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5例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耿志波 王文攀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1期79-79,81,共2页
目的:探讨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5例,全部给予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1次治愈,术后随访0.5~1年,除1例患者肛门黏液状分泌物持续3个月左右,肛门功... 目的:探讨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收治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5例,全部给予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1次治愈,术后随访0.5~1年,除1例患者肛门黏液状分泌物持续3个月左右,肛门功能均正常。结论: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一期根治疗效佳,能很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 挂线配合多胶管引流 一期根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隙引流术治疗高位肌间后马蹄型肛周脓肿对患者术后疼痛、肛门功能及肛瘘形成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英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间隙引流术应用于高位肌间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对术后疼痛、肛门功能能和肛瘘形成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高位肌间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间隙引流术应用于高位肌间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对术后疼痛、肛门功能能和肛瘘形成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高位肌间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使用经括约肌间隙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和肛瘘形成率。结果 术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xner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且肛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括约肌间隙引流术治疗高位肌间后马蹄型肛周脓肿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术后肛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隙引流术 高位肌间后马蹄型肛周脓肿 肛门功能 疼痛评分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在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明慧 郝萍 张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4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B超引导下骶管阻滞在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新华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62例,均行切开双挂线引流术治疗,依据麻醉引导方式不同分...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B超引导下骶管阻滞在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新华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62例,均行切开双挂线引流术治疗,依据麻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31例)、超声组(31例),传统组予以解剖定位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超声组予以B超引导下进行骶管阻滞麻醉,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退时间、调整穿刺针次数、麻醉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即刻(T1)、术后30 min(T2)、术后1 h(T3)、术后2 h(T4)、术后4 h(T5)、术后8 h(T6)、术后24 h(T7)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超声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退时间短于传统组,调整穿刺针次数少于传统组,穿刺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局麻药中毒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血肿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恶心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呕吐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患者T2、T3、T4时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B超引导下骶管阻滞应用于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手术麻醉中可改善麻醉效果、穿刺效果,缓解术后疼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骶管阻滞麻醉
下载PDF
一期后位切开挂线侧切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对患者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4
作者 谭大成 张良金 +1 位作者 詹海涛 蔡美琴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6期60-63,共4页
目的一期后位切开挂线侧切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对患者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上饶东信第五医院就诊的76例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 目的一期后位切开挂线侧切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对患者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上饶东信第五医院就诊的76例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观察组采用一期后位切开挂线侧切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肛门功能及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固体粪便、液体粪便、肠胃气失禁、需要穿戴护垫、生活方式改变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后位切开挂线侧切引流手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疗效确切,可促进肛门功能尽快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后位切开挂线侧切引流手术 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旷置手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伍彦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30-31,共2页
为探讨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我们分别采用旷置手术(52例,治疗组)和主管切开支管多切口引流术(53例,对照组)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一期根治疗效、手术复发情况、创口... 为探讨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我们分别采用旷置手术(52例,治疗组)和主管切开支管多切口引流术(53例,对照组)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一期根治疗效、手术复发情况、创口愈合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及对肛门外观的影响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旷置手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优于主管切开支管多切口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 旷置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