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自身T_A-T混合反应及其对自身B细胞功能调理的研究
1
作者 李薇 郁立群 +2 位作者 吴达聪 祝绍俊 陈怀宇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5年第2期39-41,共3页
对10例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CAH)进行自身T_A-T淋巴细胞混合反应(T_A-TAMLR)及其对自身B细胞功能调理的空斑形成细胞(PFC)的研究结果表明,CAH的PFC抑制率明显低下,此现象与TA-TAMLR低下密切相关。加入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后,两... 对10例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CAH)进行自身T_A-T淋巴细胞混合反应(T_A-TAMLR)及其对自身B细胞功能调理的空斑形成细胞(PFC)的研究结果表明,CAH的PFC抑制率明显低下,此现象与TA-TAMLR低下密切相关。加入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后,两者反应均有所增强,但仍明显低于10例正常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型 自身TA-T淋巴细胞混合反应 空斑细胞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3
2
作者 马为民 陆坚 +2 位作者 蒋小玲 周伯平 敖飞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 (IFN)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14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 4组 (IFNα 1b 3MU组、5MU组、10MU组及对照组 )。观察 4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对宿...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 (IFN)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14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 4组 (IFNα 1b 3MU组、5MU组、10MU组及对照组 )。观察 4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对宿主、病毒和药物等 19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作单变量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应用干扰素α 1b 5MU和 10MU治疗组的疗效(5 5 .3%、5 8.1% )优于 3MU组 (32 .6 % )和对照组 (5 .9% ) (P <0 .0 1或P <0 .0 5 ) ;但 5MU组和 10MU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10MU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5MU组和 3MU组 (P <0 .0 1或P <0 .0 5 )。治疗 8周内血清HBVDNA及HBeAg的含量下降。 结论 干扰素α 1b的推荐剂量为 5MU/次 ,疗效预测因素为药物剂量及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Α-1b 治疗 疗效 预测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7
3
作者 严家春 陈文笔 +1 位作者 马勇 丁体龙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4-317,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bFGFmRNA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血管增生、改建及肝血管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对120例CHB肝标本进行bFGF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及bFGFmRNA原位杂交。结果随着CHB肝细胞变性坏死... 目的研究肝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bFGFmRNA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血管增生、改建及肝血管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对120例CHB肝标本进行bFGF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及bFGFmRNA原位杂交。结果随着CHB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血管病变的加重,bFGF在肝血管及肝窦壁表达强阳性逐渐上升(P<0.01),部分固缩性肝细胞也示强阳性显色。原位杂交显示,bFGFmRNA主要分布于血管纤维化区域肝窦壁及部分肝细胞。结论bFGF通过激活血管及肝窦内皮细胞,引发其增生和凋亡,最终导致肝血管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及假小叶纤维间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组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MRNA 表达
原文传递
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胆湿热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谢爱泽 毛德文 +2 位作者 石清兰 吕超 柏文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02-1507,共6页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胆湿热证患者的效果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IL-17炎症轴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诊治的128例肝胆湿热证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胆湿热证患者的效果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IL-17炎症轴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诊治的128例肝胆湿热证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4)和对照组(n=64),2组均给予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治疗组采取黄连温胆汤内服。2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患者肝胆湿热证症状评分、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指标、肝硬度值(LSM)以及外周血IL-17和Th17细胞水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同一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2、24周后肝胆湿热证症状(胁肋胀痛、身目黄染、小便黄赤、口干苦、舌苔黄腻)评分均显著降低(P值均<0. 01);2组间治疗12、24周后比较,肝胆湿热证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2、24周后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GGT)均显著降低(P值均<0. 01);2组间治疗12、24周后比较,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2、24周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LSM均显著降低(P值均<0. 01);2组间治疗12、24周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和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1)。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IL-17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 79、2. 60,P值均<0. 01),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显著降低(t=2. 47,P <0. 01);治疗组治疗24周后外周血Th17细胞、IL-17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4周后(P值均<0. 01)。对照组总有效率76. 56%,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黄连温胆汤 肝胆湿热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初探 被引量:17
