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邵吉红 吴益群 张佩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771-377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院接收治疗的1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院接收治疗的1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血糖水平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61.2 U/L±7.1 U/L)、谷丙转氨酶(59.6 U/L±6.8 U/L)、球蛋白水平(32.5 g/L±1.5 g/L)、空腹血糖(5.3 mmol/L±0.5 mmol/L)和餐后2 h血糖水平(7.9 mmol/L±1.8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 乙型肝炎肝硬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闫宏 宁福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101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以及我院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实验组53例...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101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以及我院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实验组53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HBVDNA、肝功能指标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病毒学应答率(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ALT、AST、ALB和TBi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指标治疗后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检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在促进HBVDNA转阴和改善肝功能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肝源性糖尿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龚建荣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7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碳14试验检查,对组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组二(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碳14试验检查,对组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组二(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组一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率为70.73%;组二患者检测的阳性率为24.39%。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胃溃疡没有明显相关性,但与慢性乙型肝炎十二指肠溃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肝硬化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颜敏 瞿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硬化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硬化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按是否分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均留取肝组织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TLA-4基因,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测序,检测受体CTLA-4基因多态性,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组肝移植术9例复发,复发率为19. 57%,复发时间(8. 41±1. 6)个月;复发患者术前HBV DNA浓度及术后HBs Ab滴度均低于未复发患者(P <0. 05),其CTLA-4+49位点携带AA型基因频率及CTLA-4启动子1661A/G位点携带AG+GG基因型频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 <0. 05);术后HBs Ab滴度(OR=2. 178)、携带GA基因型(OR=3. 041)、携带AG+GG基因型(OR=2. 126)均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复发有关。结论术后HBs Ab滴度改变、CTLA-4+49位点及1661位点基因多态性均可导致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肝移植术 复发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生存素在慢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王红芳 申建刚 张定国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 VEGF-...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VEGF-A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 VEGF-A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7%、73.1%和68.4%,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46.2%和84.2%,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成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随着慢性肝病进展,VEGF-A与生成素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升高,二者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生成素 原发性肝癌 乙肝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生存素在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6
作者 申建刚 王红芳 +1 位作者 张平 张定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生存素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生存素浓度。结果原发...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生存素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生存素浓度。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分别为(83.70±14.45)ng/L、(70.58±9.78)ng/L、(67.90±9.14)ng/L和(65.07±7.58)ng/L。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原发性肝癌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结论外周血生存素是一种有诊断价值的评价慢性肝病的血清学指标,尤其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原发性肝癌 乙肝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ROC曲线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7
作者 石光英 潘玉洁 +1 位作者 蒋凯 谢敬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5期4704-4709,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基...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基因型疗效差异.CHB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2a治疗,4组均治疗96 wk.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1 2 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H B V DNA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至治疗96 wk后,HBV DNA平均下降5.13拷贝/m L;至治疗96 wk后,HBV 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分别达94.17%和76.67%;84例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阳性患者H B e A g阴转率和血清H B e A g转换率分别达27.38%、22.62%;C型和B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A、B和D组3组间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且不受基因型影响,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CHB均能取得一定效果,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基因分型 疗效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芳 丁晓玲 +1 位作者 王鹓臻 杨少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8例乙肝肝硬化及9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8例乙肝肝硬化及9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均低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感染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BC患者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较差,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点
下载PDF
Th9细胞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家旭 郭晓云 +4 位作者 姜海行 罗薇 陈梅 卢东红 岑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736-1744,共9页
目的:探讨Th9细胞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型和作用,以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a(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3a,MIP-3a)/CCL20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6(CC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趋化轴对Th9细胞可能影响.方法:收集18例乙型肝... 目的:探讨Th9细胞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型和作用,以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a(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3a,MIP-3a)/CCL20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6(CC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趋化轴对Th9细胞可能影响.方法:收集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例健康捐献者的外周血和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9细胞的表达和表型,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9(interleukin-9,IL-9)和CCL20的水平,肝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趋化因子CCL20和其受体CCR6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h9细胞的频率和血清IL-9水平显著升高.患者Th9细胞和IL-9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的严重性相关.Th9细胞高表达CCR4和CCR6趋化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细胞和星状细胞等高表达CCL20和CCR6.结论:Th9细胞可能参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CCL20/CCR6趋化轴可能在Th9细胞趋向肝组织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9细胞 白介素-9 CCR6/CCL20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