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胎蛋白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Ⅰ.人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RNA合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易伦 杨静华 +1 位作者 何开跃 王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90-293,297,共5页
用亲和层析法从3-5月龄引产胎儿肌肉组织中提纯AFP。体外用~3H-UR参入的方法,从转录水平观察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AFP能显著地直接促进该肿瘤细胞RNA的合成;人血白蛋白和去除AFP后胎儿肌肉匀浆液等对... 用亲和层析法从3-5月龄引产胎儿肌肉组织中提纯AFP。体外用~3H-UR参入的方法,从转录水平观察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AFP能显著地直接促进该肿瘤细胞RNA的合成;人血白蛋白和去除AFP后胎儿肌肉匀浆液等对照均无显著作用;AFP抗血清能显著地清除AFP的这种促进作用。用小鼠S_(180)乳腺肉瘤细胞作为对照表明,AFP促肿瘤生长无严格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生长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小黄蘑多糖对H_(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明花 李巍 金梅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433-2436,共4页
目的探讨小黄蘑多糖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200 mg/kg)阳性对照组,小黄蘑多糖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 目的探讨小黄蘑多糖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200 mg/kg)阳性对照组,小黄蘑多糖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组,于小鼠接种H22瘤株第2天开始连续ig给药10 d,每天1次。观察给药后小鼠体质量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脏指数;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蛋白(Alb)的水平;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量;测定白细胞数。结果小黄蘑多糖抑瘤率高于30%;与环磷酰胺组相比,小黄蘑多糖各组显著提高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IL-2和白细胞的水平,降低VEGF的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和GSH的量,降低MDA的量。结论小黄蘑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蘑多糖 抗肿瘤 肝癌H22细胞 抗氧化 免疫功能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刺参酸性黏多糖对H22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丹丹 宋扬 代海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7,272,共6页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黏多糖(Stichopus japonicus acidic mucopolysaccharide,SJAMP)抑制H22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H22荷肝癌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FU(5-Fluorouracil,氟尿嘧啶20mg/kg)、SJAMP低...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黏多糖(Stichopus japonicus acidic mucopolysaccharide,SJAMP)抑制H22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H22荷肝癌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FU(5-Fluorouracil,氟尿嘧啶20mg/kg)、SJAMP低、中、高剂量(6.25、12.5、25mg/kg)5组。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连续给予对应试剂12 d。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CNA、P53、P21、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P53、P21、Cyclin D1及CDK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JAMP各剂量组H22肿瘤组织生长比较缓慢,其中SJAMP高剂量组肿瘤质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SJAMP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较阴性对照组细胞数目少,排列疏松,坏死区多。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JAMP中、高剂量组中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PCNA蛋白,P53、Cyclin D1及CDK4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P2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SJAMP能够抑制小鼠H22移植瘤的生长。SJAMP发挥抑瘤作用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能够调节肿瘤细胞内细胞增殖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营养学报,2014,36(3):263-267,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酸性黏多糖 H22荷肝癌小鼠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杏花雨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血清IL-2、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月清 许光辉 +6 位作者 牛培 巴伟松 王晶 杜宁 李利平 李娟 王乾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杏花雨注射液对肝癌H22模型小鼠血清中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种肝癌H22瘤细胞的昆明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杏花雨注射液低剂量组、杏花雨注射液中剂量组、杏花雨注射液高剂量组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于接种... 目的观察杏花雨注射液对肝癌H22模型小鼠血清中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种肝癌H22瘤细胞的昆明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杏花雨注射液低剂量组、杏花雨注射液中剂量组、杏花雨注射液高剂量组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于接种后24h各组开始给药,连续7d。末次给药后24h,内眦取血测定血清IL-2及TNF-α浓度。结果杏花雨注射液中、高剂量组血清IL-2浓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杏花雨注射液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杏花雨注射液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IL-2及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雨注射液 肝癌H22细胞 IL-2 TNF-Α
下载PDF
不同细胞株对血卟啉吸收特性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王艳 李静 +2 位作者 李小颖 赵志超 刘全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79,共3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血卟啉(Hematoporphyrin,Hp)依次孵育细胞,研究了S180、Eac、H22腹水型肿瘤细胞对其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和孵育浓度的增加,腹水型肿瘤细胞对Hp的吸收也相应增加.当浓度≤50μg/mL时,三种细胞对Hp的...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血卟啉(Hematoporphyrin,Hp)依次孵育细胞,研究了S180、Eac、H22腹水型肿瘤细胞对其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和孵育浓度的增加,腹水型肿瘤细胞对Hp的吸收也相应增加.当浓度≤50μg/mL时,三种细胞对Hp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当浓度大于50μg/mL时,细胞对Hp的吸收迅速,H22在60 min左右出现峰值.S180对Hp的吸收能力稍强于Eac,前两者明显强于H22,而且不同的浓度范围可能导致同一细胞对Hp的吸收差异.这种吸收特点可能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差异以及本身结构和功能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血卟啉 S180腹水癌细胞 艾氏腹水癌细胞(Eac) H22肝癌细胞
下载PDF
半枝莲多糖SBP-2A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付杨 许晓义 宋高臣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第6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多糖SBP-2A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200μg/mL)、低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 50μg/mL)、中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 目的探讨半枝莲多糖SBP-2A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200μg/mL)、低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 50μg/mL)、中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 100μg/mL)、高剂量治疗组(半枝莲多糖SBP-2A 200μg/mL)。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各组细胞B细胞淋巴瘤2基因(B cell lymphoma 2 gene,Bcl-2)、BCL2关联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均较阴性对照组出现一定程度的凋亡形态特征,且高剂量治疗组最为明显。高剂量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低、中剂量治疗组(P<0.05)。低、中、高剂量治疗组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半枝莲多糖SBP-2A可显著抑制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多糖SBP-2A 小鼠肝癌H22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李氏薄贴”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促凋亡机制研究
