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根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尕斯库勒油田E_3 1油藏合理注采井距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杰
李吉军
严嘉年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6-959,共4页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属于低渗透油田,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大。由于油藏各小层物性差别大,注水开发各小层的启动压力梯度不一。根据各小层的物性、实际开发状况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考虑E31油藏的...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属于低渗透油田,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大。由于油藏各小层物性差别大,注水开发各小层的启动压力梯度不一。根据各小层的物性、实际开发状况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考虑E31油藏的纵向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与注采井距的关系,分析了影响E31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因素,提出了根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合理注采井距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多层低渗油藏
启动压力
注采井距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原文传递
中低渗透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涛平
宋文玲
+2 位作者
高明
刘金山
俞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1期5151-5154,5167,共5页
用三支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并联的方法模拟非均质地层,根据经典非活塞驱替理论(Buckley-Leverett方程)对其水驱采收率进行了理论预测并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不...
用三支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并联的方法模拟非均质地层,根据经典非活塞驱替理论(Buckley-Leverett方程)对其水驱采收率进行了理论预测并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非均质性范围内水驱采收率的变化规律不同,单独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或级差来表征层间非均质性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着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不断降低,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当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对非均质中低渗透油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时,其采收率可达8%~10%,非均质性对其影响不大;低渗透率层二元复合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增加,当渗透率变异系数达到0.75以上时,提高低渗透率层的采收率对于提高总体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非均质性
中低渗透油层
二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根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尕斯库勒油田E_3 1油藏合理注采井距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杰
李吉军
严嘉年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6-959,共4页
文摘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属于低渗透油田,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大。由于油藏各小层物性差别大,注水开发各小层的启动压力梯度不一。根据各小层的物性、实际开发状况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考虑E31油藏的纵向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与注采井距的关系,分析了影响E31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因素,提出了根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合理注采井距的方法。
关键词
非均质多层低渗油藏
启动压力
注采井距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Keywords
heterogeneit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tarting
pressure
gradient
Production-injection
well
spacing
Degree
of
water
flooding
reserves
分类号
TE3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中低渗透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涛平
宋文玲
高明
刘金山
俞宏伟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1期5151-5154,5167,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21009)资助
文摘
用三支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并联的方法模拟非均质地层,根据经典非活塞驱替理论(Buckley-Leverett方程)对其水驱采收率进行了理论预测并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非均质性范围内水驱采收率的变化规律不同,单独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或级差来表征层间非均质性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着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不断降低,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当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对非均质中低渗透油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时,其采收率可达8%~10%,非均质性对其影响不大;低渗透率层二元复合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增加,当渗透率变异系数达到0.75以上时,提高低渗透率层的采收率对于提高总体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层间非均质性
中低渗透油层
二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interlayer
heterogeneity
mi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inary
flooding
EOR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根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尕斯库勒油田E_3 1油藏合理注采井距
李杰
李吉军
严嘉年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2
中低渗透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陈涛平
宋文玲
高明
刘金山
俞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