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恶性肿瘤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珊 张文芳 +1 位作者 李丁 张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611-3614,共4页
目的了解肝胆恶性肿瘤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现状。方法留取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入院确诊为肝胆恶性肿瘤并发梗阻性黄疸患者226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采集的胆汁标本进行规范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226份标本中... 目的了解肝胆恶性肿瘤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现状。方法留取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入院确诊为肝胆恶性肿瘤并发梗阻性黄疸患者226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采集的胆汁标本进行规范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226份标本中有124份检出病原菌,阳性率54.9%,检出病原菌151株,革兰阴性菌72株占47.7%,革兰阳性菌79株占52.3%,革兰阴性菌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11.9%),大肠埃希菌(9.3%),肺炎克雷伯菌(6.0%);革兰阳性菌前3位分别是屎肠球菌(6.6%),鹑鸡肠球菌(6.6%),表皮葡萄球菌(4.6%);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耐药率达83.3%、77.8%、69.4%;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达66.1%、58.4%、4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肝胆恶性肿瘤胆汁合并病原菌感染存在病原菌变异,了解和认识其病原菌变异规律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胆汁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An Update to Hepatobiliary Stents 被引量:3
2
作者 Brian T.Moy John W.Birk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SCIE 2015年第1期67-77,共11页
Endoscopic stent placement is a common primary management therapy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biliary strictures.However,continuous use of stents is limited by occlusion and migration.Stent technology has evolved signifi... Endoscopic stent placement is a common primary management therapy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biliary strictures.However,continuous use of stents is limited by occlusion and migration.Stent technology has evolv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o reduce these problems.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current guidelines in managing malignant and benign biliary obstructions,current endoscopic techniques for stent placement,and emerging stent technology.What began as a simple plastic stent technology has evolved significantly to include uncovered,partially covered,and fully covered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s (SEMS) as well as magnetic,bioabsorbable,drug-eluting,and antireflux st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iary obstruction STENT hepatobiliary malignancy Liver hilum
原文传递
肝胆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心理焦虑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刘玉娣 陆瑶 +4 位作者 何宁宁 袁姣 潘文冰 王忠夏 陈大宇 《现代医学》 2023年第9期1189-1198,共10页
目的:调查肝胆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心理焦虑影响因素,分析心理焦虑的风险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因肝胆恶性肿瘤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手术患者162例,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医院焦虑抑郁... 目的:调查肝胆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心理焦虑影响因素,分析心理焦虑的风险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因肝胆恶性肿瘤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手术患者162例,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量表(HADS-A)问卷调查。依据调查问卷结果将患者分为无焦虑组(<8分)和有焦虑组(≥8分)。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探索影响肝胆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心理焦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可视化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162例患者参与问卷调查,99例(61.1%)存在焦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总时长、术后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患者本人对病情知情、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睡眠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幸福指数、积极特质应对、消极特质应对、治愈疾病的信心、自然活动减少或受限、有无感到孤独或隔离感以及减压行为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述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及逐步回归模型,两模型拟合指数(AIC)分别为157.54和139.89,经比较两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49,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本人对病情知情、疼痛评分、幸福指数、治愈疾病的信心、减压行为为独立风险因素,这5个影响因素转换为可视化列线图预测模型后,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95%CI 0.861~0.953),准确度为0.846(95%CI 0.781~0.898),Kappa值0.68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肝胆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识别患者心理焦虑的发生风险,为及时采取预见性管理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焦虑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屈祥富 周智 +1 位作者 邱晖 许浩裕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7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5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解剖组(33例)和精切组(32例)。精切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术,解剖组给予解剖性... 目的:分析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5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解剖组(33例)和精切组(32例)。精切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术,解剖组给予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 d、3 d的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细胞免疫功能、肝功能指标,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手术时间长于精切组,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精切组,初次进食时间、初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精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先升高后降低,且解剖组VAS评分低于精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解剖组CD3^(+)、CD4^(+)、CD4^(+)/CD8^(+)均高于精切组,CD8^(+)低于精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解剖组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低于精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显著低于精切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术能减轻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损伤,加快术后恢复进程,提高安全性,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切除术 解剖性 肝胆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肝功能
