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解毒凉血方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热毒瘀结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105例热毒瘀结证的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目的观察解毒凉血方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热毒瘀结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105例热毒瘀结证的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64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凉血方,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8周,随访40周。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至48周时的病死率、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的改善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在8周的治疗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总体病死率(15.63%vs 34.15%)、疾病处于中期患者的病死率(25.0%vs 64.7%)、第8周TBIL、第2及4周AST、第4及6周PTA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48周,试验组病死率(21.88%)较对照组病死率(39.02%)下降了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解毒凉血方能够显著降低HBV-ACLF患者的病死率。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干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短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湖南中医药...目的分析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干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短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项目(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对乙性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干预作用及其预后的影响)的100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OSSH研究诊断标准对100例患者重新分组,非头对头比较两个队列患者的28、90 d病死率;同时对100例患者进行长期疗效随访,通过生存分析及临床数据比较探究临床特征和远期生存率情况。结果①中医干预组患者28、90 d病死率分别为12.19%、29.27%,与COSSH研究比较,本队列患者短期病死率更低;②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存活超过11周后患者死亡风险明显降低,度过高死亡风险期的患者远期(7~10年)生存率达77.40%,存活384周后无患者死亡;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LT、总胆红素(TBIL)、低钠血症为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PLT越低、TBIL水平越高、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预后越差。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干预HBV-ACLF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短期病死率,且早期干预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高。高年龄、低水平PLT、高水平TBIL、并发低钠血症是HBV-ACLF的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干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短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项目(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对乙性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干预作用及其预后的影响)的100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OSSH研究诊断标准对100例患者重新分组,非头对头比较两个队列患者的28、90 d病死率;同时对100例患者进行长期疗效随访,通过生存分析及临床数据比较探究临床特征和远期生存率情况。结果①中医干预组患者28、90 d病死率分别为12.19%、29.27%,与COSSH研究比较,本队列患者短期病死率更低;②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存活超过11周后患者死亡风险明显降低,度过高死亡风险期的患者远期(7~10年)生存率达77.40%,存活384周后无患者死亡;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LT、总胆红素(TBIL)、低钠血症为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PLT越低、TBIL水平越高、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预后越差。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干预HBV-ACLF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短期病死率,且早期干预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高。高年龄、低水平PLT、高水平TBIL、并发低钠血症是HBV-ACLF的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