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肝硬化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金宏慧 李仲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144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102例,平均年龄(54.42±11.53)岁,Child pugh A级42例,Child pugh B级40例,Child pugh C级6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144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102例,平均年龄(54.42±11.53)岁,Child pugh A级42例,Child pugh B级40例,Child pugh C级6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对血清透明质酸、血清HBV DNA水平进行统计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乙肝肝硬化Child分级的加重,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也增高,不同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10μg/L±127.98μg/Lvs421.35μg/L±176.96μg/Lvs903.58μg/L±212.02μg/L,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 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 DNA和透明质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患者的Child pugh分级升高,HA水平显著增高,说明HA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与肝硬化程度无显著相关,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水平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血清透明质酸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载PDF
血清蛋白质组学无创诊断肝纤维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迪 赵长青 +2 位作者 徐品初 刘新华 徐列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4-216,219,共4页
目的探索血清蛋白质组学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103例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同时选取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9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分离血清,以纳米磁珠预处理,MALDI-TOF... 目的探索血清蛋白质组学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103例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同时选取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9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分离血清,以纳米磁珠预处理,MALDI-TOF-MS检测,应用Autoflex Analysis软件对采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1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建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血清蛋白质诊断模型;筛选出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建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蛋白质诊断模型;筛选出各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建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Child-PughA、B、C级血清蛋白质模型。结论以血清蛋白质组建立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模型,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质组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新华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8期151-152,155,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量患者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的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评估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的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分别为60.00%和98.67%,均高于对照组的45.33%和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vs8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及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ALT、AST及TBIL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4.00%vs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长期疗效更佳,改善肝功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长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文杰 江丽萍 +2 位作者 王洪燕 陈阮琴 陈明胜 《肝脏》 2020年第9期955-95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硬化性心肌病(CCM)的影响因素,及早预防CCM。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2月—2018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CCM的患者45例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硬化性心肌病(CCM)的影响因素,及早预防CCM。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2月—2018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CCM的患者45例组成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未并发CCM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个因素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CCM中的作用。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CCM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Child-Pugh分级(OR=3.794,95%CI:1.320~10.901)、MELD评分(OR=1.218,95%CI:1.107~1.341)、年龄(OR=1.079,95%CI:1.034~1.125)及Hb(OR=0.978,95%CI:0.962~0.994)。结论 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Hb及年龄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CC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性心肌病(CCM)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和络舒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5
作者 牛跃辉 文凯华 王华伟 《右江医学》 2019年第9期680-683,共4页
目的 观察和络舒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给予和络舒肝片+恩替卡韦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 目的 观察和络舒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给予和络舒肝片+恩替卡韦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好转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IL-13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改善幅度更大(P<0.01);两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1);两组HA、LN、Ⅳ-C以及PC-Ⅲ水平同样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和络舒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愈率,调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络舒肝片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裘强 薛蓉 常家宝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了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 目的:了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随机分为A、B、C 3个亚组,分别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B、C 3亚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亚组患者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和HBe 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3亚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C亚组效价比C/E值最高(2 538.0),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亚组患者仅出现肌肉疼痛和疲劳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阻止肝纤维化,安全性高,恩替卡韦可作为经济治疗的首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乙肝肝硬化 近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邵吉红 吴益群 张佩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771-377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院接收治疗的1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院接收治疗的1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血糖水平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61.2 U/L±7.1 U/L)、谷丙转氨酶(59.6 U/L±6.8 U/L)、球蛋白水平(32.5 g/L±1.5 g/L)、空腹血糖(5.3 mmol/L±0.5 mmol/L)和餐后2 h血糖水平(7.9 mmol/L±1.8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 乙型肝炎肝硬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闫宏 宁福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101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以及我院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实验组53例...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101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以及我院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实验组53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HBVDNA、肝功能指标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病毒学应答率(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ALT、AST、ALB和TBi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指标治疗后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检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在促进HBVDNA转阴和改善肝功能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肝源性糖尿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讨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赵聪亚 乔京贵 陈继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1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对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以及两者比值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住院患者共计163例。其中经过病理诊断为肝硬化患者31例做为肝硬化组,非肝硬化患者132例做为... 目的对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以及两者比值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住院患者共计163例。其中经过病理诊断为肝硬化患者31例做为肝硬化组,非肝硬化患者132例做为非肝硬化组。