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0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北山音凹峡南花岗岩体的锆石LA-ICP MS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文 冯继承 +4 位作者 郑荣国 吴泰然 罗红玲 贺元凯 荆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49-1661,共13页
本文对位于甘肃北山南带的音凹峡南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81.7±2.9Ma,εHf(t)=+4.4~+7.8,平均+5.9;Hf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613~771Ma。音凹峡南花岗岩体以黑云母花岗岩为... 本文对位于甘肃北山南带的音凹峡南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81.7±2.9Ma,εHf(t)=+4.4~+7.8,平均+5.9;Hf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613~771Ma。音凹峡南花岗岩体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偏铝质-过铝质,中钾钙碱性特征,具有较高的SiO2(72.84%~74.59%)、Na2O+K2O(6.54%~9.06%),富钠(Na2O/K2O>1);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图上,具相对平缓的富集轻稀土元素稀土配分模式,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且相对亏损,Eu具有弱负异常,δEu=0.58~0.81。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亏损Nb、Ba、P、Ti,富集Rb、Pb、K。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可以认为音凹峡南花岗岩体是壳幔混合成因的,形成于早二叠世后碰撞伸展体制下,进而认为音凹峡地区可能在晚石炭世洋盆闭合进入碰撞作用阶段,可以确定在早二叠世晚期进入后碰撞的裂谷伸展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碰撞 花岗岩 二叠纪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音凹峡 北山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前寒武纪下地壳的幕式生长与多期改造:岩石学、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贻灿 王安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11,共11页
早前寒武纪被认为是大陆地壳形成的重要时期。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主要以变质基底(五河变质杂岩)和中生代闪长/二长闪长质斑岩中包体形式存在,它们为研究该地区前寒武纪下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极好的天然实验室。近期... 早前寒武纪被认为是大陆地壳形成的重要时期。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主要以变质基底(五河变质杂岩)和中生代闪长/二长闪长质斑岩中包体形式存在,它们为研究该地区前寒武纪下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极好的天然实验室。近期的变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前寒武纪下地壳经历了幕式地壳生长与多期改造。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和变质改造时间集中于2.5~2.6、2.1、1.8~1.9Ga以及390、176Ma。其中,形成于2.5~2.6Ga的下地壳岩石,一部分经历了2.1Ga和(或)1.8~1.9Ga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以及390、176Ma的变质改造,类似于形成于2.1Ga并经历了1.8Ga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岛弧成因的下地壳岩石,表现为高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另一部分岩石则形成于2.55~2.64Ga,可能因处于下地壳上部而仅遭受了2.48~2.49G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但没有2.1Ga和(或)1.8~1.9Ga变质叠加的岩石学和年代学记录,表现为典型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特点的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2.7~2.8Ga的继承锆石U-Pb年龄和锆石Hf模式年龄暗示研究区可能还存在更早的地壳生长时期,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下地壳 幕式生长 前寒武纪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地区浩日格山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文龙 滕学建 +5 位作者 刘洋 滕飞 郭硕 何鹏 田健 段霄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27-2247,共21页
内蒙古狼山地区浩日格山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及华北北缘的结合位置,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探讨有助于加深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该岩体主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可进一步划分为二... 内蒙古狼山地区浩日格山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及华北北缘的结合位置,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探讨有助于加深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该岩体主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可进一步划分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二者的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44.9±1.6Ma及230.2±1.5Ma,指示其形成于三叠纪早—中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浩日格山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介于72.58%~74.42%之间,K2O含量为4.06%~5.82%,Na2O含量为3.08%~3.88%,Al2O3含量为13.39%~14.55%,具有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具有较明显的负铕异常。