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与现有的单环腔燃烧室数值模拟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心分级燃烧室,在获得更高温升的同时,可获得比单环腔燃烧室更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比单环腔燃烧室更低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其慢车工况下的CO排放和NO排放略高于单环腔燃烧室;在设计总油气比为0.045的情况下,温升可达1360K,总压恢复系数大于等于0.96,OTDF小于等于0.14,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RTDF)小于等于0.10,燃烧效率大于等于0.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中心分级燃烧室 单环腔燃烧室 燃烧室性能预估 燃烧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高温升三旋流燃烧室与双旋流燃烧室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锋 郭瑞卿 +4 位作者 尚守堂 程明 唐正府 宋博 高贤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保持扩压器尺寸、外机匣最大直径以及燃烧室出口尺寸与单环腔燃烧室(SAC)一致,将燃烧室头部旋流器从双旋流结构设计为三旋流结构,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双旋流燃烧室(DSC)和三旋流燃烧室(TSC)的流动和燃烧过程... 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保持扩压器尺寸、外机匣最大直径以及燃烧室出口尺寸与单环腔燃烧室(SAC)一致,将燃烧室头部旋流器从双旋流结构设计为三旋流结构,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双旋流燃烧室(DSC)和三旋流燃烧室(TSC)的流动和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两种燃烧室在高温升条件下的性能.结果表明:传统的DSC已不能满足油气比为0.037的高温升燃烧室的燃烧效率等性能需求,TSC可获得比DSC更高的总压恢复系数、燃烧效率以及温升,更低的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和径向出口温度分布系数(RTDF);在油气比为0.037情况下,设计的高温升TSC总压降在5%以内;OTDF为0.162,RTDF为0.106;燃烧效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流燃烧室 三旋流燃烧室 高温升燃烧室 燃烧室性能预估 参数化建模
原文传递
基于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技术的高温升燃烧室设计
4
作者 陈坚 董清清 薛九天 《机械与电子》 2024年第6期3-9,共7页
随着现代燃烧室不断向高温升及低排放方向发展,传统的燃烧组织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燃烧室设计要求。为此,将RQL燃烧技术运用到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中,首先依据给定的基本设计参数,完成了基于RQL燃烧技术的高温升燃烧室气动方案设... 随着现代燃烧室不断向高温升及低排放方向发展,传统的燃烧组织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燃烧室设计要求。为此,将RQL燃烧技术运用到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中,首先依据给定的基本设计参数,完成了基于RQL燃烧技术的高温升燃烧室气动方案设计,获得合理的流量分配方案。随后在后续试验要求基础上,完成包括燃烧室主体、头部进气段、射流孔进气腔体、射流孔板、距离调节模块和排气段等各部件的结构方案设计。最后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燃烧室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量比的沿程变化基本在设计指标范围内,燃烧室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温升燃烧室 RQL技术 气动设计 结构设计
下载PDF
高温升燃烧室热声耦合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重阳 杨晨 +3 位作者 张祥 李昊 刘勇 冯大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2,共9页
为建立燃烧室热声不稳定性预测和分析方法,以某高温升单管燃烧室试验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试验系统低阶热声网络(LOTAN)模型。基于试验数据,利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了各工况下的火焰传递函数(FTF),并利用Kriging模型拟合出了增益与迟滞时间... 为建立燃烧室热声不稳定性预测和分析方法,以某高温升单管燃烧室试验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试验系统低阶热声网络(LOTAN)模型。基于试验数据,利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了各工况下的火焰传递函数(FTF),并利用Kriging模型拟合出了增益与迟滞时间对工况参数的响应模型。利用拟合出的FTF响应模型分析了油气比和进气速度对燃烧室热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得到的FTF能够较准确反映各工况下的非稳态热释放特性,导入LOTAN中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约3.32%;油气比的改变会引起不稳定模态的转变,油气比或进气速度升高时,系统特征频率也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不稳定燃烧 低阶热声网络模型 热声稳定性 火焰传递函数
