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冷轧法生产高牌号硅钢组织织构演变行为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振宇 陈春梅 +3 位作者 胡洪旭 刘绍宏 赵健 李亚东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7年第4期44-49,共6页
研究了一次冷轧法生产高牌号硅钢组织织构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常化处理后钢板断面组织发生充分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经冷轧退火后金相组织为典型高牌号大晶粒组织形态。热轧板表面与心部织构的差异及其在后续冷轧过程的演变表明,取向变... 研究了一次冷轧法生产高牌号硅钢组织织构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常化处理后钢板断面组织发生充分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经冷轧退火后金相组织为典型高牌号大晶粒组织形态。热轧板表面与心部织构的差异及其在后续冷轧过程的演变表明,取向变化规律先在{001}<110>附近聚集,再转向{112}<110>附近,随后逐渐向{111}聚集;退火后成品板织构中{111}//轧面织构较常化板、冷轧板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硅钢 常化 退火 组织 织构
原文传递
真空感应炉熔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工艺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卫中 李涛 +3 位作者 张曦东 卢伟 白京磊 魏昭峰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24,79,共5页
为冶炼成分合格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采用真空感应炉进行了工艺试验,打破了真空感应炉无渣炼钢的常规,采取添加适量CaO渣料和脱氧剂进行联合脱硫。结果表明,该工艺试验可实现快速脱硫,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钢中的最低硫质量分数为0.000 ... 为冶炼成分合格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采用真空感应炉进行了工艺试验,打破了真空感应炉无渣炼钢的常规,采取添加适量CaO渣料和脱氧剂进行联合脱硫。结果表明,该工艺试验可实现快速脱硫,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钢中的最低硫质量分数为0.000 6%;充分发挥真空下用碳脱氧和脱气的功能,两步加铝法可提高脱硫率以及硅和锰等元素的收得率,同时稳定钢中铝质量分数窄范围的控制,满足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高牌号 无取向硅钢 脱硫 脱气
原文传递
环境温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夏雪兰 王立涛 +2 位作者 裴英豪 施立发 张振海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7年第4期50-53,共4页
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温度在-40~200℃范围内变化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从-40℃升高到20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当温度低于-20... 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温度在-40~200℃范围内变化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从-40℃升高到20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140℃时,伸长率才出现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 无取向硅钢 温度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RH精炼顶渣对钢液洁净度影响
4
作者 程传良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通过FactSage 8.1热力学软件以及现有的顶渣成分对[S]的影响分析,提出了RH顶渣理想的优化成分方案,并通过工业化试验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理想的顶渣成分是CaO 50%~60%,SiO20%~15%,Al_(2)O_(3)40%~50%。当精炼结束并且精炼渣接近... 通过FactSage 8.1热力学软件以及现有的顶渣成分对[S]的影响分析,提出了RH顶渣理想的优化成分方案,并通过工业化试验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理想的顶渣成分是CaO 50%~60%,SiO20%~15%,Al_(2)O_(3)40%~50%。当精炼结束并且精炼渣接近低熔点体系时,CaO/Al_(2)O_(3)≈1.25。对比了理想区域与非理想区域渣系成分,结果表明精炼顶渣理想区域使得T[O]减少7×10^(-6),铝损减少64×10^(-6),有利于减少百纳米级夹杂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硅钢 RH精炼 热力学分析 百纳米夹杂物 FactSage软件
下载PDF
3.10%Si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成印明 赵德琦 《山东冶金》 CAS 2020年第1期29-31,共3页
以3.10%Si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对其热轧板、常化板、冷轧板和退火板进行了组织、织构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组织沿厚度方向分布不均匀,从表层到芯部变化较大,分层明显,表层织构主要为{111}和{112};常化板组织在厚度方向与热轧... 以3.10%Si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对其热轧板、常化板、冷轧板和退火板进行了组织、织构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组织沿厚度方向分布不均匀,从表层到芯部变化较大,分层明显,表层织构主要为{111}和{112};常化板组织在厚度方向与热轧板类似,但晶粒明显长大,组织均匀性较好,平均晶粒尺寸为119μm,织构组分与热轧板基本相当;冷轧板为沿着轧制方向伸长的纤维组织;退火板为再结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151μm,{001}<100>织构组分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 无取向硅钢 组织 织构
下载PDF
