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经济效益的模型切换分层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妮 安爱民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41-2146,共6页
针对商品价格波动引起整厂优化最优工况点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切换的分层预测控制策略。优化层用SQP算法确定经济效益最大时的关键变量设定值。控制层将对象的整个工作区间划分为几个子区间,在子区间用小增益法建立相应子模型... 针对商品价格波动引起整厂优化最优工况点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切换的分层预测控制策略。优化层用SQP算法确定经济效益最大时的关键变量设定值。控制层将对象的整个工作区间划分为几个子区间,在子区间用小增益法建立相应子模型,根据输出误差指标切换模型,用子模型代替当前模型,跟踪设定值。基于多模切换的分层预测控制策略能够同时达到系统的经济优化和控制性能优化,提高了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仿真结果验证了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物料价格波动下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性,并对单模型控制策略和多模型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预测控制 经济效益 多模型预测控制 模型切换 设定值跟踪
下载PDF
复杂双容水箱系统的递阶预测控制优化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忠林 郑鹏远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64-170,共7页
针对复杂双容水箱系统,以控制两个下水箱液位跟踪设定值为设计目标。为实现良好的水箱液位控制效果,首先构造液位控制的无穷时域性能指标,建立了复杂双容水箱无穷时域性能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随后将基于时间分解协调的递阶优化和预测控... 针对复杂双容水箱系统,以控制两个下水箱液位跟踪设定值为设计目标。为实现良好的水箱液位控制效果,首先构造液位控制的无穷时域性能指标,建立了复杂双容水箱无穷时域性能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随后将基于时间分解协调的递阶优化和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思想引入水箱液位控制,将优化时域较长所引起的大规模参数优化问题分解为各时间点上独立的小规模参数优化问题,从而得出显式优化解,取得较优的水箱液位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容水箱系统 液位控制 时间分解 协调 预测控制 递阶预测控制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有功分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63
3
作者 张伯明 陈建华 吴文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4,共9页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传统的电力系统有功调度控制方法面临挑战,需要引入新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对此,借鉴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模型预测控制和大系统分层递阶控制,提出分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用于大...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传统的电力系统有功调度控制方法面临挑战,需要引入新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对此,借鉴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模型预测控制和大系统分层递阶控制,提出分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用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有功调度控制。给出了方法的演化过程,阐明了方法的控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调度 分层递阶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分层模型预测控制 风力发电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微电网日内分层调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恒 张靖 +3 位作者 肖迎群 何宇 刘影 范璐钦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因素给微电网优化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的微电网分层调度模型,采用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源–网–荷–储”的日内协调运行。日内优化层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因素给微电网优化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的微电网分层调度模型,采用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源–网–荷–储”的日内协调运行。日内优化层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为日内修正层提供参考值。日内修正层以修正后的调度计划与参考值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并根据预测输出与实测输出间的误差构成反馈环节,以解决不确定因素对优化调度的影响。同时,为改善计算速度和精度,在模型预测控制中引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算例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的微电网日内分层调度策略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因素 分层模型预测控制 日内协调运行 误差反馈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下载PDF
分布式电推进飞机能量优化动态管理技术研究
5
作者 金贤球 雷涛 +3 位作者 闵志豪 宋丽娜 张星雨 张晓斌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15-331,共17页
针对分布式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动态能量管理技术开展研究,将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用于其能量优化控制,针对分布式电推进飞机飞行功率需求的变化特点,采用了两层能量管理控制器的方法。即顶层MPC... 针对分布式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动态能量管理技术开展研究,将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用于其能量优化控制,针对分布式电推进飞机飞行功率需求的变化特点,采用了两层能量管理控制器的方法。即顶层MPC控制混合电推进飞机系统的飞行过程能量优化分配和多发电机组间、非关键载荷的投切状态等,实现燃油消耗代偿最小的目标,将优化问题等效为混合整形二次规划问题(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ing,MIQP);底层MPC则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负责管理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和维持直流母线的电压动态平衡,利用储能装置的“削峰填谷”,改善并优化系统在飞行任务过程中的平衡工作点,同时实现飞机电网能量的动静态特性的协同控制,达到对混合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的动态能量优化管理的目的,并与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建立基于RT-LAB的分布式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的分层MPC能量管理算法进行了技术验证,数字仿真和半物理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于混合电推进飞机的动态能量管理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操作性,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 动态能量管理技术 分层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整形二次规划(MIQP) 半物理硬件在环仿真
下载PDF
Modular energy cost optimization for buildings with integrated microgrid
6
作者 Vinko Lei Anita Martinevi +1 位作者 Mario Vaak 侯恩哲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7期118-118,共1页
Buildings are becoming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of sophisticated energy management approaches to increase their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ssibly turn them into active energy market participants.The paper proposes a modu... Buildings are becoming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of sophisticated energy management approaches to increase their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ssibly turn them into active energy market participants.The paper proposes a modular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building zones comfort control and building microgrid energy flows control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he approach opens possibilities to modularly coordinate technologically heterogeneous building subsystems for economically-optimal operation under user comfort constraints. The imposed modularity is based on a simple interface for exchanging building consumption and microgrid energyprice profiles. This is a key element for technology separation,replication and up-scaling towards the levels of smart grids and smart cities where buildings play active roles in energy management. The propose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s presented in a comprehensive realistic case study of maintaining comfort in an office building with integrated microgrid. The approach stands out with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compared to various non-coordinated predictive control schemes and baseline controllers. Results giv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yearly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idered configurations,which are suitable for deployment as short-and long-term zero-energy building inves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 建筑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