5
作者 倪勤 谢天胜 +1 位作者 李敏伟 刘克洲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前和治疗早期转氨酶明显升高者,联合双环醇(百赛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派罗欣180μg,每周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前和治疗早期转氨酶明显升高者,联合双环醇(百赛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派罗欣180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HBVDNA≥1×108拷贝/ml者联合NUC(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治疗前ALT〉500U/L或派罗欣治疗第一针后ALT〉300U/L者联用双环醇25rn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治疗前2×ULN〈ALT〈300U/L或治疗后ALT〈300U/L者单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应答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总计54例患者(HBeAg阳性44例,HBeAg阴性10例)完成治疗及随访,其中20例联用双环醇(联合治疗组),34例未联用双环醇(对照组)。结果显示双环醇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后ALT水平逐周下降,4周后有90%(18/20)患者ALT〈200U/L,对照组为85.3%(29/34例)。随访26周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0%(16/20)和85.3%(29/34);病毒学应答率相仿,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有明显增高(P=0.044),分别为30%(6/20)和11.8%(4/34)。结论双环醇可明显缓解干扰素治疗诱导的转氨酶升高反应,确保干扰素治疗顺利进行,且不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二环化合物 干扰素Α-2A 肝炎/治疗
原文传递
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定位思考与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庆华 黄敏 图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隐匿性、进展性、复杂性传染病,其病情复杂,预后不佳。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过高的患病率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开展了众多的...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隐匿性、进展性、复杂性传染病,其病情复杂,预后不佳。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过高的患病率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开展了众多的干预研究,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而抗病毒化学药物临床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应答不佳、不良反应高发、耐药、停药复发),这给中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对疾病提出中西医联合的优化治疗策略和方案以及中药在其中的作用和定位,是开展中药现代药理学实验和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核心。通过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和西医的循证医学理念进行结合,进而探索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期评价中医药/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整体优势、协同作用和差异化特点,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和中药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肝炎 乙型 慢性 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春海 孟冬梅 +1 位作者 吕淑兰 康鹏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24例和健康人18例,测定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33例患者进行肝穿行...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24例和健康人18例,测定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33例患者进行肝穿行肝组织炎症及肝纤维化分期.血清纤维化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中HA与CIV水平在慢性肝炎各相平行,而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病理分期相同时结果一致,在G4期时PCⅢ结果与正常对照相近.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与临床结合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患者分期G_4前与纤维化程度相一致,联合多项指标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纤维化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纤维化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肝硬化 胶原 Ⅳ型 Ⅲ型胶原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魏春山 唐海鸿 +4 位作者 贺劲松 郑颖俊 周小舟 周大桥 童光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2例慢性乙肝护肝治疗患者随访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随访13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30.5%,共4个因素(HBVDNA,HBeAg,AL...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2例慢性乙肝护肝治疗患者随访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随访13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30.5%,共4个因素(HBVDNA,HBeAg,ALT分级、观察时间分级)被纳入回归模型;ALT水平越高,肝硬化累积发生率风险越高(P=0.047)。结论:HBVDNA高水平与HBeAg阴性状态是慢性乙肝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的高风险因素。长期护肝治疗可有效地降低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累积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护肝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江 何建方 +1 位作者 施柏年 周建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522-524,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36例慢性乙肝、36例乙肝后肝硬化和20例对照组的血清MM...