高牌号硅钢冷轧机选型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华国 《上海金属》 CAS 200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高牌号冷轧取向硅钢(特别是高导磁率的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有着硅含量高、变形抗力大、冷加工脆性大、难以焊接、冷轧轧制断带率高的特点。轧制高牌号硅钢时,六辊UCM、六辊CVC-EDC-HS、四辊CVC-HS和森吉米尔可逆轧机道次压下率相差很... 高牌号冷轧取向硅钢(特别是高导磁率的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有着硅含量高、变形抗力大、冷加工脆性大、难以焊接、冷轧轧制断带率高的特点。轧制高牌号硅钢时,六辊UCM、六辊CVC-EDC-HS、四辊CVC-HS和森吉米尔可逆轧机道次压下率相差很大。通过周密的功能设计和设备组成选型,森吉米尔轧机、四辊CVC-HS两种可逆轧机可以满足高牌号冷轧硅钢片的冷轧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硅钢 冷轧 机型
下载PDF
热轧工艺对免常化50W400钢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光红兵 林媛 张文康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采用一次冷轧制造工艺时,热轧板必须常化,主要目的是使热轧板组织更加均匀、再结晶晶粒增多,同时使晶粒和析出物粗化,强化有利织构,提高磁性能。但为进一步降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制造成本,通过优化热变形工艺,促进动态...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采用一次冷轧制造工艺时,热轧板必须常化,主要目的是使热轧板组织更加均匀、再结晶晶粒增多,同时使晶粒和析出物粗化,强化有利织构,提高磁性能。但为进一步降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制造成本,通过优化热变形工艺,促进动态再结晶,使实现免常化“一次冷轧”生产低成本高牌号硅钢成为一种可能。针对免常化2.5%(Si+Al)(质量分数)的50W400钢开展了3种不同热轧工艺调整试验,并对试验后热轧板组织和最终成品组织、织构、磁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可促进热轧动态再结晶,但总体对成品磁性能有害;在不提高加热温度的前提下,通过将粗轧5道次变为3道次,提高粗轧终轧温度,加大各道次压下量,可促进热轧动态再结晶,使热轧板再结晶晶粒明显增多且粗化,强化了成品中有利的{110}〈001〉织构,磁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研究结果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免常化低成本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硅钢 免常化 热轧工艺 粗轧 磁性能
原文传递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变形条件下动态再结晶组织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光红兵 林媛 张文康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制造成本,通过优化热变形工艺,促进动态再结晶,实现不常化"一次冷轧"法生产低成本高牌号硅钢成为一种可能。实验室以2.5%(Si+Al)硅钢为基,为尽可能地接近实际粗轧情况,通过Gleeble-1500D热模... 为了进一步降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制造成本,通过优化热变形工艺,促进动态再结晶,实现不常化"一次冷轧"法生产低成本高牌号硅钢成为一种可能。实验室以2.5%(Si+Al)硅钢为基,为尽可能地接近实际粗轧情况,通过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以0. 1s^(-1)恒应变速率对加热温度1100~1 200℃,热变形温度900~1 050℃,变形量20%~65%,进行模拟。通过显微组织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恒变形速率下,原始组织为等轴晶、热变形温度越高、变形量越大则越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而加热温度(≤1 200℃)对动态再结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硅钢 动态再结晶 变形温度 变形量
下载PDF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材料热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立涛 郑磊 +1 位作者 施立发 张乔英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7年第3期61-66,共6页
借助Gleeble实验机,系统研究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由850℃升高至1 150℃时,再结晶尚未形核,试样在此温度区间内只发生了回复的过程。应变速率较低时,晶粒呈现出长条带状,而应变速率较高... 借助Gleeble实验机,系统研究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由850℃升高至1 150℃时,再结晶尚未形核,试样在此温度区间内只发生了回复的过程。应变速率较低时,晶粒呈现出长条带状,而应变速率较高时,晶粒多为不规则多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 硅钢 热变形 加工性能
原文传递
高牌号3.28%Si钢冷轧板边裂机理分析和工艺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亚军 魏立群 +1 位作者 付斌 陶彬之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7,共5页
试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0.006C,3.28Si,0.22Mn,0.030P,0.007S)的生产流程为180 t BOF-真空精炼-230 mm×(900~1 750)mm板坯连铸-热轧成2.02 mm板,冷轧成1.65 mm板。从热轧基板的边部组织、力学性能、剪边以及断口显微形貌和成分... 试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0.006C,3.28Si,0.22Mn,0.030P,0.007S)的生产流程为180 t BOF-真空精炼-230 mm×(900~1 750)mm板坯连铸-热轧成2.02 mm板,冷轧成1.65 mm板。从热轧基板的边部组织、力学性能、剪边以及断口显微形貌和成分等方面分析了冷轧高牌号硅钢中边裂的成因和机理。结果表明,高牌号硅钢冷轧板边部裂纹为解理断裂,热轧板料边部的存在混晶组织而导致塑性下降、圆盘切边引发撕裂带的裂纹和小凹坑是引发冷轧边裂主要因素;另外,边部断口处S和Mn的偏析也是引起边裂裂纹的重要因素;通过热轧过程减小边部与中部温差,热轧后圆盘剪刀片侧间隙由410μm减少到280μm,连铸过程电磁搅拌参数从380 A/3 Hz改进为350 A/6 Hz等工艺措施,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冷轧板边裂发生率由原来的14%下降至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硅钢 冷轧 边裂 解理断裂 工艺措施
下载PDF