下载PDF
肝切除术式合理决策要点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斌 姜小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6-1420,共5页
切除病变肝组织是肝胆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合理肝切除方案需要在彻底切除病灶、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最优预后等关键性治疗目标间取得平衡。肝胆恶性肿瘤肝切除术的决策要点在于合理的肝切除范围、肿瘤切缘以及对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评估... 切除病变肝组织是肝胆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合理肝切除方案需要在彻底切除病灶、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最优预后等关键性治疗目标间取得平衡。肝胆恶性肿瘤肝切除术的决策要点在于合理的肝切除范围、肿瘤切缘以及对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生物学异质性、肝段间血管交通支或流域重合的存在、肿瘤微环境新生血管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弱化肝细胞癌实施解剖性肝切除的治疗效应,而手术宽切缘是肝细胞癌预后获益的独立显著性因素;淋巴结转移是肿块型肝内胆管癌决策合理切缘的重要考量因素;除肿瘤累及右肝门者,扩大肝切除范围对p T2期及以上的胆囊癌并无生存优势;R1-vas切缘对肝细胞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以及肝门部胆管癌侵及肝动脉的治疗价值,值得更多探索性研究。基于保留更多功能性肝实质的理念,联合肝静脉主干切除的限制性肝切除对生长于第二肝门、肝静脉主干受侵的肝细胞癌,以及围肝门切除对于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肝胆恶性肿瘤 肿瘤生物学行为 手术切缘 肝储备功能
原文传递
肝胆恶性肿瘤皮肤转移8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博 黄晓强 +2 位作者 王敬 董家鸿 黄志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66-2170,共5页
目的:分析8例肝胆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6/2009-06肝细胞癌2例、混合型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1例及胆管癌5例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1例肝细胞癌胆管癌栓并黄疸,经皮经肝胆道... 目的:分析8例肝胆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6/2009-06肝细胞癌2例、混合型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1例及胆管癌5例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1例肝细胞癌胆管癌栓并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后20mo皮肤穿刺点种植性转移,皮肤肿瘤切除后已经存活16mo无复发;1例肝细胞癌剖腹探查后9mo切口皮下发现肿瘤,行肝脏左叶切除和切口肿瘤切除后存活8mo;1例混合型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手术切除后4mo多发皮肤转移结节病理检查为胆管细胞癌,化疗后存活3mo;2例胆管癌皮肤单发转移,切除后存后8mo和10mo;3例胆管癌皮肤多发转移患者1例接受化疗存活6mo,2例放弃治疗,分别存活3mo和4mo.结论:为尽量避免肝胆肿瘤种植转移应改进穿刺和切口保护技术;肝胆肿瘤单发皮肤转移可手术治疗并有较好效果,多发皮肤转移应综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肿瘤 皮肤 转移
下载PDF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3
7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化疗与免疫治疗分委会 +3 位作者 王晓东 杨仁杰 邹英华 郑廉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3-641,共9页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给药的特点,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比一次性穿刺留管更具优势。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植入术采用管头固定技术、肝内外血流再分布术,具有创伤小、导管移位率低、实现全肝灌注、患者舒适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中心得以证实。为了更好地规范HAIC治疗技术,通过回顾文献并经临床实践和充分讨论,参与本共识编写专家达成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标准化操作流程、技术要点、HAIC方案、术后并发症防治、药盒系统维护及相关护理常规等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方迎兵 戴贵森 沈绍信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0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中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手术切除治疗,试... 目的:分析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中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手术切除治疗,试验组行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排气时间为(26.91±1.21)h,进食时间为(27.15±1.26)h,住院时间为(9.65±1.54)d,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43±1.33)d;对照组排气时间为(31.33±2.93)h,进食时间为(33.56±2.36)h,住院时间为(15.89±2.43)d,引流管留置时间为(9.65±1.65)d,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9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40%,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以解剖性肝切除作为基础技术的精准肝切除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可改善临床指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切除 精准肝切除 临床治疗 肝胆恶性肿瘤
下载PDF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化疗与免疫治疗分委会 +2 位作者 王晓东 杨仁杰 邹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62-2469,共8页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给药的特点,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比一次性穿刺留管更具优势。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植入术采用管头固定技术、肝内外血流再分布术,具有创伤小、导管移位率低、实现全肝灌注、患者舒适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中心得以证实。为了更好地规范HAIC治疗技术,通过回顾文献并经临床实践和充分讨论,参与本共识编写专家达成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标准化操作流程、技术要点、HAIC方案、术后并发症防治、药盒系统维护及相关护理常规等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肝胆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魏芳强 汪火根 +3 位作者 金朝汇 梁磊 张成武 杨田 《腹部外科》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深入,作为其重要分支的深度学习技术也迅猛发展。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学习大量数据的深层次规律,模拟人类学习和分析能力,在医学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肝胆恶性肿瘤是目前医学界的诊治难点,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深入,作为其重要分支的深度学习技术也迅猛发展。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学习大量数据的深层次规律,模拟人类学习和分析能力,在医学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肝胆恶性肿瘤是目前医学界的诊治难点,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深度学习技术有望为肝胆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其不仅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改善病人的预后,也能提供更多精细、便捷的医疗服务与学习平台。此文旨在介绍深度学习技术特点及其近年来在肝胆恶性肿瘤外科领域诊治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肝胆恶性肿瘤 诊治 应用进展
