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弧离子镀TiAlN和TiAlSiN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18
1
作者 曾琨 邹长伟 +2 位作者 郑军 贵宾华 王启民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8,共11页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和单晶硅上沉积TiAlN和TiAlSiN涂层,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两种涂层在常温、400℃和600℃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通过光学轮廓仪观察涂层磨损后三维形貌和二维磨痕轮廓曲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和单晶硅上沉积TiAlN和TiAlSiN涂层,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两种涂层在常温、400℃和600℃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通过光学轮廓仪观察涂层磨损后三维形貌和二维磨痕轮廓曲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磨痕、摩擦副的微观形貌以及元素分布,研究Si元素的加入对TiAlN涂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N、TiAlSiN涂层在600℃摩擦稳定后的摩擦因数最低,其次是在400℃,常温下的摩擦因数最高;TiAlN涂层在常温下摩擦完后已经磨穿失效,而TiAlSiN涂层在600℃摩擦完后才失效。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主要存在于TiAlN涂层摩擦过程中,TiAlSiN涂层常温下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以及塑性变形导致的鱼鳞状裂纹,400℃下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600℃下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TIALN TiAlSiN 高温摩擦 磨损机理
下载PDF
阴极弧离子镀制备AlCrN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14
2
作者 孔德军 付贵忠 +3 位作者 王文昌 郭皓元 张垒 叶存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0-706,共7页
采用阴极离子镀在TiC金属陶瓷刀具表面制备了AlCrN涂层,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考察了900℃高温时不同载荷作下涂层的摩擦磨损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磨痕轮廓和微观形貌,并用能量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磨损后涂层表面化学元素和物相... 采用阴极离子镀在TiC金属陶瓷刀具表面制备了AlCrN涂层,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考察了900℃高温时不同载荷作下涂层的摩擦磨损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磨痕轮廓和微观形貌,并用能量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磨损后涂层表面化学元素和物相的变化,讨论了载荷对涂层摩擦因数和磨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00℃高温氧化后,涂层中N元素全部释放,形成Al和Cr的氧化物,改善了润滑性能和磨损性能;在载荷600,800和1000 g作用下,涂层摩擦因数平均值分别为0.1455,0.3939,0.4188,在载荷600 g时表现出优良的摩擦特性,适用于精密切削加工;在高温下AlCrN涂层表现为氧化磨损,同时伴随着少量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离子镀 AlCrN涂层 高温摩擦 摩擦因数 磨损性能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超级爆炸喷涂镍基钴基涂层高温氧化及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长亮 崔永静 +1 位作者 汤智慧 陆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针对装备向高温高速发展的需求,开展NiCr-Cr3C2、CoMoCr及NiCr Al Y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研究。方法针对上述三种涂层,通过超级爆炸喷涂工艺进行涂层制备,并测试涂层孔隙率、显微硬度、结合强度等基本性能,开展650℃/260 h的... 目的针对装备向高温高速发展的需求,开展NiCr-Cr3C2、CoMoCr及NiCr Al Y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研究。方法针对上述三种涂层,通过超级爆炸喷涂工艺进行涂层制备,并测试涂层孔隙率、显微硬度、结合强度等基本性能,开展650℃/260 h的抗氧化试验和400、650℃的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对比涂层的各项性能和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质量增量、摩擦系数、磨损质量损失。结果抗氧化试验后,NiCr-Cr3C2、CoMoCrSi及NiCrAlY涂层氧化增重0.18、0.1、0.005 mg/(cm^2·h)。650℃时,摩擦系数分别为0.5、1.0、0.6。结论超级爆炸喷涂工艺制备的涂层组织、结合强度均优于等离子喷涂等常规喷涂工艺。高温下的氧化产物Co3O4与Cr2O3对高温摩擦系数有不同的影响。NiCr-75Cr3C2和NiCrAlY涂层在400、650℃可作为与SG37A材料的对磨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Cr3C2 NICRALY CoMoCrSi 高温摩擦 高温磨损 高温氧化 爆炸喷涂 CCDS2000
下载PDF
热轧钢/热轧钢摩擦副干摩擦高温摩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乔玉林 梁志杰 +1 位作者 孙晓峰 小豆岛 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2,共3页