成分对35W300冷轧硅钢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船行 李娜 +1 位作者 赵有明 王华 《江西冶金》 2018年第5期30-34,共5页
硅、铝是高牌号硅钢必不可少的合金元素,合理控制硅、铝元素的比例是改善电工钢磁性能的重要手段。对两种不同成分设计的同一高牌号硅钢的织构演变规律和磁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高牌号硅钢 组织 织构 磁性能
下载PDF
真空感应炉熔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工艺研究
12
作者 杨卫中 李涛 +3 位作者 张曦东 卢伟 白京磊 魏招峰 《首钢科技》 2019年第2期16-20,共5页
冶炼成分合格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采用真空感应炉进行了工艺试验,打破真空感应炉无渣炼钢的常规,采取添加适量CaO渣料和脱氧剂进行联合脱硫。结果表明,该工艺试验可实现快速脱硫,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钢中的最低硫含量为0. 000 6%;充分... 冶炼成分合格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采用真空感应炉进行了工艺试验,打破真空感应炉无渣炼钢的常规,采取添加适量CaO渣料和脱氧剂进行联合脱硫。结果表明,该工艺试验可实现快速脱硫,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钢中的最低硫含量为0. 000 6%;充分发挥真空下用碳脱氧和脱气的功能,两步加铝法可提高脱硫率以及硅和猛等元素的收得率,同时稳定钢中铝含量窄范围的控制,满足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高牌号 无取向硅钢 脱硫 脱气
下载PDF
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油斑缺陷分析及对策
13
作者 韩菲 《山西冶金》 CAS 2020年第3期28-31,共4页
研究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连轧过程中产生的油斑,并采用SEM和EDS分析对比了油斑与正常基板组织结构差异。同时结合生产工艺特点,研究了油斑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的油斑,主要成分为Fe、C和Si的氧化物,并含有... 研究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连轧过程中产生的油斑,并采用SEM和EDS分析对比了油斑与正常基板组织结构差异。同时结合生产工艺特点,研究了油斑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的油斑,主要成分为Fe、C和Si的氧化物,并含有少量的有机物。油斑是轧制过程中附着在带钢表面的乳化液、铁粉在高于100℃轧制温度下,与带钢表面产生电化学腐蚀,最终形成了以氧化物为主,并含有少量的有机物的斑迹。通过试验及大生产验证,保持轧机乳化液的清洁性、提高轧机出口带钢卷取温度以及改善带钢表面的吹扫效果可有效的消除油斑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斑 高牌号 无取向硅钢 冷连轧 乳化液
下载PDF
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14
作者 雷凯 徐浩 +2 位作者 胡华东 郑小根 向云畔 《包钢科技》 2019年第2期44-49,共6页
对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连轧过程中板形变差、甩尾、废钢等轧制不稳定性原因进行分析。从稳定性轧制影响机理出发,通过分析轧制相变区、铸坯加热同板温差、粗轧轧制板形、变形抗力模型、轧制速度模型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开发出了加热炉... 对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连轧过程中板形变差、甩尾、废钢等轧制不稳定性原因进行分析。从稳定性轧制影响机理出发,通过分析轧制相变区、铸坯加热同板温差、粗轧轧制板形、变形抗力模型、轧制速度模型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开发出了加热炉踏步控制策略;计算出了轧制相变点,优化了粗轧轧制道次分配;考虑了所有元素对精轧变形抗力模型的影响以及改变了精轧轧制速度控制方式,提高了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过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牌号 无取向硅钢 热轧 稳定性
下载PDF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铸坯夹杂物浅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樊立峰 许学勇 岳尔斌 《宽厚板》 2007年第4期21-23,共3页
在实验室首次模拟CSP流程生产出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本文对铸坯夹杂物形貌、大小及类型作了初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夹杂物 析出物
下载PDF
大压下率冷轧无取向硅钢织构演变及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媛 王红霞 +3 位作者 张文康 王士嘉 孙颖 王一德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0,130,共8页
组织和织构是影响无取向硅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改善产品性能,研究了冷轧压下率(71.7%~87.0%)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退火晶粒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高斯和立方织构强度减... 组织和织构是影响无取向硅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改善产品性能,研究了冷轧压下率(71.7%~87.0%)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退火晶粒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高斯和立方织构强度减弱,γ纤维织构增强,α纤维织构转变为较强的α^(*)({h,1,1}〈1/h,1,2〉)织构,并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强,同时其峰值逐渐向{111}面移动;工频铁损P_(1.5/50)、高频铁损P_(1.0/400)和磁极化强度J_(5000)同时降低,屈服强度变化不大,表面硬度逐渐增加。当冷轧压下率由84.7%增至87.0%、厚度减至0.30 mm时,高频铁损降幅是工频铁损的11倍,表面硬度增幅变大。以上研究成果对硅钢减薄后织构及组织的优化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压下率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高频铁损 工频铁损 屈服强度 表面硬度
原文传递
常化工艺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锋 朱志勇 +1 位作者 郭海荣 李化龙 《轧钢》 2017年第6期28-32,共5页