岩体富集Rb、U、Hf;亏损Ba、Nb、Ta、Ti和Zr,显示出高分异花岗岩的特点。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t)值总体为负值,并且与华北北缘三叠纪花岗岩εHf(t)值基本一致,表明源区主要为华北古老地壳。对浩日格山二长花岗岩的研究表明狼山地区在三叠纪早—中期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与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花岗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hf同位素 狼山 内蒙古
下载PDF
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早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3
4
作者 耿元生 周喜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7-908,共12页
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早期变形花岗岩地球化学具有高硅富碱,高钾贫铝、钙和镁为特点,FeOT/MgO值和10000Ga/Al值都明显高于I型和S型花岗岩,与A型花岗岩相似,可能形成于拉张环境。在AFM对CFM图解上多数样品落在变杂砂岩部分熔融区。锆石Hf... 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早期变形花岗岩地球化学具有高硅富碱,高钾贫铝、钙和镁为特点,FeOT/MgO值和10000Ga/Al值都明显高于I型和S型花岗岩,与A型花岗岩相似,可能形成于拉张环境。在AFM对CFM图解上多数样品落在变杂砂岩部分熔融区。锆石Hf同位素中,εHf(t)值在0值附近,与同时期亏损地幔的εHf(t)有较大的差距。锆石Hf两阶段的模式年龄峰值在1.56Ga,与岩石的形成时间9.04~9.26Ga有较长的时间间隔。这些特点表明该区花岗岩的母岩来自具有较长地壳滞留时间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AL0817-2号样品锆石Ti的饱和温度计计算表明,它们结晶温度在8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花岗岩 新元古代早期 锆石hf同位素 地壳物质部分熔融 阿拉善地区
下载PDF
拉萨地体锆石Hf同位素填图:对地壳性质和成矿潜力的约束 被引量:43
5
作者 张立雪 王青 +5 位作者 朱弟成 贾黎黎 吴兴源 刘盛遨 胡兆初 赵天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81-3688,共8页
迄今对拉萨地体(尤其是北部拉萨地体)地壳性质的空间展布特征并未得到有效讨论,直接限制了对拉萨地体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的总结和评价。本文收集了拉萨地体已经发表和本团队未发表的中生代-早新生代(210~40Ma)大量酸性岩浆岩的锆... 迄今对拉萨地体(尤其是北部拉萨地体)地壳性质的空间展布特征并未得到有效讨论,直接限制了对拉萨地体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的总结和评价。本文收集了拉萨地体已经发表和本团队未发表的中生代-早新生代(210~40Ma)大量酸性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数据,利用Surferl0软件填制了拉萨地体锆石Ⅲ同位素和地壳模式年龄图。本文结果进一步证实中部拉萨地体曾经是一个微陆块,南部和北部拉萨地体总体显示新生地壳特征,在北部拉萨地体日土-盐湖一带,锆石εH(t)值和地壳模式年龄与南部拉萨地体的日喀则-八一一带类似,均以高的锆石εHt(t)值(因而非常明显的新生地壳)为特征。本文大量数据结合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地壳性质(新生地壳或古老成熟地壳)很可能是控制成矿作用类型的关键因素。通过与南部拉萨地体地壳性质和成矿作用类型的类比,结合北部拉萨地体目前已有矿床资料,提出日土-盐湖一带可能是北部拉萨地体最有潜力的Cu—Au成矿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hf同位素填图 地壳性质 成矿潜力 拉萨地体
下载PDF
胶东文登长山南花岗闪长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闪长质包体及寄主岩石的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5
6
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4 位作者 杨进辉 翟明国 金成伟 谢烈文 杨岳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9-586,共18页
胶东昆嵛山杂岩文登长山南花岗闪长岩体中广泛分布具有火成结构的闪长质包体,这些包体主要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定向排列,大小不等(几cm至几m),颜色较寄主岩深,粒度较细。包体具有与寄主岩石相似的矿物组合,但铁镁质矿物及斜长石含量明显... 胶东昆嵛山杂岩文登长山南花岗闪长岩体中广泛分布具有火成结构的闪长质包体,这些包体主要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定向排列,大小不等(几cm至几m),颜色较寄主岩深,粒度较细。包体具有与寄主岩石相似的矿物组合,但铁镁质矿物及斜长石含量明显比寄主岩石高,而石英和钾长石含量低于寄主岩石;镜下包体具有明显的不平衡反应结构,广泛发育针状磷灰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包体和寄主岩石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并具有相近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为0.70784-0.70818,εNd为-15.0--15.5。然而,包体和寄主岩石的主量元素在相关图上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并且岩石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也明显表明文登长山南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发生了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混合作用。在岩浆混合作用过程中,全岩Sr、Nd同位素和晚期生成的矿物组成比较快速地达到了均一化,而主量元素和高温矿物锆石Hf同位素组成则残留了原始岩浆的部分特征。研究表明,锆石Hf同位素在岩浆混合作用过程中不容易达到同位素平衡,其同位素组成比全岩Sr、Nd同位素更能有效地示踪混合岩浆的源区特征和岩浆混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质包体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岩浆混合 长山南 胶东
