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在高原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0
1
作者 马海红 李洪英 +1 位作者 胡雪梅 范娜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10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于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4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纳入观察组;以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改变,测定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等指...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于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4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纳入观察组;以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改变,测定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等指标。结果:观察组74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最小值34.0 mm Hg,最大值62.0 mm Hg,平均(43.8±9.2)mm Hg。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典型的心脏超声表现包括右心和肺动脉改变,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及右室功能降低,观察组患者各项超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18,t=11.308,t=7.945,t=10.623,t=4.582,t=9.683,t=4.371,t=8.472;P<0.05);而观察组患者左心功能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Tei指数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9,t=1.052;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该疾病首选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10
2
作者 鲍海华 孟莉 谢冬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27-931,共5页
目的认识小儿高原性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的MRI表现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材料与方法应用GE Vectr 0.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8例来自海拔3500~4500 m、年龄在8个月~2岁之间、临床已确诊的HAHD患儿行心... 目的认识小儿高原性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的MRI表现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材料与方法应用GE Vectr 0.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8例来自海拔3500~4500 m、年龄在8个月~2岁之间、临床已确诊的HAHD患儿行心脏MR扫描,采用0.5 T MRI设备自旋回波心电门控技术,以横轴、长轴和短轴为基本层面进行扫描,分别测量患者收缩期右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in the systolic,RVAWs)、舒张期右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in the diastolic,RVAWd),收缩期左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in the systolic,LVPWs)、舒张期左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in the diastolic,LVPWd)、收缩期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 systolic,IVSs)和舒张期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stolic,IVSd)的厚度,以及肺动脉干内径(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PAD)。同时对6例与患病组相同年龄,生长在相同海平面下的正常小儿行MRI相同技术扫描观察、测量。结果MRI显示:(1)8例患儿均示右室壁增厚,其厚度大于或等于左室壁厚度,右室腔及右房腔扩大。RVAWs为(7.35±0.84)mm,RVAWd为(5.31±1.05)mm。正常组小儿的RVAWs为(3.58±0.02)mm,RVAWd为(1.98±0.12)mm。(2)8例患儿的LVPWs为(6.18±0.69)mm,LVPWd为(4.08±0.83)mm,其中1例患儿同时伴左室壁和室间隔增厚,LVAWd为6 mm。正常组小儿的LVAWd为(3.68±0.30)mm。(3)8例患儿室间隔平直或向左心室侧突出,IVSs为(4.74±1.29)mm,IVSd为(3.45±0.89)mm。室间隔增厚患儿的IVSd为5.6 mm。正常组小儿的IVSd为(3.17±0.46)mm。(4)8例患儿肺动脉干均扩张,PAD为(17.0±1.3)mm,而左右肺动脉增粗或正常表现。正常组小儿的PAD为(12.15±0.51)mm。结论右心室肥大和肺动脉扩张是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主要MRI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左室肥厚和室间隔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小儿 心脏电生理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索朗德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1~2016年3月收入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患者中筛选出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25例,...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1~2016年3月收入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患者中筛选出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25例,给予口服西地那非16周观察药物疗效。结果: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后,患者肺动脉压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下降(平均肺动脉压下降30mm Hg左右,P<0.01)。服药期间,无患者出现血压、心率及血生化指标等的异常副作用。结论:西地那非可以显著改善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衰症状及活动耐量,尤其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作用明显;无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表明西地那非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西地那非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燕亮 颜维孝 陈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对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连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患儿50例(年龄2个月至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对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连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患儿50例(年龄2个月至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剂量为每日1 mg/kg,分3次口服,连服7-10 d)。记录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气、血常规和血生化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平均肺动脉压的下降程度、动脉血氧分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氧合指数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体动脉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变化(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儿的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初步安全性评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高原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儿童
原文传递