下载PDF
PICC静脉血栓类疾病危险因素预测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中的研究
11
作者 贾梅 李檬 陈秀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288-1291,1294,共5页
目的:探究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02例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CRT发生率,分析病人的基线资料以及PICC置管情况并对CRT相关因素进行... 目的:探究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02例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CRT发生率,分析病人的基线资料以及PICC置管情况并对CRT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CRT的发生率为31.37%,单因素分析显示,CTR组病人无抗血小板或抗凝史、吸烟史、感染、远处转移、骨髓抑制、穿刺点异常率、体质量指数、导管直径高于非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导管直径为<4-F/5-F、骨髓抑制、静脉炎、高体质量指数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并发CR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CRT好发于长期使用PICC的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群体,且吸烟、骨髓抑制、穿刺点异常、静脉炎和导管直径为<4-F/5-F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CR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肝胆胰恶性肿瘤 导管相关性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玥 陈沛 陈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4期106-107,112,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3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30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后护理方法,比较2组围手... 目的探讨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3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30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后护理方法,比较2组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0.3%),对照组为7例(2.3%),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恶性肿瘤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肝胆肿瘤新辅助治疗的模式及方案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治宇 陈亚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6-280,共5页
随着针对不可切除肝胆肿瘤的转化治疗取得显著的成果,推进了肝胆肿瘤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探索。初步研究表明:术前肝动脉灌注化疗、化疗、靶免等治疗能为可根治性切除同时合并高危复发因素的肝胆肿瘤带来显著生存获益,但仍缺乏高级别循证... 随着针对不可切除肝胆肿瘤的转化治疗取得显著的成果,推进了肝胆肿瘤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探索。初步研究表明:术前肝动脉灌注化疗、化疗、靶免等治疗能为可根治性切除同时合并高危复发因素的肝胆肿瘤带来显著生存获益,但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对于病人的筛选需慎重,在治疗前需要经过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全面评估。疾病控制率是选择治疗方案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导致的免疫毒性和手术退出风险。新辅助治疗的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达到目的后应尽早手术,以免错失手术时机。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辅助治疗当前仍存在诸多争议,而探索肝胆肿瘤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预测因素是提高新辅助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新辅助治疗 转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肝胆及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司宇 蒋以植 +4 位作者 侯忱 刘红波 龚繁 王靖 汤朝晖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929-931,共3页
目的调查肝胆及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的现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三甲综合、专科医院住院且明确诊断的肝胆、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78 674例,其中肝胆恶性肿瘤患者18 6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60 014例。对其贫血... 目的调查肝胆及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的现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三甲综合、专科医院住院且明确诊断的肝胆、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78 674例,其中肝胆恶性肿瘤患者18 6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60 014例。对其贫血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肝胆、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67%;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相比,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男性占比更高(P<0.01);患者多集中在50-79岁,该人群占总体的80%;调查患者中术前贫血发生率为30%,其中轻度贫血最多,占总体的20%;肝胆恶性肿瘤贫血发生率为22%,胃肠道恶性肿瘤为32%,与肝胆恶性肿瘤相比,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贫血程度不同(P<0.01);围手术期患者中近一半(49%)单独采用了输血的方式纠正贫血,有26%使用了包含EPO的干预方案纠正贫血;调查人群术后贫血情况较术前加重,术前血红蛋白指标正常的患者有50%出现术后贫血,术后贫血的患者仍以轻度贫血为主。结论目前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较高,围手术期患者应给予合理的血液管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贫血 肝胆恶性肿瘤 胃肠道恶性肿瘤
下载PDF
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彪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6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9年8收治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肝切除手术治疗,根据切除手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研究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9年8收治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肝切除手术治疗,根据切除手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肝切除,观察组采用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1%,低于对照组的40.9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切除 精准肝切除 肝胆恶性肿瘤
下载PDF