下载PDF
鲁东昆嵛山地区宫家辉长闪长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1
7
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4 位作者 杨进辉 翟明国 谢烈文 杨岳衡 柳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宫家辉长闪长岩是鲁东昆嵛山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基性侵入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表明,其侵位于113±2Ma。高MgO含量(Mg~#高达56),Hf同位素组成位于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线之上,说明其地幔来源的特征。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富集K、Rb... 宫家辉长闪长岩是鲁东昆嵛山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基性侵入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表明,其侵位于113±2Ma。高MgO含量(Mg~#高达56),Hf同位素组成位于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线之上,说明其地幔来源的特征。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富集K、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I_(Sr)为0.70745~0.70812,ε_(Nd)为~15.9~-12.0,Sr、Nd和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_i=17.108~17.239]与胶东基性脉岩和胶莱盆地青山组火山岩相似;锆石Hf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ε_(Hf)(t)平均值为-16.7,这些特征都暗示其来源于富集的华北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宫家辉长闪长岩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是胶东乃至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闪长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宫家 鲁东
下载PDF
西藏拿若斑岩型铜(金)矿含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8
作者 丁帅 唐菊兴 +4 位作者 郑文宝 杨超 张志 王勤 王艺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共23页
多龙矿集区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矿规模巨大、时间跨度较长、成矿过程复杂,因而人们对该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及岩石成因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值得进一步明确.通过研究矿集区中部拿若斑岩型铜(金)矿与成矿相关的花岗... 多龙矿集区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矿规模巨大、时间跨度较长、成矿过程复杂,因而人们对该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及岩石成因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值得进一步明确.通过研究矿集区中部拿若斑岩型铜(金)矿与成矿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Hf同位素组成,并与区域邻近矿床进行详细地对比研究,查明了多龙地区与成矿相关的岩浆岩形成构造背景、岩石成因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测试结果表明拿若铜(金)矿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20Ma左右,与多龙地区其他矿床形成时代一致.这些岩浆岩均相对富集轻稀土(LREE)与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等);亏损重稀土(HREE)与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等).原位锆石ε_(Hf)(t)均为正值,为1.38~7.37,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707~1 086Ma,表明多龙矿集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形成与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当俯冲洋壳到达地壳50~70km深度时发生不同程度相变,从而导致角闪石等矿物脱水产生的熔体交代楔形地幔,进而诱发幔源物质部分熔融产生弧岩浆,其形成环境类似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洋陆俯冲背景之下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若铜(金)矿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陆缘弧 亏损地幔
原文传递
内蒙古哈珠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敏 辛后田 +5 位作者 任邦方 任云伟 张阔 段霄龙 牛文超 段连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8-343,共16页