下载PDF
高温升旋流燃烧室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卫东 李锋 +2 位作者 高贤智 高伟伟 高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86-1693,共8页
为了研究高温升燃烧室,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对所设计的高温升多级旋流燃烧室和中心分级燃烧室与现有的单环腔燃烧室(SAC,原设计油气比为0.027)在设计油气比0.037条件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旋流和中心分级的设计方案均可获得理想... 为了研究高温升燃烧室,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对所设计的高温升多级旋流燃烧室和中心分级燃烧室与现有的单环腔燃烧室(SAC,原设计油气比为0.027)在设计油气比0.037条件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旋流和中心分级的设计方案均可获得理想的燃烧性能参数,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分别达到0.138和0.16,满足高温升燃烧室的设计指标,而SAC燃烧性能急剧恶化,不能满足设计指标。其中,中心分级燃烧室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显示出作为高温升高热容燃烧室的发展前景;多旋流燃烧室则兼具高温升和低排放两方面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 多旋流燃烧室 中心分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旋向组合对小尺度三级旋流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丁国玉 何小民 +2 位作者 朱一骁 江平 金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7-2106,共10页
为了研究小尺度三级旋流燃烧室的燃烧性能,对头部为同旋向组合和反旋向组合的四种三级旋流器的燃烧室在不同进口速度和油气比参数下的燃烧性能开展了常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燃烧室的主要燃烧性能来看,内旋流器旋向与燃油喷嘴旋... 为了研究小尺度三级旋流燃烧室的燃烧性能,对头部为同旋向组合和反旋向组合的四种三级旋流器的燃烧室在不同进口速度和油气比参数下的燃烧性能开展了常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燃烧室的主要燃烧性能来看,内旋流器旋向与燃油喷嘴旋向相反时的点火性能最佳,点火油气比为0.009;三级旋流器同旋向时贫油熄火性能最好,贫油熄火油气比约为0.0033;中间旋流器反旋向时燃烧效率最高,旋向组合对出口温度分布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旋流器 高温升燃烧室 燃烧性能 旋向组合 油气比
下载PDF
中心分级高温升燃烧室的油气掺混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浩 杨金虎 +1 位作者 刘存喜 徐纲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4-469,共6页
针对超高温升燃烧室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中心分级燃烧方案的主燃级组合式旋流器头部结构.借助数值模拟,从油气掺混特性角度分析比较了主预级旋向和主燃级燃油喷点径向位置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预级同旋布置加强了燃烧... 针对超高温升燃烧室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中心分级燃烧方案的主燃级组合式旋流器头部结构.借助数值模拟,从油气掺混特性角度分析比较了主预级旋向和主燃级燃油喷点径向位置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预级同旋布置加强了燃烧室内的油气掺混,降低燃烧室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增加主燃级燃油喷点的径向高度,显著改善了主燃级通道和燃烧室内的油气掺混,提高了燃烧效率并降低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但同时导致油气掺混径向不均匀位置偏移,造成燃烧室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分级燃烧 高温升燃烧室 组合式旋流器 数值模拟 油气掺混特性 燃烧室性能
下载PDF
高温升燃烧室综合燃烧性能超大涡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宏达 万斌 +3 位作者 张成凯 林宏军 尚守堂 韩省思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5,共5页
为了对高温升燃烧室性能进行计算分析,运用超大涡模拟方法开展数值模拟,并同步开展了雷诺平均数值模拟作为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旋流器设计与火焰筒开孔设计的匹配合理,Rothstein提出的射流迹线公式能够合理预测主燃孔的射流穿透。超大... 为了对高温升燃烧室性能进行计算分析,运用超大涡模拟方法开展数值模拟,并同步开展了雷诺平均数值模拟作为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旋流器设计与火焰筒开孔设计的匹配合理,Rothstein提出的射流迹线公式能够合理预测主燃孔的射流穿透。超大涡模拟计算得到的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的剖面曲线趋势和最大值位置均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定量比较发现,在相同计算网格条件下,超大涡模拟方法预测高温升燃烧室综合燃烧性能的精度明显高于雷诺平均方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旋流 超大涡模拟 雷诺平均模拟 综合燃烧性能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主燃孔位置对基于RQL高温升燃烧室流动与燃烧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10
