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温耐盐聚合物微球性能评价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长春 岳湘安 +4 位作者 周代余 贺杰 赵冀 周继龙 李超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4-260,共7页
为获得悬浮性好、耐温耐盐性能优良的调剖堵水用聚合物微球,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为乳化剂合成了具有三层结构的纳米/微米聚合物微球DCA,评价了微球的耐温性、悬浮... 为获得悬浮性好、耐温耐盐性能优良的调剖堵水用聚合物微球,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为乳化剂合成了具有三层结构的纳米/微米聚合物微球DCA,评价了微球的耐温性、悬浮性、膨胀性及调剖堵水效果。结果表明,DCA微球粒径为0.1数30μm,外壳有纳米孔隙,微球耐温高达300℃,可在115℃放置90 d。DCA在模拟地层水中静置28 h的沉降速度为0.005 m L/min,悬浮性较好。DCA微球膨胀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15℃浸泡24 h的最大膨胀率为13.83%;对三层非均质岩心调剖堵水后含水率降低5%,采收率增幅为7%。矿场试验结果表明,经微球段塞调剖后产液量和综合含水率降低、日增油效果明显。DCA微球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深部调剖堵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调剖堵水 耐温性能 抗盐性能 高温高盐油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超深天然气井全过程塞流防漏注水泥技术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晓春 李坤 +4 位作者 刘锐 黄盛 辜涛 张兴国 郭小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带是典型的超深超高压高温复杂天然气藏,盐膏层段和储层钻井均为多压力层段,如何保障尾管固井既要压稳产层又要防止水泥浆漏失,成为该区块确保气井水泥环完整性的关键。为此,提出了全过程塞流注替水泥浆解决...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带是典型的超深超高压高温复杂天然气藏,盐膏层段和储层钻井均为多压力层段,如何保障尾管固井既要压稳产层又要防止水泥浆漏失,成为该区块确保气井水泥环完整性的关键。为此,提出了全过程塞流注替水泥浆解决方案,以控制注水泥当量循环密度(ECD)和水泥浆雷诺数为核心,建立了裸眼地层承压能力获取、塞流注替排量和下套管速度计算方法 ;结合盐膏层和储层井段小间隙、偏心、高温以及塞流注替时间长的特点,完成了固井工作液外加剂、外掺料优选以及工作液用量设计。该区4井次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控制ECD、水泥浆雷诺数为核心的塞流注替方法能有效防止漏失,隔离液、水泥浆体系能满足全过程塞流注替要求。结论认为,该项固井技术能降低漏失风险,提高顶替效率,提高尾管固井质量,为解决库车山前构造带"三超"气井固井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山前构造带 高温高压 超深天然气井 盐膏层 储集层 漏失 塞流 顶替 尾管固井
下载PDF
塔中402CⅢ高温高盐油藏泡沫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方吉超 戴彩丽 +4 位作者 由庆 赵健慧 赵明伟 丁琴芳 赵冀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8,116-117,共5页
针对塔中402CⅢ油藏高温、高盐和高硬度的特点,通过配伍性、起泡性能和热稳定性等实验优选了起泡剂体系,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优化了泡沫驱施工参数,评价了泡沫的驱油潜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10℃、矿化度为11.52×104mg/L和钙... 针对塔中402CⅢ油藏高温、高盐和高硬度的特点,通过配伍性、起泡性能和热稳定性等实验优选了起泡剂体系,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优化了泡沫驱施工参数,评价了泡沫的驱油潜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10℃、矿化度为11.52×104mg/L和钙镁离子质量浓度为7 654 mg/L的模拟油藏条件下,优选出酰胺丙基甜菜碱CS-1作为泡沫驱用起泡剂,其最佳使用质量分数为0.2%~0.3%,泡沫驱的最佳注入方式为气液混注,最佳注入气液比为1.5∶1,最佳注气速度为1mL/min,最佳注入量为0.5倍孔隙体积,在水驱采收率(56.63%)的基础上采收率提高了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起泡剂 泡沫驱 注入方式 气液比 注入速度
下载PDF
三次采油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斌 周迅 +2 位作者 王敏 杨翠萍 董俊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2-556,共5页
中原油田地处东濮凹陷,油层条件苛刻,属于高温、高盐复杂断块油藏,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整体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通过梳理中原油田近十年在气驱、化学驱等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各项技术在不同油藏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 中原油田地处东濮凹陷,油层条件苛刻,属于高温、高盐复杂断块油藏,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整体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通过梳理中原油田近十年在气驱、化学驱等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各项技术在不同油藏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指出了中原油田开展三次采油取得的认识及发展方向,为国内外高温高盐油藏开展三次采油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三次采油 气驱 化学驱 中原油田 综述
下载PDF
耐温耐盐深部调驱剂的制备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应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3-47,共5页