系统研究了北山造山带北部哈珠地区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及其对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制约.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298.6±1.7Ma)和二长花岗岩(306.0±... 系统研究了北山造山带北部哈珠地区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及其对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制约.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298.6±1.7Ma)和二长花岗岩(306.0±1.3Ma)、碱长花岗岩(289.3±1.3Ma)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化学组成上表现为中钾钙碱性、Mg#值较低,分异程度中等(D.I.=79.2~86.9),属准铝质、镁质岩石;碱长花岗岩则表现高硅、富碱、准铝,贫钙、镁、铁,分异程度高(D.I.=94.4~96.5).三者均富集Rb、Ba、Th、U、La、Ce等,不同程度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Sr、Eu.花岗闪长岩、碱长花岗岩样品的εHf(t)均为正值,TCDM主要集中于450~800Ma.本文和最近获得的数据表明,俯冲板块脱水交代新生下地壳,并诱发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晚石炭世花岗岩类;早二叠世由于后碰撞伸展作用导致岩石圈拉伸减薄,促使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再经高程度的分异演化形成本文碱长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拼贴造山带 晚古生代 俯冲 伸展 岩石成因 锆石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 beneath the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Evidence from U-Pb ages and Lu-Hf isotopes in zircons from the Doushui lamprophyre 被引量:10
10
作者 YU JinHai WANG LiJuan +2 位作者 O'REILLY S Y SHU LiangShu SUN 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9期1555-1563,共9页
这篇论文论述侵入的煌斑岩的 geochemical 分析在 Shangyou 县的古苏格兰的 Doushui 花岗石身体,南部的江西省。U-Pb 标明日期和 Hf 同位素分析特别从它为锆石被执行。Petrological 和 geochemical 特征证明煌斑岩属于 high-K,弱碱的... 这篇论文论述侵入的煌斑岩的 geochemical 分析在 Shangyou 县的古苏格兰的 Doushui 花岗石身体,南部的江西省。U-Pb 标明日期和 Hf 同位素分析特别从它为锆石被执行。Petrological 和 geochemical 特征证明煌斑岩属于 high-K,弱碱的辉石黑云母煌斑岩。它被 Mg <SUP>#</SUP>(0.74 ) , Ni (253 &#956;g/g ) 和 Cr (893 &#956;g/g ) 满足的高度描绘,并且也在不兼容的元素充实,例如 REE, Rb, Sr, Ba 和 K。它的原语融化,这被建议可能由 non-crust-derived 源于充实的披风 metasomatized 代理人。在煌斑岩标明日期锆石的结果的形态学和 LAM-ICPMS 显示他们是从深外壳的岩石捕获的 xenocrysts。在 &#8764;1.86 Ga 形成的大多数 xenocrystic 锆石,和在不同 Phanerozoic 时期的一些。Paleoproterozoic 锆石具有 magmatic 起源并且有类似的 <SUP>176</SUP >Hf/<SUP>177</SUP > Hf 和 <SUP>176</SUP >Lu/<SUP>177</SUP > Hf 比率,显示他们可能从一样的火的地下室岩石。年龄和从这地下室岩石的锆石的 Hf 同位素作文类似于在南部的浙江省的 Paleoproterozoic Danzhu 花岗石的那些,但是极其与 Nanling 地下室区分开来,建议学习区域可能是一向西在东方卡赛西亚·布洛克的 Paleoproterozoic Wuyishan 岩层的延期部分。这些 Paleoproterozoic 锆石有低 Hf 同位素作文,外壳的来源特征。这些锆石的 Hf 模型年龄和在他们以内的更旧的继承核心的存在,结合了可得到的其它数据由以前的研究报导了,建议 Paleoproterozoic 岩浆的来源是 Neoarchaean 外壳,在 Wuyishan 岩层暗示更旧的地下室的存在。U-Pb 年龄和五 Phanerozoic 锆石的 Hf 同位素显示那个 Paleoproterozoic 地下室经历了多重做的发生在古苏格兰, Indosinian 和早 Yanshanian 分别地。古苏格兰的 magmatism 也涉及少年外壳重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年龄 铪同位素 地下室 江西省 锆石 Pb 地球化学分析 地壳岩石
原文传递
藏北羌塘果干加年山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培远 李才 +3 位作者 解超明 王明 李娇 钟林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2-60,共9页
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地区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和Hf同位素成分。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25.1±2.4)Ma,与该地区的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时代一致。样品中锆石的εHf(t)值为-9.8^-17.6,地壳Hf模式年龄为1 874~... 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地区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和Hf同位素成分。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25.1±2.4)Ma,与该地区的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时代一致。样品中锆石的εHf(t)值为-9.8^-17.6,地壳Hf模式年龄为1 874~2 372Ma,表明花岗闪长岩为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该花岗岩体可能形成于板块消减的火山弧构造环境,与羌塘地区古特提斯洋的晚三叠世俯冲消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下载PDF
南蒙古古生代岛弧地体中酸性岩石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12
作者 张伟波 王丰翔 +4 位作者 刘翼飞 江思宏 何学洲 于瑞 李谦谦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24-2838,共15页