中国高原地区(拉萨)产妇产程吸氧对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岚蓉 李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853,共6页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给予产妇产程吸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在西藏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无产科合并症40名产妇为观察组,选取2007年同期5月曾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无产科合并症、产程未吸氧的59名产妇为对...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给予产妇产程吸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在西藏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无产科合并症40名产妇为观察组,选取2007年同期5月曾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无产科合并症、产程未吸氧的59名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在确认其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后给予双鼻导管持续管道氧气吸入,氧气流量为2~3 L/min,直至胎儿娩出。将吸氧观察组与不吸氧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吸氧对分娩的影响。同时观察组记录吸氧前产妇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吸氧10 min后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对进行吸氧前后的自身比较,来观察吸氧对产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即年龄、藏族构成比、孕次、产次、产检次数、分娩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指标如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32.51±22.80)min,产后出血量为(211.25±95.06)mL,侧切率为55%(22/40),羊水污染率为20%(8/40);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为(32.27±25.98)min,产后出血量为(248.47±107.62)mL,侧切率为38.98%(23/59),羊水污染率为35.59%(21/59)。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为8.200±0.687,5分钟阿氏评分为9.23±0.53,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为8.14±0.81,5分钟阿氏评分为9.20±0.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体质量、身长,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的体积、脐带的长度、脐带绕颈的比例等2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吸氧前血氧饱和度SO2为(93.40±3.23)%,吸氧后的SO2为(96.58±1.62)%,平均上升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氧前心率(heart beat rate,HR)为(83.50±10.86)次/分,吸氧后的HR为(77.75±9.12)次/分,平均每分钟下降5.7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久居高原的妇女通过机体适应性改变,已经能够适应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产妇 氧疗 高原性心脏病 产程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蒙赫氏病25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西洲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29-30,共2页
本文报告的是发生在喀喇昆仑山的25例蒙赫氏(Monge’s)病,又称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均汉族男性,平原出生,年龄19~38岁,进入高原前确认健康,曾成功地适应过高原的久居者,而后逐渐地形成同时具有显著低氧血症、显著... 本文报告的是发生在喀喇昆仑山的25例蒙赫氏(Monge’s)病,又称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均汉族男性,平原出生,年龄19~38岁,进入高原前确认健康,曾成功地适应过高原的久居者,而后逐渐地形成同时具有显著低氧血症、显著肺动脉高压症、显著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精神和神经症状。国内过去称之为高原心脏病“混合型”,为了与国际高原疾病名称相一致,作者认为应诊断为Monge’s病或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山病 高原心脏病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原文传递
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肖颖彬 蹇朝 《西部医学》 2015年第3期321-322,共2页
慢性缺氧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心肌细胞在慢性缺氧时通过调控自身基因表达,改变代谢方式,增强自我维持能力,促进心肌的慢性缺氧适应。其中转录调节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发挥着中心性的... 慢性缺氧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心肌细胞在慢性缺氧时通过调控自身基因表达,改变代谢方式,增强自我维持能力,促进心肌的慢性缺氧适应。其中转录调节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发挥着中心性的调控作用。同时慢性缺氧也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脏功能受损。因此,研究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确切机制并加以利用,将可能为防治慢性缺氧性心肌损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高原心脏病 缺氧诱导因子-1 心肌慢性缺氧适应
下载PDF
藏紫菀总黄酮对缺氧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何蕾 马慧萍 +1 位作者 景临林 贾正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讨藏紫菀总黄酮对高原缺氧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芦丁组和藏紫菀总黄酮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内减压缺氧12h,对各组小鼠心肌组织进行病理... 目的:探讨藏紫菀总黄酮对高原缺氧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芦丁组和藏紫菀总黄酮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内减压缺氧12h,对各组小鼠心肌组织进行病理显微结构观察,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的MDA、H_2O_2含量及LDH、CK活力,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缺氧能够造成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藏紫菀总黄酮可对抗缺氧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中MDA、H_2O_2含量及LDH、CK的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缺氧模型组比较,藏紫菀总黄酮组小鼠心肌组织中MDA、H_2O_2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LDH、CK的活力显著降低(P<0.0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藏紫菀总黄酮对高原缺氧引起的小鼠心肌组织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及抑制缺氧诱导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紫菀总黄酮 缺氧 心脏 缺氧诱导因子 心肌损伤 高原心脏病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原心脏病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邓翠东 李方安 赵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1期64-65,68,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原心脏病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高原心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原心脏病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高原心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利尿剂使用剂量,动脉血气、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内径以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NT-pro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现更快,PaO2、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内径以及PASP、NT-proBNP明显改善,利尿剂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有效率达91.2%,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原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顽固性心衰 低分子肝素 前列地尔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床旁心脏彩超在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急救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邹山敏 钱稚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4期2112-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心脏彩超在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2016年CCU、ICU、心血管科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床旁心脏彩超明确诊断大量心包积液1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主动脉夹层2例,冠心病20例,右心功能... 目的探讨床旁心脏彩超在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2016年CCU、ICU、心血管科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床旁心脏彩超明确诊断大量心包积液1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主动脉夹层2例,冠心病20例,右心功能不全22例,肺栓塞1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气胸1例,心脏彩超正常3例。经床旁心脏彩超明确或修正诊断后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出院86例。结论床旁心脏彩超在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急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心脏彩超 高原性心脏病 应用分析
