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频超声结合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柏禹竹 汪雪雁 +1 位作者 唐玉英 白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97-70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结合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高频和低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检查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及影像学...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结合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高频和低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检查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及影像学特征和血流信号,分析患儿具体治疗情况。结果 60例肠套叠患儿中阳性52例,阴性8例,与临床诊断结果对照,高低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敏感度为86.54%,特异性为100.00%,准确性为86.15%。高低频超声诊断单纯性肠套叠、混合型性肠套叠及缺血型性肠套叠的准确率为93.75%、90.00%、100.00%;诊断回回结病变、回结病变、盲结病变、结结病变及小肠病变的准确率为80.00%、96.55%、100.00%、100.00%、100.00%。低频探头下,超声内部低回声包块,近端肠管呈扩张现象。高频探头下,包块边界清晰,横切面强弱相间回声,外周呈低回声,表现出“同心圆”征。纵切面强弱相间回声,前后低回声,呈“套筒征”,近侧肠管扩张。本组45例确诊肠套叠患儿中,有43肠套叠患儿在高频超声扫描中高低频超声血流声像图清晰,表现为条状及棒状血流;其余2例未发现异常血流信号,无法检测出频谱,对这2例实施手术或灌肠确诊为肠坏死。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套叠的肠管均较好复位,症状得到了较好缓解,未出现其他不适反应。结论 高低频超声可提高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明确肠套叠类型、部位、超声成像特征及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高频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高频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提高乳腺肿块中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志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提高乳腺肿块中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均依次接受...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提高乳腺肿块中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均依次接受高频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收集、分析不同诊断模式结果及影像学诊断特征后,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比不同联合诊断方式对乳腺肿块中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效果及影响。结果:相较高频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频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可通过在二维超声成像基础上结合乳腺肿块血流信号表现及弹性成像评分结果实现对患者乳腺恶性肿块病情的有效诊断,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可通过高频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实现对患者乳腺肿块的探查和良恶性的有效辩证,提升乳腺恶性肿瘤临床检出率,诊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弹性成像 血流信号 乳腺恶性肿瘤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不同类型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鉴别价值
3
作者 李杭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3例恶性肿瘤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使用不同类型超声进行乳腺肿块检查,根据手术结果,比较患者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超声征象及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3例恶性肿瘤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使用不同类型超声进行乳腺肿块检查,根据手术结果,比较患者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超声征象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不同类型超声对乳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能有效提高乳腺肿块中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恶性肿瘤早期
下载PDF
高频二维彩超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莉莉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9例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维超声、高频二维彩超检查,统计两种方法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并以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9例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维超声、高频二维彩超检查,统计两种方法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并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79例甲状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有61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规二维超声检出有50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高频二维彩超检出有5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高频二维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检的灵敏度[95.08%(58/61)]、准确度[94.94%(75/79)]、阴性预测值[85.00%(17/20)]高于常规二维超声[78.69%(48/61)、81.01%(64/79)、55.17%(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二维彩超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能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减少漏诊、误诊发生,可为甲状腺术中淋巴结清扫提供重要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高频二维彩超 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