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丽 杨芳杰 +6 位作者 高健 吕婕 张于 高媛媛 汤琳 于双梅 王宝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究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4月该院ICU科室收治的72例急性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72例心衰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二组,应用无创通气的急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4月该院ICU科室收治的72例急性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72例心衰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二组,应用无创通气的急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急性心衰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发症、住ICU时间、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F)、B型钠尿肽(BNP)、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ICU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应用无创通气的观察组患者在相关指标和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优;因此,无创通气治疗应用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心衰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两种呼吸支持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芳杰 高健 +5 位作者 吕婕 张于 高媛媛 汤琳 于双梅 王宝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两种呼吸支持方法对急性期、稳定期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期、稳定期心衰患者各100例,二组患者呼吸支持治疗前测定生命体征指标血氧分压(PaO2)...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两种呼吸支持方法对急性期、稳定期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期、稳定期心衰患者各100例,二组患者呼吸支持治疗前测定生命体征指标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静脉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治疗前心率(HR)、呼吸频率(RR),并根据症状表现,给予不同呼吸支持方式治疗,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急性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组与急性无创通气组,稳定HFNC组与稳定无创通气组,统计4组患者入院症状分布情况、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并发症发病率、住院时间以及气管插管率,分析不同类型心衰患者在不同呼吸支持方式下的具体疗效与表现。结果急性组患者HR、RR、PaCO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PaO2、SpO2、PaO2/FiO2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症状表现中除咳痰(或咯血)无差异外(P>0.05),呼吸困难、咳嗽、乏力以及头晕等,急性组临床症状严重患者较稳定组明显增多(P<0.05)。治疗24h后与治疗前比较急性无创通气组与稳定无创通气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急性HFNC组PaO2、Sp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稳定HFNC组HR、RR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HFNC在稳定期左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具备可行性,而急性期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总体而言仍然是无创通气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翠芳 程明峰 危椠罡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8期164-165,共2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中护理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ICU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护理预后情况。结果参与本次...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中护理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ICU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护理预后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12h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相关血气分析数值均改善,P<0.05。除此之外,患者治疗12h后舒适度(Kolcaba)量表得分高于患者入院时Kolcaba量表得分,P<0.05。结论ICU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各项生命指征,改善患者血气分相关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 湿化氧疗 重症监护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应用疗效 血气分析数值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易其 李冬琼 +1 位作者 陈明菊 李多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High nasal flow oxygen therapy,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High nasal flow oxygen therapy,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入我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HFNC组和NIPPV组,分别纳入35例、31例患者;HFNC组和NIPPV组均在常规治疗(如抗感染、抗炎症、扩张支气管等)的基础上分别实施HFNC、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失败率、不良事件、呼吸支持时间。结果:两组AECOPD患者的基本病情及临床、实验室相关指标具有可比性;HFNC组的有效率及失败率与NIPPV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FNC组呼吸支持时间长于NIPPV组(t=2.446,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HFNC组发生不良事件低于NIPPV组(χ2=44.201,P=0.000),患者在面部压伤、影响患者吞咽功能等情况方面均优于NI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FNC针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效果接近于无创正压通气,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凤沾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AE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2组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AE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2组对照研究,各为45例。采用气囊型面罩吸氧治疗参照组,采用HFNC治疗参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气分析变化水平、口腔舒适度、干燥度等评分、恢复情况、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对象对比治疗后SpO2、PaCO2、PaO2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对比口腔舒适度、干燥度评分、血气改善、住院等时间、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等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HFNC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患者低氧血症,提升其口腔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能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性能测试
6
作者 贺春伟 王亚婷 +3 位作者 周益龙 王慧 付紫玉 马德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6期49-58,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仪的性能。方法:选取R-80S双水平无创呼吸机-HFNC仪一体机、HF-60A HFNC仪、HFT-300 HFNC仪、H-80A HFNC仪4台HFNC仪,将HFNC仪连...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仪的性能。方法:选取R-80S双水平无创呼吸机-HFNC仪一体机、HF-60A HFNC仪、HFT-300 HFNC仪、H-80A HFNC仪4台HFNC仪,将HFNC仪连接至气体流量计、模拟人头及夹板模拟肺后放置于低压舱中。设置HFNC仪的流量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 L/min,并设置低压舱模拟海拔分别为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 m。记录4台HFNC仪在不同设置海拔和流量下的实际输出气道流量、气道压力变化及趋势。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000 m模拟海拔内且设置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4台HFNC仪的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均随着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海拔和设置流量之后,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升高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其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的程度各不相同,且没有统一规律。另外,随着海拔升高,4台HFNC仪在设置流量为10~35 L/min范围时的实际输出气道压力也随之逐渐升高,当设置流量超过35 L/min时,其实际输出气道压力随海拔升高至一定数值(转折点)后出现下降趋势,且总体上设置流量越高,出现转折点的海拔越低。结论:在高海拔环境使用HFNC仪进行氧疗时,应注意其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升高、气道压力增大的情况,需结合患者实际所需气道压力、舒适度及患者长期居住海拔高度综合考虑HFNC仪的流量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高海拔环境 性能测试 气道流量 气道压力
下载PDF
不同氧疗措施对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阿斯满 禹刚 +2 位作者 吴红艳 雷秋霞 王瑾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低流量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低流量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导管低流量氧疗,观察组患者接受HFNC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利尿钠肽(BN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62/67),高于对照组的77.61%(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7,P=0.015)。治疗前,2组患者SpO_(2)、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pO_(2)、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T、APTT及Fg、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T、APTT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Fg、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SD、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S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鼻导管低流量氧疗 心功能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