下载PDF
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顺琴 夏成 刘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0期2259-2261,共3页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率、心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分别为(4.30±1.00)d和(9.10±1.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中,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内径、右心室前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妥拉明 多巴胺 儿童 高原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疗效
原文传递
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症状表现、心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桑德才让 拉毛措 华青加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对高原性心脏病(HAHD)患者症状表现、心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HAHD患者分为天然组、培育组,各40... 目的:探讨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对高原性心脏病(HAHD)患者症状表现、心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HAHD患者分为天然组、培育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藏药脑神宝丸方治疗,天然组患者方中应用天然牛黄,培育组患者方中应用培育牛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心率、心功能[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房收缩波(As)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疲乏、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头痛和烦躁不安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然组患者临床症状各维度评分与培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SPAP和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R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率与培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均长于治疗前,FDP、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水平升高,LPO、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与培育组(2.50%,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天然牛黄与培育牛黄效果一致,联合常规治疗均可缓解HA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脑神宝丸 培育 天然 牛黄 高原性心脏病
下载PDF
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尚师 李素芝 +7 位作者 高钰琪 黄学文 陈彬 郑必海 左锋 王宇亮 杨定周 何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42例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和40例高原健康者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血管内皮生... 目的探讨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42例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和40例高原健康者血液中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血液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超声心动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的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比较发现,高原心脏病组HGF、VEGF、bFGF及ET-1、PDGF、FGF血液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心改变及肺动脉高压,其右房(上下径,横径)、右室流出道、右室前后径、右室前壁厚度、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等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HGF、VEGF、bFGF及ET-1、PDGF、FGF与其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高原心脏病研究对象血液中促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较高原健康者明显增强,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高原心脏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原心脏病 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原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治进展
14
作者 何媛(综述) 杨文慧 +1 位作者 郭涛 郭秋哲(审校)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中国是全球高原最多的大国,超50%国土的海拔>1500m,高原居民多达8000万。高原心脏病的特殊性导致高原性心脏病和心房颤动常见多发,二者的病诱因和患病率显著多于非高原人群,引发心功能衰竭和缺血性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充分利用... 中国是全球高原最多的大国,超50%国土的海拔>1500m,高原居民多达8000万。高原心脏病的特殊性导致高原性心脏病和心房颤动常见多发,二者的病诱因和患病率显著多于非高原人群,引发心功能衰竭和缺血性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充分利用高原习服-适应研究的宝贵资源,探索高原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流行特征、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对开发西部和振兴乡村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患者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孔祥勇 余小华 +6 位作者 匡涛 梁超睿 夏敏文 姚彦鹏 白马康珠 毛启兄 马礼坤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患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8月—2022年6月入住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共303例,分为房颤组(83例)和非房颤组(220例)。比较基线资...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患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8月—2022年6月入住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共303例,分为房颤组(83例)和非房颤组(220例)。比较基线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的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房颤与年龄、血尿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房内径、右室内径均呈正相关(r=0.3114、0.1415、0.2452、0.1214、0.5925,均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均呈负相关(r=-0.1271、-0.1347、-0.1827,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4,95%CI:1.039~1.109,P<0.05)、血尿酸(OR=1.003,95%CI:1.000~1.005,P=0.032)及左房增大(OR=1.312,95%CI:1.219~1.413,P<0.05)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血尿酸及左房增大为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房颤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高原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尼玛 强巴德吉 +2 位作者 巴桑 普珍 沈爱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807-1810,共4页