作者 陈坚 李建中 +2 位作者 薛九天 董清清 胡建兴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为将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RQL)用于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以实现温升与排放的良好统一,对不同主燃孔位置下的单头部矩形燃烧室流动、淬熄区气流混合、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室中心回流区的长度和高度随着主燃孔... 为将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RQL)用于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以实现温升与排放的良好统一,对不同主燃孔位置下的单头部矩形燃烧室流动、淬熄区气流混合、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室中心回流区的长度和高度随着主燃孔轴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主燃孔轴向距离的增大,主燃孔射流深度增加,射流角度逐渐向下游偏转,导致淬熄区内气流的混合效果减弱;随着主燃孔位置的后移,富油区内的当量比显著增大,导致CO和碳烟的生成量迅速增加,淬熄区内的沿程高温区域面积逐渐缩小,燃烧效率逐渐降低。当X/H=0.7时,燃烧室沿程NO生成量始终处在较大值;而当X/H=0.9时,燃烧室沿程NO生成量始终处于较小值,但CO的生成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技术 流动特性 燃烧性能 排放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测温方法对高温升燃烧室温度场试验结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运 万斌 +1 位作者 胡迎明 韩冰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给高温升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测量提供技术支持,以某高温升5头部扇形燃烧室试验件为试验平台,分析双铂铑热电偶、铱铑热电偶和燃气分析3种测温方法对高温升燃烧室温度场试验结果的影响。在油气比为0.027、0.030、0.033和0.037下,利用3... 为了给高温升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测量提供技术支持,以某高温升5头部扇形燃烧室试验件为试验平台,分析双铂铑热电偶、铱铑热电偶和燃气分析3种测温方法对高温升燃烧室温度场试验结果的影响。在油气比为0.027、0.030、0.033和0.037下,利用3种测温方法获得燃烧室出口的平均温度、热点温度、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和径向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并与理论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燃气分析、双铂铑热电偶和铱铑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分别比理论值高0~1.1%、低3.0%~3.5%和低5.0%~6.5%,3种测温方法所获出口温度场品质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燃气分析 双铂铑热电偶 铱铑热电偶 测温方法 温度场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双级旋流多点喷射燃烧室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房人麟 邱伟 +3 位作者 邓远灏 钟世林 徐华胜 黄顺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0-1726,共7页
为解决高温升燃烧室点火、慢车工况的燃烧稳定性与起飞、巡航工况下高效率低冒烟燃烧之间的矛盾,对采用中心分级技术的双级旋流多点喷射直接混合(TAMDIM)组织燃烧技术的单头部燃烧室进行了试验,试验状态为慢车、起飞、亚声速巡航。通过... 为解决高温升燃烧室点火、慢车工况的燃烧稳定性与起飞、巡航工况下高效率低冒烟燃烧之间的矛盾,对采用中心分级技术的双级旋流多点喷射直接混合(TAMDIM)组织燃烧技术的单头部燃烧室进行了试验,试验状态为慢车、起飞、亚声速巡航。通过试验获取了各个工况下燃烧室的燃烧效率、火焰筒壁温分布及冒烟值。TAMDIM燃烧室除慢车工况的燃烧效率小于0.99外,其余工况的燃烧效率均大于0.995,采用燃油分级对燃烧室效率影响很小。多斜孔发散冷却有良好的冷却能力,使得火焰筒壁温在燃烧室温升1157K下仅1005K。燃烧室在高油气比状态下冒烟数小于10,满足ICAO规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旋流 多点喷射 高温升燃烧室 燃烧效率 火焰筒壁温
下载PDF
三旋流燃烧室点火阶段燃烧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莫妲 万斌 +2 位作者 王新竹 张成凯 于婷婷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94-1600,共7页