针对海塔油田某高温高盐油藏断块水淹水窜现象严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耐温耐盐的聚合物纳米微球PM-1体系,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了PM-1的微观形貌、粒径分布及吸水膨胀性能,最后借助岩心流动实验优选出了适用于试验区... 针对海塔油田某高温高盐油藏断块水淹水窜现象严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耐温耐盐的聚合物纳米微球PM-1体系,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了PM-1的微观形貌、粒径分布及吸水膨胀性能,最后借助岩心流动实验优选出了适用于试验区油藏的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体系的最佳注入参数。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纳米微球PM-1初始平均粒径为405.87nm,具有很好的膨胀性能,在90℃的模拟地层水中,聚合物纳米微球吸水24h后的膨胀倍数为35.52,优选出聚合物纳米微球PM-1体系最佳的注入参数为:聚合物纳米微球PM-1质量浓度为2 000mg/L,注入体积为0.20PV,注入速度为0.3mL/min,注入方式为两段塞注入(0.1PV微球PM-1+0.1PV水+0.1PV微球P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微球 膨胀倍数 注入参数 高温高盐油藏
下载PDF
胜二区沙二段3砂层组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丽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43-147,10,共5页
以胜坨油田二区(简称胜二区)沙河街组二段3砂层组先导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储层的非均质特征以及主力层顶部剩余油富集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与矿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低张力氮气泡沫驱油体系,利用其耐温抗盐、封堵能力强,"... 以胜坨油田二区(简称胜二区)沙河街组二段3砂层组先导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储层的非均质特征以及主力层顶部剩余油富集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与矿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低张力氮气泡沫驱油体系,利用其耐温抗盐、封堵能力强,"堵大不堵小,堵水不堵油"和界面张力低的特点,结合优选出的交错行列式井网,可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从而提高采收率。已在矿场开展单井试注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确定采用井口气液混合注入方式,气液比为1∶1,预计矿场实施可提高采收率8%,为胜利油区三类高温高盐油藏的有效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坨油田 高温高盐油藏 特高含水后期 剩余油挖潜 氮气泡沫驱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低张力氮气泡沫驱油方案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姬奥林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3期47-50,54,共5页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特点,采用分子模拟和室内实验等手段,研制了低张力氮气泡沫体系,并评价了其性能:该体系在低浓度条件下仍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并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定性。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正交设计与经济评价结合的方式对胜二区沙二3...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特点,采用分子模拟和室内实验等手段,研制了低张力氮气泡沫体系,并评价了其性能:该体系在低浓度条件下仍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并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定性。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正交设计与经济评价结合的方式对胜二区沙二3先导试验区的井网井距及泡沫驱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300 m×500 m交错行列井网效果最佳;采用两段塞式注入方式,第一段塞为0.04 PV浓度为1.0%的泡沫剂,第二段塞为0.4 PV浓度为0.5%的泡沫剂溶液和氮气混合注入的方式。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1%,增产原油17.9×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泡沫驱 方案优化
下载PDF
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汤春云 陈开远 +3 位作者 彭裕林 王敏 孙丽 张庆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4,共4页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井网加密 完善注采井网 水平井挖潜 耐温抗盐堵剂 调剖堵水 水驱采收率
下载PDF
高温油藏耐盐聚合物P(AM/MAPS)驱油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宁长元 张亮 +5 位作者 潘若生 康万利 李哲 杨红斌 周博博 蒋海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0-466,共7页
随着聚合物驱广泛应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高温高盐油藏中存在易水解、增黏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满足目前日益苛刻的储层开采条件,首先利用烯丙基氯与N-甲基牛磺酸钠合成一种耐盐功能单体3-(N-烯丙基-N-甲基氨基)丙烷-1-磺酸钠(MA... 随着聚合物驱广泛应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高温高盐油藏中存在易水解、增黏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满足目前日益苛刻的储层开采条件,首先利用烯丙基氯与N-甲基牛磺酸钠合成一种耐盐功能单体3-(N-烯丙基-N-甲基氨基)丙烷-1-磺酸钠(MAPS),进一步与丙烯酰胺(AM)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耐盐聚合物P(AM/MAPS);红外光谱法、核磁氢谱法表征证实为目标产物。采用流变仪系统研究了浓度、温度、矿化度及剪切速率对新型耐盐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5℃、矿化度为3×10^(4)mg/L的油藏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000 mg/L的P(AM/MAPS)耐盐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达到14.20 mPa·s。在渗透率为527.73×10^(-3)μm^(2)的单管填砂管中,P(AM/MAPS)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3.42百分点;在高低渗透率分别为882.79×10^(-3)、422.53×10^(-3)μm^(2)的双管并联填砂管中,总采收率可提高9.27百分点。该耐盐聚合物P(AM/MAPS)能够高效用于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耐盐聚合物 流变性能 提高采收率 驱油效果