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36例慢性乙肝、36例乙肝后肝硬化和20例对照组的血清MMP-2及TIMP-2,同时检测上述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析MMP-2、TIMP-2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肝重度、肝硬化A级、B级、C级患者血清MMP-2、TIMP-2分别较对照组、慢性乙肝轻度、中度明显升高(P<0.001);而慢性乙肝轻度、中度患者MMP-2、TIMP-2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乙肝轻、中度之间MMP-2、TIMP-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MMP-2、TIMP-2水平分别与HA、LN、ⅣC有良好相关性;MMP-2与后三者的r值分别为0.928、0.909和0.826;TIMP-2与后三者的r值分别为0.688、0.556和0.644,P值均<0.001。结论TIMP-2、MMP-2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并且分别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ⅣC)有良好的相关性。MMP-2和TIMP-2可作为评价纤维化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HBcAg表达与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敏 卢诚震 +6 位作者 王怡 翟璐 郭洁 周莉 韩旭 刘勇钢 曹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HBcAg表达及其在亚细胞结构的分布与血清HBeAg表达、HBV DNA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71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检测肝组织HBcAg、血清HBV标志物、血清ALT及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HBcAg表达及其在亚细胞结构的分布与血清HBeAg表达、HBV DNA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71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检测肝组织HBcAg、血清HBV标志物、血清ALT及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比较HBcAg阴性与HBcAg表达为核型、浆型、浆核型的病例血清HBeAg阳性率、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损害的关系。同时观察血清HBeAg阳性组及阴性组,肝细胞HBcAg不同表达形式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特点。结果肝组织HBcAg阴性组血清HBeAg阳性率为33.1%,比HBcAg阳性各组均低(核型组68.7%;浆型组62.3%;浆核型组84.5%),炎症分级G≥2的患者比例为21.5%,低于HBcAg阳性各组(核型34.3%;浆型67.7%;浆核型6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浆型组及浆核型组G≥2的患者比例高于核型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水平在核型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eAg阳性组中,年龄≤20岁的HBcAg肝细胞表达为核型的比例为61.5%,高于年龄为20~39岁的11.5%及年龄≥40岁的12.3%,随年龄增加浆型及浆核型表达的比例增加,在三组分别为23.1%/7.7%、26.4%/30.8%、28.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4,P<0.01)。血清HBeAg阴性组中,肝组织HBcAg阴性的在各年龄组均占大部分(68.1%、61.5%、40.4%)。随年龄增加浆型及浆核型表达的比例增加,在三组分别为4.6%/4.6%、19.3%/7.7%、26.9%/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9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与血清HBeAg表达有关。浆型及浆核型HBcAg表达常伴随明显的肝组织炎症。HBcAg表达形式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特点,与其所处自然史阶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下载PDF
监测HBsAg浓度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德忠 曾勇彬 +5 位作者 苏明宽 刘灿 林锦骠 陈添彬 杨滨 欧启水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监测HBsAg浓度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住院及门诊接受ETV治疗(... 目的监测HBsAg浓度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住院及门诊接受ETV治疗(0.5mg/d)的HBeAg阳性CHB患者26例,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于抗病毒治疗的0、3、6、9、12个月分别收集血清;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各时间点的HBsAg、HBeAg浓度;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血清HBVDNA载量;速率法检测ALT含量;1年病毒学应答定义为抗病毒治疗1年后血清HBVDNA低于检测下限(500IU/m1);统计学分析采用正态性检验、t检验、,检验、相关性程度分析、绘制ROC曲线。结果17例患者发生病毒学应答(VR+),9例未发生病毒学应答(VR-);基线ALT水平VR+组[(141.82±77.29)IU/ml]与VR-组[(134.20±49.76)IU/mlJ无明显差别(t=0.27,P=0.793);HBVDNAVR+组[(6.76±1.00)lgIU/m1]明显低于VR-组[(7.65±0.87)lg1U/ml](t=-2.27,P=0.033);HBsAg浓度VR+组[(3.79±0.61)lgIU/ml]与VR-组[(4.19±0.43)lgIU/ml]无明显差别(t=-1.75,P=0.094);HBsAg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2)。HBsAg在治疗开始的前3个月下降较快,3个月后下降较缓慢。从基线到治疗3个月时,VR+组HBsAg平均下降(0.324-0.29)lgIU/ml,VR一组下降(0.14±0.10)lg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5,P=0.035);治疗3个月时lgHBsAg浓度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40,P=0.022),临界值3.8650lgIU/ml的Youden指数最大(0.602),其诊断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77.8%。结论ETV治疗3个月时lgHBsAg≤3.86501U/ml可作为预测ETV治疗1年病毒学应答的指标。(中华捡验医学杂志,2014,37:96—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鸟嘌呤
原文传递
DSG-Ⅰ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建荣 施维群 +3 位作者 朱菊珍 王捷 汤灵玲 张行芬 《药品评价》 CAS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DSG-Ⅰ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12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电脑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 目的观察DSG-Ⅰ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12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电脑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IL-6、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白蛋白、A/G和T4/T8比值显著升高,而治疗前增高的血清IL-2、IL-6、IL-8,随病情恢复而下降,同时失眠、肝区不适症状明显好转。