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5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30
1
作者 朱德峰 张玉屏 +2 位作者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404-3414,共11页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文章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稻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水稻生产经历的4个阶段的特点,良种良法配...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文章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稻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水稻生产经历的4个阶段的特点,良种良法配套对水稻增产的贡献,不同阶段创新的稻作技术;简述了全球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特点;回顾了中国矮秆品种、杂交稻及超级稻品种更替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创新;剖析了水稻高产栽培存在的新问题;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创新与品种生育特性配套的水稻种植制度、生产模式和环境协调的栽培技术,发挥品种产量潜力和应用,可以实现增产增效,促进水稻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株型 栽培 技术
下载PDF
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53
2
作者 陈国平 高聚林 +12 位作者 赵明 董树亭 李少昆 杨祁峰 刘永红 王立春 薛吉全 柳京国 李潮海 王永宏 王友德 宋慧欣 赵久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
2006—2010年,全国玉米栽培学组专家在全国不同区域开展了玉米高产潜力探索及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工作。本文对经过严格测产且产量达到和超过15000kghm-2的159个地块的地理分布、产量构成因素及关键技术分析表明:(1)大多数高产田分布在较... 2006—2010年,全国玉米栽培学组专家在全国不同区域开展了玉米高产潜力探索及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工作。本文对经过严格测产且产量达到和超过15000kghm-2的159个地块的地理分布、产量构成因素及关键技术分析表明:(1)大多数高产田分布在较高纬度(40°~43°N)、较高海拔(1000~1500m)地区,这些地区具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等利于高产的自然因素,选择这样的区域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因素;(2)平均单产16692kghm-2,88950穗hm-2、每穗541粒,千粒重360.0g,穗粒重191.8g;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和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3)高产关键技术主要是,采用耐密型高产稳产品种,合理提高密度,充足的水肥供给,科学管理和地膜覆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超高产 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15
3
作者 陈国平 杨国航 +9 位作者 赵明 王立春 王友德 薛吉全 高聚林 李登海 董树亭 李潮海 宋慧欣 赵久然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2006~2007年全国出现39块玉米超高产田,绝大多数集中在北纬40°~43°的高海拔地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是79725~84630穗/hm2,每穗560~588粒,千粒重347~359g,穗粒重200g... 2006~2007年全国出现39块玉米超高产田,绝大多数集中在北纬40°~43°的高海拔地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是79725~84630穗/hm2,每穗560~588粒,千粒重347~359g,穗粒重200g左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生态条件优越地区,采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及时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超高产 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被引量:99
4
作者 陈永忠 彭邵锋 +3 位作者 王湘南 杨小胡 贺军辉 王德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0-655,共6页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高产栽培 配方施肥 正交试验 成林 幼林
下载PDF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被引量:99
5
作者 凌启鸿 张洪程 +4 位作者 丁艳锋 戴其根 凌励 王绍华 徐茂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阶段的诊断的定量指标。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等方面进行了水稻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实践证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精确定量栽培 理论 方法 意义
下载PDF
华北高产农田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85
6
作者 孟凡乔 关桂红 +3 位作者 张庆忠 史雅娟 屈波 况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2-999,共8页
对华北平原高产农田生态系统2004年的土壤呼吸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与当地气候状况紧密相关,在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下,该地春季干旱,夏季雨热... 对华北平原高产农田生态系统2004年的土壤呼吸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与当地气候状况紧密相关,在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下,该地春季干旱,夏季雨热同期,土壤呼吸量春季缓慢升高,峰值出现在温度、降水均较高的7月,最大值约为20g·m-2·d-1(以CO2计),之后逐步回落.不同的耕作措施能够影响土壤呼吸量,本试验研究的3种因素对土壤呼吸量有显著影响(p<0.01),播种前先翻耕30cm、播种后覆盖麦秸、不施氮素、施磷75kg·hm-2·a-1的处理土壤呼吸量最高.5cm、10cm地温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土壤呼吸对5cm地温的敏感性更强,指数方程的模拟较好地表明了土壤呼吸与地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地温 高产农田 华北平原 耕作方式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对植株生理与群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3