下载PDF
凝胶颗粒调剖剂评价及矿场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舒俊峰 张磊 陈勇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了挖掘文南油田储层剩余油潜力,开展了深部调剖技术。对自制的一种抗高温耐盐凝胶颗粒调剖剂首先进行了室内静态评价和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固相含量3.0%、粒径范围0.04~0.30 mm的颗粒堵剂能适应文南油田深度调剖的需要。矿场实践... 为了挖掘文南油田储层剩余油潜力,开展了深部调剖技术。对自制的一种抗高温耐盐凝胶颗粒调剖剂首先进行了室内静态评价和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固相含量3.0%、粒径范围0.04~0.30 mm的颗粒堵剂能适应文南油田深度调剖的需要。矿场实践表明,该调剖技术能起到明显增油降水效果,文33-28井压力由调驱前初期的13 MPa上升至34 MPa,对应油井含水率由95%下降至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深部调剖 凝胶颗粒 油藏地质条件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交联聚合物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廉培庆 同登科 李琳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0年第7期4-7,共4页
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提高高温高盐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驱油方法之一。介绍了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综述了半个世纪来高温高盐油藏用交联聚合物驱油及交联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交联聚合物 三次采油 耐温 抗盐
下载PDF
本源无机凝胶油藏适应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郐婧文 曹伟佳 +3 位作者 卢祥国 田中原 王闯 李彦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8-863,共6页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深部液流转向的调剖剂——无机凝胶,测试了它的宏观及微观形态、耐温性和黏弹性,评价了它在岩心中传输运移能力及封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凝胶的密度与水接近,耐温性、悬浮性和注入性良好;无机凝胶具...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深部液流转向的调剖剂——无机凝胶,测试了它的宏观及微观形态、耐温性和黏弹性,评价了它在岩心中传输运移能力及封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凝胶的密度与水接近,耐温性、悬浮性和注入性良好;无机凝胶具有一定黏弹性,在储层多孔介质内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易于实现远距离放置及深部液流转向;无机凝胶热稳定性良好,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保持性能长期稳定,尤其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在渗透率为488×10^-3μm^2时,无机凝胶在岩心前部区域封堵率为89.89%,中部为64.96%,后部为1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无机凝胶 耐温性 耐盐性 传输运移能力 封堵效果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低盐水配制酚醛树脂冻胶在高盐水中的稳定性
13
作者 王月婷 葛际江 +2 位作者 郭洪宾 焦保雷 王建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5,共7页
目的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地层温度高(110℃以上)、地层水盐质量浓度高(22×10^(4) mg/L,其中,钙镁离子近2×10^(4) mg/L)。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的苛刻油藏条件,现有堵剂选择性单一,封堵时间较短,需研发新类型堵剂进行封堵。方... 目的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地层温度高(110℃以上)、地层水盐质量浓度高(22×10^(4) mg/L,其中,钙镁离子近2×10^(4) mg/L)。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的苛刻油藏条件,现有堵剂选择性单一,封堵时间较短,需研发新类型堵剂进行封堵。方法设计在低盐含量模拟注入水中,以AM-AMPS共聚物为成胶剂,以水溶性酚醛树脂为交联剂,加入纳米SiO_(2)做稳定剂配制成胶液,测定成胶时间和冻胶强度,并将130℃形成的冻胶老化3天后放于高盐含量模拟水浸泡,考查其长期稳定性。另外,为探索冻胶的稳定性和脱水收缩机理,将在高盐含量水中老化前后的冻胶逐级脱水并干燥后进行了SEM和IR、XPS分析。结果在相同的交联剂与聚合物用量下,增加纳米SiO_(2)的含量,冻胶稳定性增加,可在高盐含量模拟水中保持60天脱水率低于10%;脱水程度随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冻胶在高盐水中浸泡后,由于伯酰胺的水解及其生成的羧酸根与地层水中钙镁离子的交联作用,冻胶网格变密,储能模量增加。结论在低盐水中制备的AM-AMPS40-水溶性酚醛树脂满足塔河油田堵水的要求,该结果可为高温高盐油藏用堵剂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胶 水溶性酚醛树脂 AM-AMPS聚合物 高温高盐油藏 脱水收缩
下载PDF