为研究三旋流燃烧室的点火熄火性能,对单头部燃烧室进行了地面和高空的点、熄火试验研究,测取了负温条件下的高空点火性能,借助高速摄像法录取了地面点火过程,采用燃气分析法对地面点火燃烧效率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单头部燃烧室的点、熄... 为研究三旋流燃烧室的点火熄火性能,对单头部燃烧室进行了地面和高空的点、熄火试验研究,测取了负温条件下的高空点火性能,借助高速摄像法录取了地面点火过程,采用燃气分析法对地面点火燃烧效率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单头部燃烧室的点、熄火性能和点火燃烧性能参数,以及火焰传播过程。结果表明:三旋流燃烧组织方式可在宽广的主燃区气流速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点熄火性能,地面点火边界的燃烧充分性较高,燃烧效率约为80%,负温条件增加了点火难度,与常温点火边界相比,进气压力70 kPa时的负温点火的边界变窄了1.88%~37.5%,高空贫油熄火边界与点火边界接近,所获结果可为三旋流燃烧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 三旋流燃烧室 点熄火性能 高速摄像 燃气分析法 燃烧效率
原文传递
旋流器结构参数对高温升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德鹏 王建鑫 +2 位作者 李江恒 李智明 刘潇 《应用科技》 CAS 2022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针对高温升燃烧室高油气比条件下的掺料掺混及燃烧组织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旋流器主副模叶片安装角对高温升燃烧室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一种带有中心分级双旋流多点直喷头部的高温升燃烧室,分别研究副模叶片角为32°、36°... 针对高温升燃烧室高油气比条件下的掺料掺混及燃烧组织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旋流器主副模叶片安装角对高温升燃烧室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一种带有中心分级双旋流多点直喷头部的高温升燃烧室,分别研究副模叶片角为32°、36°、40°、44°和48°,主模叶片角为48°、52°、56°、60°和64°时燃烧室各项性能变化,得到结论如下:当旋流器副模叶片安装角增大时,回流区尺寸及回流区轴向速度变大、油气掺混效果变好,燃烧场高温区减小,燃烧室整体效率、温升、压损均升高,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降低;当旋流器主模叶片安装角增大时,回流区形状由“葫芦”状变为“水滴”状,油气掺混效果变好,高温区前移,效率、温升、压损均升高,OTDF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高温升燃烧室 中心分级 燃料掺混 回流区 叶片安装角 燃烧室性能 出口温度分布
下载PDF
基于RQL燃烧高温升燃烧室淬熄区混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德伟 李建中 +2 位作者 陈坚 郎旭东 金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8-558,共11页
为了将富油/淬熄/贫油(RQL)燃烧技术运用于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优化淬熄区设计以达到最佳混合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对不同燃烧室压损、射流与主流流量比、淬熄孔及旋流器结构下的淬熄区混合性能进行研究。研... 为了将富油/淬熄/贫油(RQL)燃烧技术运用于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优化淬熄区设计以达到最佳混合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对不同燃烧室压损、射流与主流流量比、淬熄孔及旋流器结构下的淬熄区混合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淬熄孔存在最佳孔间距使得淬熄区内的混合性能达到最优。淬熄区内的混合性能随着淬熄孔的轴向位置后移而逐渐减弱。淬熄孔射流与头部气流的流量比增大,淬熄区内的混合性能增强,但存在临界值。在相同的流量比状态下,增加淬熄孔孔径有利于淬熄区内混合性能的增强。燃烧室湍流强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淬熄区内的快速混合。当淬熄孔位于H/2时,采用交错排列和三孔对称排列,淬熄区具有较好的快速混合效果。采用对称排列时,增加淬熄孔数同时减小单孔面积不利于淬熄区内气流的快速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RQL燃烧技术 淬熄区 混合性能
下载PDF
主燃级喷嘴和燃油分级后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悟 郭志辉 +2 位作者 傅江坤 薛永广 雷鸣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2,共7页
为优化高温升主燃烧室燃烧性能,对三级旋流主燃烧室开展雾化特性试验研究。预燃级喷嘴采用离心喷嘴压力雾化和气动雾化相结合,主燃级采用预膜式气动雾化。试验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对主预燃级喷嘴和燃油分级后的雾化特性进行研究,... 为优化高温升主燃烧室燃烧性能,对三级旋流主燃烧室开展雾化特性试验研究。预燃级喷嘴采用离心喷嘴压力雾化和气动雾化相结合,主燃级采用预膜式气动雾化。试验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对主预燃级喷嘴和燃油分级后的雾化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头部压降和燃油流量在不同轴向截面和径向位置的液滴粒径分布,并利用高速摄像对不同工况下的喷雾形态进行了记录。试验结果表明:主燃级油雾粒径为50~80μm,气液比达到3.5即可达到良好的雾化水平。随着轴向距离延长,喷雾粒径变大,喷雾浓度变得均匀。燃油分级比增加可降低整体粒径约10μm,且主要影响中心区域,对雾锥外侧粒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主燃烧室 三级旋流器 主燃级 燃油分级 雾化特性
下载PDF