7
作者 肖寒 方乃青 +2 位作者 奚柯婧 秦艳 李慧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1-903,958,共4页
目的:探讨“李氏薄贴”对荷肝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H22小鼠肝脏移植瘤模型,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李氏... 目的:探讨“李氏薄贴”对荷肝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H22小鼠肝脏移植瘤模型,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李氏薄贴”、高剂量“李氏薄贴”、氟尿嘧啶外用,9 d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并计算肿瘤抑瘤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组(使用“李氏薄贴”30 g/kg)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呈早期凋亡形态,TUNEL法检测发现其凋亡指数高于低剂量组(使用“李氏薄贴”15 g/kg),与阳性对照组相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发现高剂量组肿瘤组织Bax、Caspase-3表达高于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Bcl-2表达低于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结论:“李氏薄贴”可抑制荷肝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可上调Bax、Caspase-3表达并下调Bcl-2,“李氏薄贴”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薄贴 肝癌H22细胞 细胞凋亡 分子机制
下载PDF
重组纤粘连蛋白多肽CH50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8
作者 于智睿 熊婷 张书辰 《华中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尾静脉转染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RT-PCR检测该质粒在BALB/c小鼠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以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 目的探讨尾静脉转染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RT-PCR检测该质粒在BALB/c小鼠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以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将小鼠分成3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射pCH510(C组)、pcDNA3.1(P组)和生理盐水(S组),肿瘤接种后第2天开始,每隔2天对小鼠进行治疗。HE染色观察治疗后肿瘤生长、侵袭和血管形成的改变。RT-PCR比较经CH50多肽处理的肿瘤细胞中口αv、β83和cdc2的mRNA表达。结果小鼠肌肉和肝脏内均可检测到CH50多肽的表达,持续表达48-72h。治疗后C组的小鼠移植肿瘤湿重为(0.80±0.18)g,小于P组的(1.75±0.23)g,也小于S组的(2.02±0.38)g,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S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H50多肽治疗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CH50多肽可下调H22细胞的αv、β3、cdc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非定向转染表达CH50多肽有较好的肿瘤治疗作用,这可能与CH50多肽干扰了αvβ3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CH50多肽 小鼠肝癌H22细胞 非定向转染 整合素ΑVΒ3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于良 孙中杰 +1 位作者 吴胜利 潘承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2172-2174,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 (Res)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B1和p34cdc2表达的影响 ,探讨Res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利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2 2模型研究Res的体内抗肿瘤效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肝...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 (Res)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B1和p34cdc2表达的影响 ,探讨Res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利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2 2模型研究Res的体内抗肿瘤效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肝癌及瘤旁肝组织CyclinD1,CyclinB1和p34cdc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Res治疗组能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肝脏移植瘤的生长 ,10mg·kg- 1 和 15mg·kg- 1 的Res治疗时抑瘤率分别为 36 .3%和 4 9.3%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Res治疗组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6 6 .7%vs 6 0 .0 % ,P >0 .0 5 ) ,而CyclinB1(77.8%vs30 .0 % ,P <0 .0 5 )和p34cdc2 (88.9%vs 4 0 .0 % ,P <0 .0 5 )的表达明显降低 .结论 Res具有抗肝癌作用 .通过抑制Cy clinB1和p34cdc2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 ,可能是Res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小鼠 移植性肝癌 细胞周期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RAPD分析
10
作者 王险峰 张焕铃 +2 位作者 刘福英 王俊霞 尤红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遗传变异。方法用47条引物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4个克隆株H22-H8D8,H22-H2G4,H22-H2E10,H22-H2C4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47条引物均能扩增出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多...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遗传变异。方法用47条引物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4个克隆株H22-H8D8,H22-H2G4,H22-H2E10,H22-H2C4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47条引物均能扩增出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多为4~10条,片段大小在200~2000 bp之间。其中4条引物的扩增条带具有多态性,表现为带的有无、移动和强弱差异。结论RAPD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基因组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癌H22 克隆细胞株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遗传检测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遗传学改变
11
作者 王险峰 陈森洲 刘福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7-859,共3页
目的:用RAPD技术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遗传变异。方法:小鼠肝癌H22细胞的4个克隆株H22-H8D8、H22-H2G4、H22-H2E10、H22-H2C4,用47条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凝胶分析系统观察结果并照相。结果:47条引物均... 目的:用RAPD技术检测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遗传变异。方法:小鼠肝癌H22细胞的4个克隆株H22-H8D8、H22-H2G4、H22-H2E10、H22-H2C4,用47条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凝胶分析系统观察结果并照相。结果:47条引物均能扩增出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多为4-10条,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其中4条引物的扩增条带具有多态性,表现为带的有无、移动和强弱差异。结论:RAPD技术可以用来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进行遗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遗传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