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堵剂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立国 陈维余 +5 位作者 孟科全 张艳辉 魏子扬 吴清辉 刘凤霞 彭齐国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0年第11期21-24,共4页
针对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常规堵剂存在耐温耐盐性差、封堵强度弱、有效期短等问题,以海上J油田为目标,通过室内研究成功由高分子共聚物(由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共聚而成,简写为AM-AMPS,下同)和复合交联剂FHJLJ-3... 针对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常规堵剂存在耐温耐盐性差、封堵强度弱、有效期短等问题,以海上J油田为目标,通过室内研究成功由高分子共聚物(由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共聚而成,简写为AM-AMPS,下同)和复合交联剂FHJLJ-3组成的耐温耐盐高强度化学堵剂配方。室内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该堵剂成交时间48h,成胶强度152133mPa·s,物模封堵率为97.82%,且具有良好的耐冲刷性能。将该堵剂在海上J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温 裂缝型油藏 堵剂体系 性能评价 现场应用
原文传递
溶剂极性对卤代烃磺化制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收率的影响
15
作者 杨晓鹏 郭东红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17年第11期44-46,共3页
利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卤代生成的卤代烃进行磺化制备磺酸盐型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仍然是目前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选取了4种非质子溶剂和4种质子型溶剂作为反应介质,考察不同溶剂对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 利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卤代生成的卤代烃进行磺化制备磺酸盐型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仍然是目前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选取了4种非质子溶剂和4种质子型溶剂作为反应介质,考察不同溶剂对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质子型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体系,目标产物收率高于以非质子型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体系。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把不同的质子型溶剂复配作为反应体系的混合溶剂,使目标产物的收率达到60%以上,并对产物在高温高盐条件下进行了界面活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极性 卤代烃磺化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高温高盐油藏 界面活性
原文传递
耐温抗盐凝胶堵水调剖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0
16
作者 廖月敏 付美龙 杨松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为了适应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的复杂地层情况,研究了一种AM/AMPS(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耐温抗盐凝胶堵水调剖体系。确定了最优配方为1. 0%AM/AMPS+0. 1%乌洛托品+0. 1%对苯二酚+0. 3%硫脲+0. 5%PA纤维,考察了该凝胶体系... 为了适应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的复杂地层情况,研究了一种AM/AMPS(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耐温抗盐凝胶堵水调剖体系。确定了最优配方为1. 0%AM/AMPS+0. 1%乌洛托品+0. 1%对苯二酚+0. 3%硫脲+0. 5%PA纤维,考察了该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成胶强度和脱水率,并探讨了该体系的热稳定性和抗盐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体系具有很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在140℃、模拟油田地层水环境中成胶时间大于15 h,凝胶强度保持在G级(目测代码法),120 d脱水率小于2%。岩心封堵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体系堵水率达到99. 70%以上,堵油率小于6. 00%,具有优良的选择性。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堵水调剖效果。该凝胶体系为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凝胶 耐温抗盐 堵水调剖 封堵率 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
下载PDF
本源无机凝胶传输运移能力和封堵效果实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立志 郑华安 +8 位作者 王闯 李彦闯 曹伟佳 卢祥国 吕鑫 梁守成 杨寨 张春生 高建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34,共9页