结论DSGⅠ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能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且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肝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治疗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成俭 熊燕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期154-155,167,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延长疗程至96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随访24周的疗效。方法:1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分为2组:A组67例,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B组98例,ETV治疗。疗程96周。在...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延长疗程至96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随访24周的疗效。方法:1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分为2组:A组67例,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B组98例,ETV治疗。疗程96周。在治疗的12、24、48、72、96周及随访24周时检查ALT、HBV DNA、HBeAg、HBsAg。结果:两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在治疗的48、72、96周及随访24周时,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在治疗的48周,P<0.05,在72、96及随诊24周,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α-2a联合ETV并延长疗程可提高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肝炎 乙型 慢性 恩替卡韦 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东强 詹东昂 《中国医药》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接受异甘草酸镁( 15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接受异甘草酸镁( 15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d)治疗,观察2组肝功能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及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0±26)μmol/L比(95±21) μmol/L,HBV DNA阴转率于2、4、6周分别为24.1%(7)比0%(0)、75.9%( 22)比0%(0)、82.8%(24)比4.0%(1),P<0.05];ALT、AST、ALB及PT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19) U/L比(94±17) U/L、(75±17) U/L比(78±17) U/L、(38±3)g/L比(38 ±4) g/L、( 14 ±4)s比(15 ±5)s,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异甘草酸镁 恩替卡韦
下载PDF
CD31分子在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频率和慢性HBV感染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俞立飞 卢丹 +3 位作者 张永乐 张忠东 潘熠健 吕铁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共4页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CD31分子在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频率与血清ALT水平、HBeAg、HBV DNA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CD31分子表达频率与慢性HBV感染之间的关系,了解CHB患者的免疫状态变化.方法 收集42例...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CD31分子在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频率与血清ALT水平、HBeAg、HBV DNA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CD31分子表达频率与慢性HBV感染之间的关系,了解CHB患者的免疫状态变化.方法 收集42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的新鲜全血,常规分离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CD31+、CD31+ CD4+、CD31+ CD8+、CD31+ CD4 +/CD4+、CD31+ CD8 +/CD8+细胞的百分比,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4+、CD31+、CD31+ CD4+、CD31+ CD4+/CD4+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3、2.183、2.765、2.200,P值均<0.05);CHB患者中ALT< 2ULN组CD31+、CD31+ CD4+、CD31+ CD8+、CD31+ CD4 +/CD4+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ALT≥2UL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0、2.377、2.937、3.128,P值均<0.05);HBVDNA低载量组(>103-105拷贝/ml)、中载量组(>105-107拷贝/ml)和高载量组HBV DNA(>107-109拷贝/ml)CD31分子表达频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组CD31+、CD31+ CD8+、CD31+ CD4 +/CD4+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4、2.128、2.631,P值均<0.05).结论 CHB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CD31表达频率下降;CHB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CD31分子表达频率与血清ALT水平、HBVDNA的不同载量、HBeAg存在一定的关系;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可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CD31分子表达频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1分子 T淋巴细胞 肝炎 乙型 慢性 感染
原文传递
中西药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方案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诗杰 苏汝好 +6 位作者 吴泰相 吴进军 李强 项岚 蔡定彬 王娜 孙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4-1106,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不甚理想且费用高、副作用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文章评价了中医药能否提高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 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不甚理想且费用高、副作用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文章评价了中医药能否提高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检索策略:1.电子检索: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中医药、中成药和慢性乙型肝炎等为主题词或自由词,检索中国期刊网,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Cochrane肝胆病组临床试验资料库等电子数据库。2.手工检索3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论文汇编,鉴定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纳入标准:所有研究中西药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中药必须是国家正式批准文号的或有省级制剂批准文号的药品,并且干预组与对照组西药相同。