南蒙古曼达洛沃-古尔班赛汗岛弧地体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岛弧地体内岩浆活动及地壳演化过程与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成因关系,对产出在该地体内代表性斑岩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岩石进行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 南蒙古曼达洛沃-古尔班赛汗岛弧地体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讨岛弧地体内岩浆活动及地壳演化过程与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成因关系,对产出在该地体内代表性斑岩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岩石进行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分析.哈马戈泰铜-金矿床出露的与成矿有关的岩石为花岗闪长岩-二长闪长玢岩组合,LAMC-ICP-MS锆石定年数据显示,成岩年龄为332~324 Ma;查干苏布尔加矿区产出有二长花岗斑岩,为铜-钼矿化的容矿岩体,本次测定的成岩年龄为~372 Ma;青狐狸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化与闪长岩具有成因联系,本次测定的成岩年龄为~333 Ma;奥尤特乌兰铜多金属矿区岩浆岩活动强烈,产出有二长岩和安山岩-花岗闪长岩杂岩体,本次测定的成岩年龄分别为~381Ma和338~332 Ma.综上所述,曼达洛沃-古尔班赛汗岛弧地体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主要分为3个阶段:383~369 Ma、367~363Ma和338~321 Ma.其中,与斑岩铜多金属矿化有成因联系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375~369 Ma和338~328 Ma两个时期,可能为该区域两个最重要的成矿期.原位锆石εHf(t)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上,介于+7.85~+16.14之间,部分分析点与亏损地幔值相似,显示成岩物质来源可能是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新生物质在地壳短暂停留后再次部分熔融的产物,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成熟地壳的混染. 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331~717 Ma,表明本区发生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的时间是新元古代至晚古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蒙古 岛弧 中酸性岩石 年代学 锆石hf同位素 斑岩铜矿
原文传递
苏鲁地体胡家林和梭罗树三叠纪变质超基性岩U-Pb、Lu-Hf和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冰 郑永飞 +1 位作者 陈斌 吴元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67-69,共3页
胡家林超基性岩单矿物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上接近正常地幔值(石榴石4.7‰~5.4‰)。梭罗树超基性岩及其共生榴辉岩具有氧同位素正异常(超基性岩中石榴石9.8‰~10.4‰;榴辉岩中石榴石9.0‰~12.1‰),指示超基性岩和榴辉岩原岩... 胡家林超基性岩单矿物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上接近正常地幔值(石榴石4.7‰~5.4‰)。梭罗树超基性岩及其共生榴辉岩具有氧同位素正异常(超基性岩中石榴石9.8‰~10.4‰;榴辉岩中石榴石9.0‰~12.1‰),指示超基性岩和榴辉岩原岩可能在板块俯冲之前,在浅层或地表环境中经历过蛇绿岩套顶部相似的低温热液蚀变。胡家林超基性岩样品中的变质锆石年龄227.2±2.4Ma,可能代表俯冲板块经峰期超高压变质后,折返初期从金刚石榴辉岩相降压至柯石英榴辉岩相过程中流体活动和锆石结晶的年龄。梭罗树超基性岩样品中变质锆石的一组变质年龄240.4±2.4Ma代表了板块俯冲至超高压峰期变质之前流体活动过程中锆石的结晶年龄,而另一组变质年龄217.1±3.3Ma代表了板块折返过程中高压榴辉岩相重结晶条件下的锆石结晶年龄。从变质锆石到重结晶锆石,其Th/U和^176Lu/^177Hf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可能指示了变质作用对锆石中的U-Th-Pb同位素体系和Lu-Hf同位素体系产生相似的地球化学效应。梭罗树超基性岩可能来源于俯冲地壳内部的“残留地幔”。胡家林超基性岩重结晶锆石中继承的放射成因铅或者来源于俯冲地壳与仰冲盘底部石榴辉石岩相地幔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而导致碎屑锆石的重结晶;或者来源于超基性岩岩浆在板块俯冲前,通过底侵作用上升侵位与地壳物质发生混染形成岩浆锆石,这种岩浆锆石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经历了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岩 锆石 U-PB LU-hf O同位素 变质超基性岩 地球化学研究 苏鲁地体 三叠纪 氧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及地质应用 被引量:661
14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3 位作者 邹天人 曲晓明 石玉若 谢桂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95-2604,共10页
本研究利用Thermo Finngan Neptune型多接收等离子质谱和Newwave UP213激光剥蚀系统对两个国际锆石标准和一个实验室锆石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测定。测得的TEMORA、GJ1和FM02锆石标准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700±64 (2SD,N... 本研究利用Thermo Finngan Neptune型多接收等离子质谱和Newwave UP213激光剥蚀系统对两个国际锆石标准和一个实验室锆石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测定。测得的TEMORA、GJ1和FM02锆石标准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700±64 (2SD,N=22),0.282008±25(2SD,N=26)和0.282967±44(2SD,N=27),该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文献报道值完全一致。采用不同的剥蚀直径对FM02锆石标准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从分析结果来看,GJ1和FM02的Hf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小,是Hf同位素LA-MC-ICP-MS测试的理想标准锆石。文中还对四个不同地区的锆石Hf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合前人研究,对其成因和物质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hf同位素 MC-ICP-MS