患者入院后空腹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记录每位患者的ALB、GLB、A/G的数值。观察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的上述数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以肝脏穿刺的方法取1s肝脏组织进行活检。使用血清ALB、GLB、A/G数值建立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根据曲线确定诊断肝硬化的最佳截断值,通过最佳截断值计算诊断肝硬化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Youden指数。结果与非肝硬化组相比较,肝硬化组的ALB明显降低,GLB明显升高,A/G明显降低,各组数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血清ALB、GLB、A/G数值建立肝硬化诊断ROC曲线,根据曲线确定血清ALB、GLB、A/G数值对于肝硬化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42g/L、34.88g/L、0.94。在此截断值范围内计算3组参数对于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以及Youden指数。结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以及两者比值均可成为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球蛋白 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建荣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7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碳14试验检查,对组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组二(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碳14试验检查,对组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组二(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组一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率为70.73%;组二患者检测的阳性率为24.39%。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胃溃疡没有明显相关性,但与慢性乙型肝炎十二指肠溃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肝硬化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芳 丁晓玲 +1 位作者 王鹓臻 杨少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8例乙肝肝硬化及9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8例乙肝肝硬化及9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均低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感染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BC患者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较差,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点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敏 瞿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硬化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硬化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按是否分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均留取肝组织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TLA-4基因,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测序,检测受体CTLA-4基因多态性,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组肝移植术9例复发,复发率为19. 57%,复发时间(8. 41±1. 6)个月;复发患者术前HBV DNA浓度及术后HBs Ab滴度均低于未复发患者(P <0. 05),其CTLA-4+49位点携带AA型基因频率及CTLA-4启动子1661A/G位点携带AG+GG基因型频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 <0. 05);术后HBs Ab滴度(OR=2. 178)、携带GA基因型(OR=3. 041)、携带AG+GG基因型(OR=2. 126)均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复发有关。结论术后HBs Ab滴度改变、CTLA-4+49位点及1661位点基因多态性均可导致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肝移植术 复发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生存素在慢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王红芳 申建刚 张定国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 VEGF-...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 VEGF-A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7%、73.1%和68.4%,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46.2%和84.2%,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随着慢性肝病进展,VEGF-A与生成素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升高,二者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生成素 原发性肝癌 乙肝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生存素在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14
作者 申建刚 王红芳 +1 位作者 张平 张定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生存素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生存素浓度。结果原发...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生存素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生存素浓度。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分别为(83.70±14.45)ng/L、(70.58±9.78)ng/L、(67.90±9.14)ng/L和(65.07±7.58)ng/L。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原发性肝癌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结论外周血生存素是一种有诊断价值的评价慢性肝病的血清学指标,尤其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原发性肝癌 乙肝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ROC曲线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15
作者 石光英 潘玉洁 +1 位作者 蒋凯 谢敬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5期4704-4709,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基...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基因型疗效差异.CHB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2a治疗,4组均治疗96 wk.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1 2 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H B V DNA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至治疗96 wk后,HBV DNA平均下降5.13拷贝/m L;至治疗96 wk后,HBV 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分别达94.17%和76.67%;84例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阳性患者H B e A g阴转率和血清H B e A g转换率分别达27.38%、22.62%;C型和B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A、B和D组3组间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且不受基因型影响,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CHB均能取得一定效果,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基因分型 疗效
下载PDF
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在评估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杜振华 张磊 刘树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9-1283,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作为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病人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获取代谢轮廓。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用各组病例的80%作为训练数据构建疾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作为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病人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获取代谢轮廓。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用各组病例的80%作为训练数据构建疾病的OPLS-DA区分模型,以剩余的20%作为检测数据,观察模型对处于肝硬化不同阶段病例的区分能力,探讨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在评估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方法。研究表明,由肝硬化A级组、B级组、C级组和健康对照组构建的OPLS-DA模型(R2Y=90.1%,Q2=66.7%)对检测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3.8%,具有很好的判别能力。排除肝癌因素的影响,利用发生肝癌和未发生肝癌的肝硬化A,B,C及对照组(共7组)构建的OPLS-DA模型(R2Y=96.6%,Q2=56.7%),对检测组数据的预测准确率甚至接近100%。研究表明:由血清代谢轮廓构建的OPLS-DA区分模型可以灵敏地区分肝硬化的临床分级,区分肝癌的发生与否。说明本方法在乙肝肝硬化的病程评估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轮廓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代谢组学 肝癌 乙肝肝硬化
下载PDF
Th9细胞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家旭 郭晓云 +4 位作者 姜海行 罗薇 陈梅 卢东红 岑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736-1744,共9页
目的:探讨Th9细胞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型和作用,以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a(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3a,MIP-3a)/CCL20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6(CC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趋化轴对Th9细胞可能影响.方法:收集18例乙型肝... 目的:探讨Th9细胞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型和作用,以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a(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3a,MIP-3a)/CCL20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6(CC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趋化轴对Th9细胞可能影响.方法:收集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例健康捐献者的外周血和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9细胞的表达和表型,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9(interleukin-9,IL-9)和CCL20的水平,肝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趋化因子CCL20和其受体CCR6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h9细胞的频率和血清IL-9水平显著升高.患者Th9细胞和IL-9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的严重性相关.Th9细胞高表达CCR4和CCR6趋化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细胞和星状细胞等高表达CCL20和CCR6.结论:Th9细胞可能参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CCL20/CCR6趋化轴可能在Th9细胞趋向肝组织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9细胞 白介素-9 CCR6/CCL20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