以Si质量分数为3.3%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化处理对试验钢厚度方向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板沿厚度方向组织及织构不均匀导致常化板沿厚度方向出现织构梯度;常化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热轧板组织... 以Si质量分数为3.3%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化处理对试验钢厚度方向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板沿厚度方向组织及织构不均匀导致常化板沿厚度方向出现织构梯度;常化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热轧板组织和织构,促进晶粒粗大均匀,降低α纤维织构强度,增强λ纤维织构强度,减弱γ纤维织构强度。950℃常化时,常化板沿厚度方向晶粒粗大均匀,λ纤维织构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化工艺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组织织构 EBSD
原文传递
Mn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余春雷 刘静 +1 位作者 付兵 程朝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72-7078,共7页
本文借助OM、EBSD和磁性能测量仪,研究了Mn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2Mn相比,1.6Mn热轧板再结晶过程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这导致旋转立方织构强度明显增强。经920℃常化后,相较于热轧板,常化板组织明... 本文借助OM、EBSD和磁性能测量仪,研究了Mn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2Mn相比,1.6Mn热轧板再结晶过程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这导致旋转立方织构强度明显增强。经920℃常化后,相较于热轧板,常化板组织明显改善,且基本保留了热轧板的织构组分,但添加1.6%Mn对常化板织构影响较小。930℃退火后,相较于0.2Mn,1.6Mn成品板晶粒尺寸略大一些,同时不利的{111}织构含量几乎不变,有利的{100}织构含量降低,导致织构因子下降,因此磁感B5000由1.683T降至1.644T。对于铁损,Mn含量增高导致铁损P1.5/50由2.45 W/kg下降至2.35 W/kg,而高频铁损P1.0/400则可能由于涡流损耗大幅降低,导致其从19.29 W/kg明显降至17.36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MN 组织 织构 磁性能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对无取向硅钢的技术挑战 被引量:8
19
作者 樊立峰 秦美美 +2 位作者 岳尔斌 肖丽俊 何建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183-15188,共6页
环保与能源问题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国家石油资源消耗,削减车辆运行阶段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群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环保与能源问题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国家石油资源消耗,削减车辆运行阶段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群健康均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无取向硅钢是汽车驱动电机的核心材料之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最大转速由每分钟几千转提高到几万转甚至高达20万转,工作频率由50 Hz提高到数百数千赫兹,这就要求材料在高频下必须具有低铁损;驱动电机启动、加速时要有高的扭矩,即材料必须具有高的磁感应强度;还要满足驱动电机反复启动和刹车要求,即材料应具有高强度。因此,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的硬核指标为“高磁感(High magnetic induction)、高频低铁损(High-frequency low-iron loss)、高强度(High strength)”,简称H^(3)技术。研究表明,普通无取向硅钢铁损值在400 Hz下较工频下增加20倍以上,因此普通无取向硅钢难以用于新能源汽车。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H^(3)技术要求,探讨了微细夹杂物、晶粒尺寸、冷轧压下率等参数对无取向硅钢高频磁性能的影响机理及控制策略,阐述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生产现状,提出了制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织构 微细夹杂物 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新能源汽车
下载PDF
退火加热速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文敏 杨光 +2 位作者 吴章汉 李准 黄景文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5,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爱泼斯坦方圈方法等研究了退火过程中不同加热速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显微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度从10℃/s提高到70℃/s,试验钢最终退火后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变小,但加...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爱泼斯坦方圈方法等研究了退火过程中不同加热速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显微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度从10℃/s提高到70℃/s,试验钢最终退火后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变小,但加热速度达到100℃/s时,平均晶粒尺寸开始变大。加热速度达到40℃/s以上时试验钢最终退火后的γ取向线织构得到抑制,加热速度达到100℃/s及以上时λ取向线织构强度显著提高。加热速度为100℃/s时,试验钢最终退火后的铁损P_(1.0/400)最低,其各向异性也最低;随着加热速度的提高,磁感B_(5000)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加热速度 显微组织 织构 磁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