目的总结高原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高原心脏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结果高原心脏病患者88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 目的总结高原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高原心脏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结果高原心脏病患者88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右室舒张末内径、右室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压、肺动脉压,除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无差异外,高原心脏病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右室舒张末内径、右室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压、肺动脉压等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心增大及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下载PDF
高原心脏病患者影像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毓春(综述) 孙艳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3,共4页
高原心脏病(HAHD)指长期在高原特殊的低压低氧环境下,机体产生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形成肺动脉高压,最终引发心肌损害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其早期临床诊断困难、预后较差,严重威胁高原居民的生命健康。目前检查手段中除右心导管造影... 高原心脏病(HAHD)指长期在高原特殊的低压低氧环境下,机体产生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形成肺动脉高压,最终引发心肌损害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其早期临床诊断困难、预后较差,严重威胁高原居民的生命健康。目前检查手段中除右心导管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比较成熟外,CT肺动脉成像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多是辅助或验证临床确诊的HAHD,应用影像学数据来提示心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特征。文章就HAHD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现有医学影像学辅助诊断技术的现况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病理机制 医学影像学 辅助诊断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原心脏病课程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筱鸣 张倩 +6 位作者 王基野 刘新秦 董小铷 薛冲 周杨 骆文静 张文斌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原心脏病课程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0人)与对照组(20人)。试验组利用网络平台接受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接受在线开展的... 目的探究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原心脏病课程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0人)与对照组(20人)。试验组利用网络平台接受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接受在线开展的传统课堂教学,利用随堂测试+课后作业+期末终考的综合测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网络问卷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在课后作业、期末终考以及综合考评整体表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提升、课堂知识的掌握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对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我国未来医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网络教学 高原心脏病
下载PDF
P波离散度及P波振幅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小华 郇霞 +2 位作者 姚彦鹏 江阿次仁 彭杰成 《心脏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和P波振幅(P wave amplitude,Pa)在高原性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患者的变化及对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山南市人民医院住院的HAHD患者87例,根据有无房性心律...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和P波振幅(P wave amplitude,Pa)在高原性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患者的变化及对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山南市人民医院住院的HAHD患者87例,根据有无房性心律失常发生,分为房性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组,n=35)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非心律失常组,n=52)。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与最小P波时限(Pmin),计算Pd;同步测量Pa。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域指标:低频谱功率(LF)、高频谱功率(HF)及其比值(LF/HF)。比较3组Pd、Pa及HRV频域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结果心律失常组Pd显著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两组间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组LF和LF/HF分别高于非心律失常组,HF显著低于非心律失常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d是预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房性心律失常频率与Pd、LF和LF/HF呈正相关,而与HF呈负相关。结论 HAHD患者Pd增大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交感神经显著激活可能在诱发房性心律失常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P波振幅 心率变异性 高原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房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方媛 杜宣运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原性心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β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抗心衰药物...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原性心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β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行血液NT-proBNP化验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肺动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左室直径。观察两组人群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NT-proBNP较基线时期均有下降,但治疗组(457ng/L)较对照组(823 ng/L)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DV和ES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也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纽约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和缬沙坦都可改善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沙库巴曲缬沙坦纠正心衰的效果更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缬沙坦 运动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