评价方法: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临床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估,数据的提取和Met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 慢性乙型肝炎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永胜 王丽莉 +1 位作者 刘燕萍 张春燕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7期2354-2356,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HBeAb和HBcAb阳性(10^3copies/ml〈HBV—DNA〈10^6copies/ml)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普通...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HBeAb和HBcAb阳性(10^3copies/ml〈HBV—DNA〈10^6copies/ml)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普通保肝对症治疗加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另一组在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10^3copies/m1)治疗组分别为75.0%(1S/24),45.8%(11/24),对照组分别为76.1%(16/21),42.8%(9/2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A、LN和PC3均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患者比例是87.5%(21/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4%(11/21)(P〈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间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提取物 阿德福韦酯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microRNA诊断标志物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霖 李沛然 +5 位作者 黄雨欣 刘爱霞 陈伟蛟 张岚 郭桐生 李伯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microRNA(miRNA)诊断标志物,并揭示miRN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50例慢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浆中10条miRNA进行定量检测,通过分析表达水平差异,获得慢乙肝... 目的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microRNA(miRNA)诊断标志物,并揭示miRN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50例慢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浆中10条miRNA进行定量检测,通过分析表达水平差异,获得慢乙肝miRNA诊断标志物,建立回归诊断模型。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性分析方法对miRNA表达量及HBV-DNA病毒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条miRNA在慢乙肝患者和健康人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其中miR-451a在慢乙肝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其他7条mi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选择miR-122-5p、miR-27a-3p和miR-451a建立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达到1,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具有显著诊断价值。分析miRNA与HBV的相关性,发现miR-122-5p与HB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结论miR-122-5p、miR-27a-3p和miR-451a在慢乙肝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慢乙肝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原文传递
慢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艳琼 杨小安 +4 位作者 邹勇 李莉 潘兴飞 李刚 徐启桓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CXCR3的表达,分析CCR4、CCR6、CXCR3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30...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CXCR3的表达,分析CCR4、CCR6、CXCR3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CHB患者(CHB组)及15名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CCR4、CCR6、CXCR3的表达,与ALT、TBil、HBV 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B组CD4+ Th17细胞CCR4、CCR6、CXCR3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D8+ Th17细胞CCR4、CCR6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4、CCR6表达水平与ALT、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与TBil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面CCR4、CCR6表达增高,与炎症程度相关,可能涉及Th17细胞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炎症趋化因子类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宇宁 陈华根 +4 位作者 许颖 刘冰 黄学斌 宋强 江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结果,评价感染复制状况,选择适合临床防治需要、容易普及开展的标志物。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结果,评价感染复制状况,选择适合临床防治需要、容易普及开展的标志物。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前S1抗原、前S2抗原及前S2抗体,实时荧光定量检测HBV-DNA。2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126例)和HBeAg阴性组(160例),比较各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检出率。结果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7%、77.0%、0和95.2%。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5.0%、36.3%、0和58.1%。组内比较,HBeAg阳性组或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与前S2抗原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S2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同项目比较,前S1抗原检出率、前S2抗原检出率、HBV-DNA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实验室常规开展乙肝5项和前S1抗原检测,可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状况,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慢性 标志物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