用多功能SRV试验机评价了热轧钢/热轧钢摩擦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并对高温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热轧钢/热轧钢摩擦副的高温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增长趋势的快慢与试验参数有关,高速时... 用多功能SRV试验机评价了热轧钢/热轧钢摩擦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并对高温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热轧钢/热轧钢摩擦副的高温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增长趋势的快慢与试验参数有关,高速时的高温摩擦系数明显低于低速时的高温摩擦系数;大量氧化铁磨屑的产生是造成热轧钢/热轧钢摩擦副高温摩擦系数上下波动的主要原因。试验速度对热轧钢/热轧钢摩擦副的高温磨损机理有很大的影响,在高速(0.32m/s)条件下,高温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而在低速(0.10m/s)条件下,高温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摩擦 摩擦系数 磨损机理
下载PDF
高温下TiN涂层的摩擦与磨损行为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皓元 孔德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采用阴极离子镀方法在YT14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制备了Ti N涂层,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Ti N涂层在500℃高温下摩擦-磨损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界面形貌和高温磨损后表面形貌,用XRD分析了Ti N涂层物相变化,并用EDS能谱仪对结合... 采用阴极离子镀方法在YT14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制备了Ti N涂层,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Ti N涂层在500℃高温下摩擦-磨损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界面形貌和高温磨损后表面形貌,用XRD分析了Ti N涂层物相变化,并用EDS能谱仪对结合界面进行线扫描分析和磨痕进行面扫描分析,同时用工具显微镜观察了表面犁沟形貌,对Ti N涂层500℃下磨损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Ti N涂层在500℃磨损后发生高温氧化,Ti N涂层表面磨痕处主要以Ti O2为主,这些氧化层起到了润滑减摩的作用,适合于高速切削与干式切削;在5 N载荷作用下,Ti N涂层的摩擦系数平均值为0.7116;在高温下Ti N涂层表现为氧化磨损,同时伴随着一定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离子镀 TIN涂层 高温摩擦 摩擦系数 磨损形貌
原文传递
304奥氏体不锈钢摩擦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安玲 屈文红 +2 位作者 宋磊 张勇 王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0-14,19,共6页
针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洛高温真空硬度计测它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变化,使用万能摩擦试验机,将不同材料的钢球(304球、316球、GCr15球、陶瓷球)分别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盘组成摩擦副,进行球盘式摩擦实验,并利用三维... 针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洛高温真空硬度计测它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变化,使用万能摩擦试验机,将不同材料的钢球(304球、316球、GCr15球、陶瓷球)分别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盘组成摩擦副,进行球盘式摩擦实验,并利用三维形貌仪对盘的摩擦表面进行观测;最后使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高温情况下的球盘摩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304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弱于316钢、GCr15钢、陶瓷;随着温度的升高,304不锈钢内部组织变软,摩擦因数逐渐下降;同时在摩擦过程中发现试样之间的黏着现象随温度增加逐渐严重,这也符合摩擦因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摩擦性能 干摩擦 高温摩擦
下载PDF
阴极离子镀TiAlSiN涂层高温摩擦与磨损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汤成建 孔德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采用阴极离子镀在H13钢表面制备了TiAlSiN涂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涂层表面-界面形貌、物相和三维表面微观形貌。利用EDS面扫描分析了磨痕表面化学元素分布,讨论了高温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 采用阴极离子镀在H13钢表面制备了TiAlSiN涂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涂层表面-界面形貌、物相和三维表面微观形貌。利用EDS面扫描分析了磨痕表面化学元素分布,讨论了高温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SiN涂层表面主要元素由Ti、Al、Si和N组成,主要物相为(Ti,Al)N,未发现Si3N4相;高温氧化后生成的致密氧化膜Al2O3提高了涂层高温抗氧化性,Si O2降低了涂层表面摩擦因数,结构疏松的Ti O2易导致涂层破裂和剥落;TiAlSiN涂层表面粗糙度高于基体表面粗糙度,磨痕表面Ti和Al元素出现贫集区,表明涂层被磨穿;在700、800和900℃下,涂层表面摩擦因数均在0.3左右,在700℃时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在800℃和900℃时主要为氧化磨损,伴随着少量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离子镀 TiAlSiN涂层 高温摩擦 磨损机制