7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2 位作者 姜东 戴廷波 朱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6,共6页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 SRI(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下植株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在 SRI方式下 ,水稻根系活力增强 ,叶片可溶性糖、非蛋白氮、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营养器官的物...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 SRI(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下植株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在 SRI方式下 ,水稻根系活力增强 ,叶片可溶性糖、非蛋白氮、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营养器官的物质转运率提高 ,群体质量明显改善 ;但群体茎蘖数和穗数不足 ,限制了 SRI的产量。在 SRI条件下 ,双本栽插能显著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 ,改善营养器官物质的运转和群体质量 ,有助于提高 SRI的产量 ;增施氮肥在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的同时降低了营养器官物质的转运 ,因此不宜过分依赖增加氮肥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植株生理 群体发育 水稻 节水栽培 高产栽培 产量形成
下载PDF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80
8
作者 孟庆平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玉米是辽宁省黑山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但玉米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整地、选用优良品种、播种保苗、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渭北旱原冬小麦全程地膜覆盖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虎全 韩思明 +2 位作者 唐拴虎 李岗 谢惠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30,共7页
1996~1997年度,在乾县试区进行的旱地冬小麦全程地膜覆盖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冬小麦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将“冬小麦夏闲期微型聚水两元覆盖”与“冬小... 1996~1997年度,在乾县试区进行的旱地冬小麦全程地膜覆盖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冬小麦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将“冬小麦夏闲期微型聚水两元覆盖”与“冬小麦穴播全生育地膜覆盖”两项技术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新的旱地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它集以上两种地膜覆盖之所长,能将冬小麦整个生产年度的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加之土壤温度的提高,有效积温的增加,使小麦生长健壮,分蘖增多,生育进程提前,幼穗分化时间延长,进而使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增多,千粒重提高,是渭北旱原进行旱地冬小麦高产或超高产栽培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地膜覆盖 高产 栽培 渭北旱原
下载PDF
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 被引量:48
10
作者 郑景生 黄育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5-596,共12页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 ,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 2 37倍 ,居世界高产大国 ,总产增长 3 13倍 ,占世界总产的35 % ,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 ,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 2 37倍 ,居世界高产大国 ,总产增长 3 13倍 ,占世界总产的35 % ,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本文列举了中国对水稻超高产执着追求的实例 ,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历程 ,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提高水稻产量的育种、栽培途径及高新技术的应用 ,展望了中国稻作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稻 超高产技术 产量潜力 育种技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朱云集 郭天财 +4 位作者 王晨阳 崔金梅 夏国军 刘万代 王永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针对多穗型品种在高产奈件下分蘖成稳率高、穗粗重较低的特点,采取在拔节期追氮的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达到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效果;大穗型品种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以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致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型 产量形成 超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播量与移栽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7
12
作者 李世峰 刘蓉蓉 吴九林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秧田播量、移栽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播量以每盘(1624cm^2)150~180g最佳;壮秧剂处理的秧苗质量与机插质量均好于其他复合肥处理,苗床如用复合肥处理,则其用量以N:P...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秧田播量、移栽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播量以每盘(1624cm^2)150~180g最佳;壮秧剂处理的秧苗质量与机插质量均好于其他复合肥处理,苗床如用复合肥处理,则其用量以N:P2O5:K2O(10:10:5)复合肥150g/m^2较好;双膜育秧的秧苗须在播后21d内机插大田;小棵密植(取秧面积1.26cm^2、株距11.7cm、行距30cm)有利于提高机插水稻的个体质量及群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量 密度 机插 高产栽培
下载PDF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3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于广军 李辉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0-695,共6页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等三省7地近年来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北方冬麦区小麦越冬前积温变化规律,提出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播种期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研究提出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原理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节省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应在传统播期基础上推迟播期5-7 d,基本苗应控制在12万-20万株/666.7m^2,一般年份不灌返青水,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氮素1-3 kg/666.7m^2,建立以调整播期、调整基本苗和省水、省肥为核心内容的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高产 高效 应变栽培技术