下载PDF
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LA-MC-ICP-MS测定 被引量:222
15
作者 耿建珍 李怀坤 +2 位作者 张健 周红英 李惠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8-1513,共6页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联用技术,对GJ-1、Temora、91500和Mud Tank四个标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并通过指数方法进行同质异位素干扰校正,测得它们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006±24(n=...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联用技术,对GJ-1、Temora、91500和Mud Tank四个标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并通过指数方法进行同质异位素干扰校正,测得它们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006±24(n=159,2SD)、0.282684±46(n=20,2SD)、0.282305±32(n=20,2SD)和0.282509±25(n=48,2SD)。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标准锆石 hf同位素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7
16
作者 葛文春 隋振民 +3 位作者 吴福元 张吉衡 徐学纯 程瑞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3-440,共18页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 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属于Ⅰ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十八站岩体、内河岩体、白银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99±1、500±1和460±1Ma,而查拉班河岩体为一多次侵入的杂岩体,其形成年龄在465~481Ma。结合本区和邻区其它早古生代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限定了大兴安岭东北部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的时限为460~500Ma。锆石的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显示,本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ε_(Hf)(t)多数介于+1.5~+3.8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1.4Ga,表明其主要起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兴安地块其它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资料,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期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与兴安地块主要为显生宙地壳的特点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大兴安岭东北部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6
17
作者 隋振民 葛文春 +3 位作者 吴福元 张吉衡 徐学纯 程瑞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1-480,共20页
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前人划分的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花岗岩有相当一部分是侏罗纪花岗岩。根据时间先后关系,可将本区侏罗纪花岗岩的侵位顺序划分为早、晚两期,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 大兴安岭东北部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前人划分的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花岗岩有相当一部分是侏罗纪花岗岩。根据时间先后关系,可将本区侏罗纪花岗岩的侵位顺序划分为早、晚两期,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190Ma和171~181Ma,这些侏罗纪花岗岩的年龄数据与东北其它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完全可以对比。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可以将这些花岗质岩石划分为低Sr高Yb型和高Sr低Yb型两类,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源岩组成而起源的深度不同,早期侵入的花岗岩为低Sr高Yb型,起源于压力较低的中地壳,而晚期侵入的花岗岩为高Sr低Yb型,类似于"C"型埃达克岩,起源于压力较高的下地壳。锆石Hf同位素成分特征表明,侏罗纪花岗岩的源区物质主要为新元古代和显生宙期间增生的地壳物质及两期增生地壳物质的混合物。本区侏罗纪花岗岩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为主,为准铝质或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Ⅰ型花岗岩,具有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属于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的中国东北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带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大兴安岭东北部
下载PDF
冈底斯南缘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新特提斯洋早侏罗世俯冲作用的证据 被引量:124
18
作者 张宏飞 徐旺春 +3 位作者 郭建秋 宗克清 蔡宏明 袁洪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7-1353,共7页