原文传递
爆炸喷涂AlCuFeSc准晶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恕爱 邢勤 +3 位作者 李彰 王仲勋 赵慧 王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采用爆炸喷涂制备了AlCuFeSc准晶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准晶涂层的微观及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显微硬度计测试了准晶涂层的表面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间结合良好,其中涂层主要由准晶相和β-AlFe组成,室温下涂层的表面硬度... 采用爆炸喷涂制备了AlCuFeSc准晶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准晶涂层的微观及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显微硬度计测试了准晶涂层的表面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间结合良好,其中涂层主要由准晶相和β-AlFe组成,室温下涂层的表面硬度为569.4HV0.3,经退火处理后涂层硬度最高可达到658.33HV0.3。同时开展了在室温和700℃高温环境中,5、15、25 N不同载荷下AlCuFeSc准晶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利用白光干涉仪对磨痕进行三维形貌观测并计算磨损的磨痕宽度、磨痕深度、体积损失,得出磨损率;采用SEM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磨痕形貌的特征。结果表明,AlCuFeSc准晶涂层在不同温度及不同载荷下的耐磨系数在0.500~0.656之间(均低于基体),室温环境下准晶涂层的磨损机制随载荷增加从磨粒磨损为主转变为粘着磨损为主;高温环境下磨损机制则都以粘着磨损为主,准晶涂层对2A12基体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喷涂 准晶涂层 摩擦磨损 高温摩擦 磨损机制
下载PDF
枪管用环保镀层摩擦行为研究
9
作者 徐京 胡春东 +4 位作者 陆恒昌 邓亚辉 薛钧 韦习成 董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1-661,共11页
传统枪管内膛表面采用的六价铬镀层,高温耐磨性好,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为开发环保镀层,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室温和高温(400℃)摩擦磨损试样,对比分析了六价铬、三价铬、钴-镍和镍-钨四种电镀层的磨损特征。研究... 传统枪管内膛表面采用的六价铬镀层,高温耐磨性好,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为开发环保镀层,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室温和高温(400℃)摩擦磨损试样,对比分析了六价铬、三价铬、钴-镍和镍-钨四种电镀层的磨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500℃定性回火后,三价铬、镍-钨、六价铬和钴-镍镀层硬度依次递减,与六价铬层相比,三价铬层脆性大,镍-钨和钴-镍镀层韧性高;室温下与H62黄铜对摩后,六价铬和三价铬镀层摩擦程度较轻,钴-镍和镍-钨镀层呈现明显粘着特征,二者摩擦系数高于两种铬层;400℃下与08Al钢对摩后,六价铬呈粘着磨损特征,摩擦程度较大;三价铬层摩擦系数相对较高;镍-钨镀层呈磨粒磨损特征,摩擦系数与六价铬接近,摩擦程度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管 电镀层 磨损 摩擦系数 高温摩擦
下载PDF
HVOF喷涂CoCrWSi和Stellite-6涂层的结构与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陈基容 张进 +3 位作者 王伟 曹晓英 王勤英 袁豪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2-222,共11页
目的提高F92耐热钢基体在600、630℃下的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High velocity oxy-fuel,HVOF)在F92表面制备CoCrWSi、Stellite-6两种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a... 目的提高F92耐热钢基体在600、630℃下的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High velocity oxy-fuel,HVOF)在F92表面制备CoCrWSi、Stellite-6两种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涂层的表面、截面形貌和物相组成,通过显微维氏硬度计(HV-1000STA)、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UMT-TRIBOLAB)、二维轮廓仪(TencorD-100)测定其显微硬度、高温摩擦学性能和磨痕体积。结果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的CoCrWSi、Stellite-6两种涂层表面较平整,与基体结合紧密,内部组织均匀无裂纹,涂层的厚度约为200μm。XRD分析表明,CoCrWSi、Stellite-6涂层在室温下的物相都由γ(Co)、Cr_(7)C_(3)、CrSi_(2)组成。硬度及耐磨性能测试显示,CoCrWSi、Stellite-6涂层的维氏硬度相较于F92基体分别提高了3.12、2.68倍,F92耐热钢在600、630℃时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0.87、0.86,体积磨损率分别为0.49×10^(-4)、1.11×10^(-4)mm^(3)/(N·m),其磨损机理主要为疲劳磨损、黏着磨损、氧化磨损。相较于基体,CoCrWSi涂层在2种温度下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降低了68%、71%,约为0.28、0.25,体积磨损率分别降低了约95%、97%,为0.20×10^(-5)、0.30×10^(-5)mm^(3)/(N·m),这主要归功于内部的Cr2O3、γ(Co)、Co_(3)O_(4)相在高温摩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Stellite-6涂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体的高温耐磨性能,其平均摩擦因数为0.85、0.71,体积磨损率为0.32×10^(-4)、0.57×10^(-4)mm^(3)/(N·m)。