南海涠洲11-1油田经多年注水开发后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现象日趋严重,亟待采取深部液流转向措施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油藏工程、高分子材料学和物理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 南海涠洲11-1油田经多年注水开发后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现象日趋严重,亟待采取深部液流转向措施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油藏工程、高分子材料学和物理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化学分析、仪器检测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涠洲11-1油藏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现状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温度对无机凝胶基本性能影响,主剂质量浓度、段塞尺寸和注入轮次对无机凝胶传输运移和封堵效果影响实验研究,优化出了无机凝胶注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无机凝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适用于南海涠洲11-1油田;随主剂段塞尺寸、注入轮次和质量浓度增大,注入端附近区域化学反应速度增加,无机凝胶分布量增加,传输运移能力变差;随隔离液段塞尺寸增加,主剂与注入水反应时间延后,岩心内无机凝胶分布更均匀,深部液流转向效果更好;在主剂用量相同条件下,与各轮次药剂采用“等浓”注入方式相比较,各轮次药剂采用“递增”注入方式时岩心内无机凝胶分布更均匀,深部液流转向效果更好。最优注入工艺参数为:主剂质量浓度为3700~7300 mg/L,主剂段塞尺寸为0.07~0.09 PV,隔离液段塞尺寸为0.014~0.021 PV,合理6轮次左右,主剂质量浓度合理递增幅度为610~98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无机凝胶 传输运移能力 封堵效果 参数优化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闭式注水油藏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
18
作者 朱立国 李勇锋 +4 位作者 陈维余 孟科全 卞涛 张艳辉 陈士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耐温耐盐聚合物为基础,辅以多酚类复合交联剂、多支链醇聚醚类分散剂等,通过反应成胶、机械研磨,制得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采用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等,对调驱剂的粒径、微观形貌和表面电性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调驱剂的自分散性能、注入性能和剖面调整性能,并在南海东部A油田X井组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呈球形,初始粒径D50(粒径中值)为1.09~11.63μm,通过调整配方、研磨条件或加热时间可调节调驱剂的粒径。调驱剂颗粒表面呈负电,Zeta电位值为-19.30~-26.1 mV。与常规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相比,该调驱剂自分散性好,遇水后能快速均匀分散,在注入水中的自分散率为90.0%,岩心注入压力仅为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的53.13%。调驱后,高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92.6%降至20.5%,低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7.4%增至79.5%,吸水剖面明显“反转”。现场实施效果良好,调驱剂施工爬坡压力为0.5 MPa,施工后最高日增油106 m3,阶段增油8900 m3。该调驱剂满足目标油田高温高盐条件,注入性好,增油效果明显,适合闭式注水油藏调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闭式注水井 自分散 调驱剂
下载PDF
一种耐高温高盐水溶性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和界面活性
19
作者 李晗晰 李锐轩 +4 位作者 李璐 李国庆 秦国伟 杨江 秦文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以一种水溶性纳米复合材料(SiO_(2)-PAMPS NPs)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质量分数、温度、盐度对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及界面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iO_(2)-PAMPS NPs流体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和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90℃时在API盐... 以一种水溶性纳米复合材料(SiO_(2)-PAMPS NPs)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质量分数、温度、盐度对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及界面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iO_(2)-PAMPS NPs流体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和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90℃时在API盐水中最佳使用质量分数为0.7%,界面张力值从20.80 mN/m降低至11.38 mN/m,且在高质量分数NaCl盐水中,比高质量分数CaCl_(2)盐水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更强。该流体能与煤油形成稳定的O/W型乳状液,显示出优异的驱油性能,表明该类纳米流体在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PAMPS NPs 稳定性 界面活性 提高采收率 高温高盐油藏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泡沫配方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娟 罗文利 +1 位作者 孙炜 邹新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46,共5页
论述了温度和矿化度对泡沫驱技术中泡沫性能的影响;综述了高温高盐油藏常用泡沫配方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指出主要研究方向为引入特定官能团增强表面活性剂发泡性能、探究起泡剂间复配协同增效原理、研制低成本稳泡效果显著的纳米... 论述了温度和矿化度对泡沫驱技术中泡沫性能的影响;综述了高温高盐油藏常用泡沫配方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指出主要研究方向为引入特定官能团增强表面活性剂发泡性能、探究起泡剂间复配协同增效原理、研制低成本稳泡效果显著的纳米颗粒稳泡剂;展望了高温高盐油藏泡沫配方体系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高温高盐油藏 泡沫配方体系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