本文对产于冈底斯南缘一个变形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原位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和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花岗岩为高硅(SiO_2=73.38%~76.06%)钙碱性岩系,K_2O/Na_2O=0.69~1.17,铝指数(A/CNK)=1.03~1.... 本文对产于冈底斯南缘一个变形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原位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和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花岗岩为高硅(SiO_2=73.38%~76.06%)钙碱性岩系,K_2O/Na_2O=0.69~1.17,铝指数(A/CNK)=1.03~1.07,为弱过铝质岩石。变形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显示贫大离子亲石元素(e.g.Rb=47×10^(-6)~71×10^(-6))和高场强元素(e.g.Nb=1.3l×10^(-6)~3.09×10^(-6),Ta=0.23×10^(-6)~0.54×10^(-6)),具有岛弧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变形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为178±1Ma,该年龄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显示ε_(Hf)(178Ma)值变化于+14.1~+17.7,表明变形花岗岩岩浆来自初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变形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新特提斯洋向欧亚板块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存在联系,其岩浆结晶年龄反映了新特提斯洋发生俯冲消减的开始时代不晚于早侏罗纪,说明了新特提斯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花岗岩 U-Pb定年 hf同位素组成 冈底斯块体 新特提斯洋
下载PDF
豫西宜阳地区TTG质片麻岩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地质学 被引量:112
19
作者 第五春荣 孙勇 +2 位作者 林慈銮 柳小明 王洪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本文报道对华北地块南缘、豫西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SiO_2含量为59~73%,Al_2O_3>15%、CaO、MgO、Al_2O_3、TiO_2、Na_2O/K_2O与SiO_2的含量呈负相关,表明在岩浆演化中... 本文报道对华北地块南缘、豫西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宜阳穆册TTG质片麻岩SiO_2含量为59~73%,Al_2O_3>15%、CaO、MgO、Al_2O_3、TiO_2、Na_2O/K_2O与SiO_2的含量呈负相关,表明在岩浆演化中有镁铁矿物和斜长石的分离,岩浆成分随着分异而富钾。P_2O_5与SiO_2含量呈正相关,反映出磷灰石的分离。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9~23);重稀土相对于轻稀土轻度分异;无明显的Eu异常(Eu*=0.95~1.07)。岩石富Rb、Sr、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低Y(13.25~25.27μg/g)和Yb(1.27~1.98μg/g);高Sr(507.14~606.85μg/g)及Sr/Y(34.15~39.97),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研究区片麻岩为一套高铝的TTG质岩石。这套片麻岩可能是在角闪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TTG质片麻岩的年龄为2.3Ga。片麻岩中的锆石大部分具负ε_(Hf)(t)值(最高达-4.95),揭示其源区可能主要为古老陆壳物质;部分锆石的ε_(Hf)(t)为正值,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宜阳TTG质片麻岩的Hf同位素数据表明,其两阶段模式年龄主要2.57~3.01Ga之间,平均值为2.82Ga,所以说穆册灰色片麻的源区可能存在年龄为2.8Ga左右(或更老)的地壳物质,说明代表该区基底的太华杂岩形成时代可能为2.8Ga(或更老)。虽然华北地块陆壳最主要的增生时代被认为发生在2500Ma,但宜阳TTG质片麻岩的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说明华北地块大陆地壳在古元古代早期仍然存在相当规模的陆壳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质岩 锆石 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下载PDF
藏南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的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10
20
作者 李皓扬 钟孙霖 +5 位作者 王彦斌 朱弟成 杨进辉 宋彪 刘敦一 吴福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3-500,共8页
本文对林子宗火山岩命名地-林周盆地内典中组最底部的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和年波组下段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前者形成于62.5±1.1Ma,而后者形成于56.4±1.2Ma,表明林子宗火山活动的起始... 本文对林子宗火山岩命名地-林周盆地内典中组最底部的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和年波组下段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前者形成于62.5±1.1Ma,而后者形成于56.4±1.2Ma,表明林子宗火山活动的起始时间略晚于K/T界限年龄。岩浆锆石的ε_(Hf)(T)值分别为+9.0~+0.5和+11.0~+4.8,显示亏损地幔的特征,与同时期冈底斯岩体的岩浆锆石相似,应为同源产物,源自于地幔楔的部分熔融。此外,典中组样品含有石炭纪年龄的捕获锆石,它们的ε_(Hf)(T)值介于-0.6~-3.2之间,具有中元古代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与附近念青唐古拉岩带花冈岩的捕获锆石相若,暗示拉萨陆块老地壳的混染在岩浆演化中亦扮演了角色。结合区域地质,我们认为在藏南拉萨陆块上的林子宗火山岩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前到碰撞初期新特提斯海洋板块向北俯冲、拆离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子宗火山岩 林周盆地 西藏 锆告 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