2种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均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结论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CoCrWSi、Stellite-6涂层可以改善F92耐热钢在600、630℃下的耐高温滑动磨损性能,且CoCrWSi涂层的防护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WSi涂层 超音速火焰喷涂 高温摩擦 Stellite-6涂层 磨损机制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钨含量对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宝中 何美凤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19-25,共7页
为了探究钨含量对制动用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钨含量的铜基摩擦材料,对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铜基摩擦材料的密度随着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剪切强度和硬度先增大后减... 为了探究钨含量对制动用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钨含量的铜基摩擦材料,对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铜基摩擦材料的密度随着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剪切强度和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钨提高了材料磨损表面微凸体接触的结点强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摩擦因数。适量的钨可以有效地减少磨损表面剥离,有助于在磨损表面形成连续完整的摩擦膜,从而稳定摩擦因数,减小磨损质量。当钨含量过高时,在高温摩擦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犁沟或微裂纹,导致摩擦因数剧烈波动和磨损质量增大。钨的质量分数为3%时,铜基摩擦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为稳定的摩擦因数和较小的磨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力学性能 磨损质量 摩擦因数 高温摩擦
下载PDF
不同氧含量Cr-Al-Si-O-N涂层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梅海娟 聂志伟 +3 位作者 冯思成 代伟 邹长伟 王启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36-2144,共9页
采用电弧离子镀制备不同氧含量的Cr-Al-Si-O-N涂层,研究氧含量对纳米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氮流量比从0增加到25%时,涂层中的氧含量从0增加到51.8%(摩尔分数),而氮含量从33.5%逐渐减少到9.8%;CrAlSiON涂... 采用电弧离子镀制备不同氧含量的Cr-Al-Si-O-N涂层,研究氧含量对纳米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氮流量比从0增加到25%时,涂层中的氧含量从0增加到51.8%(摩尔分数),而氮含量从33.5%逐渐减少到9.8%;CrAlSiON涂层主要以面心立方结构的(Cr,Al)N固溶体形式存在,其择优取向为(111)和(200)。随着氧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硬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氧氮流量比为1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3349HK。由于氧化物的存在,含氧涂层在高温高速的摩擦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l-Si-O-N 电弧离子镀 氧含量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高温摩擦
下载PDF
WC粒径对WC-Co硬质合金高温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洪 熊计 +4 位作者 郭智兴 杨天恩 易建松 杨善东 梁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4,30,共5页
使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不同WC粒径的硬质合金,对不同WC粒径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高温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晶粒尺寸随着WC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其WC晶粒发生异常长大的趋势更明显,晶粒分布范围更大。此外,... 使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不同WC粒径的硬质合金,对不同WC粒径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高温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晶粒尺寸随着WC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其WC晶粒发生异常长大的趋势更明显,晶粒分布范围更大。此外,除了韧性,硬度和强度都会随着WC粒径的增加而减小,WC粒径为2.5μm的硬质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室温和350℃的摩擦条件下,WC粒径为2.5μm的硬质合金的磨损率最小,但是在700℃的摩擦条件下,WC粒径为2.5μm的硬质合金与WC粒径为1μm的硬质合金的磨损率相近,且WC粒径为3.5μm的硬质合金的磨损率是其他组的2.5倍左右。硬质合金在高温摩擦下主要会形成剥落坑,磨屑以及氧化磨损,形成的WO_(3)氧化物会加剧硬质合金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WC 硬质合金 高温摩擦 性能