肝胆恶性肿瘤皮肤转移8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建智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肝胆恶性肿瘤出现皮肤转移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肝胆恶性肿瘤出现皮肤转移的患者8例,均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1例肝细胞癌在剖腹探查时,受出血原因的影响,仅取病理组织检查,10个月后,检出... 目的探讨肝胆恶性肿瘤出现皮肤转移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肝胆恶性肿瘤出现皮肤转移的患者8例,均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1例肝细胞癌在剖腹探查时,受出血原因的影响,仅取病理组织检查,10个月后,检出切口皮下有2.5cm×2.5cm的肿瘤,行切口肿瘤切除和肝脏左叶切除后,存活时间为9个月;1例肝门部胆管癌,采取根治切除手术治疗后2个月,发现上肢、头皮、双肺皮肤出现多发转移的情况,患者放弃治疗自行离院,存活时间为3个月;1例肝门部胆管癌,颈部检出皮肤单发肿瘤,随访示存活时间为10个月;1例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细胞癌,皮肤多发转移,细针穿刺皮肤结果,病检结果为胆管细胞癌,实施化疗治疗,存活时间为3个月;1例肝细胞癌胆管癌栓与梗阻性黄疸合并发生,对皮肤穿刺点观察,有类圆形结节检出,切除皮肤肿瘤后,存活时间已有15个月,未出现复发情况;1例肝门部胆管癌,到院就诊时,右大腿检出皮肤单发肿瘤,随访示存活时间为9个月。结论为防范肝胆肿瘤发生皮肤种植转移,需对切口保护技术和穿刺技术改进,针对肝胆肿瘤发生单发皮肤转移的病例,可应用手术方案治疗,可取得理想成效,针对多发皮肤转移,需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以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皮肤转移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宏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3期46-48,71,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肝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42例):采用精准肝切除(以解剖性肝切除... 目的探讨对肝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肝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42例):采用精准肝切除(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方法展开疾病治疗。常规组(42例):采用常规疗法展开疾病治疗;就组间术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表现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术中失血量(110.09±35.77)mL、手术时间(358.22±35.93)min分别少于以及短于常规组(252.11±38.82)mL、(469.23±35.9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36、14.146,P<0.05);治疗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常规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0,P<0.05),通过后续治疗,所有并发症均获得有效治疗,转为正常。对患者实施为期7~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13±2.25)个月;患者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均未表现出死亡现象;随访期内,治疗组肝细胞癌患者表现出肝内复发患者1例,胆囊癌患者表现出肝转移患者1例。结论精准肝切除(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方法应用于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得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获得显著提升、增强,最终实现肝胆恶性肿瘤患者有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切除 精准肝切除 肝胆恶性肿瘤 术中失血量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肝胆恶性肿瘤外周血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王鸿康 李鸣 +2 位作者 游建 谢隽 辛亮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60-3163,共4页
目的探讨肝胆恶性肿瘤外周血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并且未接受过放化疗的肝癌、胆囊癌及胆管癌患者各30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复发时采取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 目的探讨肝胆恶性肿瘤外周血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并且未接受过放化疗的肝癌、胆囊癌及胆管癌患者各30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复发时采取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TERTmRNA测定。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1)术前健康受试者30例,肝癌患者30例,胆囊癌患者30例,胆管癌患者30例,hTERTmRNA水平分别为3.42±1.75、8.42±2.42、8.47±2.39、8.17±2.63;(2)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hTERTmRNA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叭),而与性别、年龄和肿瘤类别无明显相关(P〉0.05);(3)肝癌患者30例,胆囊癌患者30例,胆管癌患者30例,术前hTERTmRNA水平分别为8.42±2.42、8.47±2.39、8.17±2.63,术后hTERTmRNA水平分别为5.06±1.58、5.16±1.57、5.13±1.60;(4)随访时期有54例患者复发,复发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外周血hTERTmRNA水平均较未复发患者显著升高(P〈0.01);(5)复发患者肿瘤复发时外周血hTERTmRNA较术后3个月时显著升高(P〈0.01)。结论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hTERTmRN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外周血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原文传递
大数据助力肝胆恶性肿瘤诊疗探索
19
作者 卢姗姗 贾晓东 +2 位作者 张宁 曾珍 陆荫英 《肝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52-55,共4页
肝胆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隐匿,进展速度快,尤其是进展到晚期的肝胆恶性肿瘤,其低根治率和高死亡率仍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悄然崛起,精准诊疗计划的不断推进,一些新的临... 肝胆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隐匿,进展速度快,尤其是进展到晚期的肝胆恶性肿瘤,其低根治率和高死亡率仍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悄然崛起,精准诊疗计划的不断推进,一些新的临床决策、诊疗策略也大量涌现。在肝胆恶性肿瘤领域,大数据与精准医疗的完美结合,将有利于众多医学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肝胆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进而揭示肝胆恶性肿瘤的驱动基因和发病机制;大数据的整合分析,也会推动个体化、精确化医疗的实施,进而提高临床肝胆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为突破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治疗瓶颈带来新的曙光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精准医学 肝胆恶性肿瘤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20
作者 刘珍珍 潘玉真 朱颖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性别、年龄、手术史、治疗史、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等因素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2月在某院住院接受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性别、年龄、手术史、治疗史、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等因素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2月在某院住院接受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研究一般资料、手术史、治疗史等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停证,中医证型在化疗史、靶向治疗史、免疫治疗史、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手术史以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是否免疫治疗是影响肝郁脾虚证的独立因素,是否化疗、是否免疫治疗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气滞血瘀证的独立因素。结论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最多,治疗史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未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易发展为肝郁脾虚证,接受化疗或免疫治疗易导致患气滞血瘀证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 中医证型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