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秩序统一原理下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保护对象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艳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123,共14页
准确理解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保护对象即"英雄烈士"的范围,是弘扬社会秩序核心价值观及一体化落实《刑法修正案(十一)》《英雄烈士保护法》《民法典》等英烈名誉保护法律责任条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本罪设立的法... 准确理解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保护对象即"英雄烈士"的范围,是弘扬社会秩序核心价值观及一体化落实《刑法修正案(十一)》《英雄烈士保护法》《民法典》等英烈名誉保护法律责任条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本罪设立的法源及其与前置法的关系,基于法秩序统一原理,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分析,本罪中"英雄烈士"不是"英雄"加"烈士"的并列关系,而是"英雄的烈士"的偏正关系;"英雄烈士"的内涵应是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英雄烈士"的外延仅限于"故去的烈士",不包括"活着的英雄"。这样的结论既符合法条之文义,也符合本罪设立"保护英雄烈士名誉,与英雄烈士保护法相衔接"之立法原意,更符合本罪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之法益保护目的,并遵循了本罪作为法定犯应参照前置法的基本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英雄烈士 法秩序统一原理 活着的英雄 故去的英烈
原文传递
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刑法保护之维——以《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的解释论为视角
2
作者 董巍 班耿齐 《南海法学》 2023年第3期46-61,共16页
《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保护的法益是包含公众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内的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对英雄烈士的界定没有国籍限制,不区分有名或无名,且不以获得明确带有“英雄”“烈士”字样的荣誉称号为... 《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保护的法益是包含公众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内的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对英雄烈士的界定没有国籍限制,不区分有名或无名,且不以获得明确带有“英雄”“烈士”字样的荣誉称号为必要,但在世的“英雄模范”不属于本罪的保护对象,且相关荣誉和评定机构仅指“国家”一级。“情节严重”是区分本罪与一般民事侵权、行政违法行为的主要标准,实务中应当严格遵从“能民法者不行政,能行政者不刑事”的公权介入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妥善处理好民事、行政、刑事措施间的梯度关系和发动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人格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众情感
下载PDF
死者“人格”的规范本质与体系保护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相见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5,191,共14页
死者"人格"的保护模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我国及比较法均无统一立场。但权利(能力)存在"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生死机理,法律对胎儿、著作"人格权"、财产继承及"身后自主权"的保护均不构成例外... 死者"人格"的保护模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我国及比较法均无统一立场。但权利(能力)存在"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生死机理,法律对胎儿、著作"人格权"、财产继承及"身后自主权"的保护均不构成例外。人死之后不能享有任何权益,但其生前形象作为符号世界的一部分,具有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双重公益;同时,死者近亲属与后代享有祭奠、追思的利益。死者"人格"的保护范围应限于维护死者生前形象的"名誉",请求权基础则可在民法体系内解决:《民法典》第994条具有基础地位,第185条则起补充作用,旨在通过公益诉讼保护无近亲属的英雄烈士。《民法典》应将具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通过漏洞填补的方式纳入第185条的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人格 权利能力 公共利益 英雄烈士 历史人物
原文传递
龙华英烈与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从“基因孕育”到“血肉丰满”的真正形成
4
作者 沈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中共中央在沪十二年见证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全过程。大革命失败后的淬炼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建党精神形成的显著标志和物质载体,上海龙华是一处典型时空场域;龙华的考验是伟大建党精神真正形成的试金石。正是... 中共中央在沪十二年见证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全过程。大革命失败后的淬炼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建党精神形成的显著标志和物质载体,上海龙华是一处典型时空场域;龙华的考验是伟大建党精神真正形成的试金石。正是经历了“北大红楼—上海渔阳里—树德里—辅德里—龙华”这一系列的时空转换和实践淬炼,伟大建党精神完成了从“基因孕育”到“血肉丰满”的真正形成。龙华英烈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在他们身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仰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中国文人气节同时迸发出最强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龙华英烈 中共中央在沪十二年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若干问题探讨