下载PDF
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涂层的高温摩擦性能分析
14
作者 苏慧明 郭飞飞 +2 位作者 李本寅 程启增 王珂心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了研究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涂层(DLC)的高温摩擦性能,采用低温PVD涂层技术在高碳钢表面沉积制备DLC涂层。借助扫描电镜观察DLC涂层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DLC涂层的结构成分;使用划痕试验机测... 为了研究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涂层(DLC)的高温摩擦性能,采用低温PVD涂层技术在高碳钢表面沉积制备DLC涂层。借助扫描电镜观察DLC涂层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DLC涂层的结构成分;使用划痕试验机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GCr15试样与钢球配副的平均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值达到0.88。其中,钢球配副的磨损体积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最大磨损体积为2.88×10^(−3)mm^(3)。沉积DLC涂层之后,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测试温度为25℃时,涂层试样平均摩擦系数为0.033,且钢球磨损体积最低达到3.87×10^(−6)mm^(3);测试温度上升至100℃时,平均摩擦系数值增大至0.212;随着测试温度进一步升高,平均摩擦系数降低至0.088。未沉积涂层的试样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使得界面形成大量氧化物颗粒,加剧磨损程度;而涂层试样在测试温度高于涂层石墨化程度时,涂层摩擦界面产生石墨化转变并形成以碳元素为主的转移层,发挥固体润滑介质的作用,最终导致摩擦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钢领 类金刚石涂层 高温摩擦 转移层
下载PDF
高速制动盘用CrNiMoV热强钢高温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帅帅 费炜杰 +3 位作者 张保森 巴志新 毛向阳 王章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52,共6页
研究了高速制动盘用CrNiMoV热强钢的组织性能及其在200500℃高温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900℃淬火和600℃回火处理后CrNiMoV钢的部分回火索氏体具有马氏体板条位向,且有球形M23C6型碳化物和短棒状M7C3型碳... 研究了高速制动盘用CrNiMoV热强钢的组织性能及其在200500℃高温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900℃淬火和600℃回火处理后CrNiMoV钢的部分回火索氏体具有马氏体板条位向,且有球形M23C6型碳化物和短棒状M7C3型碳化物弥散析出,500℃时其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s)分别达到常温条件时的64.6%和64.2%,断面收缩率和断后伸长率分别降低5.2%和16.9%。200℃和500℃条件下CrNiMoV钢的摩擦因数随磨损时间呈增大趋势,300℃和400℃条件下摩擦因数随磨损时间呈下降趋势。试样磨损率随摩擦温度先下降后上升,400℃达到最低0.6×10-5mm3·N-1·m-1,300500℃时发生轻微氧化磨损。200℃和300℃条件下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400℃和500℃时主要发生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CrNiMoV钢 组织结构 高温摩擦 磨损机理
原文传递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高温疲劳磨损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建秀 郭炎强 +1 位作者 韩长生 李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研究了高速列车用铜基粉末冶金多孔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在PlintTE77高温疲劳试验机上对该材料进行了高温磨损性能测试 ,工况分别为 :室温 ,10 0℃ ,2 0 0℃ ,3 0 0℃ ,3 5 0℃ ,5 0 0℃ ;法向载荷为 :2 0 0N ,45 0N ,等12种工... 研究了高速列车用铜基粉末冶金多孔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在PlintTE77高温疲劳试验机上对该材料进行了高温磨损性能测试 ,工况分别为 :室温 ,10 0℃ ,2 0 0℃ ,3 0 0℃ ,3 5 0℃ ,5 0 0℃ ;法向载荷为 :2 0 0N ,45 0N ,等12种工况 ;振动频率为 :4Hz ;移动幅值为 :± 5mm ;并对摩擦后的磨痕进行了SEM分析 ,发现 :(1)在 2 0 0N ,3 0 0℃时出现了粘压的多源弧形裂纹 ,这和冲击时的沿树枝晶裂纹截然不同 ;(2 )在 45 0N ,3 0 0℃时 ,磨痕表面出现了球状的石墨颗粒层 ,这起到了极好的润滑作用 ,使得 3 0 0℃时磨损较低。 (3 )在 45 0N ,3 5 0℃时 ,有沿磨痕方向的长条裂纹出现 ;(4 )在不同荷载 5 0 0℃时 ,发生了负磨损 ,即摩擦材料粘附到对偶材料上 ,由于新的氧化面的形成摩擦系数是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铜基 粉末冶金 摩擦材料 疲劳 磨损 磨痕
下载PDF
锌基涂层高强钢板对模具钢摩擦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晓彩 王真 +2 位作者 李爽 石永亮 吴晓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5-221,共7页
