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测序分析小头裸裂尻鱼皮肤和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郝佳慧 蔡伟杰 +7 位作者 李柯懋 关弘弢 杨朝杰 高强 刘丹 聂苗苗 祁得林 张存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50,共18页
【目的】解析小头裸裂尻鱼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菌群功能差异。【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小头裸裂尻鱼皮肤黏膜、肠道黏膜和肠道内容物3个部位微生物菌群组成差异,并通过Tax4Fun... 【目的】解析小头裸裂尻鱼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菌群功能差异。【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小头裸裂尻鱼皮肤黏膜、肠道黏膜和肠道内容物3个部位微生物菌群组成差异,并通过Tax4Fun预测菌群潜在功能。【结果】皮肤黏膜微生物α多样性最高,其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肠道黏膜(P<0.05)和肠道内容物(P<0.001)。主坐标分析表明,皮肤黏膜微生物显著区别于其他2个部位。在门水平小头裸裂尻鱼3个部位相对丰度前五的微生物类群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其中肠道内容物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46.53%)显著高于肠道黏膜(29.23%,P<0.05)和皮肤黏膜(25.83%,P<0.01);肠道黏膜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40.33%)显著高于肠道内容物(26.10%,P<0.05)。对各部位相对丰度前10的菌群进行分析发现,小头裸裂尻鱼皮肤黏膜和肠道内容物菌群差异菌群更多,包括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和JG30-KF-CM45等6个差异菌科和冷杆菌属(Cryobacterium)、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等9个差异菌属,其中皮肤黏膜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主要与有机化合物降解和抑菌作用相关。Tax4Fun功能预测发现,3个部位在第三级通路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征,皮肤黏膜中的菌群在ABC转运蛋白代谢和组氨酸代谢通路富集,肠道黏膜在信号转导和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显著富集,而肠道内容物则富集于脂肪酸合成、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结论】小头裸裂尻鱼不同部位的菌群主要与环境相关,其中皮肤黏膜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其微生物群主要与环境相关,而肠道黏膜和肠道内容物之间微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小,除与环境相关菌群以外,还发现与自身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裸裂尻鱼 高通量测序 皮肤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长江南源小头裸裂尻鱼人工繁殖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 赵良元 +3 位作者 赵伟华 郭伟杰 乔强龙 刘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13,共6页
小头裸裂尻鱼为我国特有鱼类,仅分布在青藏高原,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鱼种。2020年6月,以在长江南源当曲海拔4819 m处选取的16尾(2雌14雄)性腺处于V期的小头裸裂尻鱼为研究对象,在海拔4767 m处原位孵化1.1万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日节律... 小头裸裂尻鱼为我国特有鱼类,仅分布在青藏高原,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鱼种。2020年6月,以在长江南源当曲海拔4819 m处选取的16尾(2雌14雄)性腺处于V期的小头裸裂尻鱼为研究对象,在海拔4767 m处原位孵化1.1万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日节律众数水温区间为8.3-16.0℃,溶解氧>5 mg/L,pH值为(7.7±0.2),盐度为(0.13±0.1)psu,氨氮浓度<0.1 mg/L,总悬浮固体含量为(3±0.5)mg/L。结果表明:亲鱼性腺成熟度佳,V期卵径为(2.4±0.2)mm,雄鱼全长约为雌鱼全长((40.3±3.5)cm)的1/2,体重约为雌鱼体重((435.2±67.5)g)的1/10。授精水温为16.3℃,受精率为99%;孵化第10天(238-240 h)积温3057 h·℃时发生大规模出膜;实施关键出膜水温19℃后,出苗率达到80%,出膜仔鱼长度为0.9-1.0 cm。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有利于该鱼类的自然种群恢复、人工保种,以及研究其胚胎发育的物候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裸裂尻鱼 性腺成熟 人工繁殖技术 水温节律 关键出膜水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