下载PDF
我国荞麦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黄凯丰 李振宙 +3 位作者 王炎 周良 吴兴慧 李振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荞麦起源于中国,是一种极具保健价值的杂粮作物,具有很高的研发价值。目前我国荞麦的单产较低,如何实现高产已成为我国荞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从灌浆机理、根系形态生理、光合生理、激素生理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荞麦高产栽... 荞麦起源于中国,是一种极具保健价值的杂粮作物,具有很高的研发价值。目前我国荞麦的单产较低,如何实现高产已成为我国荞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从灌浆机理、根系形态生理、光合生理、激素生理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荞麦高产栽培生理研究的进展,并对播期、密度、肥料、水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调控荞麦高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据此提出我国荞麦高产栽培生理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高产 栽培生理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2
15
作者 彭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66-67,203,共3页
小麦生产在十堰市农业中占重要位置,实现小麦高产栽培是保证十堰市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该研究从小麦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十堰 小麦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高产夏玉米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杨今胜 王永军 +3 位作者 李登海 柳京国 毛丽华 张永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选用最新育成的矮秆、中穗、耐密性好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采取精准栽培技术措施,经受了花期高温、台风和病虫害侵袭的考验,创出了1402.86kg/667m2的夏玉米世界高产纪录。对其产量结构与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分... 选用最新育成的矮秆、中穗、耐密性好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采取精准栽培技术措施,经受了花期高温、台风和病虫害侵袭的考验,创出了1402.86kg/667m2的夏玉米世界高产纪录。对其产量结构与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分析表明,登海3719在6802株/667m2种植密度条件下维持了较高整齐度,叶面积高值持续期达60d以上,粒叶比和经济系数较高,源库关系协调性较高。这充分显示了良种与栽培相结合的巨大创造力,是我国夏玉米栽培和育种上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江西双季稻主要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栽培对策 被引量:38
17
作者 潘晓华 李木英 +6 位作者 曾勇军 程飞虎 石庆华 吴建富 谭雪明 黄山 吴自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就江西双季水稻的发展、种植方式的演变与现状,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双季水稻产量与效益进行了分析。基于江西双季水稻种植方式多样化的现状,针对手插,抛秧,机插,免耕抛秧,直播和再生稻等不同种植方式,分别提出了适宜不同稻区的双季超级稻... 就江西双季水稻的发展、种植方式的演变与现状,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双季水稻产量与效益进行了分析。基于江西双季水稻种植方式多样化的现状,针对手插,抛秧,机插,免耕抛秧,直播和再生稻等不同种植方式,分别提出了适宜不同稻区的双季超级稻品种及高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水稻 种植方式 高产 栽培对策
下载PDF
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陈金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在系统调查、对比试验、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适于棚栽蔬菜高产高效生产的土壤处理技术,有机栽培技术,最佳播期,病虫生态、生物控制技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进行综合组装,形成通用于棚栽蔬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大棚蔬菜 高产栽培 高效栽培 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丹参高产栽培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渭玲 梁宗锁 +3 位作者 孙群 魏永胜 王敬民 蒋传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采用N、P二因素五水平和N、P、K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西商洛进行了丹参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试验研究.求得丹参NP和NPK的肥效反应数学模型,通过模拟选优,提出了丹参目标产量在5000~5700kg/hm2之间的N、P用量是N115.5~214.3kg/h... 采用N、P二因素五水平和N、P、K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西商洛进行了丹参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试验研究.求得丹参NP和NPK的肥效反应数学模型,通过模拟选优,提出了丹参目标产量在5000~5700kg/hm2之间的N、P用量是N115.5~214.3kg/hm2,P2O5用量是153.4~243.4kg/hm2 N∶P2O5=1∶1.15 .丹参目标产量在8000~9500kg/hm2之间的N、P、K施肥用量N133.8~207.5kg/hm2,P2O5用量是68.25~115.8kg/hm2,K2O用量是80.3~146.5kg/hm2 N∶P2O5∶K2O=1∶0.54∶0.6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高产栽培 施肥模型
下载PDF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4
20
作者 娄善伟 董合忠 +1 位作者 田晓莉 田立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0-732,共13页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棉花品种结合,通过密植矮化促早管理,促进生长发育与光能利用同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用群体效应增源、扩库,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和光合生产能力;克服了春季低温、秋季降温快等不利环境影响。"矮、密、早"栽培模式实现了棉花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使新疆皮棉产量由1981年的511.5 kg·hm^(-2)提高到1994年的1 200.0 kg·hm^(-2),并于2019年达到1 966.5 kg·hm^(-2),年均增产7.2%以上,为中国和世界探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典范。本文对"矮、密、早"栽培模式演进过程作了回顾,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内容和高产机理,并对该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棉花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矮密早模式 高产机理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