利用UMT-3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热镀锌、合金化热镀锌、无涂层热冲压高强钢板与模具钢在400℃下的摩擦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初期锌基涂层钢板具有低的摩擦因数,而在达到稳定期后摩擦因数较无涂层钢板较高;热镀锌(GI)和合金... 利用UMT-3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热镀锌、合金化热镀锌、无涂层热冲压高强钢板与模具钢在400℃下的摩擦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初期锌基涂层钢板具有低的摩擦因数,而在达到稳定期后摩擦因数较无涂层钢板较高;热镀锌(GI)和合金化热镀锌(GA)板的摩擦学特征相似。三种钢板与模具钢的摩擦机制均为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在初期以黏着磨损为主,后期以氧化磨损为主。在高温摩擦磨损时,形成连续光滑摩擦氧化层能够降低摩擦因数。涂层Zn元素对摩擦氧化层的磨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摩擦 摩擦学特征 摩擦磨损试验 锌基涂层 氧化磨损
原文传递
V_(2)AlC MAX相涂层的宽温域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锐 张玉鹏 +3 位作者 王振玉 汪爱英 王铁钢 柯培玲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8,共12页
MAX相涂层是一类兼具陶瓷和金属性能的层状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同时M位元素丰富,在宽温域摩擦过程中生成具有润滑作用的M基氧化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中选择可生成V基Magnéli润滑相的V_(2)AlC体系,采用电弧复合... MAX相涂层是一类兼具陶瓷和金属性能的层状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同时M位元素丰富,在宽温域摩擦过程中生成具有润滑作用的M基氧化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中选择可生成V基Magnéli润滑相的V_(2)AlC体系,采用电弧复合磁控溅射技术结合后续热处理制备高纯V_(2)AlC MAX相涂层,并系统研究该涂层在室温~700℃宽温域下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发现,涂层在300和500℃时摩擦形式主要以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当环境温度高于600℃时,V的外扩散和氧化导致涂层表面生成层状V_(2)O_(5)润滑相,在600℃时形成连续的润滑膜,从而使V_(2)AlC涂层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性能.同时,保留的V_(2)AlC主相在摩擦过程中起承载作用,降低涂层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 V2AlC涂层 相演变 高温摩擦 氧化
下载PDF
纳米SiO2在润滑油中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晓峰 乔玉林 +1 位作者 王侃 马世宁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多功能SRV试验机考察了纳米SiO2在菜籽油中的高温摩擦学性能,利用表面轮廓仪观察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恒定负荷试验中,纳米SiO2能明显改善菜籽油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在500℃时,摩擦因数仅为0.16,磨损量降低了80%以上。在连续... 采用多功能SRV试验机考察了纳米SiO2在菜籽油中的高温摩擦学性能,利用表面轮廓仪观察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恒定负荷试验中,纳米SiO2能明显改善菜籽油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在500℃时,摩擦因数仅为0.16,磨损量降低了80%以上。在连续加载的高温试验中,当试验温度为200℃时,纳米SiO2对菜籽油的减摩抗磨性能没有明显的改善;而当试验温度达到500℃时,纳米SiO2能明显地改善菜籽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在大负荷(500N)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菜籽油 减摩抗磨 高温摩擦
原文传递
粉末冶金Al_(1)Co_(25)Cr_(18)Fe_(23)Ni_(23)Ta_(10)共晶高熵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全韬 郭伟波 钱铖 《硬质合金》 CAS 2021年第3期156-164,共9页
共晶高熵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有望代替传统的高温结构材料,本研究采用粉末热挤压成形成功制备了Al_(1)Co_(25)Cr_(18)Fe_(23)Ni_(23)Ta_(10)共晶高熵合金,对比研究了共晶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及其在室温和600℃摩擦磨损性能... 共晶高熵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有望代替传统的高温结构材料,本研究采用粉末热挤压成形成功制备了Al_(1)Co_(25)Cr_(18)Fe_(23)Ni_(23)Ta_(10)共晶高熵合金,对比研究了共晶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及其在室温和600℃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粉末冶金共晶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由FCC相与Laves相组成,表面能的降低促进Laves相呈等轴晶,提升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温度下,所得共晶高熵合金摩擦过程十分平稳,摩擦因数为0.35,磨损率均在10-6mm^(3)/(N·m)数量级。共晶高熵合金高温下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与氧化磨损,高温时共晶高熵合金表面形成了氧化物釉质层,降低了磨损因数与磨损率,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共晶高熵合金 Al_(1)Co_(25)Cr_(18)Fe_(23)Ni_(23)Ta_(10) 高温摩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