高温升多旋流燃烧室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卫东 李锋 +1 位作者 高贤智 高伟伟 《航空发动机》 2015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了探索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可能用到的燃烧组织方式,基于燃烧室空气分级技术,对高温升多旋流燃烧室展开研究。在保证与某型单环腔燃烧室(SAC)扩压器尺寸、外机匣最大直径及燃烧室出口尺寸和边界条件等相同的基础上,对设计模型进行3维... 为了探索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可能用到的燃烧组织方式,基于燃烧室空气分级技术,对高温升多旋流燃烧室展开研究。在保证与某型单环腔燃烧室(SAC)扩压器尺寸、外机匣最大直径及燃烧室出口尺寸和边界条件等相同的基础上,对设计模型进行3维数值模拟,并与现有的单环腔燃烧室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油气比为0.037的情况下,采用多旋流的设计方案,温升达到1153 K,出口温度分布系数达到0.170,同时可获得理想的性能参数,满足高温升燃烧室的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 多旋流燃烧室 空气分级 多级旋流器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高温升燃烧室喷油杆热防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中 袁丽 +1 位作者 尚伟 陈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36-2342,共7页
为研究高温升燃烧室喷油杆热防护问题,建立高温升燃烧室喷油杆热防护试验系统,设计加工三个不同尺寸隔热屏,探讨了进气温度、进气速度、供油压力、喷油杆布置方式和隔热屏方案等气动和结构参数影响喷油杆壁面温度、换热特性及油道出口... 为研究高温升燃烧室喷油杆热防护问题,建立高温升燃烧室喷油杆热防护试验系统,设计加工三个不同尺寸隔热屏,探讨了进气温度、进气速度、供油压力、喷油杆布置方式和隔热屏方案等气动和结构参数影响喷油杆壁面温度、换热特性及油道出口燃油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进气温度为903K,进气速度为36m/s,压力为0.22MPa时,不安装隔热屏的喷油杆出口燃油温度达到的最高温度为435K,随着供油压力增大,燃油出口温度逐渐降低,但最低温度也超过375K。三种方案隔热屏均能够起到对喷油杆的热防护,能够降低喷油杆壁面温度和油道出口燃油温度,考虑热防护效果和结构重量等综合因素,方案二隔热屏效果最佳,燃油出口最高温度不超过388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喷油杆 热防护
下载PDF
高温升燃烧室流动与贫油熄火过程的影响规律
19
作者 陈坚 李建中 +1 位作者 胡阁 陈霖周廷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2,共7页
为了研究高温升燃烧室在冷态和燃烧状态下的流动差异及其对贫油熄火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和高速相机对2种状态下流场结构及贫油熄火过程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主燃孔和掺混孔射流与头部旋流存在相互作用,使得燃烧室流... 为了研究高温升燃烧室在冷态和燃烧状态下的流动差异及其对贫油熄火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和高速相机对2种状态下流场结构及贫油熄火过程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主燃孔和掺混孔射流与头部旋流存在相互作用,使得燃烧室流动处于自模化状态,其流场结构不随压损的改变而变化,但速度值随着压损的增大而提高;当量比的变化不会影响在燃烧状态下的流场结构,但影响速度值,且燃油喷射对头部流场存在一定影响;在冷态和燃烧状态下流场结构的差异最主要体现在局部回流区和气流速度上,燃烧状态下的轴向正速度约为冷态时的5~7倍,径向速度约为10倍;气流的流动方式对贫油熄火过程影响显著,在局部漩涡和垂直气流作用的区域火焰首先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升燃烧室 流动特征 贫油熄火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喷口尺寸对高温升燃烧室副喷嘴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妲 张成凯 +1 位作者 窦义涛 李美烨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获得某高温升燃烧室副喷嘴性能及其与喷口尺寸的相互关系,通过试验研究了供油压力和离心喷嘴的关键结构参数对燃油流量、喷雾锥角和雾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关键参数有喷口长度与喷口直径,采用3维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测量了某一直... 为了获得某高温升燃烧室副喷嘴性能及其与喷口尺寸的相互关系,通过试验研究了供油压力和离心喷嘴的关键结构参数对燃油流量、喷雾锥角和雾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关键参数有喷口长度与喷口直径,采用3维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测量了某一直线上各点的数密度分布,以及R-R(Rosin-Rammler)分布的特征直径D和均匀度指数N。结果表明:在供油压力为164~3350 kPa的条件下,燃油流量和喷雾锥角随喷口长径比(旋流室与喷口直径比不变)和旋流室与喷口直径比(喷口长径比不变)的增大而减小,增大喷口长径比和减小旋流室与喷口直径比可改善雾化效果。研究获得的规律为三旋流高温升燃烧室喷嘴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口尺寸 离心喷嘴 燃油流量 喷雾锥角 高温升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