5
作者 夏苗 罗冠龙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6,41,共8页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主要法益为国家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保护秩序,次要法益系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等人格利益。该罪的保护对象中的烈士与英雄是一种种属关系,英雄既包括在世的英雄,同时也包括烈士。本罪与侮辱罪、诽谤罪、...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主要法益为国家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保护秩序,次要法益系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等人格利益。该罪的保护对象中的烈士与英雄是一种种属关系,英雄既包括在世的英雄,同时也包括烈士。本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网络寻衅滋事罪均为法条竞合关系,应优先适用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法益 英雄烈士 法条竞合
下载PDF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要素之认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祖鹏 吴林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0-67,共8页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作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增设的风尚犯,认定其犯罪构成要素过程须慎之又慎,预防因法益虚化所带来的刑法风险。在法教义学视角下,该罪中的保护对象“英雄烈士”应通过解释方法将“英雄”定位为修饰词,...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作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增设的风尚犯,认定其犯罪构成要素过程须慎之又慎,预防因法益虚化所带来的刑法风险。在法教义学视角下,该罪中的保护对象“英雄烈士”应通过解释方法将“英雄”定位为修饰词,将“烈士”定位为实义词,整体理解为“英勇的烈士”。另外,该罪的直接法益是尊重英雄烈士的善良风俗,其辐射法益为民众对英雄烈士的虔敬情感及党和政府的历史根基、公信力等公共利益,由此也排除了寻衅滋事罪的适用。在厘清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属性定位和坚守集体法益原则的立场上,将行为方式内容限制于侮辱、诽谤和侵害“评定英雄烈士的相关事迹”和“英雄烈士人身品格”。通过对该罪保护对象、行为方式、行为内容等要素的认定,既可以体现实质刑法的精神,又可缩小犯罪圈,有效地汇聚司法力量保护英雄烈士名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英雄烈士 法益 寻衅滋事罪 行为内容
下载PDF
爱国主义视域下高校英雄烈士精神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睿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31-134,共4页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中贬损、诋毁革命烈士事迹的不端言行频繁出现,面对各种思潮观点,大学生群体对英雄烈士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局限和价值困惑。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不断加强《英雄烈士保护法》普及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中贬损、诋毁革命烈士事迹的不端言行频繁出现,面对各种思潮观点,大学生群体对英雄烈士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局限和价值困惑。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不断加强《英雄烈士保护法》普及教育,以红色文化教育为抓手,多方融通整合资源,增加感染式、体验式教育,推动青年学生树立捍卫革命先烈精神的历史责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英雄烈士保护法 爱国主义 教育
下载PDF
论新时代陕西红色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自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87-90,共4页
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存留着丰厚的英烈革命斗争遗迹和感人的革命英雄故事以及鲜明的红色文化渊源。加大对陕西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可发掘革命历程和英烈的成长与事迹,不断丰富和充实红色文化的文献支撑;加强革命英烈纪念场馆建设,... 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存留着丰厚的英烈革命斗争遗迹和感人的革命英雄故事以及鲜明的红色文化渊源。加大对陕西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可发掘革命历程和英烈的成长与事迹,不断丰富和充实红色文化的文献支撑;加强革命英烈纪念场馆建设,拓宽展演方式,多维度宣传英烈精神;发挥现代传播融媒体技术的作用,从拓展宣传时空场域等方面下功夫,为新时代党领导下的进行伟大斗争、实施伟大工程、实现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英烈形象 宣传 陕西
下载PDF
“英雄烈士”概念入法之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段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65-165,共1页
将"英雄烈士"纳入民法的评价体系违背了法律解释的科学性,更造成了法律体系逻辑上的不周延,应从保障公民行为自由的角度出发,赋予文化符号更为开放的法律评价态度。
关键词 英雄烈士 民法总则 法律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